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港車北上計劃」最快首季公布 運輸及物流局研推月費優惠
【有線新聞】「港車北上計劃」最快首季公布細節,容許港人即使沒有兩地車牌,可駕駛名下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廣東省,運輸及物流局說會與管理方商討推出月費優惠。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因應『港車北上計劃』即將推出,我們已經向負責釐定大橋通行費的大橋管理局反映,是否可以讓使用大橋的跨境車輛以月費形式繳付大橋通行費的意見。至於現時為大橋提供口岸穿梭巴士服務的金巴,雖然沒有提供月票計劃給乘客,但運輸署會繼續積極與營辦商探討推出更多優惠措施的可行性。」 當局又準備推出新措施,擴大香港汽車保險責任適用範圍,涵蓋內地第三者保險,亦會研究設立兩地驗車互認制度。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港大醫學院創中期肝癌治療三部曲 為不宜手術病人提供根治機會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中期肝癌治療三部曲,為無法動手術的病人提供根治機會。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現時七成中期肝癌病人因腫瘤太大或已入侵血管等無法動手術切除,港大醫學院2019年至21年為33個合資格病人試驗「先縮後除」治療三部曲,結果18人接受治療後,14人腫瘤壞死毋須做手術,4人手術後康復,及後覆診的病人兩年內存活率高逾九成。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器官共享|港府:積極開放態度與內地探討 建立恆常機制會考慮分配等法規
【有線新聞】政府說會持積極開放態度探討與內地醫療機構建立恆常的器官捐贈分享機制。 本港一名4個月大女嬰心臟衰竭,早前獲內地捐贈心臟完成移植手術,醫務衞生局說政府會繼續與內地負責中國人體器官分配的單位商討,並密切留意各地包括內地在器官移植方面的發展,以病人福祉為依歸,通盤考慮各項因素,包括兩地遺體器官捐贈、獲取、分配、移植以至進出口等法規和安排等。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醫衞局︰13私院疫下共供390張病床 為公院騰出約5萬住院日次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說截至周一,13間私家醫院在疫情期間共提供390張病床,累計接收4392名公立醫院病人。 醫衞局回應議員書面質詢,自第五波疫情以來,全部13間私家醫院持續騰出病床,並按照醫管局需要不時調整數量,中大醫院更接收新冠病人,私院合共為公立醫院騰出約5萬個住院日次;另外,自2022年8月起,醫管局邀請私營醫療機構為新冠病人提供遙距診症,至今已服務88495名病人。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國家民航局受理中外航空公司復航申請 包括中美航線
【有線新聞】國家民航局上周日開始,受理包括中美航線等中外航空公司復航申請。 國家民航局表示,至今已有近40家中外航空公司報送了涉及34個國家,每周約700班客運航班的申請,大部分航班計劃在本月下旬至下月恢復運營。 當局正審核辦理有關申請,又指考慮到國際航班受到市場需求、運力安排及中外航空局批復等因素影響,需要較長準備時間,加上旅客出國意願仍未恢復,國際航空市場恢復進度將慢於國內航空市場。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最低工資|議員指時薪40元仍買不起午餐 物管界:漣漪效應或增管理費
【有線新聞】最低工資5月起加至40元,代表勞聯的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認為追不上食物、電費等通脹,40元負擔不起一頓午餐,物業管理業界就估計直接受惠的員工不多。 最低工資此前凍結四年,即將由37.5加到40元,加幅有6.7%,政府形容跑贏同期通脹。有議員說如果集中看外出用膳、食品、電費、燃料等開支升幅,其實跑輸。 選委會界別(勞聯)議員林振昇︰「每年升幅達3%至4%,累計4年加幅可能有接近一成,工作一小時都未必能應付很普通的茶餐廳午餐。打工仔最直接感受,(午餐)加價幾元,但今次最低工資調整只是加了2.5元。」 他說2011年首次制定28元最低工資,當時有20多萬人可以加薪,佔全港打工仔一成;這次加幅估計只有7萬人直接受惠,佔勞動人口約2%。林振昇︰「是否可以將最低工資水平保障人數列入範圍內?希望最少保障到5%至10%最基層、最低收入的一群。」 有物業管理業界代表說大部分保安、清潔工時薪高於40元,要直接加人工的不多。物業服務聯盟主席甄韋喬︰「小型大廈及屋苑、一兩座大廈,管理費可能不太充裕,有些人工可能會較低。」他估計最低工資調升加上漣漪效應,可能令物業管理公司增加10%支出,但暫時難以估計加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內地專家預計年中出現第二波疫情高峰 感染率可達五成
【有線新聞】內地多個省市都稱本輪疫情已過高峰期,有專家估計下一波疫情高峰期會在5至6月出現,預計到時感染率最高可達五成。 近日內地多個省市宣稱已經過了感染高峰,其中北京代市長殷勇指北京已經渡過高峰期,建立了群體免疫能力。而下階段就要科學構建監測預警系統,在醫院發燒門診等地注意新的變異病毒,同時繼續推動疫苗接種。 不過上海傳染病專家張文宏指,估計到了5、6月就會迎來第二波疫情高峰。感染者比例大約是25%至50%,但症狀可能會比較輕。內地早前有不少網民質疑身邊並沒有無症狀感染者,張文宏日前到社區衛生中心視察時直言有關說法不準確:「很多人都以為沒有無症狀感染者那是在瞎說,現在不是很多中國人去日本、去歐洲旅遊嗎?查出來一看,三分之一的人陽性的,這些人都沒症狀的。實際上你說現在沒有無症狀你相信嗎,你有可能就是個無症狀感染者。」 針對近日多個國家批評中國防疫政策,國家衛健委專家梁萬年這樣回應:「有些人說中國的防控我們嚴了也不滿意、堅持優化調整也不滿意。我們應該是科學,應該是要看到各國所採取的防疫措施,不應該帶著這種政治的色彩。我們最少中國的防控措施是符合中國實際。」 他強調防疫政策的調整是基於將民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國台辦:解放軍機赴台海演練 旨在嚴正警告民進黨與美國軍事勾連
【有線新聞】對於近日解放軍頻繁派軍機到台海附近演練,國台辦回應指是對民進黨與美國軍事勾連、挑釁升級的嚴正警告,又指民進黨當局在恢復「小三通」設置障礙,令廣大同胞預期未能受惠。 有台媒問到,近日大陸軍方頻繁派軍機在台海附近演練,包括早前東部戰區在台灣周邊展開實戰化演練,形成三面圍台之勢等;美方亦加強對台售武;加上有美國智庫組織發表研究報告,推算大陸將於2026年入侵台灣,都有可能影響兩岸關係發展。 國台辦回應指,民進黨當局近來加緊與美國軍事勾連,解放軍演練就是對台美挑釁升級、破壞台海穩定的嚴正警告;又稱美國相關學術組織,旨在挑撥兩岸感情和煽動分裂。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美國一些智庫近一段時間,圍繞台灣問題和台海局勢頻頻推出一些所謂報告,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幹著進行算計的勾當,大肆渲染販賣中國威脅論,為其國內軍工集團謀利,挑撥兩岸同胞感情,為她們拉攏盟友,搞以台制華服務,這一動機和目的都是顯而易見的。」 對於兩岸「小三通」中斷三年後,上周六起部分海上客運航線復航,馬曉光認為目前「小三通」恢復範圍,令大部分台商、台灣學生和大陸民眾都未能受惠,與廣大同胞預期仍有很大差距:「那麼我們在此敦促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法國退休年齡擬提高至64歲 惹工會不滿計劃罷工
【有線新聞】法國公布退休金改革方案,建議法定退休年齡,由62歲提高至64歲,至少要工作43年,才能領取全額退休金。全國8大工會強烈不滿,發起下周四全國罷工。 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二屆任期,再次提出退休金改革方案。計劃今年9月起,把合資格領取全額退休金的最低退休年齡,由現時的62歲,每年提高三個月至2030年的64歲。另外,2027年起,大部分法國人要工作最少43年,才可領取全額退休金。20歲前開始工作,及警察、消防員等特定工種,可以提早退休。 法國總理博爾內稱,明白民眾會感到擔憂和疑惑,但需要面對現實改革,避免赤字進一步增加。相信落實改革後,2030年會達致收支平衡。 建議引起全國8大工會強烈不滿,號召下周四全國罷工示威,強調要團結迫使政府讓步。根據民調,多達五分四受訪者反對提高退休年齡。 改革退休金制度是馬克龍的競選承諾,他在第一屆任期亦曾提出同樣的建議,引發全國大罷工。政府在2020年初宣布撤回,這次再提出改革方案,預料要在國會闖關亦不容易。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日本內閣長官稱已就中方措施提出抗議
【有線新聞】日本就中方暫停簽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提出抗議。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稱,對中方的措施極之遺憾,已經提出抗議要求取消。正在阿根廷訪問的外相林芳正表示,日方會視乎中國疫情發展,及向國際社會分享多少資料,作出適當回應。 中國駐南韓及日本大使館,昨天先後宣布暫停簽發南韓公民赴華短期簽證,及暫停審發日本公民赴華的普通簽證。南韓總理韓悳洙稱,不會把中方舉動視為報復措施,稱會跟中方溝通解決。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拜登:就發現機密文件一事感驚訝稱對內容毫不知情
【有線新聞】正在訪問墨西哥的美國總統拜登,稱對於在其舊辦公室發現政府機密文件感到意外。 拜登說:「我已聽取了簡報,得知有政府文件被帶到該辦公室感到詫異。但我不知道文件內容,我的律師沒有建議我去了解。」 他表示已交出文件,會全力配合調查,希望盡快完成。 傳媒早前報道,拜登的私人律師去年底,在他的前辦公室發現約10份拜登擔任副總統時期的機密文件,交予國家檔案局處理,消息稱與核武機密無關。
- i-Cable
- 2023年01月11日
立場新聞案|鍾沛權稱《蘋果》停刊後感威脅曾考慮停運 但由始至終不覺有錯
【有線新聞】《立場新聞》涉發布煽動刊物案續審,時任總編輯鍾沛權作供時提到,《蘋果日報》高層被控違反國安法是回歸以來首次有新聞工作者被控嚴重罪行,他當時感受到威脅,重申《立場》不是煽動刊物,報道一直持平,有引用不同陣營的聲音。 鍾沛權和林紹桐到區域法院應訊,鍾沛權作供時提到國安法生效後壹傳媒及蘋果日報高層被捕及停刊。鍾沛權指,《蘋果》案是回歸以來首次有機構和編採人員被控嚴重罪行,他感受到威脅和壓力「埋身」,思考是否要「做啲嘢」去保護同事。他憶述任職蘋果的太太陳沛敏被捕時一度哽咽,需要休庭。 辯方問到事件有否改變《立場》方針,他說為安全起見,一刀切將博客文章下架,為防公司突然非正常結束,決定終止員工合約、支付遣散費後再重新簽約,盡力減低同事損失。 鍾沛權指,當時仍然留任總編,因為即使政治環境轉變,《立場》「由始至終唔覺有乜嘢做錯過」,不認為會被法律追究。 直至同年十月他辭職,他指決定是為了令家人安心,曾考慮將《立場》結束,最終沒有這樣做是因為「唔甘心、唔捨得」。鍾沛權否認《立場》出版煽動刊物,他指作為新聞機構,出版刊物都是真誠相信、覺得有價值要發表。 辯方又呈上《立場》多篇報道,引用親中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