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有外勞疑被中介扣取工資 孫玉菡:正在跟進
【有線新聞】對於有外勞懷疑被中介扣取工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執法部門正在跟進。 孫玉菡接受報章訪問說,中介管理公司扣取外勞薪金或盜取外勞銀行卡提取薪金,是違法行為,執法部門已在跟進,早前已邀請外勞來港作供。強調官方沒有任何被解僱外勞的黑名單,鼓勵受剝削的外勞不要啞忍,主動舉報。孫玉菡又說,有中介利用外勞機制行騙,實際無資格從事外勞輸港工作。兩地政府會加強合作,幫助外勞獲取正確招聘信息,呼籲他們不要光顧中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舉報濫用公屋獎|何永賢不認同損鄰里關係 倘多人舉報同一個案:或會平分$3,000
【有線新聞】政府打擊濫用公屋至今收回7,000個單位。下周三起推出「舉報濫用公屋獎」,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預計,一年會有2,600宗舉報,不認同舉報有獎會影響鄰里關係。 政府打擊濫用公屋兩年半以來收回7,000個單位,去年截至10月更檢控440宗,較2022年全年增加一倍幾。何永賢:「若我要重建7,000個單位出來需要70億元,還未算上土地平整,可能要做很多道路、渠道來滿足7,000個單位的要求,所以社會效益資源很大。同時如果我收回一戶打擊濫用的公屋,把它裝修一下,編配給下一戶,給一點時間下一戶想想,可能只需兩個月左右。」 下周三推出「舉報濫用公屋獎」實名舉報,成功收回單位最高有3,000元獎金。何永賢不認同舉報會影響鄰里關係。何永賢:「如果你附近有鄰居將公屋用在不恰當行為,拿去租給其他人,長期不知道有甚麼人居住,有些個案是開幾枱麻雀,打麻雀時抽佣,這些才是破壞居住環境、破壞關係。」 舉報要實名,亦要經評審委員會審核和會見,確保資料真確。何永賢稱,若有多人舉報同一個案,會按情況分配獎金。何永賢:「如果同樣地有幾個人交資料,同樣地經評審委員會看過,大家都很關鍵,有機會平分3,000元。如果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濫用公屋|何永賢料年收2,600宗舉報 透露2年半發7,000遷出通知書:打擊成效大
【有線新聞】房委會下周三推行「舉報濫用公屋獎」,最高有3,000元獎金及感謝狀。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預計,一年應有2,600宗舉報,約一半有確切資料可跟進。又指從近兩年半內向7,000戶發出遷出通知書,可見打擊濫用的效益很大。 何永賢:「若我要重建7,000個單位出來,需要70億元。還未算上土地平整,可能要做很多道路、渠道來滿足7,000個單位的要求,所以社會資源效益很大。同時如果我收回一戶打擊濫用的公屋,把它裝修一下,編給下一戶,給一點時間下一戶想想,可能只需兩個月左右。正常的情況,我已經把它編出去,興建一棟新樓、新屋邨,由規劃到立法會撥款等也需要幾年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兩住宅遭淋紅油 28歲男涉刑事毁壞被捕
【有線新聞】堅尼地城及香港仔有住宅先後被人淋紅油,警方經調查後拘捕一名28歲男子,涉嫌刑事毁壞。 警方分別在去年9月及11月接獲兩名男子報案,指其位於堅尼地城及香港仔的住所外懷疑被人淋潑紅油。西區警區刑事部接手調查,經翻查大量閉路電視及進行情報分析後,於1月7日在屯門區拘捕一名28歲本地男子,他被控兩項刑事毀壞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何文田小巴凌晨疑遭縱火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何文田有專線小巴懷疑遭縱火,無人受傷。 火警救熄後消防員繼續在車內射水降溫,小巴車頭燒毀,車身及擋風玻璃熏黑,司機接獲通知後趕回查看。凌晨一時許,警方接獲多人報案,指忠孝街愛民邨巴士總站旁一輛停泊的專線小巴冒煙起火。消防接報趕到開喉撲救,調查後認為起火原因有可疑,警方暫列縱火案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9日
再有國泰尼泊爾抵港客機乘客疑食物中毒 15人不適、當中5人送院
【有線新聞】國泰航空一班尼泊爾抵港客機,連續第二日有乘客懷疑食物中毒。 五名外籍乘客在機場接受初步治理後,乘坐旅遊巴到北大嶼山醫院。國泰CX640凌晨三時半左右由加德滿都抵港,機上共15人懷疑食物中毒。 同一編號航班、早一日凌晨抵港航班亦有10人懷疑食物中毒,部分人報稱機上用餐後腹痛、嘔吐、噁心,4人求醫,全部毋須留院。衞生防護中心指,當中9人來自同一個交流團,登機前曾經進食外賣薯條及沙律醬雞肉青瓜蕃茄三文治,初步相信較大機會是三文治引致食物中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10人搭國泰航班尼泊爾返港 機上嘔吐腹痛疑食物中毒 料登機前進食三文治引致
【有線新聞】國泰有抵港航班10名乘客懷疑食物中毒,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同機乘客聯絡中心接受評估。 涉事航班CX640今早由尼泊爾加德滿都抵港,部分乘客報稱在機上用餐後出現嘔吐、噁心、腹痛等病徵,其中四人求醫,全部毋須入院。 衞生防護中心指當中9人來自同一個交流團,登機前曾經進食同款三文治及薯條,初步相信事件較大機會由三文治引致,不排除受影響人數會增加,中心亦正化驗機上食物樣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農曆新年月底將至 旅議會主席譚光舜:對入境旅客量有信心
【有線新聞】新任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表示對農曆新年入境旅客量有信心,又正與政府商討爭取開放本地文化地標,推廣深度遊。 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看到很多人喜歡去深水埗警署打卡,但他有沒有機會入去參觀?沒有機會,是不是?但我們在爭取中。這個等於現在的模式轉變,他們未必一定來四日三晚、三日兩夜完全跟團,但他們來到後可以參加半天團或他們自由行來到之後才參加也可以,所以現在很多會員發掘很多有趣的半天、一天團,譬如去看麻雀館、打小人。」 譚光舜又說隨着穆斯林友善設施和航班增加,預期中東旅客會有增長。至於假期出外旅行團報名人數未如理想,認為聖誕和農曆新年假期接近,加上長線航班未恢復,影響港人長途外遊意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赤柱監獄辦畢業禮 首有在囚人士獲本地大學博士學位 稱受限環境中學習找回自我
【有線新聞】赤柱監獄為囚友舉行畢業禮,首次有人考獲本地大學博士學位,他分享時指在學習中找回自己。 「為了成為你心目中有用的人,所以我一直很努力讀書。」廿幾年前因為謀殺罪判囚終身的阿俊中四輟學,入獄後不斷進修,由會考、學士、碩士到博士畢業。他指除了回報家人,亦都成功找回自己,「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邪惡的人,那為何會坐監?當初為何會犯案,其實是因為道德觀出問題,可以說我的道德底線很低,令我不介意犯法,所以這是一個我的問題,都是讀書最大的得著。」 學士學位讀心理學,如今用8年時間完成教育博士學位,他說以往覺得學習是被動,但在獄中受限的環境下才體會到學習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在囚人士阿俊(化名):「如果有機會出獄,我想事奉青少年,在我自己學習過程中見到自己就是青少年時期出問題。」 赤柱監獄過去一年有158名在囚人士報考各類課程及公開試,除了阿俊還有三人考獲學士或副學士學位。 懲教署指因為監獄有限制,例如不能上網,所以目前可以修讀的課程都是文商為主,會積極探討提供更多選擇。懲教署二級校長蕭佩芬:「監獄中都有些規範和考慮安全風險問題,未來盡量看看發展過程,有更多課程引入給在囚人士,包括資訊科技相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鄒幸彤等3人終極上訴 爭議控方未證屬「外國代理人」 案件押後裁決
【有線新聞】支聯會拒交資料案終極上訴,爭議控方應該先證明支聯會是「外國代理人」,而且要求不應具有追溯力。律政司一方指警方向可疑組織索取資料,符合國安法立法原意,案件押後裁決。 鄒幸彤由囚車押送到終審法院,懲教署職員以吹氣帳篷和黑簾遮擋。兩名前常委鄧岳君和徐漢光亦有到庭。三人被控2021年沒有應警方國安處要求提交資料,原審罪成、判監四個半月,他們不服上訴被駁回,去年獲批再上訴至終審法院。 鄒幸彤親自陳詞,稱警方隨便指控支聯會是「外國代理人」,攻擊他們的誠信和獨立性,顯示香港成為「警察社會」,不應因警方的錯誤指控而被罰。法官打斷質疑陳詞無關,鄒幸彤稱警方不應有絕對權力以模糊的法律條文作補救詮釋,法庭要行使獨立判斷,不可能因為有人有合理懷疑而指鹿為馬。 代表鄧岳君和徐漢光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說,控方起訴時須證明被告為「外國代理人」,只有合理懷疑並不足夠,又指國安法保釋門檻高,被指控的人一定很有信心不是「外國代理人」才會不遞交資料。 彭耀鴻亦爭議「遞交資料通知書」沒有追溯力。法官李義問如果合理地相信是為了國家安全,為甚麼不能要求索取國安法實施前的資料?彭耀鴻說如果國安法並未生效,就沒有任何基礎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稱自己越危險越令外界關注香港 法官指黎因刑事罪被捕、與政治無關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稱不相信國安法條文對法治和自由的保障,認為自己越危險、越能夠令外界關注香港,但沒有想要透過犯案入獄。 黎智英第25日作供,辯方繼續圍繞他在網上節目的言論提問。2020年11月,黎智英在節目上稱要繼續為法治和自由抗爭,但國安法令市民恐懼,不能再示威。黎智英解釋抗爭只是比喻,等同肚餓會找東西吃,重申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 辯方問黎智英知不知道國安法有條文保障法治和自由,黎智英說他確信有政治犯,自己亦已被捕,所以不相信條文所講的保障。法官杜麗冰向黎智英指出他是因為刑事控罪被捕、與政治無關,黎智英表示明白。 黎智英又形容自己敢言,總是站在示威前線,覺得很大機會被檢控和監禁,如果自己面臨的危險越大、越能為香港帶來關注,鼓勵讀者抗爭,但他否認鼓吹參與非法集會,亦不是要讓自己入獄。 對於曾在節目上稱國安法是用來「鎮壓」香港,黎智英解釋香港的價值觀與中國不同,他認為政治與公眾輿論息息相關,美國民眾因為疫情對中國有怨恨,拜登政府可以以此行動,又認同台灣與日本在軍事上更緊密地聯合起來,但不是提倡採取敵對行動。 黎智英說從來沒有意圖煽動對中央的仇恨,他不憎恨中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濫用公屋|成功舉報最高獲$3,000獎金 設「評審委員會」審核 有居民憂破壞鄰里關係
【有線新聞】房委會再出新招打擊濫用公屋,下周三實施「舉報濫用公屋獎」,實名舉報令濫用公屋戶遷出,最高可獲3,000元獎金及感謝狀,房委會設評審委員會審核舉報。 為了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主動查核以外,下周三開始成功舉報會有獎金。舉報必須實名、年滿16歲,透過舉報郵柬、網上表格或者舉報熱線提供真實確切資料。為免胡亂舉報,每宗舉報有「評審委員會」審核,接見舉報人和評審,舉報最終令房署成功發出「遷出通知書」就可獲最高3,000元獎金。 何先生:「我們知道都會舉報,但不是為了獎金。(為甚麼?)正義一點。」Bonnie:「想做好事就不會覺得麻煩,因為這件事本身就不公平。(為甚麼?)因為他明明都已經很有錢,還需要政府的幫助,都有點不太公平。」 有居民擔心破壞鄰里關係。林太:「已經住了這麼久,不應該也住了這麼久,你突然間去舉報別人,不是這麼好。」李先生:「這些政府調查吧。我怎樣會有證據?我問他有沒有錢,難道他回答我很有錢嗎?當然不會吧。」 若同一濫用公屋個案有多於一人舉報,獎金如何處理由評審委員會主席作最終決定;而在「舉報濫用公屋獎」實施前已實名舉報、調查又未完結,一旦證實舉報屬實,房署會聯絡舉報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