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沙田沙井奪命意外|死者家屬今午路祭 親友相擁而泣
【有線新聞】沙田源禾遊樂場沙井奪命工業意外,死者郭梓賢及李凱威的家屬今早到沙田富山殮房認屍。其中郭梓賢的家屬,一行20多人今日下午重返意外現場源禾遊樂場進行路祭,以道教儀式舉行,各人手持清香,在道士引領下進行拜祭。 有親友傷心痛哭,相擁安慰。儀式約半小時,有女親友要由人攙扶下離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職訓局THEi籌備升格應用科學大學 料2026年完成學科範圍評審
【有線新聞】職業訓練局轄下THEi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正積極籌備升格應用科學大學。 THEi會分階段提交3項學科範圍評審,預計2026年完成學科範圍評審。同時將開辦更多應用科學為本課程,包括網絡安全學士學位、數碼轉型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亦會與業界合作,在本地及亞太地區成立跨學科研究中心或推出合作研究項目,促進應用研究發展。另外職訓局亦會積極與當局商討,在北部都會區大學設立校園等,希望紓緩發展空間緊張和吸納更多非本地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首引反恐條例案|控方指部分被告到大學實驗室覓爆炸品原料 討論槍射警員後逃走路線
【有線新聞】多人涉嫌策劃2019年12月於民陣遊行放置炸彈,律政司首次引用《反恐條例》檢控。控方案情指部分被告曾到大學實驗室尋找可製作爆炸品的原料,也有準備事發後的逃走路線。 其中6名被告由囚車押送,控方外聘大律師周凱靈繼續開案陳詞,指涉案炸彈來自已認罪被告吳智鴻及其團伙,Telegram紀錄顯示有人曾到浸大和城大「爆Lab」,即是偷取實驗室物品,也有討論買硫酸。控方指,吳智鴻與受審的蘇緯軒的電話對話,討論12月8日民陣遊行當日,蘇緯軒開槍射警員後的逃走路線,吳智鴻也有與認罪的彭軍壕談論在華仁書院收藏炸彈。 控方指各種訊息顯示同謀者之間相熟和聯繫,有頻密討論、見面,又說有訊息顯示同謀者計劃12月8日下午4時在灣仔華星冰室碰面出發,時間正是維園遊行隊伍出發後一小時。控方推論他們實行計劃的時間,軒尼詩道涉案的一段路不會沒人經過,今次沒有成事的主因是警方當日上午已經開始拘捕行動。 至於女被告劉佩凝,控方說她與黃振強共同管理Telegram「育龍」頻道,頻道曾鼓勵公眾參與12月8日的遊行以及呼籲眾籌。控方指有帳戶紀錄顯示劉佩凝案發期間曾收取逾200萬資金,當中過百萬轉帳了給黃振強,推論劉佩凝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修例風波|部分天橋、交通燈加裝鐵網 政府︰因應保養費及社會情況 已移除部分裝置
【有線新聞】2019年反修例示威,政府為天橋和交通燈加設鐵網,政府說因應社會狀況,已將部分保護裝置移除。 原本有60條天橋裝上鐵絲網,防止有人向道路拋擲雜物,政府說平衡保養費用及社會狀況後,已經移除六條天橋的圍網和所有交通燈的保護網。路政署重鋪行人路時轉用較耐用的混凝土,並加入填縫物料加固,路邊回收桶亦轉用防火物料,維修天橋和隧道亦會貼上塑膠壁紙,方便清除塗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西環淡水管爆裂水柱激射向銀行 落地玻璃現裂紋
【有線新聞】西環有地底水管爆裂噴出水柱。 水柱大約三米高。現場是士美菲路近卑路乍街,中午12時許,地底一條淡水管突然爆裂,大量食水夾雜沙石湧出路面,噴出水柱射向附近一間銀行。當局派人到場關掉水掣。受事故影響,銀行內輕微積水,落地玻璃出現裂紋,部分櫃員機亦暫停服務。石山街與卑路乍街之間的一段士美菲路要封閉,維修路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政經CHAT|機場考察「三跑」進度 葉劉率先落跑道「打卡」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表示,正按計劃全速推進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目標今年底投入運作。行會召集人、新民黨的葉劉淑儀今日(24日)在社交網站發文,透露自己與新民黨5名立法會議員日前到機場考察各種設施以及「三跑」興建進度。她更「率先試三跑」,在跑道上拍照留念。 葉劉淑儀表示,日前受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邀請,與新民黨5位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容海恩、陳家珮、何敬康及李梓敬一同前往赤臘角香港國際機場,考察機場各種設施,以及三跑興建進度。 她說,首站是前往機管局大樓觀景台,其開揚景觀可遠眺機場南跑道到中跑道、新建的第三跑道。隨後又參觀了機場內各類機場員工設施,包括室內運動場、健身室、設備齊全的日間托兒中心、選擇眾多的飯堂等。午膳後,眾人開始考察機場前線工作,並大讚機場中央控制室分工極為仔細,同時善用高科技,效率自然高。 在機場跑道上行走拍照 葉劉:一生中難得機會 隨後一行人前往停機坪參觀無人駕駛車隊運作,林天福介紹香港國際機場無人駕駛車輛數目已達50多架,是全球擁有最多無人駕駛車輛的機場。一行人近距離觀察它們泊車及運送行李等運作,發覺其執行非常精準,據負責人員表示無人駕駛車隊運作至今5年,合共行走接近9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最低工資|勞工界發表「五一宣言」 建議最低工資加至55元
【有線新聞】工聯會、勞聯等多個工會發表「五一宣言」,反對擴大輸入外勞,要求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並上調最低工資至時薪55元。 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主席李國強︰「55元外出食午餐,若最低工資時薪連午餐都照顧不了,似乎在香港難說得過去,難向香港低薪工人交代,當然中小微企有他們的困難,但我們希望透過勞資政三方可以協商找到解決方法,好過有些人躺平不工作,44元一小時(最低工資),我不如不工作。」 他們又促請政府加強巡查工程,遏止工業意外,完善外賣員等散工的勞工保障,確保明年如期落實「積金易」平台,令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穩妥生效,並加強職業教育及培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男子元朗公廁內遭搶劫失$2000 警拘4少年包括2名學生
【有線新聞】元朗周一(22日)發生一宗公廁搶劫傷人案,警方經調查後於昨日(23日)拘捕4名涉案男子,當中包括2名學生,當中部分人有三合會背景。 事發在周一凌晨約2時半,一名35歲中國籍男子於仁樂坊一公廁內,被3名歹徒徒手襲擊頭部,並劫走2,000元現金;賊人得手後逃離現場。警方表示,高度重視案件,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經深入調查及翻查大量閉路電視片段,於昨日(23日)拘捕4名男子,當中包括涉嫌搶劫的3人,以及當天在公廁外把風的一名同黨。 元朗警區刑事部督察吳冠麟表示,被捕4人均為本地人,年齡介乎16至18歲,當中包括2名學生,一人就讀中學,一人就讀專上學院,另外2人無業。調查亦顯示,疑犯中有人有三合會背景,活躍於元朗區,但暫無證據顯示被捕人有組織犯案,或針對某類特定的受害人下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審計報告|鄉郊辦公小型改善工程進度慢 荔枝窩公廁工程超支480萬元表現未達標
【有線新聞】審計署發現,環境及生態局鄉郊保育辦公室小型改善工程進度緩慢,有智能公廁設計未達標準。 審計報告指鄉郊辦預留5億元,探討和統籌在偏遠鄉郊推展合適的小型改善工程,但截至去年10月,10個在荔枝窩和沙羅洞工程項目只完成2個,有個別項目施工期落後7個月,報告又提及荔枝窩新公廁工程因採用智能設施而超支480萬元,其後又因自動門系統問題曾有巿民被困,公廁的空氣淨化太陽能板表現亦未達標,審計署希望鄉郊辦日後推展智能公廁時要借鑑經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政經CHAT|林鄭「前特首辦」租金貴被指欠透明度 李梓敬轟:市民點會唔憤怒?
【有線新聞】前特首林鄭月娥在金鐘太古廣場的辦公室,過去2年開支2,267萬元,引起公眾關注,而林鄭月娥辦公室早前回覆傳媒「林太不予置評」,又指安排是「經立法會財委會批准的政策」。立法會今日恢復二讀辯論《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在二讀辯論時炮轟林鄭前特首辦的回應是「錯誤思維」。 李梓敬會議上指出,「香港咁大赤字,經濟環境咁差,基層市民生活咁困難,點解我哋前特首辦要租一個超豪華辦公室?不考慮搬去其他無咁貴嘅哋方?或用政府物業呢?」他又認為,「最離譜」的是前特首辧對傳媒查詢「不予置評」,並稱是「經立法會財委會批准的政策」,反映錯誤思維。他表示,立法會通過預算案是認同預算案整體安排,並不可解讀為完全支持每一個項目的所有安排,而且立法會議員有持續監察的角色,跟進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李梓敬又批評行政署指沒有前特首辦的使用記錄:「用成千萬,一啲透明度都冇、市民點會唔憤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警「放蛇」打擊跨境白牌車拘4司機 涉收約2000元到珠海、中山等地
【有線新聞】警方新界南總區交通部特遣隊人員今日(24日)展開以情報主導的執法行動,打擊非法駕駛跨境私家車作出租或載客取酬用途的行為。 警員喬裝旅客,在荃灣及沙田分別登上4輛預約的私家車前往珠海、中山及深圳,其中3名司機收取介乎約1600元至2000港元的車資,另1名司機則收取約800元人民幣的車資。警員發現該4輛私家車並沒有出租汽車許可證。 經初步調查,該4名年齡介乎28歲至50歲的本地男司機,涉嫌「非法駕駛汽車作出租或載客取酬用途」、「使用汽車時沒有第三者保險」及「違反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條件」被捕。 所有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6月上旬向警方報到。案件交由新界南總區交通部特遣隊跟進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24日
男醫生認易服扮女生闖佛教大雄中學 判感化1年
【有線新聞】36歲私家醫生廖許延去年11月涉穿著白色女生校服,闖入長沙灣佛教大雄中學,被老師發現後逃去,廖其後被捕。被告早前承認一項遊蕩導致他人擔心罪,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12個月感化令。 法官判刑時指本案控罪嚴重,足以判監,但考慮到被告背景良好,認罪顯示悔意;感化官報告亦顯示他有家人支持及得到相當大教訓,被告事後有作出正面行動去改善自身問題,故值得給予機會,感化令屬合適判刑。 36歲被告廖許延任職醫生,承認於去年11月20日在長沙灣佛教大雄中學遊蕩,導致他人合理地擔心本身的安全或利益。當日午飯時間,一名女教師看見作「女學生」打扮的被告走往2樓,截停被告並作詢問,被告跑下樓梯並逃離學校,向蘇屋邨方向逃去,校方報警處理。調查發現,被告在案發前先駕駛私家車到蘇屋邨停車場,下車時穿戴假髮、眼鏡、口罩及女生校服,並以此裝扮進入學校正門,同日晚上被告在住所停車場被捕,警方在其車上檢獲案發時的服飾,以及4套不同學校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