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美國對中國加徵10%關稅 學者指幅度不算大 經濟影響視乎會否再上調
【有線新聞】美國向中國貨品增加10%關稅,香港商界和經濟學者指幅度不算大,但最終對中國、香港經濟的影響要視乎往後還會否繼續上調。 特朗普政府上場不足兩星期,就宣布向中國貨品調高10%關稅,但經濟學者相信巿場已有心理準備,10%這幅度亦不難消化。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落實是較少,之前有提過60%加幅,相對比較即是覺得中國你當她是競爭,即是不是敵人都是主要競爭對手,向加拿大或者友好國家加關稅都不止於這個數。10%就不是很難去消化,尤其是人民幣一直都是慢慢貶值,所以影響未必會很大。」 有商界估計加關稅對中國汽車行業影響較顯著,真正影響要視乎之後的發展。中華新時代智庫基金會理事長李大壯:「如果客觀地看,這是美國自己的保護主義,其次是用來做談判籌碼,當然大家到底會否感到壓力,對於我們(中國)經濟會否觸碰經濟神經、會否很痛,我相信要視乎加到某一個幅度時,即是我不會覺得10%會停止,只是談判和策略的其中一個開始。」 至於加關稅對香港影響,李大壯指香港較多轉口生意,如果貨物因為加工而涉及多於一個關稅地區,企業有可能要支付更多稅項,形容沒有一間公司會完全不受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近40人參與C919維修及地勤服務 陳美寶:全球旅客真正體驗三跑關鍵一年
【有線新聞】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本地有近40人參與C919大型客機的維修及地勤服務。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在網誌中表示,今年將會是全球旅客真正體驗到三跑道系統的關鍵一年,三跑系統啟用至今一直維持安全而有效率的運作模式。她又說本地有近40名飛機維修技術員為國產自主研發的C919提供維修支援以及地勤服務,亦將有數名工程師前往上海進修,學習更詳盡的C919機型維修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有公院急症室輪候時間一度逾8小時 醫管局推特別退款安排
【有線新聞】農曆新年假期後,有公立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一度超過8小時。 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截至中午,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輪候時間最長超過8小時,其後回落。門外有告示指由於求診病人眾多,非緊急個案等候時間較長,提醒可以改到私家診所求醫。瑪嘉烈醫院急症室不少來求診的都是長者,一度輪候最長超過5小時,廣華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求診人數不算多,輪候時間大約1小時。醫管局早前預計,年初三起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人數進入高峰,推出特別退款安排,未就診病人可在24小時內申請退回登記費。 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病人鄭先生:「昨日下午7時15分來,現在還未能離開走(還未見醫生?)見了醫生。(見醫生等了多久?)十多個小時。」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病人王先生:「次緊急的。(等候了多久?)等候了大約1小時。(就成功見醫生?)對,今日都不久、很快,比平時而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將調整未來3年大專院校撥款 議員倡增非本地生學費 蔡若蓮:或影響收生競爭力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將調整未來3年對大專院校撥款,大學學費將上調,但不能輕率大幅增加非本地生學費,否則會影響院校收生的競爭力。 目前大學學費為42,100元,即將來的9月起連續三年會加學費,平均每年加5.5%,屆時政府資助比例會由目前的18%下調至13%。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形容,學費上調幅度非常溫和,有考慮家庭負擔等因素,又指是遵從共同承擔政府財政挑戰的原則,「政府財政面對的挑戰,無論政府自己本身的開支,還是我們給大、中、小學的撥款,相信會因應政府在財政上面對財政挑戰,大家要一起共同承擔這個原則。」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逐步增加非本地生學費,減少納稅人補貼,蔡若蓮表示非本地生學費上調幅度不能過高,否則或會降低院校在鄰近地區的競爭力,但強調不能用公帑補貼非本地生,「非本地生的學費要看周邊國家地區的收費水平,若我們貿然調整,新加坡現時都只是收10多萬至20多萬的非本地生學費,我們貿然調整至30多萬,除非我們很強勁,否則最厲害的學生不來香港。」 教育局去年7月公布《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建議,避免於長假期後安排測考,但至少55間小學未有跟從,蔡若蓮否認指引是形同虛設,「學校編制校曆表時,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血庫僅餘兩日存量 紅十字會籲市民繼續捐血
【有線新聞】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表示血庫僅餘約兩日存量。 中心表示星期五收集了875袋血液,但血庫存量目前仍處於極低水平,僅餘約兩日存量,尤其O、A和B血型更為緊張,呼籲市民繼續前來捐血。中心表示現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求診、入院數字上升,血液需求急增,不少熱心市民因流感而要暫緩捐血,減低血液收集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明年公布精準扶貧工作報告 陳國基:更精準運用資源、非減少投放
【有線新聞】現屆政府提出精準扶貧,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會以醫療服務、居住環境等指標找出目標群組,明年公布工作成果報告,方向是更精準運用資源,而非減少資源投放。 現屆政府扶貧策略改為「精準扶貧」,三大目標群組包括劏房、單親戶及長者戶。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仍在編製精準扶貧工作成果報告,會用醫療服務、社會服務、是否獨居、居住環境等指標找出需要協助的群組,「這個大綱我們現時編製中,將來我們會公布,告訴大家知道香港最需要幫助是哪些人,以及我們做了些工夫後他們的情況是如何?(是否明年公布?)我們會明年。(即是2026年?)對。(要這麼久?)因為我們要做些,例如你給予他服務,到底他的改善是如何?要些時間評估。」 政府本年度面對千億元以下財赤,被問到會否影響社福服務撥款,陳國基:「沒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說無限量,但是我們會因應需要去不時檢討,有些服務如何更加精準,如果不精準便會浪費資源,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我們未來方向是如何更加精準,不是去減少。」 服務劏房戶的社區客廳,陳國基說今年至少增設多3間,分別位於筲箕灣、高山道和九龍城,「呼籲香港的商人或大企業幫我們手開更多社區客廳,因為社區客廳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農曆新年|年廿九至年初三68萬旅客訪港 海外客升16% 程鼎一:泰國客喜歡來港拜神
【有線新聞】旅發局指年廿九至年初三有共68萬人次來港,當中內地旅客佔超過八成,總幹事程鼎一指部分旅客特意參與過年盛事,形容氣氛好。 送龍迎蛇,各區一連串節慶活動迎來了近68萬訪港旅客人次,當中內地旅客有56.4萬佔超過八成,而非內地旅客升幅較厲害,錄得11.4萬人次,升幅達16%。去年整體訪港旅客中,過夜旅客比例佔一半,平均留港3.2晚。 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稱,單是維園花市就已經看到有很多外國人入場,形容氣氛好,「香港市民未必覺得,會覺得年年活動差不多,或者自己喜歡出國、出外旅遊,但對旅客來說,他們覺得香港過年氣氛非常濃厚,尤其地方很集中,有中西特色。」 程鼎一稱,海外旅客當中增長最多的是菲律賓旅客,主要是家庭客,鄰近其他東南亞旅客亦有不錯升幅,「之前就說香港人喜歡去泰國拜神,但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泰國朋友喜歡來香港拜神,拜神的傳統活動還有個好處,好處就是每年都要回來『還神』、借庫。(即是來一次之後每年都要來?)習慣每年都要來,所以是很好現象。」 政府去年年底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2.0,程鼎一稱本港賽馬水準高,旅客來港一定要參觀馬場。而下月國際七人欖球賽,啟德體育園即將開幕,將會成為香港新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55間小學未按《指引》長假後仍測考 蔡若蓮否認形同虛設:學校配合家長需求
【有線新聞】教育局要求學校避免在長假期後安排測考,但有55間小學沒有跟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學校是配合在職家長陪同子女溫習的需求,否認指引是形同虛設。 蔡若蓮:「學校編制校曆表時,他們會徵詢家長意見,很多時有家長認為平日上班很忙,希望在長假期有時間陪小朋友溫習,準備更好,於是他們可能經過大家溝通後,覺得由於同學有這樣的需要,與家長商量後給假期讓同學溫習,家長又可以看看這樣比較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智創未來|智慧濕地結合創科與傳統技術 管理濕地生態
【有線新聞】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應用亦愈來愈廣泛。米埔自然保護區在兩年多前推出「智慧濕地」項目,希望利用科技更好地管理這個重要資源。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項目主任(智慧濕地)李章遠:「十號圍今天要把水放出去,目前是1.94,我們要放至1.91就差不多。」員工:「我正在把板移走,多移走數塊板,很快就可以達到我們的目標水位。」 「智慧濕地」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在保護區內增設傳感器,實時監測水位及水質的變化。李章遠:「如今有了我們系統之後,其實我們就可以在平板上方看目前的水位是否達到我們心目中的水位。以前我們的員工就要到每一個塘看一看水位是否適合,如果你們如今看到其實是一格一格,其實每一格就是5厘米,以及目前你會看到有一條索帶,這條索帶就是這一個基圍,最希望得到的水位高度。」 水質的好壞會影響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但傳統水質檢測的做法耗時,變相限制了檢查的次數。李章遠:「我們每一個月來到每一個塘一次,做以下這一個動作,放這工具到水內。但如今我們有了自動化系統,每一小時就有一次數據上存,多了很多數據方便我們的研究人員可以很精準,也都很準確地做他們需要做的研究。」 米埔自然保護區在兩年多前推出「智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張國鈞專訪|政府擬設體育仲裁機制 下半年開展先導計劃 體育總會可自願參與
【有線新聞】律政司正研究設立體育爭議解決制度,副司長張國鈞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未來數月會定立一套體育界適用的模範仲裁規則,下半年開展先導計劃,鼓勵體育總會自願參與,不會強迫他們。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體育仲裁範疇包括運動員選拔、體育總會運作事宜,另一方面與商業有關,例如球賽贊助、轉播權、票務糾紛。張國鈞:「(之前美斯風波如有此機制是否便能處理?)當然這是涉及體育商業糾紛,因為是合約的爭議,究竟門票裏面包括哪一位球星一定要出場,這些都是合約的爭議,所以未來我們的工作小組和未來物色的仲裁機構我們會商討,我亦相信這些工作都可能包括在未來解決爭議仲裁。」 他說會跟港協暨奧委會緊密合作,向體育界介紹調解和體育仲裁的好處,但就不會要求政府資助的體育總會加入仲裁條款。張國鈞:「仲裁的基礎是自願參與,我們不會使用強迫的方法,當然我們一定會極力鼓勵他們,因為加入體育仲裁對體育總會而言有好處沒壞處,第一可以改善體育屬會管治,當發生內部問題無法解決時,他們願意透過公平、公正的仲裁機制,而機制性價比很高,不昂貴而且省時。」 下半年推出的體育仲裁先導計劃,將揀選一間與體育界有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1日
管制即棄塑膠|6食肆違規派塑膠餐具被罰$2,000 謝展寰: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方推第二階段
【有線新聞】有6間食肆因提供受禁即棄塑膠餐具,被罰款2,000元。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去年4月底實施,有半年適應期。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接受傳媒訪問指,自去年11月正式執法以來收到75宗投訴,59宗個案經政府人員多次巡視和講解後,仍未改善要發出警告,當中6間食肆被罰款2,000元,主要涉及餐廳提供受禁餐具。他表示政府要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才會推行第二階段「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