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花展|一連十日維園舉行 大批市民到場「打卡」
【有線新聞】花卉展一連十日在維園舉行,今年以秋英為主題花,有超過80個機構參展,吸引大批市民前來觀賞。 一入場最顯眼的是這幅以今年主體花秋英造型砌成的花牆,與前面的鬱金香花海互相襯托,市民都停下來打卡,還有各式各樣的園景設計,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紀錄。 小學生Metta:「覺得這裡很漂亮,種植了很多植物。(畫得開不開心?)開心,但畫花有少許困難,因為有很多細節位,有時有點凌亂。」小學生Amy:「(坐在這裏畫了多久?)三小時。當然開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不會覺得累,肯定覺得開心。」市民謝先生:「所有花都喜歡拍下來,年年都過來,今年的佈置比去年更好,菊花更新鮮,花的品種又更多,準備拍鬱金香。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等早上出席開幕禮,羅淑佩之後參觀展覽,並與市民交流。 花展每年有不同的主題,吸引到不少「回頭客」。居港日本人Tamura Yoshimi:「每年都過來。(日本有沒有類似這樣的花展?)有、不過不是好大,不是經常有,不是位處於方便的地方。」 場內亦設有小食攤檔,市民逛到累的時候,就可以在此購買小食休息一下。花卉展為期十日,朝九晚九開放,入場費14元,長者及殘疾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海關破四宗海路走私 檢3.55億元電子貨物
【有線新聞】海關偵破四宗海路走私案,檢獲市值3.55億元的走私電子貨物,包括路由器、手提電腦及車輛零件等。 海關探員3月1日鎖定三個經海路運往南韓、泰國及馬來西亞的40呎貨櫃,兩日後再截查一艘開往內地的內河船,經調查後發現,四艘船的貨櫃都載有與申報不符的物品。海關指涉案貨物最高可逃稅4,600萬元,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將有人被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一組指揮官鄧卓諱:「我們留意到不法分子是利用虛假的申報去作掩飾,例如把高價的電子產品和配件虛報為低價值的電源適配器,即是火牛和電子設備,企圖蒙混過關。同時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我們相信不法分子最終會把這些貨物再轉運、偷運到內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殺校|兩資助小學獲「派0班」 蔡若蓮:須正視人口結構下跌 指未來幾年挑戰更大
【有線新聞】新學年有兩所學校「派0班」小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已採取相當寬鬆安排,壓低「派0班」學校數目,重申有必要進一步收緊小一發展方案,應對人口結構下跌。 蔡若蓮:「過去數年曾經包括開班線、開班要求降低、做了些調整,時至今天可以用的方法都差不多(用盡),包括『叩門位』都已實施,必須要正視和面對,並及早為學界可持續發展做措施。考慮目前實際情況,小一派位有優化和調整可以理解。在各個措施推行下,即使業界和社會估計可能有兩位數學校面對停辦情況,在大家努力下、各項措施發揮效果下,見到今年主要兩所小學獲『派0班』,所以目前見到情況,未來幾年可能挑戰會更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啟德捷運|將增至6個車站 走線與民居距離增1倍
【有線新聞】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車站將由5個增至6個,走線與民居的距離亦會增加。 運輸及物流局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原先沿啟德空中花園的走線接近民居,最新方案建議有關走線移至花園上面,令系統與樓宇之間由最近距離約10米增至約20米;亦建議於啟德郵輪碼頭及啟德空中花園之間近承景街增設多一個車站,車站數目由5個增至6個。 當局強調會小心檢視車站選址,例如啟德郵輪碼頭站將設於抵港大堂附近,並設行人天橋,直接連接碼頭一樓的集合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港深西部鐵路|據悉將於內地設口岸、採一地兩檢 劉國勳:由內地公司興建可降成本
【有線新聞】消息指,連接洪水橋及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會於內地設置口岸,並實施一地兩檢,深圳灣亦有機會設站。有議員認為,讓內地公司興建新綫會有助降低成本。 為了配合北部都會區,政府計劃興建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及深圳前海,途經廈村及流浮山,預計最快2034年落成。財政預算案曾經預告年內會展開勘查及研究設計,消息指當局會在深圳前海設口岸並實施一地兩檢,具體位置未定,而深圳灣亦有機會設站。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在內地設一地兩檢比在香港設關口更有效率,造價亦較便宜,但關注鐵路以洪水橋作為終點,有機會加重當區交通壓力。張欣宇:「尤其是元朗南、將來北環綫帶來新的人口都有數十萬,這裏的新人口基本上可以頗肯定,屯馬綫流量或者運力會完全不足夠,值得要提前規劃。我一直倡議就是洪前鐵路應該不要只是在洪水橋總站,應該繼續延伸,將第一期第二階段延伸到欣澳,最少可做到分流及疏導作用。」 運輸及物流局說政府計劃將工程公開招標,讓港鐵以外的公司都能夠參與,議員劉國勳認為如果交由內地公司由內地向南興建新綫,會有助降低成本。劉國勳:「港深西部鐵路是全新的鐵路綫,亦是跨境項目,我個人認為引入公開招標形式非常合適、絕對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有議員關注中醫院啟用後沒足夠人手 盧寵茂:或在香港以外招聘人手
【有線新聞】本港首間中醫院今年起分階段投入服務,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有議員關注中醫院啟用後有沒有足夠人手應付服務需求。 林素蔚:「整個香港醫生只有這麼多,如果接下來從診所去到中醫院,會否人手跟不上,市民搶着去看醫生呢?所以想跟進,接下來局方有沒有確保開設中醫院時,會否有足夠人手應對住院、門診和國際發展的需要?」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中醫醫院確實是香港首次有中醫住院病人,以往香港中醫服務,到時診所,基層門診的服務,確實住院服務方面我們需要有一些其他人手。所以中醫院在這方面積極招聘人手,亦包括有可能在香港以外,一些中醫住院的人手人才來到香港。」 醫衞局指9月會公布中醫醫院門診收費詳情,強調收費是可負擔的水平,其中三分二將由政府資助,其餘則由中醫醫院董事局根據市場導向考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旅發局: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按年增7%
【有線新聞】旅發局公布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有840萬人次,按年增加7%。 其中內地旅客佔650萬人次,按年多4%,非內地旅客量為191萬人次,按年增長兩成。旅發局指,短途市場表現理想,菲律賓、印尼、日本和南韓等訪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多超過三成,長途市場方面,以澳洲表現突出,訪港人次按年增長34%。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雪卵|政府擬撤10年上限 有婦產科醫生指屬與時並進 惟醫護應向病人清楚解說
【有線新聞】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建議修例,取消精子、卵子或胚胎的儲存期上限,有婦產科醫生認為修例是與時並進,但關注病人對服務的了解。 修例建議配子,即是精子和卵子 或胚胎由儲存10年上限改為無限期,有婦產科醫生指外國的病人使用十年內儲存的卵子,而成功生產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更有九成雪卵的女士最終沒有使用,主要用作保險。 婦產科醫生羅致廉:「英國的經驗,大部分人留卵子後不會用,九成人不用卵子,不知十年後發生什麼事,使用時要明白成功率,基於當年留卵子時間的年齡及身體狀況,身體很健康、28歲留卵子成功機會最高,但都低過百分之五十。」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香港卵子的儲存數字2019至2023年有上升趨勢,2021年的數字更是按年翻倍,醫生提醒,醫護要令病人了解治療不能確保可以懷孕。 婦產科醫生羅致廉:「解說很重要 ,正式的診所、胚胎體外受精移植中心應對病人講清現實 ,要講留多久、成功機率幾多、要面對什麼,現在歲數會影響將來的成功率,要很誠實。」 醫生相信,香港普遍遲婚和遲生育,相信對生殖科技需求會愈來愈大,香港一次雪卵療程約十萬元,但台灣、內地等地相關收費較香港低三分之一甚至至一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殺校|黃大仙博智小學陷危機 家長感憂心:冀堅持下去 校長:盡快向持份者交代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新公布有兩間小學「派0班」,或面臨殺校,位於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學生和家長表示不捨。校長稱要和辦學團體商討未來路向,盡快向持份者交代。 在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早上學生如常上學,得知學校狀況後,有學生和家長感到不捨。小六生Yanmi:「很多五年級生很期待下年升到六年級,沒有想到學校招收不到小一新生就需要轉換學校,或要到其他學校合併,我四年級時已有預感是否未能招生,我在四年級時已發現為何比我小一至兩年的同學只有一至兩班,我覺得很奇怪。」 家長李小姐:「都很擔心,但我們都希望學校可以繼續堅持下去。(有多少個子女在這裏上學?)我三個小朋友都在這裡讀,我覺得這間學校真的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歡。」 校長表示要先和辦學團體溝通,商討未來路向,會盡快向各持份者交代。校長何妙賢:「我們盡快寫家長信,通知家長有相關消息,這個消息都廣播地傳出,我們的小朋友都知道,當然我們都要跟小朋友說學校的情況,令他們不要太過擔心。上訴與否,我們都是根據教育局給我們的方案與辦學團體去溝通,看有哪最合適的方向、方案給我們學校。」 學童人口結構性下跌,教育局推算適齡就讀小一的到2030年僅得34,100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公屋入息審查|有議員指一人上限增至$13,090仍太低 房屋局:已考慮工資升幅
【有線新聞】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討論檢討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其中一人申請新入息上限建議調高至13,090元,有議員關注入息限額太低,房屋局指,準則已經考慮工資升幅。 港島西(民建聯)陳學鋒:「如果將資產限額定太低,某個情況會令很多人沒法向上流動,為甚麼很多人所謂『躺平』,或者生活下流,因為他要滿足入住要求,他就做少工作。」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大家可以上勞工處網站,看更薪金13,500元已經是最低,第二份工作13,500元,即是你想我兩夫婦一起去做看更,你說這些人是否值得進去申請網,我相信他們是最需要幫助。但是我找他們的工資,就算上網去找,都不能找到一份低於13,000元的工作。」 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李佩詩:「我們都要取捨,都要了解無論入息還是資產限額定去哪一個水平,都一定會有一些住戶因為剛好超過限額未能符合資格,所以現行這套準則,我們認為是相對最客觀的準則,可以讓一些最需要家庭可以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公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等擬逐項收費 盧寵茂:避免過度使用、不影響緊急病人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檢討工作進入最後階段,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考慮將門診病人接受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檢查逐項收費,但不影響急症室和住院病人。 目前市民在公營醫院接受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是由政府資助、完全免費,政府計劃將部份檢查逐項收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調整是將資源更精準運用,「一些比較複雜的影像檢查,電腦掃描、磁力共振需求是不斷地上升,令我們的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會考慮在這些項目上有按項收費,讓市民有一定的共付費用。」 盧寵茂強調調整不會影響急症及住院病人,「門診的病人如要安排一些擇期的檢查,這類病人正正是現時輪候時間越來越長的一些病人,我們希望以收費改革形成導向,減少一些不太需要的檢查。」 對上一次公立醫院調整服務收費是2017年,今次調整,盧寵茂強調會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同時亦加大了保障緊急的病人,「調整過程中,政府對醫療的承擔是不變,我們會將費用調整後額外的收入,全額放回我們的醫療服務內,去保障那些急重危疾的病人。」 盧寵茂指希望以收費改變市民就醫的習慣,更善用專科資源以及推動基層醫療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殺校|黃大仙博智小學陷危機 校長:先與辦學團體溝通討未來 有學生感不捨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新公布兩間小學「派0班」,或面臨殺校危機。 在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早上學生如常上學,學校昨日被教育局通知不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另外一間是南區的鴨脷洲街坊學校,他們可以申請私營小一班,與其他小學合併或停辦。校長表示要先和辦學團體溝通,商討未來路向,有學生感到不捨得。 天主教博智小學小六生Yanmi:「很多五年級生很期待下年升到六年級,沒有想到學校招收不到小一新生就需要轉換學校,或要到其他學校合併,要認識更多新同學,沒有之前快樂的時光。」 黃大仙天主教博智小學校長何妙賢:「我們盡快寫家長信,通知家長有相關消息,這個消息都廣播地傳出,我們的小朋友都知道,當然我們都要跟小朋友說學校的情況,令他們不要太過擔心。上訴與否,我們都是根據教育局給我們的方案與辦學團體去溝通,看有哪最合適的方向、方案給我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