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黎智英案|周達權批撥款沒覆查黎智英有否授權 同意法官稱如橡皮圖章
【有線新聞】黎智英案,壹傳媒營運總監周達權指在批核黎智英私人及公司戶口撥款時,相信下屬已取得黎智英授權,因此不會再覆檢;又同意法官指他在處理撥款形同「橡皮圖章」。 周達權第二日作供,他指自己除了管理多間公司戶口外,亦會協助黎智英管理私人戶口事務。控方展示一封由力高員工Linda Mendoza發送給周達權的電郵,尋求他批准多項由黎智英私人儲蓄戶口撥款的申請,其中一筆200萬美元、詳情為「Mark Simon項目」,周達權批准申請,但承認沒有查閱過電郵附件或覆核黎智英有否授權。 法官問他如何肯定黎智英已授權,周達權指一般情況下,下屬確認黎智英授權後才會發電郵給他,所以他相信下屬已完成這程序,或者是Mark Simon跟他說黎智英已同意款項申請,他根據過往經驗亦會批出。法官說周達權沒有確認就批核是「橡皮圖章」,周達權同意並稱「可以這樣說」,但重申由黎智英戶口撥款最終是要由他本人簽署。 控方又呈堂周達權與黎智英的WhatsApp紀錄,顯示黎智英指示他向Mark Simon發放20萬美元年終獎金,周達權將訊息轉發給Linda Mendoza著她跟進,指黎智英私人戶口的支出毋須他簽支票,亦不清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撥款條例草案|立會三讀通過 陳茂波:相信公共財政很快恢復平衡 重申發債水平低
【有線新聞】立法會在不記名表決下,三讀通過撥款條例草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相信公共財政很快恢復平衡,又重申發債水平已經相對低。 立法會經過約14.5小時辯論,在不記名點票情況下三讀通過撥款條例草案,是繼2004年後,再次有撥款條例草案以不記名方式通過。部分議員關注政府連續兩年過千億財赤下仍然發債,會令政府陷入危機,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發債不是用於經常性開支,而是用於投資及基建工程,符合政府一貫理財哲學。 陳茂波:「之前有些誤解、不公允的評論,說政府是否發債渡日,可以說我們堅守財政紀律,即使現在說每年發債950至1,300億元,我們借貸比率與生產總值比率比較大約9至13%,與任何一個先進經濟體比較,都會發現是一個較低、較安全的水平。」 陳茂波說,會嚴格控制政府開支增長,在不影響綜援等公共福利金、又不影響公共服務下,各政策局及部門每年削減1%經常性開支,五年涉及約468億元,「開支增長幅度由過去幾年,每年較高、約5%以上,5年後開支增長只是經濟增長的2.2%,收入佔政府GDP比例,由現時20%多一些,5年後到約24%,這樣此消彼長,所以未來2、3年公共財政便可以恢復平衡。」 早前表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撥款條例草案|勞福局:續推廣支援照顧者活動 稱關愛隊已探訪逾400戶
【有線新聞】立法會繼續二讀辯論撥款條例草案,勞福局說今年會繼續宣傳及推廣支援照顧者活動。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年3月開始,我們以南區及荃灣為試點,啟動關愛隊支援長者及照顧者先導計劃,關愛隊至今已經探訪及接觸超過400戶有需要的長者或殘疾人士及他們照顧者,並且陸續將個案轉介到相關社福單位跟進,亦會協助轉介有需要的住戶安裝平安鐘。我們會檢討成效,然後考慮將先導計劃擴展至其他區。」 他又說強制舉報虐兒立法後,預計舉報個案會增加,每年額外撥款約1.86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荃灣貨櫃車失控翻側 司機飛墮橋底亡 荃灣路一度封閉
【有線新聞】荃灣凌晨有貨櫃車失控翻側,司機拋出車外,跌落橋底死亡。 有行車記錄儀拍攝到,貨櫃車猛烈撞向路中石壆,掃低電燈柱、閃出火光,對面線的士和客貨車即時閃避。40呎長貨櫃車向左翻側,擱在天橋左邊圍欄,貨櫃箱爆開跌出貨物,整支燈柱亦撞毀在行車線。車頭損毀嚴重,駕駛室半邊削走,消防到場救援找不到司機,及後發現他飛墮橋下,當場證實死亡,遺體用白布遮蓋,遺下涼鞋還有手機等隨身物品。 凌晨12時許,貨櫃車沿荃灣路往九龍方向行駛,去到柴灣角熟食市場對開失控撞向路中石壆,司機拋出車外,貨櫃車繼續衝前約一百米,撞毀多支燈柱之後翻側,對面線的士被波及,車頭擋風玻璃被擊中。 警方通宵調查,早上荃灣路一段一度全線封閉,巴士亦要改道,及後交通逐步回復正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鰂魚涌公園槍殺案 女保鏢判囚終身上訴至終院 辯稱案發時神志失常
【有線新聞】2018年鰂魚涌公園槍殺案,女保鏢謀殺罪成終身監禁,她上訴至終審法院。 被告由囚車押送到法院,她辯稱案發時神志失常,沒有意圖殺人,案件由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等五名法官審理。上訴方陳詞指《殺人罪行條例》減責,神志失常舉證責任在辯方,是不合理地減損被告「無罪假定」權利,法官質疑要求控方反證是不可能的任務。2018年6月,被告在鰂魚涌公園開槍射殺姨舅,造成兩死兩傷,兩項謀殺及兩項蓄意射擊罪成,判囚終身,之後上訴被駁回,她再上訴至終審法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公務員反映線上「隱形加班」無補償 孫玉菡沒回應是否屬實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指,有不少公務員反映經常被要求在非工作時間線上隱形加班,但不獲補償。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黃國的提問,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有公務員被要求在非工作時間線上隱形加班。只是指根據政策,公務員逾時工作只應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進行,並應減至最少,逾時工作通常應以補假補償。至於會否修改勞工法例確立線上隱形加班的定義,局方指僱傭雙方可訂立合適的僱傭條款及條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咬甩趙家賢耳案 陳真原判囚14年半 上訴獲減刑半年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反修例事件期間咬甩時任區議員趙家賢左耳廓,前年判囚14年半,他不服上訴,獲減刑半年。 2019年11月3日,上訴人陳真在太古城外用刀襲擊一對夫婦,又咬甩趙家賢左耳廓,被裁定蓄意傷人、普通襲擊等四罪罪成,判監14年半。上訴庭說原審法官量刑基準並沒有明顯過高,亦不認同上訴人指自己受挑釁犯案是減刑理由,無業、有情緒和抑鬱問題亦不可減省整體罪責。但考慮到上訴人在原審開審前向受害人提出賠償安排,相當程度減免受害人索償過程中受到不必要折磨,將整體刑期減至14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香格里拉旗下兩酒店洩臨時員工資料 私隱公署接5投訴、已展開調查
【有線新聞】香格里拉集團旗下兩間酒店有員工資料外洩,將盡快向私隱專員公署報告。私隱專員公署接獲5宗相關投訴,已就事件展開調查。 集團回覆查詢時說,星期二早上發現臨時勞工管理系統故障,導致九龍香格里拉及香港JEN酒店臨時員工個人資料經電郵外洩。據了解,資料涉及報稅文件。集團就事件致歉,強調不涉及顧客及酒店其他員工的資料。正聯絡涉事員工,並調查起因,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垃圾徵費|陳凱欣倡再押後 指廚餘回收配套不足、餐飲業難實行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延期至8月1日實施,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再押後,指現時廚餘回收配套不足,餐飲業界面對較大困難,又說早前於九龍中收集問卷,大部分市民都要求押後。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現時香港的經濟環境是否如此有利推行垃圾徵費?對於一些較大支出的工商業界,他們最主要其中一樣垃圾是廚餘、都解決不到的話,是否就一步到位去到全港性(實施)?不理會你是否有廚餘機,有否足夠設施就去落實,我們做垃圾徵費時要先考慮最基本措施、設備存在,可以好像現時般先行先試慢慢地擴大,並非說擱置不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觀塘綫|「不停站」換設備 有市民憂不便 張欣宇:荃灣綫可能亦需更換
【有線新聞】據了解,港鐵觀塘綫未來在個別日子將不停部分車站,以便更新及檢查設備。港鐵下午兩時半召開記者會公布詳情,有乘客擔心會帶來不便。 消息指,受影響車站包括太子、旺角及油麻地等,相關車站並非停止運作,如果是轉車站,乘客仍可乘搭其他綫列車到這些車站,期間港鐵會安排接駁巴士。 有乘客認為不方便,王小姐︰「旺角是主要車站,看到有四條綫,不乘搭這路綫乘搭甚麼?(可能要去其他站轉車。)這會很麻煩。 都要用多5至10分鐘,要行過去其他站,例如去油麻地、太子也是。」 馮小姐︰「不是太受影響,因為我可以乘東鐵綫,去金鐘轉車更好。」 黃小姐︰「其實哪一天都很繁忙,很難選一天(不停站),因為星期六、日可能很多人放假都會出去玩。」 港鐵前年接連有列車事故,及後宣布2023年起五個年度內,投放逾650億元更新及維修鐵路資產,據了解今次的安排是其中一部分。曾任港鐵站務經理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除了觀塘綫,荃灣綫都可能受影響。張欣宇︰「因為這兩條綫在市區綫當中是最舊,有些設備接近使用壽命。目前使用應該沒問題,不過始終都要提前準備更換。我估計是更換性質的工作,不單止是日常保養。」 觀塘綫在1979年通車,是第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陳國基︰港企外國人員北向一簽多行受歡迎 將加強與大灣區合作助人才落戶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說香港註冊公司外國人員北向一簽多行廣受歡迎,未來會加強與大灣區合作,便利人才落戶。 陳國基︰「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各地間的重要橋樑,全力推進人才南下北上的流轉,自去年10月起,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以在香港申請北上的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不論國籍、只要求到香港工作或者開辦業務,成為香港居民就可以享受有關便利,實現香港獨特地位。到今年4月底,已經有超過1.9萬宗一簽多行申請獲批。為進一步吸引、留住人才,大灣區9+2城市今天將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加強大灣區為人才提供的服務,營造更有利人才落地生根環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8日
政經CHAT|袁彌昌指政府「諂媚式」吸低消費旅客 憂劣幣驅逐良幣 楊潤雄斥謬論:過門便是客
【有線新聞】五一黃金周有近76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學者袁彌昌昨日(7日)在報章撰文形容政府「諂媚式」吸客,市面愈來愈由低成本、低增值的商店主導,甚至「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隨後在社交平台發文,不點名批評相關說法是謬論,強調「過門便是客」,必須為旅客提供優質旅遊體驗,更希望他們再來香港。 袁彌昌:諂媚式吸客 給人沒底線、很low的印象 袁彌昌在文中指,政府在振興旅遊業處於藥石亂投的狀態,有「諂媚式」吸客救亡之感,即覺得旅客喜歡甚麼就給甚麼,千方百計要留住他們,形容「給人一種沒有底線、『很low』的印象」。然而旅客來港後「除了打卡與批評之外,不帶走一片雲彩」,認為他們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少,形容是「一場辛苦為誰忙」。 袁彌昌說,如果政府只顧追逐內地網紅店和景點,誤以為這是代表深度遊,會是相當虛無縹緲及可笑。他更指,現在來港的大多是低消費旅客,會導致市面愈加由低成本、低增值的商店所主導,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將原本成本較高、高增值的商店都擠走了,或會導致飲食業出現弔詭現象——「網紅店升天,米芝蓮店卻要結業」,甚至憂慮香港會逐漸失去個性,以及其本來面貌與形象。 楊潤雄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