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網絡熱話|本港上空出現日暈現象 網民洗板分享
【有線新聞】今日中午時份,本港上空出現日暈,不少市民將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 據天文台資料顯示,「暈」是一種光學現象,當陽光或月光通過由冰晶組成的卷狀雲時,光線便會被折射,並形成圍繞在太陽或月亮四周的環狀或弧狀光環。雲層中冰晶的含量愈高,光環就愈明顯,較容易被觀察到;反之則難以觀察清楚,甚至無法形成暈。 「暈」亦有分為「小暈」(即22度暈)和「大暈」(即46度暈)兩種。小暈是以發光體為圓心,角半徑為22度的一種內圈呈淡紅色而外圈偶爾為紫色或白色的光環,光環內的天空明顯較光環外的為暗;而大暈則是角半徑為46度的暈環,較為少見,一般比小暈為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垃圾徵費|陳國基:是否擱置言之尚早 環境局前政助:擱置恐背棄四屆政府方針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押後至8月1日實施,有意見認為應該擱置。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是否如期或擱置都言之過早,推出「先行先試」計劃是希望避免爭議和研究下一步工作。有前官員就指若擱置計劃是背棄過去四屆政府的施政方針。 再有意見提出押後,甚至擱置垃圾徵費,擔心爭議阻礙政府發展經濟。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重申希望觀察「先行先試」計劃數據,再作下階段部署。陳國基:「我們做這次『先行先試』就是避免爭議,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實際情況,大家不會說政府做事,市民有意見我們是會不知道的,或者市民有些地方不清楚我們不知道。如果有這個情況出現,這是不理想的。所以我們『先行先試』的目的就是這樣做法,希望準確知道市民想怎樣做。」 前環境局政治助理區詠芷在報章撰文,對擱置垃圾徵費言論感到遺憾,擔心引起社會分化,背棄四任特首的施政方針,反問「怎麼今天的我們想打倒昨天的我們」?她形容垃圾徵費從來都是負責任政府應積極考慮的施政重點。 有立法會議員就說支持政府透過「先行先試」計劃整合潛在問題。人大政協及全國性團體代表界(民建聯)陳勇:「試點的好處是當你試完看看有哪些利弊以及哪些地區是做得好。我們是支持政府做好這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前廳交流會|盧寵茂︰非港人可用跨境救護車、按機制收費 人手短缺亦可發揮優勢
【有線新聞】立法會舉行前廳交流會討論多項事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今年中試行的跨境醫療直通救護車非港人都可使用,指香港可以發揮醫療優勢。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陪同下進入立法會前廳,和多名議員交流,包括今年中試行的跨境直通救護車。盧寵茂會後說,不止港人可以使用有關服務,非香港人一樣都可以。盧寵茂︰「舉個例說香港有一些服務,可能我們附近的城市是不能夠提供的,舉例一些嚴重的心臟問題,或者一些兒童疾病、嚴重的病。其實香港是有醫療優勢,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我們要幫助附近的城市,要幫助這些居民,看不到為何要排這個可能性。」 被問及將如何計算收費,以及會否加重公立醫院的壓力,盧寵茂說會有機制跟從。盧寵茂︰「舉例說澳門的病人本身是需要來到香港接受治療,一些高難度的手術或治療我們是有機制收取,在公營醫療的成本及整個過程的費用。作為一個國際醫療創新樞紐,雖然我們面對人手短缺的問題,但是個別個案能夠發揮到香港醫療的優勢和能力。」 他又期望社會聚焦於如何改善醫療質量和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一、二樓大堂起火 一名死者疑高處墮下 大廈有多間賓館及劏房
【有線新聞】消防初步調查,大廈一、二樓大堂首先起火。由於大廈內有劏房及約35間持牌賓館,人口密集,五名死者分別在七至八樓梯間、二樓走廊以及一樓簷篷發現,會調查起火有否可疑及造成嚴重傷亡原因。 消防處分區指揮官(九龍南)林建軍:「最主要在健身中心外面,涉及範圍一、二樓有不同持牌賓館,涉及遊客都多。一樓有很多燈箱、物料,雖然已經焚毀,有很多涉及膠物質,詳情因為成立專案組要進一步調查,才知道火勢蔓延及產生多濃煙的原因。」 警方西九總區重案組會循刑事方向調查,稍後會安排政府化驗所派員到場搜證。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下午到達佐敦,他登上消防指揮車,相信他聽取消防匯報。隨後他換上消防的「黃金戰衣」,由消防處長楊恩健陪同前往華豐大廈,視察大廈內的狀況,行政長官已要求消防及警方調查起火及造成嚴重傷亡的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政經CHAT|黃家和餐廳食飯遇不快經歷 點菜送錯枱空等45分鐘 經理嬉皮笑臉應對令人火滾
【有線新聞】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昨日表示,早前到中環一間餐廳用膳時遇到不禮貌對待,因此「捉住經理教訓十分鐘」。他今早再在電台節目中詳述經過,指當日餐廳不但上菜慢,更將他們原本點的菜式送錯枱,讓他白等45分鐘,他向經理反映時,對方「嬉皮笑臉、漫不經心」的「恭敬」態度如火上加油。 黃家和接受商台節目訪問,指當日與朋友到中環一家剛完成裝修的大學餐廳用餐。黃家和指由點菜開始,負責的員工全程沒有看過他們,感覺不受尊重;而當日餐廳上菜緩慢,其中一道菜式「百花雞」更等了45分鐘,向餐廳查詢才知「碟雞已經俾咗人」。 他們再等一段時間見沒有回音,就要求取消這道菜,但一名員工卻突然走來要求他們「埋單」。黃家和對服務態度表示不滿,問對方是否餐廳經理,對方稱自己「是半個經理」,他指對方看似「恭敬」,但「嬉皮笑臉」的面容令他更為不滿,因此向對方反映「你咁嘅服務態度真係趕緊客」,認為該「經理」不適合在此行業工作,至少要接受重新訓練。 黃家和離開後,餐廳另一較高級的經理聯絡他,了解事件經過,並邀請他再來用餐,由店方請客。但黃家和拒絕,更取消原本預訂的一圍枱,認為這些服務態度「真係趕客」,本港餐飲業個別人士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五死多傷 有建築工人助救人︰人命關天、幫到就幫
【有線新聞】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造成五人死亡、30多人受傷,當中20多人仍然留院,5人危殆、5人嚴重。由於大廈屬密集式商住樓宇,大批居民在窗邊求救,消防架起多條雲梯救人。 起火大廈低層冒出濃煙,四方八面都有人在窗邊求救,有人要用毛巾掩住口鼻,亦有人在天台等待救援。消防升起多條雲梯逐一將居民救出,部分傷者要用氧氣罩協助呼吸,送院救治。情況相對輕微的居民坐在路邊接受治理,有人情緒激動,這名女子與家人失去聯絡,彷徨大哭。 大批居民疏散到街上,相當狼狽,有獨居住戶說大廈三樓火勢猛烈。呂小姐:「有火警鐘聲叫醒,發現外面很多濃煙,開門時幾乎甚麼看不到,正常向下逃,但我住四樓,向下跑一層就看到很大火,然後很多人向上走,我不停跑,跑到去五樓之後,報警求助,直至我聽到有救護車到達的時間,不停有人叫救命,亦有小朋友尖叫。」 大廈旁邊地盤有工人用吊船協助救人,文先生:「我們一開工很大煙,有些人在上面三樓求救,一樓那些就跑出平台,我們可以幫到手,我們搭兩條梯讓他們行下來,後來看到有位長者行動不便,所以就用安全籠吊運他下來,人命關天,能幫上忙就幫忙。」 獲救的住戶被安排在彌敦道、南京街這位置坐下,等候小巴接載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有議員倡國家發展成就館改設北都 楊潤雄︰仍偏向設於市區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一度計劃改建科學館為「國家發展成就專館」,及後決定另覓選址。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改設於北部都會區內,當局說仍然偏向設於市區。 教育界(教聯會)朱國強︰「現時當局是否仍然堅持『國家發展成就專館』一定要設於市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以香港的展現方式將我們國家成就展現給遊客看,亦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其中一個我們希望可以說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一環。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打算在市區找地方建立這個館。」 另外,海防博物館將於9月改名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彰顯博物館的抗日歷史,並會與深圳合辦展覽講述東江縱隊在兩地的抗日事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強制舉報虐兒|黎棟國倡剔除監禁刑罰以免濫報
【有線新聞】立法會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兒條例草案,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建議剔除監禁刑罰,以免引起濫報。他在本台節目中說監禁刑罰對專業人士是過重,政府應考慮按情景處理。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譬如若虐兒情況非常嚴重,這種情況下若你不舉報會有較重的刑罰,若不是太嚴重刑罰可以輕一點,這些都可以做到。我相信經過我們與政府進一步討論,政府還在考慮中,我相信我們可找出好的平衡點讓專業人士安心、社會大眾放心,我們推出這個計劃後兒童可得到好的保護。」 他說條例對於嚴重虐兒的定義仍有不清晰的地方,委員會已要求政府在條例完成審議前,提交強制舉報者指南,清晰列出需要舉報的情景和例子讓業界參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警九龍城多個交通黑點執法 拖走10架違泊車輛
【有線新聞】警方九龍城警區及西九龍總區交通部昨日(9日)進行聯合行動,在區內多個交通黑點嚴厲執法。行動主要打擊對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及造成阻塞的違法行為,當中包括於限制區、巴士站及斑馬線範圍違例事項及違例泊車等。 警員除向涉及違例停泊車輛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外,亦拖走10輛造成嚴重阻塞的違泊車輛。此外,人員向涉及單車或行人的交通違例罪行採取行動,其中包括檢控行人不遵照交通燈號橫過馬路等。警方亦採用流動錄影執法,加強打擊駕駛者不負責任的駕駛行為及態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李家超對多人傷亡表極度哀痛 向死者家屬和傷者致深切慰問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對佐敦道三級火導致多人傷亡表示極度哀痛。 對死者家屬和傷者致以深切慰問,又稱高度重視事件,已指示醫管局全力救治傷者。警方及消防要查明起火及造成嚴重傷亡的原因,民政署及社署會做好善後,提供一切所需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
垃圾徵費|憂擱置言論引社會分化 前環境局政治助理:會背棄政府施政方針
【有線新聞】前環境局政治助理區詠芷說,擔心提出押後、甚至擱置垃圾徵費的言論,會背棄四任特首的施政方針,對此感到遺憾。 區詠芷在報章撰文指,擔心相關言論引起社會分化,影響國家碳中和發展,忽略肩負亞洲國際都會的應有之義。她說垃圾徵費從來都是負責任政府應積極考慮的施政重點。政府早於1998年提出,反問「怎麼今天的我們想打倒昨天的我們?」,認為垃圾徵費是廢物管理的核心政策,是減少廢物的火車頭;全球多個先進城市早已推行,而收費與回收必須雙管齊下,如果沒垃圾徵費政策推動,環保只會留於口號層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