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NET英語教師|田北辰質疑免主修英語、享房屋津貼 蔡若蓮:分工與本地教師不同
【有線新聞】教育局計劃下學年優化NET英語教師計劃,有議員指以往他們毋須主修英語,教學能力成疑,教育局重申NET英語教師主責創造英語學習環境,與本地英語教師分工不同。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今時今日本地英文科老師全都是『三腳凳』,又要主修英文,又要懂得教。你(NET)連科目知識也沒有,卻有房屋津貼等,為甚麼你(NET)這樣『巴閉』?」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我們先整合特別酬金,未來會與本地英語老師的要求看齊。Scholar當時推出NET Scheme,希望創設語言環境,希望現階段會先保持。」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陸瀚民:「這些英語老師入職或在職也好,會否等同本地教師,要求完成國安法和基本法的考核?」 蔡若蓮:「沒有要求這類老師要考憲法、基本法,我們都知道這些老師在學校與其他老師一樣,參與周會、教職員會議,就住尊重憲法基本法,他們一定會知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的士車隊|樂行的士推手機APP 私人車隊形式試營運 暫預約一小時後行程
【有線新聞】首支的士車隊傍晚起推出網約程式,開始試營運。 政府去年7月選出五支車隊,至今8個月,終於有車隊開始試營運,即日起推出手機預約應用程式。與坊間其他網約平台一樣,只要經車隊的網約程式就可以預約。 試營運階段,有大約200輛的士投入服務,除了四座位混能的士,亦有無障礙的士及電動六座位的士。乘客經網約平台預約的士,要選定上車時間,在試行階段只可以預約一小時後的行程。 車隊營辦商負責人伍海山:「始終都是測試階段,我們都希望乘客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可以預約的士,我們有不同車種和不同服務,可能一般大部分平台都是沒有提供,所以有某些特定用戶可使用我們的平台,可能他需要(帶)大行李、多行李前往機場,或是輪椅使用人士。」 政府三月初曾經預告月底會有車隊正式投入服務,但車隊的營辦商強調目前未獲正式發牌,只是嘗試按照車隊形式營運,測試系統,並繼續招聘司機。運輸署回覆指會在車隊準備就緒後發牌,相信試行有助車隊收集營運經驗,期望累積經驗後早日正式投入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簡樸房|立會討論規管方案 議員憂一年難完成登記 黃偉綸:無計劃延長
【有線新聞】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討論簡樸房規管方案,有議員擔心難以在一年內完成登記,政府就稱暫無計劃延長期限。 九龍西(民建聯)鄭泳舜:「這次規管制度說登記期要在一年內完成,以前(租管)三年完成不了的事,為何現在可以這麼短時間內完成登記?」 選委會界別江玉歡:「如果差不多臨屆一年時,登記的數目及總數有很大的相差,比如只得4、5萬登記,我想問在政策層面,你們有沒有想過會怎樣做?」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我看不到一個想繼續經營的業主,為何他不來登記?這與之前一些其他登記制度不一樣,我今天絕對不會說如果不夠人就延期,反而我會說不要打算我們會延期。」 有議員建議設立租戶舉報機制,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早前設立的公屋濫用舉報機制,收回的資料大多較精準,以及易於跟進,政府今次會考慮採取同一做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緬甸地震|香港救援隊抵達曼德勒 會合國家隊展開搜救
【有線新聞】緬甸地震,特區政府救援隊在曼德勒會合中國救援隊參與搜救。 特區救援隊連夜啟程到重災區曼德勒,救援人員要在車上休息,大約於周一中午抵達當地,會合中國救援隊,聽取國家隊簡介災情,分工後在兩個災區展開搜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衞生黑點大減8成半至約100個 卓永興:94%已大有改善、密切注視情況
【有線新聞】政府更新衞生黑點名單,黑點減少八成半至約100個。 衞生黑點在前年7月有738個,現已減少630多個。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指,名單上94%、即696個黑點衞生情況已大有改善,可考慮從黑點名單移除,其中8%、64個黑點由於尚未達致持續兩年改善的標準,所以保留在名單內。他說各部門會繼續密切注視這些地點的衞生狀況,一旦發現情況有變,即採取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私隱公署發表僱員使用生成式AI指引 倡企業制定政策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發表僱員使用生成式AI指引清單。 公署建議企業制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政策,包括訂明授權使用的人員類別、獲准使用的AI工具和用途範圍、列明可輸入和禁止輸入的資料。公署強調員工有責任核實生成資料是否準確,特定情況須在生成結果上加水印或標籤,企業亦須訂明員工違反使用AI工具政策可引致的後果。公署2月起檢查60間公司是否有違規使用人工智能,預計今年夏季公布結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新寶戲院結業|戲迷專程懷緬嘆可惜 市民:時代轉變、只能回憶
【有線新聞】旺角新寶戲院最後一日營業,有市民對接連有戲院結業感到可惜。而新寶戲院結業後,新寶院線只餘下屯門凱都戲院。 新寶戲院在豉油街20多年,前身是金聲戲院,最終也是逃不過結業命運。來到最後一天,有五齣電影上映,只有零星市民即場購票,售票處上方屏幕顯示每場只有少部分戲票售出,有市民專程來懷緬一下。門女士:「以前經常帶小朋友來看戲,今日知道結業,特別在一點上班前過來看場戲。」 去年至今多間戲院先後結業,有市民感到可惜。何先生:「我想都是時代轉變,有很多電影可以上網看,不用刻意入戲院,待電影落畫後,在Netflix等平台都有得看。沒有辦法我們不能做甚麼,只能回憶。」謝先生:「其實香港有很多東西需要保留,可能是時代關係,很多舊事物都很有價值,全失去了有點可惜。」 以往戲院帶旺周邊食肆,近年看戲人少,有食肆說除了不捨得,對生意影響也不大。食肆店長羅小姐:「有少少不捨得,客人經常打電話過來問地址,因為我們公司有三間分店,我們每個電話都會說我們是新寶戲院旁邊那間。」 新寶院線早前在社交平台公布,因應市場環境變化及營運調整,新寶戲院四月起停運。新寶院線旗下只剩下位於屯門的凱都戲院繼續營運,而新寶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沙田污水處理廠兩工人墮5米深污泥池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沙田污水處理廠兩名工人跌落污泥池受傷。 兩名工友由消防員救起,由救護車送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救治,其中一人頭部受傷,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警方中午12時左右接報,66歲工人在污水處理廠工作時,懷疑失足跌落約五米深污泥池,另一名53歲工人嘗試救人時亦墮池受傷,案件列作工業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俊思集團系統遭黑客入侵 逾12.7萬會員資料外洩 私隱專員公署:涉人為疏忽
【有線新聞】一間品牌管理公司去年資料外洩,私隱專員公署指涉及人為疏忽。 俊思管理有限公司為國際時裝及美容品牌提供服務營運兩個會員計劃,去年5月通報收到黑客勒索訊息,聲稱竊取並出售資料。公署調查後發現,四台伺服器及五個系統帳戶遭入侵,導致68GB資料,包括超過12.7萬人的個人資料外洩。調查發現事件由於人為疏忽及欠缺足夠網絡保安措施,裁定俊思沒有採取所有切實可行步驟確保個人資料受保障,違反《私隱條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港鐵擬外判部分客務中心 議員憂引起裁員 楊美珍:承諾員工不調離現有車站
【有線新聞】港鐵計劃將部分客務中心外判,多個工會早前交請願信表達不滿。有議員指外判影響士氣,又關注會否導致裁員。 勞工界(勞聯)周小松:「如何確保日後外判後服務質素?現有受影響員工能否承諾不裁員,不強制調動?」港鐵常務總監楊美珍:「我們這動作主要解決人手問題,我們亦與員工代表談過數次,有承諾不會裁員,不會將他們調離現有車站,他們得到保障。會否有其他工作外判,我們暫時沒有計劃。」 輕鐵將在5月1日試行「貓狗同行」計劃,港鐵稱貓狗要放在關好的袋內,如果在車廂內吠叫會請主人在當站下車,希望乘客之間互相包容。另外東鐵綫餘下三個車站未安裝月台閘口,港鐵指會爭取年內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鄧炳強指本港仍受軟對抗威脅 點名「教育刺針」挑撥 批蕭若元、鍾劍華分化社會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報章專訪說,要持續宣傳教育應對「軟對抗」。 鄧炳強接受《星島日報》專訪,稱國家安全風險仍然存在,本港面對四大威脅包括「軟對抗」,有人會利用看似跟國安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令市民憎恨政府。他提到近期有中學生在內地交流期間身亡,點名社交專頁《教育刺針》創辦人、考評局前歷史科科目經理楊穎宇挑撥,誣衊事件是國家迫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所致,又說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及被通緝的鍾劍華以同樣方式分化社會。下月15日是「國家安全教育日」,鄧炳強說會持續宣傳教育,希望市民不要掉以輕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31日
港深西部鐵路|冀前海、深圳灣均設「一地兩檢」 劉國勳指助整體成本效益 陳美寶:續與深圳商討
【有線新聞】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和深圳前海,當局說會於深圳一方設「一地兩檢」口岸。至於在深圳段的前海抑或深圳灣設口岸,就未有定案。 港深西部鐵路目標於2035年通車,設有洪水橋、廈村、流浮山、深圳灣和前海5個站點,運輸及物流局計劃今年內開展香港段的勘查及設計工程,有議員關注「一地兩檢」口岸的位置。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如果前海和深圳灣都有站,希望特區政府向國家的中央口岸辦爭取在兩個鐵路站都設置口岸,認為有深圳灣站有幫助。一條跨境、跨海鐵路造價不菲,如果多一個重要站,對整體成本效益有幫助。」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目前傾向安排是在深圳方做一地兩檢,至於是否在深圳灣口岸和前海分別設一地兩檢,我們會繼續與深圳商討。秉持考慮一定是方便市民,希望進一步完善市民過關後在當地交通的連接性。」 當局今年下半年會向市場徵集意向書,計劃2027年招標。當局說除香港標準,亦有空間使用國家標準,有議員問及香港段和深圳段能否由同一單位施工。選委會界別陳紹雄:「在資源配合,加上政府容許在香港做相關工程,可能更快和更方便統一營運的緣故,如分兩段建設,到時由統一營運商接手可能會出問題。」陳美寶:「建造之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