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撤2,500元學生津貼 大學三年期撥款增加 續推廣「留學香港」
【有線新聞】教育局要檢視資源運用,新學年將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而大學三年期撥款繼續增加至681億,陳茂波說已反映減省2%經常開支目標。 教育開支要減磅,2025/26年度整體預算減少2.2%至約1,124億,其中經常開支節省約62億。政府、社會齊齊勒緊褲頭,中、小學生都有份,原本每年可獲得的一筆過2,500元津貼下學年起停止。消息人士指措施無審查機制不符「精準扶貧」策略,有經濟需要學生可以繼續獲其他資助計劃支援,預料近80萬學生受影響,庫房節省20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被問到為何直接取消津貼,而不考慮縮減,只說教育局會稍後交代。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黎志華就說由各政策局自行決定,「每一個政策局收到資源封套或者財政預算,均比今年少2%,但2%如何節省?其實交由相關政策局或部門自行檢視。」 有校長希望政府確保有足夠支援措施,香港直接資學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一般學生資助事務處,書簿津貼、車船津貼、小學生午餐津貼諸於此類、上網津貼等,這類除了繼續提供,會否可考慮金額提升,都可津貼幫到有需要學生。」這項學生津貼起源於2019年191億元紓困措施,第二個學年起恆常化。 教育局本身亦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問責團隊、公務員等全凍薪 下年度政府總開支逾8,200億 回歸以來最高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宣布加大力度削減政府經常開支,至27/28年度累計削7%。問責團隊、公務員、議員等凍薪,但未來一個年度政府總開支超過8,200億元,是回歸以來最高。 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在不影響綜援和公共福利金前提下,由原本24/25年度起連續三年每年削減1%經常開支,未來數個年度削多1%,而且削多一年,至27/28年度累計削減7%,預計下年度節省約39億元,27/28年度節省約273億元,4年預計共削減逾600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既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公共服務和社會民生的影響,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財政基礎。這個『強化版』的計劃提供了清晰的目標,讓我們可以逐步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把經營帳目回復平衡。」 行政、立法、司法機關未來一個年度凍薪,包括特首與問責團隊及全體公務員,是首次未按慣例等待至5月薪酬趨勢調查完成,便提早決定凍薪。政府消息指是希望減少不明朗因素,不影響增薪點。 另外,公務員編制都要削減,26/27、27/28年度每年減2%,至2027年4月本屆任期內削減約一萬個職位。政府消息指會透過重組工作及利用科技,由各部門自行削減編制,又指無意推出俗稱「肥雞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2元乘車每月限搭240程 $10以上改兩折 最快明年9月分階段實施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宣布調整二元乘車優惠,改為每人每月限搭最多240程,10元以上車費改以兩折計算,受惠資格不變。消息預計最快明年9月開始分階段實施,而公共交通補貼門檻都會提高。 推行接近13年的二元乘車優惠開支攀升,財政預算案宣布向計劃「落閘」。受惠對象維持不變,60歲或以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不過他們自行支付的金額改為「兩蚊、兩折」;10元以下的車資維持付2元,10元以上的車資則以兩折計算,例如一程巴士原價20元,優惠後要付4元,原價30元的話優惠後則付6元。優惠次數亦由現時無上限改為每月最多240程。 政府消息指「兩折」車資的部分將以成人票價計算,殘疾人士同樣適用,調整後計劃最快明年9月分階段實施,以預留時間提升系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這微調方案保留了政策原意,並在提升計劃的可持續性和減低對受惠人士影響之間盡量取得平衡。」 打工仔乘車可能都要再計算,因為公共交通補貼門檻都會調整,由400元提高至500元。補貼額將為每月交通支出減去500元後的三分一,補貼額繼續以400元封頂。消息人士指受惠人數將由現時200萬人減至190萬人,政府每年可節省5.4億,連同調整後的二元乘車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向旅發局撥款逾12億 落實「無處不旅遊」 推動熊貓、賽馬等特色旅遊
【有線新聞】預算案建議向旅發局撥款12億3,500萬,推動更多旅遊體驗,吸引額外18萬人次旅客。 為落實「無處不旅遊」以及《旅遊發展藍圖2.0》,預算案建議向旅發局撥款12億3,500萬元。旅發局將與更多國際品牌合作舉辦活動,推動生態、熊貓、賽馬一系列特色旅遊項目,支持更多會議、展覽、獎勵旅遊活動舉行,預料額外吸引約18萬3,000旅客人次訪港,帶來14億元消費。 預算案亦預留資源加強支援郵輪業,鼓勵更多郵輪以香港作為母港,淡季提供優惠停靠啟德,增加訪港航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促進AI發展 預留10億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有線新聞】預算案建議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 研發院重點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開拓應用場景。預算案建議為成立研發院預留10億元,數字辦會制訂安排及具體目標。陳茂波在預算案又預告將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計劃今年內向立法會申請100億元撥款「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新興產業,正邀請相關機構提交意向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離境稅增至$200 薪俸稅寬減上限1,500元 交通補貼領取門檻升 一文睇清重點政策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26日)發表,封面選用湖水藍色,象徵無限機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11時在立法會宣讀,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包括至27/28年度政府經常開支累計削7%。 陳茂波指過去幾年應對疫情的大規模逆周期措施,達到了「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紓民困」的目標,但亦導致出現數年的財政赤字。去年,受內外因素影響,與資產市場相關的收入遠遜預期,令政府今年度繼續錄得較大赤字;預測香港經濟在今年會繼續溫和增長,全年實質增長介乎2至3%;另外預測香港經濟在2026至2029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2.9%,基本通脹率預計為平均每年2.5%;計及發債及還款,預計2024/25年度綜合赤字為872億元;財政儲備在2025年3月31日預計為6,473億元。 財政預算案‧嚴控政府開支|公務員凍薪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門檻加至$500 2元乘車優惠新方案 25/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立法會議員、區議會議員等。 政府經常開支連續三年削2%。 公務員編制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減一萬個職位。 未來3年大學撥款681億元,反映每年2%的節省目標。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紅隧橫樑墮石屎擊中私家車 快線一度封閉 路政署:去年10月檢查未發現剝落徵狀
【有線新聞】紅磡海底隧道入口有橫樑石屎剝落,擊中私家車,往港島方向快線一度封閉。路政署指橫樑結構未受影響。 被擊中的私家車停泊在紅隧港島出口,車頭凹陷、泵把鬆脫。事發在周二下午約一時,私家車駛到紅隧九龍入口時被一塊石屎擊中,往港島方向快線一度封閉約一個半小時。路政署初步檢查,指九龍入口快線一條橫樑有保護塗層及石屎剝落,大約長25厘米、闊35厘米、厚4厘米。 車主黃女士:「這麼大塊的石屎掉下來,是真的很害怕,當時我和朋友是害怕,害怕自己受傷多於汽車的狀況。」 事件中無人受傷。路政署指橫樑整體結構安全未受影響,其他位置亦無潛在剝落跡象。署方已經安排專業工程師盡快詳細檢查紅隧入口的橫樑,會按檢查結果加緊在夜間維修,又指一直有委聘承建商每半年定期檢查橫樑等隧道設施,去年10月檢查時並未發現剝落徵狀。 署方如果接獲受影響人士申索,會按既定程序調查,按需要就補償作出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5日
機管局辦「香港機場發展100周年」啟動儀式 多個政府部門派員參與
【有線新聞】機管局舉辦「香港機場發展100周年」啟動儀式。 機管局主席林天福、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主持啟動儀式,邀請曾經於啟德機場及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的100名資深機場員工出席。同場有單車和跑步比賽,多個政府部門及航空機構派出約800人參與,今年是第三年舉辦比賽,新增了舉啞鈴比賽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5日
律政司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晤立會議員 探討體育爭議解決發展路向
【有線新聞】律政司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與立法會議員探討體育爭議解決發展路向。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正就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積極與主要持份者接觸,期望計劃下半年啟動。他又指下一步會物色合適的機構管理計劃,並提供相關科技服務訂立一套模範體育爭議解決規則,應對本地體育爭議的實際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5日
啟德體育園|開幕禮「黃牛飛」炒至過千元 三人涉案被捕 蔡健斌籲勿購買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下月一日舉行開幕禮,警方拘捕一男兩女涉嫌出售虛假門票或炒「黃牛」。 開幕禮門票換領券本月21日開售,每張10元,購買的人要實名登記,最快星期四先換實體票。不過開售當日已經有人在網上「轉售」,警方經調查拘捕三人,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行動)黃奕隆:「他們涉嫌在2月21日至22日期間,在網上買賣平台以每張高達100至2,000元的價格出售門票。其中兩名被捕人士所謂出售的電子門券其實並不存在,至於另一位究竟當日能否兌換實體票,有待調查。」 警方指案中並未有成交,三人分別涉嫌欺詐罪以及以高於原價出售門票,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 。他們介乎16至33歲,報稱學生及化妝師,全部獲准保釋,暫時無跡象顯示涉及有組織犯罪。 政府提醒門票須具名換領,雖然入場不是實名制,但「炒黃牛」是違法。體育專員蔡健斌:「如果兌換者身份與電子換領券上的姓名不同亦不能換取,我們容許購買電子換領券轉贈給家人或朋友,我們不需要具名、核對姓名才可以進入,這是我們在門票安排上作出的決定。」他又強調目前市面上仍未有實體門票,呼籲不要光顧「黃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5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蘋果部分作者文章具煽動意圖 包括提倡制裁、敵對行動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質疑《蘋果》一些作者文章帶有煽動意圖,包括提倡制裁和敵對行動。黎智英稱沒有必要全部同意作者的看法,也沒有叫員工下架。 黎智英作供稱知道《國安法》細節後變得警覺,在《蘋果》25周年大會提醒員工要小心,他稱沒有個別提醒,例如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本身已非常謹慎。《國安法》生效前,作者「一劍飄塵」在文章提到中美對抗環境下,美國肯定會報復、取消香港特別待遇,如果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連深圳都不如。黎智英在庭上稱不覺得美國會報復,因為她們無受傷害,但同意美國會因《國安法》而改變香港的地位,又稱自己對深圳的認識不深 。 控方問文章是否試圖引起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仇恨及激起港人以非法手段改變制度,黎智英指文章由他人撰寫,怎能知道作者的想法,反問主控「為何這麼聰明?」。法官李素蘭打斷,指不應作出這些評論,法官李運騰亦稱法庭仍要處理過百篇文章,如果繼續爭拗,案件明年都未審結。黎智英之後表示不覺得文章有牴觸《國安法》的風險。 對於作者在另一篇文章提到制裁法案對官員影響有限,可以凍結資產、拒絕入境等,黎智英稱不知道作者預測的基礎,只是看過文章、沒有細想內容,怎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5日
預算案|李方冲料公務員凍薪不損士氣 議員:杯水車薪、惟釋出整合資源決心
【有線新聞】有公務員團體代表相信現行經濟情況下,公務員會理解凍薪決定。有議員就認為即使凍薪所節省的開支是杯水車薪,但釋出重要訊息——政府有決心整合資源。 消息指公務員有可能凍薪,有公務員團體代表認為凍薪未必會影響士氣,相信公務員會理解。特區政府公務人員聯會主席李方冲:「公務員薪酬是其中重要一部分,但工作滿足感及使命感亦重要。若未能加薪當然會不太高興,但是否會影響士氣?我想未必去到這情況,始終大家都了解現時經濟狀況。」 對於或會檢視公務員編制是否有空間壓縮,李方冲指各部門對壓縮人手都有預案,他認為削減1至2%人手屬可控範圍內。「公務員仍然有很多工作在進行,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問題,在編制上若果有縮減的確是有壓力,但我覺得各部門會有自己的方法處理。」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說,相信經過近月司長解說,公務員團隊已有心理準備。黃俊碩:「如果是凍薪,按去年升幅2.5%計算,可以節省30至40億,對整體千億財赤下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但我認為訊息是重要,讓公務員團隊知道政府有決心幫助整體資源。」 他相信凍薪持續多久要視乎經濟狀況,他又認同公務員編制有壓縮需要,至於幅度就由部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