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8日
秋颱銀杏|一號風球生效 天文台:至少維持至明日中午
【有線新聞】一號戒備信號生效,至少維持到明日中午。 下午5時,強颱風銀杏集結在香港東南約570公里,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18公里,橫過南海北部。天文台表示,銀杏環流較細小,相關強風今日至明早仍未普遍影響本港,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明日中午12時。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在銀杏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廣東沿岸風力有機會在明日稍後至星期日初時有所增強,天文台屆時會視乎銀杏與珠江口的距離、銀杏的強度以及本地風力變化,考慮是否需要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8日
天文台早上錄20.9度 入秋以來最低紀錄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早上錄得最低氣溫20.9度,是入秋以來的最低紀錄。 早上巿區較為清涼,部分巿民穿較上外套。天文台表示,乾燥的東北季候風為廣東帶來普遍晴朗的天氣,早上最低氣溫20.9度,是入秋以來的最低紀錄,新界普遍再低兩三度,日間氣溫約28度。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8日
大圍村屋電線短路起火 兩傷送院
【有線新聞】大圍一間村屋起火,兩人燒傷送院。 該名38歲男子及同齡女子38歲手部燒傷,由救護車送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理。昨晚10時許,李屋村一間村屋突然冒煙起火,一度傳出爆炸聲,消防到場將火救熄,約20名村民自行疏散,經消防初步調查,相信是拖板電線短路引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8日
銀杏減弱為強颱風 天文台:中午至下午3時發一號風球
【有線新聞】銀杏已減弱為強颱風,天文台預計中午至下午三時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天文台說,強颱風銀杏已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18公里。銀杏會在未來一兩日橫過南海北部,但強度仍存在變數,在季候風及銀杏的共同影響下,週末期間廣東沿岸風勢頗大、有幾陣驟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油麻地中年漢高處墮樓亡 疑生前曾報案稱遇襲 警拘一男涉串謀傷人
【有線新聞】油麻地一名男子懷疑遇襲後墮樓死亡,警方以涉嫌串謀傷人拘捕一名男子。 41歲事主由高處墮下,撞穿帆布帳篷,倒臥在大廈平台,探員到天台蒐證。上午十時許警方接到一名男子報案,指在登打士街36號一座商業大廈遭數人追打,警員到場發現有人墮樓,倒臥平台死亡。警方在商廈內一個單位發現有打鬥痕跡,搬走釣魚機等證物,拘捕一名42歲男子涉嫌串謀傷人,案件由西九龍反三合會行動組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機場T2客運廊地盤工人墮樓亡 機管局:暫停相關高空工作
【有線新聞】機場T2客運廊地盤有工人墮樓死亡,機管局暫停相關高空工作,指會配合調查。 警方晚上九時許接報,37歲工人在六樓跌落地面,昏迷送往北大嶼山醫院,經搶救後不治。警方列作工業意外,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因應三跑工程拆卸擴建,預料明年底重新啟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元朗豐年路站輕鐵撞途人 一男子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元朗一名男子遭輕鐵撞倒,受傷送院。 現場是青山公路輕鐵豐年路站,警方晚上八時許接報,一名男子過馬路時,遭靠站的614號綫輕鐵撞倒,由救護車送往屯門醫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浸大有意籌辦本港第三間醫學院
【有線新聞】浸大向政府提交意向書,有意籌辦本港第三間醫學院。 浸大指規劃中的新醫學院會提供第二學位課程,參照國際標準設計,確保可培育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強化執業資格,在招募人才及資助模式等會與現有醫學院相輔相成,維持可持續財政基礎,浸大已經成立由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籌委會制訂建議書。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青葵公路兩車相撞釀兩傷
【有線新聞】青葵公路有私家車與客貨車相撞,兩人受傷。 私家車女司機與男乘客分別由救護車送到瑪嘉烈醫院治理。下午三時許,一輛私家車與一輛客貨車在青葵公路往九龍方向近荔枝角出口相撞,私家車車頭損毀嚴重,女司機與男乘客受傷,要由消防協助救出送院,現場交通一度受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西灣河男途人過路捱小巴撞 受傷昏迷送院 六旬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西灣河一名男子過馬路時遭小巴撞傷, 昏迷送院。 專線小巴被拖走檢驗,現場遺下事主的拖鞋。晚上七時許,小巴在車房維修後,駛到西灣河街與海晏街交界撞倒一名男途人,他頭部受傷昏迷,送往東區醫院。61歲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身體嚴重受傷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施政報告倡為教師專業發展設20億基金 有議員質疑金額過高 憂投資失利影響培訓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撥款20億元成立基金,應付教師專業發展開支。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金額過高,又擔心投資失利會影響培訓。當局解釋設立基金比較穩定,又說要求教師達到培訓目標並非是很高要求。 教育局近年推出多項措施,希望加強教師專業發展,包括要求新入職及準備晉升的教師參與30小時核心培訓、到內地交流等。當局每年撥款5,000萬支持推行這些項目,由於預計培訓項目增加,局方提出撥款20億成立基金以投資回報應付開支。 立法會議員(金融界)陳振英:「用不同銀碼計算,比較穩妥15億元如何也足夠,15億、2.9厘可以用到2049年,都超過2047。」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我們其實不是希望基金只能夠用到某一年期,希望可以長遠持續穩定用下去。」 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陸瀚民:「如果真的每年投資回報,不能支付每年支出,有沒有可能要動用本金去支付這筆費用?」施俊輝:「如果有需要的話,不排除要動用小部分本金去維持一些必須要推行的項目。」 教育局又定下四大類別培訓項目,包括科學、數學及資訊科技教育,支援學生健康成長、內地或境外交流及教育研究。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林振昇:「很多老師本身一年要上幾十小時持續進修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律政司將成立大灣區律師平台組織 張國鈞:互相交流執業資訊
【有線新聞】律政司將成立大灣區律師平台組織,供香港律師交流在大灣區的執業資訊。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因為有很多灣區律師表示,在取得執業牌照後,在灣區執業時未有真正的實戰經驗,所以希望能有一個組織。第一,可以交換在灣區執業的訊息,以及可以組織一些實戰培訓,令他們可以有真正的經驗後,在大灣區的執業能更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現時港澳律師有逾480人通過考核,獲發粵港澳律師執業證。張國鈞指平台亦會提供培訓、發展及推廣大灣區律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