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有議員關注中醫院啟用後沒足夠人手 盧寵茂:或在香港以外招聘人手
【有線新聞】本港首間中醫院今年起分階段投入服務,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有議員關注中醫院啟用後有沒有足夠人手應付服務需求。 林素蔚:「整個香港醫生只有這麼多,如果接下來從診所去到中醫院,會否人手跟不上,市民搶着去看醫生呢?所以想跟進,接下來局方有沒有確保開設中醫院時,會否有足夠人手應對住院、門診和國際發展的需要?」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中醫醫院確實是香港首次有中醫住院病人,以往香港中醫服務,到時診所,基層門診的服務,確實住院服務方面我們需要有一些其他人手。所以中醫院在這方面積極招聘人手,亦包括有可能在香港以外,一些中醫住院的人手人才來到香港。」 醫衞局指9月會公布中醫醫院門診收費詳情,強調收費是可負擔的水平,其中三分二將由政府資助,其餘則由中醫醫院董事局根據市場導向考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旅發局: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按年增7%
【有線新聞】旅發局公布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有840萬人次,按年增加7%。 其中內地旅客佔650萬人次,按年多4%,非內地旅客量為191萬人次,按年增長兩成。旅發局指,短途市場表現理想,菲律賓、印尼、日本和南韓等訪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多超過三成,長途市場方面,以澳洲表現突出,訪港人次按年增長34%。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雪卵|政府擬撤10年上限 有婦產科醫生指屬與時並進 惟醫護應向病人清楚解說
【有線新聞】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建議修例,取消精子、卵子或胚胎的儲存期上限,有婦產科醫生認為修例是與時並進,但關注病人對服務的了解。 修例建議配子,即是精子和卵子 或胚胎由儲存10年上限改為無限期,有婦產科醫生指外國的病人使用十年內儲存的卵子,而成功生產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更有九成雪卵的女士最終沒有使用,主要用作保險。 婦產科醫生羅致廉:「英國的經驗,大部分人留卵子後不會用,九成人不用卵子,不知十年後發生什麼事,使用時要明白成功率,基於當年留卵子時間的年齡及身體狀況,身體很健康、28歲留卵子成功機會最高,但都低過百分之五十。」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香港卵子的儲存數字2019至2023年有上升趨勢,2021年的數字更是按年翻倍,醫生提醒,醫護要令病人了解治療不能確保可以懷孕。 婦產科醫生羅致廉:「解說很重要 ,正式的診所、胚胎體外受精移植中心應對病人講清現實 ,要講留多久、成功機率幾多、要面對什麼,現在歲數會影響將來的成功率,要很誠實。」 醫生相信,香港普遍遲婚和遲生育,相信對生殖科技需求會愈來愈大,香港一次雪卵療程約十萬元,但台灣、內地等地相關收費較香港低三分之一甚至至一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殺校|黃大仙博智小學陷危機 家長感憂心:冀堅持下去 校長:盡快向持份者交代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新公布有兩間小學「派0班」,或面臨殺校,位於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學生和家長表示不捨。校長稱要和辦學團體商討未來路向,盡快向持份者交代。 在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早上學生如常上學,得知學校狀況後,有學生和家長感到不捨。小六生Yanmi:「很多五年級生很期待下年升到六年級,沒有想到學校招收不到小一新生就需要轉換學校,或要到其他學校合併,我四年級時已有預感是否未能招生,我在四年級時已發現為何比我小一至兩年的同學只有一至兩班,我覺得很奇怪。」 家長李小姐:「都很擔心,但我們都希望學校可以繼續堅持下去。(有多少個子女在這裏上學?)我三個小朋友都在這裡讀,我覺得這間學校真的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歡。」 校長表示要先和辦學團體溝通,商討未來路向,會盡快向各持份者交代。校長何妙賢:「我們盡快寫家長信,通知家長有相關消息,這個消息都廣播地傳出,我們的小朋友都知道,當然我們都要跟小朋友說學校的情況,令他們不要太過擔心。上訴與否,我們都是根據教育局給我們的方案與辦學團體去溝通,看有哪最合適的方向、方案給我們學校。」 學童人口結構性下跌,教育局推算適齡就讀小一的到2030年僅得34,100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公屋入息審查|有議員指一人上限增至$13,090仍太低 房屋局:已考慮工資升幅
【有線新聞】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討論檢討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其中一人申請新入息上限建議調高至13,090元,有議員關注入息限額太低,房屋局指,準則已經考慮工資升幅。 港島西(民建聯)陳學鋒:「如果將資產限額定太低,某個情況會令很多人沒法向上流動,為甚麼很多人所謂『躺平』,或者生活下流,因為他要滿足入住要求,他就做少工作。」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大家可以上勞工處網站,看更薪金13,500元已經是最低,第二份工作13,500元,即是你想我兩夫婦一起去做看更,你說這些人是否值得進去申請網,我相信他們是最需要幫助。但是我找他們的工資,就算上網去找,都不能找到一份低於13,000元的工作。」 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李佩詩:「我們都要取捨,都要了解無論入息還是資產限額定去哪一個水平,都一定會有一些住戶因為剛好超過限額未能符合資格,所以現行這套準則,我們認為是相對最客觀的準則,可以讓一些最需要家庭可以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公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等擬逐項收費 盧寵茂:避免過度使用、不影響緊急病人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檢討工作進入最後階段,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考慮將門診病人接受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檢查逐項收費,但不影響急症室和住院病人。 目前市民在公營醫院接受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是由政府資助、完全免費,政府計劃將部份檢查逐項收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調整是將資源更精準運用,「一些比較複雜的影像檢查,電腦掃描、磁力共振需求是不斷地上升,令我們的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會考慮在這些項目上有按項收費,讓市民有一定的共付費用。」 盧寵茂強調調整不會影響急症及住院病人,「門診的病人如要安排一些擇期的檢查,這類病人正正是現時輪候時間越來越長的一些病人,我們希望以收費改革形成導向,減少一些不太需要的檢查。」 對上一次公立醫院調整服務收費是2017年,今次調整,盧寵茂強調會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同時亦加大了保障緊急的病人,「調整過程中,政府對醫療的承擔是不變,我們會將費用調整後額外的收入,全額放回我們的醫療服務內,去保障那些急重危疾的病人。」 盧寵茂指希望以收費改變市民就醫的習慣,更善用專科資源以及推動基層醫療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殺校|黃大仙博智小學陷危機 校長:先與辦學團體溝通討未來 有學生感不捨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新公布兩間小學「派0班」,或面臨殺校危機。 在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早上學生如常上學,學校昨日被教育局通知不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另外一間是南區的鴨脷洲街坊學校,他們可以申請私營小一班,與其他小學合併或停辦。校長表示要先和辦學團體溝通,商討未來路向,有學生感到不捨得。 天主教博智小學小六生Yanmi:「很多五年級生很期待下年升到六年級,沒有想到學校招收不到小一新生就需要轉換學校,或要到其他學校合併,要認識更多新同學,沒有之前快樂的時光。」 黃大仙天主教博智小學校長何妙賢:「我們盡快寫家長信,通知家長有相關消息,這個消息都廣播地傳出,我們的小朋友都知道,當然我們都要跟小朋友說學校的情況,令他們不要太過擔心。上訴與否,我們都是根據教育局給我們的方案與辦學團體去溝通,看有哪最合適的方向、方案給我們學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荔枝角男子遇劫失逾31萬現款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荔枝角遇劫,損失逾31萬現款。 警方事後帶同41歲事主在荔灣道一帶兜截,未有發現。昨晚11時許,事主到九龍城附近與人交收虛擬貨幣,兌換逾31萬現款,回家途經荔枝角公園外時遭一名匪徒襲擊,並搶走載有現款的膠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3日
兩資助小學獲「派0班」 有前校長指「殺校浪潮」非首次 教育界有經驗應對
【有線新聞】新學年有2間學校獲「派0班」小一,分別是黃大仙天主教博智小學和南區鴨脷洲街坊學校,有前校長說「殺校浪潮」不是第一次,相信教育界有經驗應對。 兩間公營小學2025年度小一派位下獲派學生總人數少於16人,在同一校網仍有學位餘額之下,根據小一開班準則不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兩間學校可以申請發展方案包括申請私營小一班、與其他小學合併或停辦,教育局會支援過渡。 教育局同時向全港資助小學發信,呼籲學校採取措施應對2025/26學年可能出現超額教師安排,重申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下跌,必須長遠規劃教育發展,平穩有序減少過多學位供應,確保教育生態健康發展。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說過去亦有「殺校浪潮」,相信辦學團體有經驗處理。張勇邦:「20年前做校長初期已有這些情況,一直陸續上落情況也有,辦學團體會自行處理。應教育局要求,團體可能檢視、組織哪些學校有縮班老師,在辦學團體內部調配。當然整體人數下降情況可以做,但未必完全吸納到,每一個浪潮不可能完全吸納,因應學校需要,即老師不同科目需要,限制屬校、友校能否接收縮班老師。」 除了辦學團體想辦法,他說政府都曾經直接介入,減輕教育界震盪。張勇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3日
交流團爆腸胃炎|蔡若蓮:成立專責小組直接與內地單位聯繫 加強學生安全保障
【有線新聞】多間中學的學生參加內地交流團出現腸胃炎徵狀,教育局表示非常重視,已成立專責小組與內地部門保持聯繫。 局長蔡若蓮召開特別會議,與跟各個承辦機構會面,檢視交流活動安排 ,加強預防傳染病措施,亦要求承辦機構和學校以學生安全為首要考慮。 教育局亦成立學生內地考察專責小組,直接與內地部門聯繫,適時優化交流活動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3日
M+博物館周六起舉辦畢加索展覽 將展出逾60件作品
【有線新聞】M+博物館周六起舉辦「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是本港相隔12年再設畢加索展覽。 這幅《朝鮮大屠殺》是畢加索第三幅反戰作品,亦是這位西班牙藝術家隔空回應亞洲的歷史事件,連同60多件畢加索作品周六起在M+博物館展出,探討畢加索的生平和影響力,同場亦有逾130件來自30位亞洲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舉行至7月中,成人票價為240元,特惠門票120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3日
兩資助小學獲「派0班」 教育局:將與辦學團體保持聯繫
【有線新聞】教育局回覆查詢,新學年有兩間資助小學小一派位獲派學生少於16人,按開班準則「派0班」。 新學年未能開辦資助小一班,兩間學校分別為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和南區的鴨脷洲街坊學校。教育局說學校仍可就班級結構提出意見,局方會與受影響學校辦學團體保持聯繫,提供適切支援,確保計劃順利落實和平穩過渡。 根據教育局星期三公布「派0班」學校可選方案,包括申請私營小一班、與其他小學合併或停辦,以往的「特別視學」方案則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