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港珠澳口岸檢200萬走私藥物、海味 海關拘捕司機
【有線新聞】海關在港珠澳大橋檢獲價值200萬走私藥物及海味,拘捕一名貨車司機。 檢獲的懷疑走私愛滋病藥物以及魚肚等貨物藏在貨車車斗和車頭位置,部分被服裝遮蓋。海關周四凌晨於港珠澳大橋檢查一輛報稱載有服裝、電子零件及健康食品的中型貨車時認為有可疑,又指該批愛滋病藥物來自印度,相信是不法分子試圖以申報物品作掩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房委會放寬下年度公屋入息限額 3人家庭入息上調至24,740元
【有線新聞】房委會通過下年度調整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房委會考慮疫後經濟仍在恢復,決定凍結一人及四人家庭下年度的入息限額,其餘家庭組合的入息限額則按機制調整。以三人家庭為例,入息限額上調1.4%至24,740元,至於家庭資產限額劃一放寬3%。房委會估計,通過放寬入息限額,會有逾15萬個私樓非業主住戶符合新的入息資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涉將未經授權物品攜離監獄 鄒家成、律師否認控罪 案件6月底開審
【有線新聞】正還柙及服刑的鄒家成與女律師被控「將未經授權的物品攜離監獄」,兩人否認控罪,案件6月底開審。 鄒家成正因初選案還柙,及就衝擊立會案服刑,他早前遭懲教署禁收書籍,去年5月與女律師會面時,將投訴信交給對方,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他和女律師之後被警方國安處拘捕,鄒家成和律師都否認控罪。案件排期6月27日開審,預計需時3天,控方透露將傳召8名證人。鄒家成須繼續還柙,女律師獲准保釋候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荃灣男子報案指控前妻 獨留發燒6歲女在家
【有線新聞】警方今早近9時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前妻將其6歲、有發燒的女兒,獨留在荃灣聯仁街過渡性房屋「荃福居」寓所內。警員接報到場,將案件初步列作「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暫未有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垃圾徵費|公屋、商場及快餐店等14地點下月試行 居民:要幾多膠袋先裝得到?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下月1日推行「先行計劃」,14個指定地點包括三無大廈和食肆。 試行地點包括政府部門,還有公共屋邨、三無大廈、院舍、商場、酒樓、連鎖快餐店。當局會派發免費指定袋及標籤,同時以問卷調查收集意見,計劃在5至6月提交報告,為8月正式實施垃圾徵費做好準備。有區議員表示會配合宣傳。 政府公布垃圾徵費「先行計劃」的名單,柴灣的連翠邨在名單之內,陳太:「垃圾或者就兩三天倒一次,也不是真的很多垃圾。如果廚餘、膠樽已分類,不是真的很多垃圾,我覺得不是問題。」 不過亦有居民擔心具體操作,亦指連翠邨只有一座,代表性不大。何小姐:「膠袋真的太小,裝的垃圾不是很多。一個膠袋裝到多少,要多少膠袋才裝得下?在這裏試行,我認為不是太過標準,得一座人數,表達不夠普遍。」葉先生:「選小市民『開刀』真的慘,每個人都生活艱難。(會否覺得成了白老鼠?)你也覺得是,也沒有辦法,當不走運,只有接受。」 當日政府表示「先行先試」垃圾徵費是希望起示範作用,會把握多四個月時間向公眾宣傳。東區區議員林永晟:「因為環保署宣傳策略一開始都主要集中在網上,現在這兩、三個月到社區,甚至入屋宣傳。長者通常接觸網上消息或者新聞比較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葵涌和宜合道男子涉持刀揮舞 警員擎槍搶刀制服
【有線新聞】葵涌一名懷疑精神紊亂男子在街頭涉嫌揮舞菜刀,警員擎槍戒備並制服他。 由觀眾提供的片段睇到,該名男子手持菜刀,數名警員到場,手持警棍及盾牌,其中有警員更擎槍戒備,另外有警員將疑犯手上菜刀搶走,將他按在地上制服。事發在上午11時許,該名男子在和宜合道一個巴士站外,手持一把長約18厘米的菜刀,向途人指罵,途人報案求助,經調查後,33歲男子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被捕,他報稱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石門、觀塘美容院涉用偽冒儀器提供服務 海關放蛇拘3人
【有線新聞】海關拘捕兩間美容院董事及銷售人員,涉嫌使用偽冒美容儀器提供美容服務。 檢獲的證物包括兩部懷疑偽冒的美容儀器。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指位於石門和觀塘的美容院,使用懷疑偽冒的美容儀器,海關其後喬裝顧客購買相關美容療程,發現職員提供服務時使用偽冒儀器,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當場拘捕3名介乎36至40歲的女子。海關指偽冒儀器的機身,並無正貨產品的標籤,操作手板和機身背面亦無印上製作商的商標,輸出能量的方式與正貨亦有明顯差別,海關提醒市民若使用偽冒儀器,容易有紅腫及灼傷的風險,呼籲市民光顧信譽良好的美容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保險投訴局去年接616宗索償投訴 354宗已審結、4投訴人得直 最高涉78萬
【有線新聞】保險投訴局去年接獲616宗索償投訴個案,超過一半屬於醫療保險。 在已審結的354宗個案,有42宗同意保險公司決定,4宗裁定投訴人得直,單一最高賠償額為78萬元,引起索償糾紛的兩大主要保單,分別是醫療及危疾保險,其中醫療保險有193宗,多數個案涉及保單條款的詮釋。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主席徐福燊:「病人認為要在某一個舒適地方,用最好的環境作某一個醫療,可以稱得上是專業上的醫療,已經是有需要,但不代表在保單上產生可以索償的環境,現在的保單都寫得很清楚,真的是有需要不能在日間診所進行治療,才是有需要在醫院進行治療,而不是個人選擇就已經是一個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跑馬地的士撞私家車 的士司機失知覺一度被困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跑馬地有的士跟私家車相撞,的士司機昏迷,送院不治 的士司機獲救後送律敦治醫院,要用心外壓機協助急救,最終不治。中午12時許,的士沿聚文街駛往成和道,途中懷疑收掣不及,撞向路邊私家車,司機失去知覺被困車內,消防到場將他救出,私家車司機亦受傷送院。警方不排除的士司機駕車途中暈到,導致失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警西九龍總區向亂過馬路行人發92張告票 拖走27部違例車輛
【有線新聞】警方西九龍總區昨日(21日)進行「總區交通日」及代號「萬刃」的打擊嚴重違泊行動。警方就行人亂過馬路,共發出92張傳票;又拖走27部造成嚴重阻塞的車輛。 警員在深水埗、九龍城、油尖及旺角區的交通黑點採取聯合行動,針對涉及行人和駕駛者的不良習慣,例如「不依交通燈號過馬路」、「距離行人過路設施15米範圍內橫過馬路」、「沒有讓班馬線上的行人先行」,「駕駛時手持手提電話」,「非法進入黃色方格路口」和「不小心駕駛」等違法行為進行執法,以減少意外及確保道路暢通。行動中亦在不同地方,包括斑馬線、黃色方格路口及禁區等使用流動攝錄器材,以提升執法效率。 警方共發出92張傳票,主要涉及「行人不依交通燈號過馬路」及「距離行人過路設施15米範圍內橫過馬路」等違例行為。此外,警方亦調派便裝人員進行執法。一旦發現行人胡亂過馬路,警方將不予警告即時作出票控。 「萬刃行動」是警方為打擊嚴重違泊行為而組成的拖車專隊,並且將對不負責任的違泊車輛即時拖走。行動期間共拖走27部造成嚴重阻塞的車輛。是次行動的目標包括打擊雙行泊車、停泊在巴士站、行人過路處、道路轉彎位置及緊急車輛出入口等影響其他市民的違泊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垃圾徵費|消息:柴灣連翠邨下月試行 居民:或兩三日才倒垃圾 政府邀三無大廈、快餐店等參與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下月1日推行「先行計劃」,除了政府部門外,還有公共屋邨、三無大廈及連鎖快餐店一起試行,有區議員表示會配合宣傳。 政府即將公布垃圾徵費「先行計劃」的名單,消息指柴灣的連翠邨會在名單之內,有習慣分類回收的居民說,暫時仍未知情,但相信不難適應。居民陳太:「 垃圾或者就兩三天倒一次,也不是真的很多垃圾,如果廚餘、膠樽已分類,不是真的很多垃圾,我覺得不是問題。(記者:會否擔心成為白老鼠?)不會,不過都有少部分會,有些人會覺得變麻煩、囉嗦,有些人都這樣說。」 當日政府表示,「先行先試」垃圾徵費是希望起示範作用,會把握多4個月時間向公眾宣傳。區議員林永晟:「因為環保署宣傳策略,一開始都主要集中在網上,現在這兩、三個月到社區,甚至入屋宣傳,長者通常接觸網上消息或者新聞比較慢,或者不熟悉,最實用都是宣傳小冊子或單張。」區議員自己也設街站配合宣傳,又派發指定袋給居民讓大家熟悉。除了公共屋邨外,消息指政府亦會找三無大廈、連鎖快餐店參加試行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盛事經濟|ComplexCon今晚亞博舉行 有人低過原價一半轉售門票
【有線新聞】獲文化藝術盛事基金1,500萬元資助的潮流盛事ComplexCon,今晚起一連三日於亞洲博覽館舉行,多日門票仍然有售。 今次是ComplexCon首次在美國以外地區舉行,是藝術3月的帶頭項目,邀請香港、南韓及美國歌手演出,有逾200名潮流藝術家及創作者參加。當局曾預計能吸引3萬人次,早上官方售票網站顯示不同價格的單日門票仍然有售,在轉售網站有人以九折至半價轉售門票。主辦單位回覆本台查詢,未有回應門票銷情。活動星期六早上舉行開幕禮,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將擔任主禮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