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三層應急機制|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九成精神病21歲前發展 倡減轉介程序做好預防
【有線新聞】政府延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至今年年底,透過醫護、教師、社工跨界別合作,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討論以恆常「二級三層」機制取代,希望做好預防和識別,減少個案轉介的程序。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學校三層應急機制希望在今年恆常化 ,委員會正在制定全港不同年齡層市民一個『二級三層』精神健康機制,委員會覺得學校青少年的三層應急機制,可融合在『二級三層』恆常機制之中。」 委員會早前完成3項大型研究,結果顯示由小學到大學生都有一定比例數量面對精神健康挑戰。林正財強調要對焦工作,將資源放在青少年,因為九成精神病在21歲之前發展成立,認為做好青少年工作就能減輕成年人負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2元乘車優惠|60至64歲補貼多七千萬 孫玉菡重申不應分年齡組別 料「兩蚊兩折」助節流
【有線新聞】政府公開二元乘車優惠數據,60至64歲長者乘搭10元以上路線的人次,比65歲或以上長者多190萬,但政府補貼金額多超過7,000萬元。勞福局強調不應區分長者年齡組別提供乘車優惠。 二元乘車優惠引入實名制樂悠咭後,首三個月60至64歲長者每月平均2,830萬人次使用,比滿65歲群組少1,580萬人次,補貼總額就多近一半。政府修訂方向之一是車費10元以上兩折,60至64歲使用人次中,「搭貴車」的佔三成四、達到960萬,滿65歲的就有770萬人次,政府補貼5,280萬元,比60至64歲少超過7,000萬元。 孫玉菡說補貼額有落差,因為65歲或以上市民一般有半價優惠,政府補貼少一些。改為兩元兩折,60至64歲已經受較大影響,待遇不應再有不同。孫玉菡:「大家不要再區分60至64歲及65歲以上,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者、都為社會付出很多時間,不論他們現在上班、退休如何也好,我們推出二元優惠計劃都是希望令他們多出去散心,多一些社交活動。」 孫玉菡強調長者乘車優惠應該維持簡單易明,新的「兩元兩折」方案已經有效節省政府開支。「大家經常擔心如果大家都付兩元,未必有好一些誘因選乘便宜些的路線,如果區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盛匯超級三月」揭幕 邵家輝:零售要繼續努力 崔定邦料啟德體育園成新景點
【有線新聞】「香港盛匯超級三月」正式揭幕,本地將舉行連串藝術及體育盛事。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活動有助帶動遊客購物和飲食等消費,旅遊業界說隨着啟德體育園啟用,相信能成為本地新的旅遊景點。 旅發局公布本港今年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有840萬人次,按年增加7%。大時大節過後,政府推出「盛匯超級三月」以藝術及體育盛事吸引旅客,但零售界立法會議員持觀望態度。 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邵家輝:「(內地)他們簽證去其他地方特別很方便,有些不用簽證,所以多了途徑給他們。而香港亦都因為網購情況,不要說內地朋友過來買產品,我們香港朋友自己也很多在跨境網購買產品,所以對於零售我們要繼續努力。」 旅遊業界相對樂觀,又指啟德體育園啟用後可成為本港新「打卡」點。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那個打卡位是可以跟獅子山打卡,現在旅遊你不打卡就不是旅遊,每個人也打卡,所以會有一些旅行團會去啟德體育園作為常規景點,繼金紫荊、維港之外。另外我亦知道有些旅行社跟啟德體育園,包括零售界也在想,有沒有一些產品類似『半自由行』的模式,可以吸引灣區內的居民。」 港人北上成風,現時每一名內地旅客來港,同期約等於兩名港人北上,姚柏良希望北上趨勢達到良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簡約公屋|房屋局:元朗攸壆路項目料月內分階段入伙 牛頭角彩興路第二季起入伙
【有線新聞】消息指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本月28日開始派鎖匙,房屋局未確認日期,只說項目本月內分階段入伙。 房屋局說過去數月持續為元朗簡約公屋項目審查申請者資格,預計本月內分階段入伙,兩條巴士及一條專營小巴路線會在入伙首日開始運作;至於牛頭角彩興路項目就會在本月底開始資格審查程序,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分階段入伙。兩個項目合共有4,440個單位,房屋局早前接獲14,300份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李慧琼倡一簽多行擴至京滬 惟香港須先成好客城市 籲勿著眼關稅對經濟挑戰
【有線新聞】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在全國兩會期間說「一簽多行」涵蓋城市的範圍將愈來愈大,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說香港要先證明有能力接待旅客,又說擴大範圍可以考慮上海、北京。 深圳居民去年12月恢復來港「一簽多行」,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說如何再放寬由中央政府決定,但不應將旅遊視為香港經濟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香港要鞏固國際形象,相信中央判斷惠港政策成熟時就會推出。李慧琼:「先要讓香港成為好客城市,要讓現時持『一簽多行』來港旅遊的同胞有良好體驗,亦側面說明香港有這空間能力接待更多『一簽多行』城市。個人認為除了大灣區內可以考慮之外,亦可以考慮上海、北京,因為這些城市人口比較多,與香港距離亦較遠,他們來香港也可以逗留更長時間。」 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港澳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李慧琼認為即使美國在貿易上視香港等同內地,亦不影響香港的工作。李慧琼:「民心相通或者擴大朋友圈,除了經濟部分,政治、文化、體育以至教育等等其實香港也可以扮演一個很強角色,說好故事,我們的電影、歌曲如何將我們的軟實力透過香港文化推廣出去,這是一部分,我們不應只著眼經濟因為關稅引起的挑戰。」李慧琼建議政府研究由高層次統籌深化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戶戶送Deliveroo撤出|消委會接12宗投訴 黃鳳嫺促盡快公布會籍安排
【有線新聞】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宣布撤出香港,消委會接獲12宗投訴,涉及金額約5,000元。總幹事黃鳳嫺說foodpanda早前宣布向戶戶送付費會員,提供半年免費會籍,呼籲平台應盡快公布安排和細節。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第一有些消費者兩個服務提供者都有帳戶,如果另外一個收購那邊的服務提供者如果已經有帳戶,用戶可否享有額外六個月的免費會籍呢?這個要交代。第二在個人資料方面,究竟他們如何處理?第三就是兩邊都有會籍,或者不想轉過去,或者不想再用服務,又可否退款呢,就著之前購買會籍的費用。」黃鳳嫺又留意到相關平台的會籍是自動續約,希望半年免費會籍完結後容許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延續會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九龍塘電動車與貨車相撞 三人不適送院
【有線新聞】九龍塘有電動車與貨車相撞,電動車一度冒煙,三人不適。 兩名女子和一名男童清醒,分別感到頭痛及胸口痛,由救護車送院檢驗。上午9時許一輛電動車沿窩打老道往旺角駛至蘭開夏道附近,據報因應交通情況收慢,隨後駛至的重型貨車懷疑收掣不及,撞向電動車車尾,並一度冒煙,消防到場戒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智創未來|創科團隊研液體冷卻系統 電子器件浸沒降溫增效能 民航處空管模擬器率先用
【有線新聞】有創科團隊利用先進材料技術研發適用於高性能電腦的冷卻液,既能減低設備故障的風險,又能提高能源效益,系統已於航空交通管制模擬器使用,民航處指會評估技術是否適用於其他的空管設施。 所謂浸入式冷卻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將整個電子器件浸入液體,以最直接的熱傳導方式達致降溫的效果,目前主要應用在伺服器以及一些高性能電腦的散熱系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高級技術經理郭志豪:「製作冷卻液的時候,其實需要一些化學原料的單體 ,通常都會透過一些高溫或高壓化學反應去製造這些材料,製作了這類型的結構後便需要透過蒸餾的方式,將這些材料提純,隨著電子器件浸入液體,大部分熱能都會比液體吸收,透過蒸發和吸熱的過程將器件的熱能帶走。」 有別於主流的風冷以及非浸入式液冷冷卻方式,這種新研發的冷卻技術有相對較高的能源效益,亦能減低電子設備故障的風險。負責研究的團隊亦與民航處合作,將冷卻液試用於運用了先進的投影及影像生成技術的控制塔模擬器。郭志豪:「試用證明了當模擬器進行大量數據運算 以及影像處理的時候有更好的散熱效能,同時能夠提升系統的運算能力並穩定操作亦能夠顯著降低冷卻的耗能,我們會繼續配合民航處進行大量測試並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湯文龍專訪|稱支聯會拒交資料案反映循普通法原則 完善法例不存輸打贏要
【有線新聞】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本港法治情況良好,支聯會拒交資料案終極上訴得直,反映法庭充分根據普通法原則詮釋《港區國安法》實施細則,他又透露律師會月底將訪問北京。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終極上訴得直,政府稱會研究如何完善國安法和執行機制,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在本台節目說判決反映法庭對執行機制的詮釋。湯文龍:「其實我們的法庭有充分、是用普通法的原則之下去看法律的每一條條文,是很細緻地看,其實是怎樣可以得出一個公平的審訊而詮譯的。(若修改國安法或者實施細則其實會不會有一個輸打贏要情況?)所有法例都是應該要完善的,其實就沒有輸打贏要這件事,因為如果是這樣說我們沒有一條法例可以改到的。」 湯文龍早前外訪倫敦和巴黎等,有海外人士對一國兩制有誤解,又認為香港的言論自由出了問題。湯文龍認為是觀感問題,希望業界多利用國際聯繫分享香港實況,「政治上比較上多人說的案件也好,其實你沒有見過一個被告人出來說『那個法官審案的時候是專門針對我,甚至對我不公平的』?是沒有這些的。其實正正反映甚麼?其實我們那個制度上其實是沒有變過的,甚至是不斷去更新,更加好的。」 律師會將於本月底至下月初訪京,拜訪港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貿易戰|美國對港貨加關稅 李慧琼:不影響香港角色 商界早部署應對
【有線新聞】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港澳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認為即使美國對香港貨品視為內地貨品一般加徵關稅,亦不影響香港的角色。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民心相通或者擴大朋友圈,除了經濟部分,政治、文化、體育以至教育等等,其實香港也可以扮演一個很強角色,說好故事,我們的電影、歌曲如何將我們的軟實力,透過香港文化推廣出去,這是一部分,我們不應只著眼經濟因為關稅引起的挑戰。」 李慧琼又說本港商界早已經就增徵關稅做應對工作,包括開拓中東、東盟等新興市場,特區政府亦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協助企業走出去。她認為香港在推動創科力度可以再進取些,藍籌成份股中的創科等新經濟產業份額可以再提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消委會|私營醫療收費爭議 多信醫生故沒格價 倡規管列明治療項目資訊
【有線新聞】消委會過去4年接獲191宗有關私營醫療的投訴,當中約一半涉及收費爭議。總幹事黃鳳嫺表示不少醫療機構報價不清晰,加上消費者未有仔細了解醫療程序,結果惡性循環。 不少市民接受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服務都擔憂收費貴,更怕收到「震撼賬單」。消委會過去4年接獲191宗與私營醫療相關投訴,當中約一半涉及收費爭議,涉款逾720萬元。舉例有部分醫療機構會先詢問病人有沒有醫療保險,然後遊說他接受更多醫療程序,導致理賠金額愈來愈多,保費不斷推高。 黃鳳嫺:「香港的消費者很相信醫生。根據我們做的消費者研究調查,有七成人沒有格價,因為他們是說醫生說甚麼便相信、收費多少就完全相信。為何消費者不格價呢?原來不格價的人有近九成說因為有保險,保險包了就安樂,不需要再去格價。」 消委會說不少醫療機構只給予口頭報價,建議政府參考其他地區,規管私營醫療就各治療項目提供齊全資訊。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 :「新加坡是將醫療程序是有個編碼,例如痔瘡手術有個編碼,只要在網上輸入編碼,就很容易找到不同醫院的收費是如何。這個做法在保險方面都沿用這個方向,變相大家一看編碼,便知道大家接受過甚麼手術、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