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回應美國制裁 律師會湯文龍:官員行使職能權利不應受干預 制裁是侮辱法治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制裁6名中央駐港機構及特區政府官員,正在北京訪問的香港律師會指,制裁履行法律賦予職能的人,是對法治的侮辱。 美國新一輪制裁名單,稱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警務處前處長蕭澤頤等6人損害香港自治,並且涉嫌以國安法跨國打壓在美國的居民。正在北京訪問的香港律師會代表團指,制裁履行法律賦予職能的人,是對法治的侮辱。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任何人士包括你所說的、律政司司長也好,其實是根據基本法之下,行使他應有職能的權利,你問我的話,我覺得任何在法例下行使權利都不應受到任何干預,更不用說制裁。如果制裁建立在不是法律上、而是一些政治手段,作為法律從業員、法律工作者我們絕對予以譴責。」 律師會今次訪京拜會了外交部,又同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沈春耀以及港澳辦副主任農融等人會面,交流香港律師參與國家法治建設,以及協助內地企業與國際接軌,又與司法部探討在大灣區設立獨資、港資律師事務所,為區內企業及居民提供香港法律服務。 為推動香港體育仲裁發展,律師會說會與國家體育總局積極考慮建立恒常對接機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學童自殺個案惹關注 社工:政策側重醫療支援 可能造成反效果
【有線新聞】本港過去五年有過百宗學童自殺個案,而患有精神疾病的中小學生亦有上升趨勢,有社工表示現有政策側重醫療支援,可能造成反效果。 學童面對多方面壓力,精神健康受到關注,教育局提交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顯示,過去五年有131宗中小學生自殺身亡個案,由2020年的21宗持續上升至2023年的32宗,到去年才輕微下跌。主要原因來自人際關係,包括家庭和社交,及學習、情緒等個人因素。 受精神疾病困擾亦是導致自殺的因素之一,而過去五個學年中學生患有抑鬱症、兩極性情緒病、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數字急增一倍半,到去年超過2,000人,小學生亦由220人幾乎翻倍至420人。 教育局表示關注,並根據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建議的三個層面,支援有精神需要及自殺風險的學生,包括《4Rs精神健康約章》以及三層應急機制,推廣精神健康、及早識別有需要學生,並鼓勵醫教社協作和家校合作,去年投放最少3.3億元。 有社工認為學生精神健康需求越來越大,但求助比率一直偏低。社協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除了有一部份認為自己的情況不太嚴重,另一種是擔心有標籤情況,所以沒有求助,我們看到不只是醫治,其實社交心理支援也很重要。包括學童或家長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貿易戰|港府:強烈反對美國對港加徵關稅 香港郵政不會代收寄美國郵包關稅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強烈反對及不滿美國對港加徵關稅,嚴正要求撤回,亦會繼續捍衛香港合法權益,包括向世貿申訴。 政府發言人說香港作為自由港,從來沒有對包括美國產品進口貨設關稅,「一國兩制」下亦是單獨關稅區,美國聲稱對等關稅為由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違反常理邏輯,充分突顯打壓對手的霸凌行為,亦違反世貿規則,恣意破壞多邊貿易體制。至於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小額免稅安排,發言人說美方多次朝令夕改,要求美國郵政機關盡快釐清,不應對市民帶來不便,香港郵政不會代收寄美國郵包關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紅磡高級酒店淪毒倉 23歲青年被捕 海關:掩飾度高添調查難度
【有線新聞】海關搗破酒店毒品儲存倉,檢獲市值約2,900萬懷疑可卡因,拘捕一人。 海關星期二在紅磡一間酒店外拘捕一名23歲青年,在其手持膠袋檢獲約兩公斤懷疑可卡因,再押解他返回租用酒店房間,檢獲32公斤懷疑可卡因。海關指販毒集團租用具有規模的高級酒店,作為毒品儲存倉,這些酒店保安較嚴密,又可利用遊客人流作掩飾,增加了調查難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司法機構:已處理九成六反修例案件、八成六國安案件
【有線新聞】司法機構說截至今年2月底,已處理九成六反修例案件及八成六國安案件。 司法機構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稱截至2月底有2,350宗反修例案件及230宗國安案件,提交法院審理,基於多宗備受矚目案件審期超出預計,加上高等法院刑事法官數目有限,約有60宗案件需要重新排期;而截至上月初,共有320人涉嫌危害國安被捕、186人及5間公司被檢控,其中161人及1間公司被定罪;由於國安案件須由3名刑事法官審理,使司法資源更為受壓,原訟法庭其他刑事法律程序需時仍然較長,去年區域法院刑事案件平均輪候時間為397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輸入外勞|邵家輝倡容許親友住所留宿 孫玉菡:勞工處難檢查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優化輸入人力措施議案,促請政府改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會以保障本地工人的前提下檢討政策。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2023年9月推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截至2月底,共批出逾51,000個外勞名額。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提出議案,促請政府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少於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並容許外勞留宿於香港親友的住所。 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邵家輝:「很多行業人士反映,因為需要用行業工資中位數聘請,再加上9,600元兩年的培訓費給政府,又要提供住宿,很多人發現比起聘請本地人費用更加高昂。在現在的經營環境很多人都會卻步。」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如何證明是他的親友?親友包括朋友,如何定義?我們認為此階段不適宜放寬,因為勞工處有責任檢查輸入勞工居住的地方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僱主提供的住所,我們都可以上去檢查,如果他住在親友的住所,我們如何上去檢查?」 議案最終被否決,有議員指輸入外勞會影響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亦有議員指應按行業需要制定輸入勞工配額。選委會界別(工聯會)黃國:「我們陸續收到不少,特別是建造、飲食的工友投訴,年紀較大、散工、兼職,指出大規模輸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律政司刑事檢控撥款預算突破10億 按年增3成 訟費、外判費佔增幅八成
【有線新聞】律政司25/26年度刑事檢控撥款預算突破10億元,按年增幅近三成。 有立法會議員關注2025/26年度計劃檢控案件數字較上一年度增幅極少,但撥款預算加逾28%。律政司回覆解釋刑事案件的預算訴訟費用及外判開支分別增加約1.43億元及0.4億元,佔增幅約八成,亦要預留撥款應對新增案件。而民事法律預算亦上調26%至近8.5億元。律政司解釋原因,由政府興訟的新案件較過去2年有所上升,律政司亦會在適當的案件中申請為介入人,以守護公眾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港島東、西醫院聯網明年合併 區議員促醫管局盡快公布細節
【有線新聞】醫管局計劃合併港島東、西醫院聯網,預計將於明年完成,區議員指居民憂慮合併後安排,促請醫管局盡快公布細節。 東區區議員劉聖雪:「合併後,港島區居民也很擔心資源傾斜,會導致專科服務過度集中化帶來的風險,尤其是一些婦科急症。治療時間可能延長了,往往可能會錯失黃金救治窗口。」灣仔區議員李文龍:「醫管局應該更具體清楚地讓現時基本服務使用者,清晰地知道將來會怎樣改變,而非到這一刻,還有超過一半人未知道將來合併後的情況,我覺得就不是太理想。」 新民黨上個月以問卷形成訪問近二千名住在港島東、西聯網的市民,近六成半受訪者需要定期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當中有七成擔心港島東、西醫院聯網合併後,公立醫院服務會受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崔建春向梅儒瑞提嚴正交涉 正告美方勿低估中方維護國安決心
【有線新聞】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就美國宣布對中方官員實施制裁,以及發布《香港政策法》報告,向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提出嚴正交涉。 崔建春約見梅儒瑞,就美國國務院對6名中方官員實施無理制裁,並發布抹黑香港的《香港政策法》報告,提出嚴正交涉,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美方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並正告美方切勿低估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中方必將予以堅決有力反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清明節|消防處料明天氣乾燥易生山火 跨部門派員巡邏嚴防
【有線新聞】明天清明節,天文台預測日間乾燥,消防處提醒有較高風險發生山火,會聯同多個部門派出500人到掃墓熱點巡邏及應對山火。 又到掃墓季節,市民會四出到各個墳場及郊外拜祭,過去十年的清明節每年平均有60宗山火。天文台預測清明節日間天氣乾燥,消防處利用大數據分析評估出八個山火風險較高地點,包括八鄉芝麻嶺、香園圍坪洋等。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新界北)黃景文:「天氣乾燥日子,清明節的山火數字會非常高。如果沒有有效措施,市民隨意遺下火種或者燃燒冥鏹,數字有可能會處於一個高水平。」 消防處將會派出88人巡邏小隊以及出動四部無人機,即時應對山火,加上民安隊、飛行服務隊及漁護署亦會額外派人到掃墓熱點巡邏,總數達500人。黃景文:「安排無人機在空中巡邏,希望能盡早定位發生山火的位置,另外無人機亦會安裝揚聲器廣播放火信息。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中國傳統日子,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因一時疏忽釀成山火,破壞大自然。」 消防處又提醒掃墓及郊遊人士要確保火種完全熄滅方可離開,萬一遇到山火應該保持冷靜,避免向山上逃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輸入外勞|孫玉菡:至今共批7,380宗申請 涉5.1萬名外勞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共批出逾51,000個外勞名額。 孫玉菡指自2023年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截至2月底共接獲逾11,300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逾98,000名勞工,勞工處批出7,380宗申請。孫玉菡亦指在去年5月推出適用於常見職位的申請表後,能加快處理申請流程,2024年下半年共批出4,020宗申請,較同年上半年上升超過一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3日
簡樸房|最快年底落實規管制度 有業主考慮退場 何永賢:任何生意總有人進場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向立法會提交規管「簡樸房」的最新建議,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明白部分業主會想退場,但認為大部分單位只要小規模執修就可以合規,對業主仍具吸引力。 「簡樸房」規管制度最快年底落實,有1年登記期及3年寬限期執修分間單位,對於有業主表明考慮退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當局估算七成單位只須加裝抽氣扇、煙霧感應器,就可以合乎標準,「如果將單位一劏八、一劏十,最多見過11、12,這麼惡劣要執修成本當然重。坦白說,我想任何生意總有人進場,亦有人慢慢覺得這不是適合我的生意。」 另外預算案調整印花稅,400萬元以下物業只須繳100元,何永賢相信對樓市的刺激會逐步浮現,「有時看看樓盤,決定下來,反映可能四月才反映到。看到很多報道說市場變活躍,這個帶動由細價樓開始,亦由我們社會上討論,鼓勵大家上進上流。」 去年第四季負資產比率0.15%,何永賢說是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利息走勢、環球經濟等,會因應情況調控私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