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i-Cable
- 2022年09月13日
海洋學家破解姥鯊神秘「儀式」 聚集打圈游數小時 實為集體配對約會
【有線新聞】姥鯊是全球第二大魚類,習性相當神秘,最近海洋學家終於破解姥鯊的求偶行為,原來牠們有類似人類社會的集體配對約會。 姥鯊分布於全球溫帶海域,身長一般有8米,僅次於鯨鯊,是世上第二大魚類。姥鯊沒有密集的牙齒,因為牠是濾食性動物,不需要追逐獵物,只要開口向前游就吃到浮游生物,令人想起日本的鯉魚旗。 姥鯊有種集體行為相當神秘,有時牠們會聚在一起,向同一方向不停打圈,連續數小時甚至數日,好像某種「儀式」。 直到最近愛爾蘭姥鯊保育協會及英國海洋生物協會合作的研究,終於提出合理解釋。他們以水底攝影及航拍,在過去5年觀察了19次打圈行為,首先姥鯊在打圈時是閉上咀巴合埋口,所以排除了集體覓食。 另外在每個打圈群體之中,雌雄姥鯊的數量大約也是一比一,而且也是已經成年,最關鍵的是雌雄姥鯊在打圈期間,原來是有身體接觸。牠們輪流以魚鰭互相觸碰,雄性姥鯊甚至會反身,向雌性姥鯊展示性器官。所以學者相信,姥鯊集體打圈其實是一場求偶聚會,相當於人類的配對約會。這個發現有助我們保育數量正受威脅的姥鯊。
- i-Cable
- 2022年09月12日
以色列無人戰車 自動駕駛上落斜 360度識別目標 配膠囊無人機助偵察
【有線新聞】軍備無人化是近年大趨勢,坦克也不例外,以色列國防部宣布,旗下最新研發的無人戰車,將會在下年展開測試。 為了減低前線人員的傷亡,以色列軍方研發了無人戰車,它的功能相當於無人小型坦克,具有目標自動識別功能,還可以一次識別多個目標,加上它有360度的鏡頭,執行攻擊時十分方便。無人戰車可派出膠囊無人機到前方偵察,完成任務之後會自動返回戰車。 無人戰車機動性高,即使是荒郊野外那些上、落斜,崎嶇不平的路也能順暢行駛,不用擔心因天氣問題不能運作,亦可以搭載導彈發射器等裝備。它還有自動駕駛功能,感應到路障時,便會選擇另一條路線避開或繞過它,又會自行安排路徑行駛,懂得因應環境而作決定,像人類駕駛一樣靈活變通。以色列國防部打算明年起測試這無人戰車,它較早前已於巴黎一個展覽亮相。
- i-Cable
- 2022年09月09日
美研發漂浮式風力發電機 將可承受18米高巨浪 有望降低離岸風力發電成本
【有線新聞】風力發電潔淨又環保,但位置非常關鍵,為了獲取離岸的巨大風力,美國有專家設計了一種漂浮式的風力發電機,有望降低海上部署的成本。 在海上設置風力發電機,一來節省土地,二來海面較大風,其實離岸愈遠風力愈大,問題是當海水愈來愈深,將發電機固定於海床變成天價,不符合成本效益。美國有初創企業認為這個矛盾,是因為勉強將陸上的設計用於離岸,於是他們的工程師重新思考海上風力發電機的設計,結論是與其固定在海床,為何不造成浮水式? 傳統風力發電機是「單腳式」,當然很難浮在海面,但如果改成前後對稱的「四腳式」,將腳架重量分散,浮在海面就變得很自然,只要重物及纜索就可以浮水之餘固定位置,而且發電機以固定點為中心走位,任何方向的風也不會錯過。 研發人員以1比60的模型做測試,將尺寸換算成現實,相當於可以承受18米高的巨浪,企業認為這種新設計有望大大降低離岸風力發電成本。
- i-Cable
- 2022年09月08日
三萬年歷史骸骨缺左小腿 切口平整、有癒合痕跡 成已知最早截肢手術證據
【有線新聞】考古學家於印尼一個洞穴,發現一副超過3萬年歷史的人類骸骨,它的左腳骨骼並不完整,相信是人類已知最早的截肢手術,改寫醫學歷史。 來自澳洲的考古學家,2020年於印尼東加里曼丹一個石灰岩洞裏面發現一副人類骸骨。根據牙齒及附近沙泥的年代鑑定,骸骨的歷史有3.1萬年,主人大約20歲。學者發現它的左腳並不完整,小腿下半至腳掌也不見了,現場找不到消失的部分,但學者很快明白是甚麼一回事。 小腿斷骨的切口很平整,可以排除是意外或者被動物咬斷,更關鍵的是斷骨的末端,脛骨及腓骨幾乎連成一體,明顯有增生癒合的痕跡,癒合持續了6至9年,證明這個人不是斷腳失血而死。 學者得出結論,這個人在死前6至9年經歷過一場截肢手術,而且斷骨沒受過感染,顯示手術很成功,是人類暫時已知最早的截肢手術。在這具骸骨發現前,已知最早截肢手術是在法國發現,距離現今約7,000年。 今次發現除了反映醫學水平,亦透露了些少社會狀況。3.1萬年前是石器時代,人類未有耕作概念,仍然靠打獵及採摘野果維生,一個左腳殘缺行動不便的人可以繼續生存6至9年,代表其很可能有人照顧,意味3.1萬年前的人類社會已經有同類守望相助的觀念。
- i-Cable
- 2022年09月07日
高原氂牛適應低氧環境 專家指因肺部與別不同 助研保育工作、缺氧相關疾病
【有線新聞】青藏高原生活的氂牛非常適應低氧環境,為破解牠們身體的秘密,中國專家分析氂牛的基因及細胞,發現氂牛的肺部和一般的牛不一樣。 氂牛主要分佈於青藏高原,是人類以外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氂牛有野生品種,亦有部分被人馴養,是高原最可靠的運輸工具,所以被稱為「高原之舟」。 高地空氣稀薄,但氂牛依然有極高運動量,如果當氂牛是運動員,牠身體的優勢是甚麼?中國科學院的專家比對氂牛及一般黃牛的基因及細胞,發現主要分別在肺部。首先,氂牛肺部血管內壁的細胞基因和一般黃牛不同,是氂牛肺部獨有,特別適合低氧環境,有助提升獲得氧氣的效率;另外氂牛的肺組織有較多的彈性纖維可以增強肺的收縮能力,提高肺活量,這些可能就是氂牛適應高原的秘密。 學者表示對氂牛基因的理解有利氂牛的保育工作,亦有助應付人類缺氧相關的疾病,研究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新海浪發電技術 「浮潛」機組減風暴侵優 無人駕駛運作十個月獲官方注資
【有線新聞】美國有初創企業研發一種海浪發電技術,發電機組不用露出海面,在最新的測試中連續運行10個月,期間不需要人手介入,有望降低營運成本,加快走向商業化。 海浪發電的設計通常有裝置浮在海面,但今次是例外,發電裝置並沒露出水面,要近看才發現它存在。這項設計來自美國一間初創企業,其實近海面的裝置依然是浮水,不過下面被一條纜索拉住,纜索另一端伸延至海底連接固定於海床的發電機組,裡面有類似發條玩具的彈簧結構,當海浪經過,透過浮台上下拉動纜索就會啟動海底機組的發條將動能變成電力。纜索的長度可以調校,令浮台稍為沉在海面下,好處是可以保護浮台,就算有風暴也承受得住。 新系統在加州海域完成新一輪測試,連續10個月無間斷運作,期間經歷兩次風暴系統依然維持正常,全程不需要人手介入。裝置長期浸在海水,但有防鏽及防生物依附的技術,就算浸10個月之後撈上岸狀況依然保持得很好。 研究曾經獲美國能源部注資,下一步是測試20兆瓦版本,可滿足2萬戶的電力需求。
- i-Cable
- 2022年09月05日
太平洋垃圾島 浮膠隨洋流聚成 中日「貢獻」最多 學者倡監管漁業廢物
【有線新聞】太平洋有大量塑膠垃圾漂浮,因為洋流聚集形成巨大的垃圾島,荷蘭有學者分析源頭,發現太平洋漂浮的塑膠,有九成集中來自6個國家或地區。 海洋垃圾隨著海流漂浮,最終會聚集於特定海域形成巨型垃圾島。當中比較受人注目的是北太平洋垃圾帶,1997年被發現,面積有三個法國那麼大,現時聚集的垃圾已有數百萬公噸,近半是廢棄漁網,另一半基本上是塑膠,這些塑膠究竟來自何方?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和環保組織海洋潔淨基金會合作,從北太平洋垃圾帶收集了6,000件塑膠垃圾,當中有數百件可以透過文字、標誌等追溯源頭,結果發現最多是來自日本及中國大陸,各自佔三成以上,加起來佔總數超過六成,然後是南韓,佔一成,緊接的是美國、台灣及加拿大,分別佔半成左右,單是這六個地方,已佔太平洋塑膠垃圾超過九成。 學者進一步指出,這6個地方也是太平洋的捕魚業重鎮,意味不少塑膠垃圾是海上作業時被拋棄到大海,如果想對症下藥,建議各地政府加強監管漁業處理垃圾的方式。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麻省理工研毅力號探測車 就地取材成功造氧 倘建「氧氣工廠」有望火星殖民
【有線新聞】火星近乎沒有氧氣,不適合人類生存,不過美國麻省理工測試證實火星探測車毅力號,能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功能類似光合作用,火星大氣層幾乎完全是二氧化碳氧氣含量只有千分之一左右。 如果人類要探索火星,氧氣供應是個大問題。為了驗證相關技術,美國火星探測車毅力號有個製造氧氣的裝置,材料是火星最多的二氧化碳,原理是在攝氏800度高溫下,以電化學反應將二氧化碳分子當中其中一個氧原子分離,每分離出兩個氧原子可以重新結合成氧氣分子。 裝置在去年4月首次啟動,至今總共用了7次,開動時間有日有夜,亦遍及不同季節。結果證明在各種外在環境下,造氧裝置也正常運作,每小時可以製造6克氧氣,造氧能力相當於地球上一棵小樹。 但測試用的裝置只有鞋盒那麼大,如果將規模放大,有可能在火星建立「氧氣工廠」,將來人類如果登上火星就可以預早生產氧氣,解決一大生存問題。 今次是人類第一次在另一個星球就地取材,生產當地缺乏的物資,不一定甚麼也要從地球運過去。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日本FamilyMart引入機械人「店員」 AI學補貨 救便利店人手荒
【有線新聞】人手不足是很多行業都面對的問題,日本有連鎖便利店最近「增聘」人工智能機械人,負責補貨工作。 日本便利店總有一間在附近,其中1.6萬間由FamilyMart經營,罐裝及支裝飲品,一間分店每日可以賣出一千件,即是便利店的員工,單是飲品每日就要補貨一千次,工序重複又沉悶,而且雪櫃背面離收銀處最遠,令員工疲於奔命,但如果是機械人的話,以上都不是問題。 FamilyMart其中300間分店,8月起引入這款補貨機械人,它們透過人工智能學習,事先掌握相關技能,例如判斷飲品少了多少就要補貨、偵測不同飲品的存貨在甚麼位置、機械手要用多大力等等,如果人工智能遇上困難,可以切換成遠端操作,由專人遙控「救場」。 機械人全日24小時在雪櫃後面,不怕凍亦不怕悶,員工可以專心在前台應付客人,保持人與人的互動。近年日本便利店請人愈來愈難,這類機械人可能是及時雨,如果成效理想,廠方希望部署在更多分店。
- i-Cable
- 2022年08月31日
潛水遇能見度低難溝通 手機APP聲波訊號代手勢 一按傳訊30米內可接通
【有線新聞】一群人潛水為了互相照應可以用手勢溝通,但如果看不見對方怎算?美國有學者研發了一個手機程式可以在水底互通訊息。 「上升」、「下潛」、「你氣瓶還剩多少?」、「氣瓶剩下一半」。潛水人士為了在水底溝通有一套國際通用的手勢,同伴之間可以互相照應,但水底能見度有時很低,未必看得見同伴的身影,何況是對方的手勢。要加強水底溝通能力不一定要高階通訊器材,靠身邊的手機已經足夠。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學者編寫一個水底溝通的手機程式,在水裏面一般電波是沒用,所以今次用到的是聲波。程式將240種水底溝通手勢編譯成240種聲波訊號,用家選擇想表達的手勢,程式就會發出對應聲波,對方手機的麥克風「聽」到之後自動譯回文字訊息。程式會為每個人設定識別訊號,容許60人連成水底溝通網絡,你可以發訊給所有人,亦可以發給某個人。聲波訊號的覆蓋範圍是30米,水深極限視乎手機,但聲波可以穿透固體,就算手機在防水袋裏面,或者用了防水機殼一樣無阻收發訊號,所以就算一般手機也足以應付休閒潛水活動。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格陵蘭冰原融化無法逆轉 人類停用化石燃料 無阻海平面上升27厘米
【有線新聞】全球變暖加速冰雪融化,令海平面持續上升,有北歐學者發現,格陵蘭冰原的融化步伐已經無法逆轉,最終將會令全球海洋水位上升近30厘米。 格陵蘭冰原是全球第二大冰原,規模僅次於南極,部分區域冰層厚達3公里,格陵蘭的冰本身有季節變化,溫暖的月份會局部融化,但寒冷月份會再結冰,一收一放本來是維持平衡。不過,氣候暖化打破了這個平衡,夏天失去的冰冬天不能彌補,結果格陵蘭冰原一年比一年稀薄,失去的冰流入大海。 要預測冰層的損失,科學家以往是用電腦模型,但不少細節會被忽略,例如降雨及洋流會加速融冰,這些因素電腦模型兼顧不了,所以「丹麥與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用新方法重新評估,拋棄電腦模型,而是以過去20年衛星及格陵蘭各地觀測站的真實數據,找出實際融冰範圍的推移模式,結果發現冰原正在走向一個新平衡,冰的消失已經無法逆轉,就算人類現在起停用化石燃料,格陵蘭冰原的體積最終會減少3.3%,足以令海平面累積上升27厘米。 不過,這個改變會來得多快,研究並沒結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沿海城市受海平面上升波及,長遠是無可避免,各國需要把握時間預備應對措施。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美國再擬載人登月 首次任務技術故障押後 原定由三假人試著太空衣先出發
【有線新聞】美國相隔半世紀再次登陸月球的阿提密斯計劃,首次升空任務因為技術故障要押後,這次任務原定安排三個假人升空測試太空衣及收集安全數據。 重返月球的阿提密斯計劃,除了最新的運載火箭,還有新一代載人太空船,就是獵戶座太空船,載人空間比阿波羅時代寬敞五成,最多可以載6個人。 今次獵戶座雖然未正式載人,但船上一樣有三位「座上客」,一男兩女各有任務,是將來太空人的替身。首先在指揮官座位的是個男性假人,它穿著新型太空衣,和將來登月的太空衣同款,假人身上裝有輻射感應器,驗證太空衣防輻射能力。至於另外兩個假人,由德國太空總署製作,因為獵戶座會首次載女太空人登月,所以這兩個假人以女性軀體為藍本,身體分成38層,裝了5,000多個輻射感應器,兩個假人是一樣,但一個穿上輻射防護衣,一個沒有。任務完成返回地球後,太空總署就可以評估宇宙輻射對女性身體各部位的影響,進一步完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