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黎智英案|供稱樂見駐港總領事敦促華府強硬 否認鼓勵美國給予港人政治庇護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說,國安法侵害集會遊行權利,認為要發聲,但否認煽動暴力或抗爭,又說當時高興聽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敦促華府強硬,並不是鼓勵美國提供政治庇護。 庭上展示訊息紀錄顯示,Mark Simon於2020年7月14日在Signal告知黎智英,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瀚正草擬一封信,敦促美國要更強硬,黎智英回覆「很高興聽到,謝謝。」蘋果日報兩日後報道信件,標題是「前領事呼籲華盛頓對港人提供政治庇護」。黎智英說,最初回覆Mark Simon未知道信件詳細內容,否認鼓勵美國提供政治庇護。黎智英曾經供稱,不認同美國取消對港特殊待遇,但7月與Mark Simon在Signal對話,就稱美國的做法正確。 黎智英說正如他的訊息所說,假如中美脫鈎,香港就會成為中國唯一對外窗口,若將香港這個出口關閉,中國就更容易屈服於美國的訴求。當時美國尚未簽署行政命令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辯方問他是否鼓勵美國簽署,黎智英說,只是嘗試理解對方這樣做的原因,當時根本沒有看過行政命令的內容,一切只是他的個人推測。 庭上又播放黎智英於7月17日一集網上直播節目,聽到他說「需要越過紅線」,黎智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10月起因猴子死亡關閉 香港動植物公園哺乳類動物區周五重開
【有線新聞】香港動植物公園哺乳類動物區周五重開。 康文署表示,10月中因應園內有猴子感染細菌死亡關閉的哺乳類動物區已全面清潔及消毒,員工的細菌測試結果全為陰性,附近泥土和水樣本測試結果均為陰性。現時園內的哺乳類動物和照顧動物的員工健康狀況正常,康文署決定重開公園哺乳類動物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海關破3宗販毒案拘3人
【有線新聞】海關破獲三宗販毒案,拘捕三人。 在荃灣被捕的30歲男子被帶走調查,海關其後搜查涉事工廈及村屋單位起出一批大麻產品及大麻花。另外油塘有迷你倉,亦被搜出大麻花、市值約120萬元,一名37歲男子被捕。機場就有一名德國來港的男子被搜出在行李藏毒,大約15公斤氯胺酮,市值約72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漢鼎書院建校債券疑違約 教育局接3宗投訴 議員:不應等爆煲始要求停收
【有線新聞】教育局接獲3宗投訴,促請校方盡快按協議退還款項,又指早於4月已要求學校停收建校債券費用,將繼續監察學校營運情況,有議員批評局方監管不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非常關注漢鼎書院建校債券風波,指學校有百多名學生就讀,局方正嚴肅跟進,尤其涉及教學質素及學生福祉,強調已叫停學校發行債券。蔡若蓮:「這學校是2017年開辦,當時依然沒有審批機制,2023年8月開始有審批機制,我們按學校情況,審批包括其他收費的項目。就該學校,當發現他們出現財政問題,已經立即停止他們繼續收取家長其他費用。」 蔡若蓮稱,私立學校營運自負盈虧,學校財務狀況受很多因素影響,家長參與財務計劃或學校發展項目時,要留意條款和合約,尤其近年多了內地或專才家長。「他們要了解或者在香港找學校其實有很多不同渠道,包括教育局網頁有學校概覽,同時如果是非本地人才,我們都和人才辦有一站式的資訊。」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指,教育局的審批機制有漏洞。教育界(教聯會)朱國強:「這次事件反映教育局即使有審批機制都不能杜絕私校濫發債券問題,學校沒有錢還或者不還錢,其實他們繼續利用家長的信任,拿正牌向家長借錢,這是不可接受的。教育局不應該等到學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九旬翁行山失踪兩天後獲救 稱以山坑水維生 目前身體沒大礙
【有線新聞】一名90歲伯伯周日行山期間迷路,失聯兩天後獲救,他指期間以山坑水維生,目前身體無大礙。 吳伯:「在山上過了兩晚,飢寒交迫都無辦法,口渴就飲山坑水。後來行到第三日,下午3時許都下了山,見到馬路就安全了。幸好有村民看見我睡在馬路邊,整個人完全無力 。」 伯伯星期日由烏蛟騰出發行山,其後致電家人指迷路並失去聯絡,直至周二被村民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李家超:大灣區共同提升港口群國際競爭力 高雲龍倡加強口岸功能等互聯互通
【有線新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香港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指,香港將與大灣區城市共同提升港口群國際競爭力,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就建議,在口岸功能等方面加強大灣區城市互聯互通。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等主持開幕禮。李家超說,大灣區有豐富的海港、空港資源,正建設具影響力的交通物流樞紐。李家超:「我們將善用香港的海事專業服務,與內地和澳門一同提升大灣區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航空方面,香港正與東莞發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推進香港國際機場和東莞空港中心的發展。」他又提到,「一小時生活圈」體現大灣區建設成果,港人北上消費,內地市民南下旅遊已成常態。 高雲龍致辭說,大灣區要加強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大灣區標準,拓展合作機遇和發展機遇。高雲龍:「持續提升市場應用化水平,持續優化口岸功能和布局,研究提供更加便利的簽注安排和長期的簽證便利,不斷完善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等政策,穩固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指,今年香港重回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再度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亦有更多海外和內地企業選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啟德體育園|明年首季開幕 主場館設備大致完成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明年首季開幕,主場館設施大致完成。 主場館可容納約五萬名觀眾,至今的演練及測試暫未包括主場館。這裡配備開合式上蓋,可全天候舉辧活動,人造草坪亦已鋪好,可以舉辦球賽及演唱會,未來會舉行多項盛事,包括明年3月的國際七人欖球賽。 啟德體育園與滙豐在主場館南看台舉行夥伴計劃啟動禮,推動社區體育發展項目總監莊澤基說,園區多項測試進展順利,期望舉辦不同國際賽事及娛樂表演,讓香港繼續成為盛事之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鄧炳強:旨在維持社會運作 並非針對一般市民
【有線新聞】立法會首、二讀《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重申,目的是提升網絡安全維持社會運作和市民生活正常,並非針對一般市民。 鄧炳強:「受規管的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都是對在香港持續提供必要服務或維持關鍵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屬必要的,大部分都是大機構,中小型企業及一般市民不受規管。施加法定責任的目的,是要保障對關鍵基礎設施核心功能至關重要的電腦系統安全,絕非針對個人資料或商業秘密,也與市民網上活動完全無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政府估算上半年共110項盛事 平均吸引5,000旅客 帶來24億消費額
【有線新聞】政府估算今年上半年110項盛事,共吸引約55萬旅客,即平均每項盛事有5000名旅客參與。 上半年盛事年表110項盛事,包括農曆新年煙花匯演等,其中三成四是會議及展覽。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指根據估算吸引約55萬名旅客,帶來約24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14億元。今個年度《財政預算案》已預留一億元,未來三年配合盛事統籌協調組加強宣傳推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警方研用無人機巡邏 鄧炳強:有內部守則保障私隱
【有線新聞】警務處等紀律部隊正研究使用無人機巡邏。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有內部守則,訂明可以錄影的情況及影片使用條件等,保障市民個人私隱。 鄧炳強:「飛行路線也要有策劃,包括避開民居、牽涉私隱的地方。無人機亦會用紅藍閃燈顯示行動中,亦都會無人機上張貼識別反光貼或者拉花標誌。獲取資料不是隨便可以取用,必須有適當階級認為有需要在無人機或者系統取資料,才可以取得,否則一般31天內獲取資料就會刪除。」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匡智會性侵案|機構事隔兩個多月始公布 有議員促當局交代準則
【有線新聞】匡智會殘疾人士院舍有職員涉嫌性侵兩名院友,機構兩個多月後才公布,有議員要求當局交代準則。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社會自此爭議你為何這個時間公布,我覺得這樣無人可以接受,這些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政府和大學有那麽多專家,為何你們不能商量一個對當事人和家屬和社會都可以接受的固定的限期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每宗這些事件都有其獨特性,我們列舉的是一些考慮因素,尤其是比較難評估時間需要多久,就是處理當事人和家屬的情緒支援,何時我們説出來他們比較容易接受,不要對他們造成太大衝擊。若要硬性劃線的話,我們覺得比較困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1日
財赤將達千億 黃俊碩倡放寬印花稅吸資金 指重推勾地表成效不高
【有線新聞】政府預計本年度財赤過千億,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放寬股票印花稅吸引資金。對於有建議重推勾地表,他認為成效不高。 本年度財政赤字未如預期收窄至481億元,反而擴大至1,000億元,財政儲備相等政府8.5個月開支。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說,目前難判斷是否有結構性赤字。民建聯(會計界)黃俊碩:「是否真的有很大擔心,我們也要視乎時間性,年底收多些稅亦會增加儲備。其實到這個點,我相信未到令人很擔憂狀況。如果說究竟多久才算合適或較理想,我相信至少支撐到一年,或近乎一年、12個月開支較理想。」 政府說財赤主要因為賣地、樓市及股票印花稅收入比預計少。近日有發展商建議重推勾地,推高買地意欲從而增加收入,黃俊碩有保留。「勾地背後原理希望市場穩定價格及市場主導,現在租金回報率較高,表示甚麼?表示一般市民願意租樓不是買樓。當然長遠如何承托樓市,其中一方面政府都在做,就是人才政策去吸引更多人才來港,提高住房需要。」 他又建議再下調股票印花稅率。黃俊碩:「改收單邊印花稅0.1%,我們大概少300億稅收,但我認為我們需要檢視究竟是否可以去做,因為這給人一個訊息,我們想進一步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