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交通補貼或納更多電子支付工具 惟須設立監察機制避免濫用
【有線新聞】將來用八達通以外的電子支付工具乘搭公共交通,或者都會獲政府補貼交通費。 政府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說,鐵路及巴士去年的票務收入分別有1.4%及0.7%經八達通以外的電子支付方式收取,當局正積極與個別的電子支付系統營辦商商討將它們納入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由於每天要處理大量交易資料及定期發放總金額巨大的補貼,平台必須符合特定的運作要求,包括設立監察機制,確保市民方便領取補貼的同時能夠避免濫用。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粉嶺高球場建屋|馬時亨表明反對 批情緒化、政治化 縱政府「褪軚」亦非沒決心
【有線新聞】本身是香港哥爾夫球會會員的商經局前局長馬時亨出席城規會公聽會,表明反對高球場建屋。他批評有人將問題變得情緒化、政治化,希望公眾理性分析。 馬時亨:「現在政府宣布了要在球場上建屋,但如果不建了,是不是政府『褪軚』、沒決心呢?我並不覺得。因為其實政府大家都見到,幾屆政府對建公屋是非常有決心的,我們有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區這兩個計劃,將來會有很大量的公屋供應,所以我不覺得如果我們不建這萬多個單位,是反映了政府對這方面沒有決心。」
- News Editor
- 2023年06月14日
年輕世代棄主流傳媒 寧靠短片睇新聞 路透研究所:TikTok網紅正取代記者
【有線新聞】智能手機大幅改變人們習慣,就連睇新聞也日益趨向「網紅化」,據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最新報告顯示,主流短片平台TikTok、Snapchat以及Instagram上的網紅和名人,正成為年輕世代的主要新聞來源,當中更以TikTok「成長速度最快」,18歲到24歲族群就有兩成人以此獲取新聞。 主流傳媒帳戶「關注度」低網紅逾10% 由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發布的年度「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透過訪問46國約9.4萬名受訪者所得數據,顯示55%的TikTok、Snapchat用戶以及52%Instagram用戶,是從平台上的網紅名人處取得新聞,而從平台上的主流傳媒和記者處取得,比例卻只有33%及42%。其中以TikTok成長速度最快,18歲至24歲族群中有20%人藉此獲得新聞,比去年成長5個百分點。 報告同時發現,不到半數的受訪者對新聞表達濃厚興趣,比2017年調查的6成數據大幅下降;又指出主流新聞工作者雖然經常在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上引領話題,卻苦於Instagram、Snapchat和TikTok等較新的網路平台。另對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兩電利潤管制|謝展寰:不再獎勵人為失誤事故 與內地商討增零碳能源供港
【有線新聞】政府今年與兩電中期檢討《管制協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不會再向人為失誤的供電事故提供獎勵。 謝展寰:「在今次中期檢討與兩電重點檢討有關課題,我們會建議改善現行的獎罰機制,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包括收緊協議下供電可靠性、恢復供電表示指標,不會給任何獎勵予人為失誤的供電事故,加入新指標以懲罰大型的嚴重供電事故。」 立法會通過無約束力議案,要求逐步開放電力市場,增加輸入內地電力比例,降低兩電的准許利潤。謝展寰說正與國家能源局商討進一步增加供港的零碳能源,不會排除任何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核電。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前助理警務處長郭柏聰出任競委會行政總監 稱會秉承獨立、專業價值觀
【有線新聞】前助理警務處長郭柏聰出任競爭事務委員會行政總監。 競爭事務委員會行政總監(行動)郭柏聰:「我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加入競爭事務委員會,帶領行動部一支專業的團隊。我會遵從競委會一向秉承的價值觀,以獨立、專業、有透明度、有誠信的手法去追求我們的抱負,我們的抱負就是希望令香港所有消費者、所有商界繼續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競委會說近年不時接獲投訴,指一些貨品供應商操控分銷商的轉售價格,涉及食品雜貨、美容及個人護理、家庭用品及電器等行業。競委會即日起會展開新的宣傳計劃,包括推出電視宣傳片及微電影,希望令公眾明白供應商訂定最低轉售價格是違反市場競爭,損害消費者權益。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Spotify、KKBOX、iTunes無法播放《願榮光》 歌曲原創Dgx:與串流平台無關
【有線新聞】三個音樂串流平台,無法播放反修例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多個版本,歌曲創作團隊說,正在處理技術問題,與串流平台無關。 傍晚在Spotify仍然找到原創者「湯瑪仕與眾香港人」的《願榮光歸香港》7個版本,但全部按下去都顯示「無法播放歌曲」,唯一剩下能夠播放的是「董事長樂團」的台語版本;而在KKBOX按入去歌曲時,系統顯示「沒有授權歌曲」,無法開始播放,我們之後重新搜尋,只餘下台語版可以播。 至於在iTunes搜尋歌名,結果亦只剩下台語版;對比昨日的搜尋結果,當時仍有廣東話、英語等多個版本。 歌曲原創團隊Dgx,晚上在社交平台發文,說正在處理一些和串流平台無關的技術問題,抱歉帶來暫時影響。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劏房濫收水費 92宗投訴僅8宗定罪 發展局擬加強蒐證權力、增加罰則
【有線新聞】政府前年修例打擊業主濫收劏房水費,兩年來有8宗個案成功檢控及定罪,局方計劃再增加罰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書面答覆議員質詢,指修例至今收到92宗懷疑濫收劏房水費的投訴,當中8宗已經定罪,15宗正在調查,餘下69宗投訴人不願作證或沒有足夠證據提出檢控。局方說目前條例沒有賦權水務署可要求有關涉事人士必須向署方提供有關資料,令蒐證和調查方面出現困難。當局準備進一步修例,加強署方的蒐證權力及增加罰則,爭取短期內制訂修訂建議。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上水唐樓單位疑電錶短路起火 三女子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上水有唐樓單位起火,三名女子受傷送院。 消防用廿多分鐘將火救熄。下午2時許,警員在新康街20號一幢唐樓處理一宗案件期間,發現附近有單位起火。消防動用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三名34歲至62歲女子懷疑吸入濃煙不適送院,初步懷疑電錶短路導致火警,起因沒有可疑。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傳美方研擬撤離在台民眾 國台辦:證明當局隨時準備棄台
【有線新聞】針對美方有傳正研究在台民眾撤離計劃,在北京,國台辦表示,有關舉動證明美方早有盤算隨時準備棄台,批評美國個別政客打「台灣牌」挑釁,強調阻擋中國統一是癡心妄想。 有美國傳媒周一報道引述消息指,美方擔心台海局勢升級,當局正研究在台灣的美國民眾撤離計劃。在北京,國台辦回應指,這些舉動證明美方早有盤算隨時準備棄台。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說:「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的,吹噓『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卻不料美方卻早有盤算,隨時準備棄台。美國一些政客嘴上說希望台海和平穩定,實則不斷拱火、澆油,讓人們看清楚台灣不過是美國『以台制華』的棋子,也隨時會變成『棄子』。」 對於美國政府早前通過《保護台灣與國家韌性法案》,要求當地聯邦機構就所謂「大陸侵犯台灣」,擬定完整制裁策略,國台辦批評美國國會一些政客,處心積慮打「台灣牌」,企圖通過搞所謂「法案」,叫囂對華「制裁」,刺激「台獨」分裂勢力冒險挑釁;強調阻擋中國統一歷史進程,無疑是癡心妄想。 對於馬英九基金會日前稱,已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大陸學生下月中訪台,但陸委會未有明確回應;國台辦敦促民進黨,不要窒礙兩岸民眾交流:「我們希望民進黨當局,正視兩岸青年希望加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大熊貓「丫丫」精神飽滿 毛髮重新長出來
【有線新聞】北京動物園發布一條大熊貓「丫丫」的最新短片。 畫面見到「丫丫」坐在草地上食竹筍,與之前相比牠的體形胖了,毛髮亦重新長了出來,而且精神飽滿。「丫丫」與已經離世的「樂樂」2003年一起被租借至美國。早前「丫丫」被發現體型消瘦兼毛髮脫落,引起社會關注。到了今年4月租約期滿後,牠先被送到上海,上月尾再運到北京動物園養老。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陳嘉信被揭四犯司法抄襲 包括鷹君家族案 上訴庭:或不考慮其原審判詞
【有線新聞】《願榮光》案的主審高等法院法官陳嘉信被揭發在審理至少四宗案件時涉及「司法抄襲」,最新一宗是鷹君家族案件。上訴庭表明可能不會考慮他的原審判詞。 法官陳嘉信處理鷹君集團後人羅啟瑞控告羅氏家族信託基金的民事案件,羅啟瑞提出上訴指陳嘉信在判詞中廣泛覆述被告一方的陳詞,甚至錯誤地一字不漏引用,質疑他處理案件沒有獨立思考。 上訴庭副庭長關淑馨說,近日上訴庭在另一宗案件的判詞已處理陳嘉信司法抄襲問題,表明考慮本案時不會就陳嘉信的判詞給予比重,或者只會給予很少比重。 關淑馨提及的是上星期五上訴庭批評陳嘉信在黃道益活絡油商標侵權案的判詞中超過98%內容與原告的書面陳詞一樣,餘下2%亦沒有一句完整句子,由陳嘉信自己撰寫。裁定屬於司法抄襲、下令發還重審。 該份判詞同時援引兩宗有關司法抄襲的案例,上訴庭沒有指名道姓,但其實那兩宗案件都是由陳嘉信審理。其中一宗案件在70段的判詞中,有61段幾乎一字不漏地抄襲原告的書面陳詞。計及最新的上訴案,陳嘉信至少在四宗案件中涉及司法抄襲。
- i-Cable
- 2023年06月14日
國安處拘兩男女涉妨礙司法公正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拘捕兩人,涉嫌妨礙司法公正。 國安處人員分別在紅磡和長沙灣拘捕一名64歲女子及一名30歲男子。被捕女子本月初與另外五人涉及一宗串謀偽造案被捕,她涉嫌多次透過社交平台發布具有煽動意圖的訊息。獲准保釋後,涉嫌跟被捕的30歲男子影響同案其他人。 警方根據法庭手令搜查處所檢獲電子通訊工具等,兩人正被扣留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