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李家超出席亞冬會開幕式 羅淑佩與港隊代表交流打氣
【有線新聞】正在哈爾濱訪問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運動會開幕式。 李家超與太太在港隊入場時站立鼓掌,今年香港派出歷來最大規模代表團,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亦到場欣賞冰壺及短道速滑賽事,又與港隊代表交流打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海關機場截獲載有太空油原料包裹 39歲地盤工人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在機場截獲載有太空油原料的包裹,估計市值100萬元,拘捕一名男子。 39歲疑犯黑布蒙頭,在機場協助調查後被押上私家車帶走。海關人員周三在機場檢查一件由印度抵港的包裹,在X光機下發現入面有透明膠袋盛載可疑粉末,懷疑是「依托咪酯」,估計可製成約3,000粒太空油煙彈,海關進一步調查後在長沙灣拘捕報稱地盤工人的疑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暫停服務 醫管局致歉、料下半年可恢復 醫衞局:須整合亞專科
【有線新聞】啟德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因為醫生流失要停止服務,醫管局致歉,預料下半年起逐步恢復,醫衞局則指事件反映這類亞專科服務須整合。 集中收治嚴重病童的啟德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去年11月起陸續暫停服務,事隔逾三個月,醫管局回應查詢時證實事件,指醫院耳鼻喉科原本有一名副顧問醫生、一名駐院醫生及一名半職顧問醫生,但因離職及健康等原因導致人手不足。去年11月起停收新症,原有500多名專科門診病人要轉至其他公立醫院,至於住院病童如果要進行耳鼻喉科手術或醫療程序,就要由九龍中醫院聯網統籌。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次因為短期人手流失影響到兒童耳鼻喉科服務,我們也感到很抱歉。專科做耳鼻喉專科還要是專科兒科醫生,其實一直不多。剛才提到流失稍為穩定,亦一直透過不同途徑招聘多了醫護人員,所以基本上希望下半年可以恢復。」醫管局指,總部正積極協調過渡措施,調派由中央招聘的耳鼻喉科醫生到九龍中醫院聯網加強人手,不過未有回應為何不足以支持兒童醫院維持相關服務。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指,目前兒科耳鼻喉科這類亞專科分散在7個聯網,有累積經驗的醫生不多,有必要整合服務。盧寵茂:「將資源集中,資源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是人手,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財委會通過撥款逾2億 更換交通燈系統 議員憂未有結合發展智慧城市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通過逾2億元撥款,更換多區交通燈控制系統或加裝無線通訊設備,有議員關注項目未有結合發展智慧城市。 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陳永光:「除了能進一步改進交通系統可靠運作之外,對於智慧交通出行以及智慧城市建設,有甚麼效益及作用?」 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劉智鵬:「沒有人走、沒有車駛出,我為甚麼在等?兩邊車一直在塞,這些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你問再多拿幾億去做,可否將這一億多元與將來項目結合一起?」 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在路口安裝的實時交通控制,這套系統去年財委會亦已批准撥款去做,做到實時交通控制後,加上更換交通燈控制後,可以接收實時交通系統訊號,然後透過中央訊號控制及實時交通控制來控制燈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政府擬修訂《專上學院條例》 恒大:據悉4月交立會審議、料影響不大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訂《專上學院條例》,恒生大學指據了解草案將於四月提交立法會審議,相信對恒大影響不大。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將來可能課程評審經過評審局審批,以往要交回行政會議、特首和行政會議批准才可開辦,我理解收到諮詢意見,將來交由教育局最後看到的版本,可能由常任秘書長就可以批准,毋須交由行政會議,希望可以加快時間。」 目前部分自資院校收生不足百人,檢討條例的專責小組曾經建議收生差可被「殺校」,何順文出席春茗時指恒大每年收生約1,900人,不擔心受影響。又指近年招收內地生的比率已接近規定上限兩成,期望進一步提升上限至四成,與資助院校一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四人進食深圳購買牛肝菌後食物中毒 留院治療後已出院
【有線新聞】四人進食由深圳購買的牛肝菌後食物中毒。 涉事牛肝菌去年12月由其中一人購自羅湖一間店舖,沒有預先包裝,亦沒有商標及來源地資料,衞生防護中心經化驗證實是有毒菇類,經烹煮仍可能引起腸道不適。涉事兩男兩女上月30日進食這些牛肝菌後,出現肚痛、嘔吐、腹瀉及發燒,到急症室求診,留院治療後已經出院。中心指菇類引致的中毒一般為急性,最嚴重可能致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屯門泰籍地盤工墮斃 意外原因待查
【有線新聞】屯門一名地盤工人由高處墮下死亡。 地盤位於符禮修路,中午12時許,40歲泰國籍工人由高處墮下,自行前往屯門醫院搶救後不治,警方一度將案件列作工業意外,勞工處派員到場,意外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預算案|陳茂波曾稱醫療有節約空間 盧寵茂:會用好資源、不浪費撥款
【有線新聞】財赤下政府要「節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點名醫療有節約空間,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指醫衞局及醫管局會用好資源,不浪費撥款及人手。 盧寵茂:「節約用另一個字就是不浪費,不浪費相信不只是教育和醫療,是全香港所有政府部門,甚至全香港市民都應該。市民用醫療服務時希望他們不浪費、不會浪費藥物,多取藥物無所謂,閒置甚至丟棄,又或者預約門診但爽約,其實這是資源浪費,早前牙科街症有這個情況,每個人均有責任不要浪費。」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出席新春團拜時亦指,會全力配合政府檢視醫管局開銷、提升效率,他又指公立醫院31項改革建議六月底前會全部落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預算案|民建聯倡暫不改兩元乘車 田北辰:應設上限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月底出爐,民建聯建議公務員凍薪、各政府部門額外減3%經常開支,至於長者兩元乘車優惠,民建聯認為目前不應改變,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就建議設資助上限。 民建聯提出280多項預算案建議,但社會關注的長者兩元乘車優惠檢討並無著墨,他們認為優惠計劃是德政,現階段不應改變,將財赤歸咎於優惠計劃對長者不公道。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南)李世榮:「民建聯認為現時這刻不改變、優惠不改變,亦不應向60至64歲受惠者開刀,我們認為政府應先解決長車短搭問題,以及自去年8月1日樂悠卡用兩元乘車優惠濫用情況,對這方面支出有否降低,目前數據未收到。」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北)陳克勤:「兩元乘車對整體財赤影響其實不大,不會因為我們節省了兩元搭車的金額,令千億財赤就能扭虧為盈,要留意兩元搭車對社會無形效益。」 陳克勤說任何政策都有優化空間,例如社會有建議為優惠設上限,可以討論和思考。他們又建議政府各部門額外削減3%經常開支、公務員凍薪、檢視工務工程緩急優次,部分項目可以押後甚至擱置。陳克勤:「在東涌、古洞北、洪水橋有3個大型的區域供冷系統,這3個區域供冷系統共需要130億元,這是立法會早前已撥款,但是啟德的區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黎智英案|黎否認聽過提倡制裁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惟回覆創辦人蘋果會報道該組織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在主控和法官多次質疑下,堅稱沒有聽過提倡制裁的組織「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但確認蘋果有刊登組織的報道。 控方圍繞黎智英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認知盤問,引述黎智英早前最少三度否認聽過這個組織。黎智英最新的說法稱與羅傑斯傳送訊息時見過組織全名,但沒有想起等同「IPAC」這個英文簡稱。對於創辦組織的裴倫德,黎智英說,即使見過面仍感覺他像陌生人。 2020年6月,裴倫德曾經傳送組織簡介提前告知啟動工作的日期,黎智英之後回覆會在報章顯眼處刊登報道,並轉述給副社長陳沛敏,強調不是編採指示。控方質疑黎智英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之後又就未能在頭版刊登向裴倫德道歉,黎智英庭上解釋,只是出於禮貌和想完成工作,強調沒有點擊裴倫德的文件,不清楚內容。 控方指黎智英一直關注人權,提過要國際支持和制裁中國,與組織的提倡相同,杜麗冰亦問黎智英聲稱沒有聽過組織這個說法會否不準確,黎智英稱無論問多少次答案都不會變,強調這個組織沒在他的腦海留下印象,否認向法庭說謊。 期間控方多次追問,黎智英在國安法後是否仍支持「光時」理念,黎智英以假設性問題為由幾度拒絕回答,之後稱不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貿易戰|港府決定向世貿提訴 促美方糾正錯誤 丘應樺冀本港商界團結應對
【有線新聞】中美貿易戰波及香港,特區政府決定就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希望本港商界團結一致應對。 特區政府向世貿提出申訴後,商經局局長丘應樺隨即與多名本地商會代表會面,交代政府應對措施,呼籲業界團結一致。特區政府發言人指,美國對中國加徵10%關稅並適用於香港貨品,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肯定的單獨關稅區地位,特區政府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正式啓動程序,捍衛香港合法權益,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行為。 廠商會支持政府做法,他們會繼續留意事態發展。廠商會會長盧金榮:「雖然目前關稅對香港港商影響是可控,但是對於美國不合理行為我們必須據理力爭,捍衛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地位的權益,支持特區政府採取行動,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 中華總商會稱,美國佔本港整體出口不多,加關稅對香港影響不大。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美國加關稅是大家非常關注問題,香港是自由經濟體、自由港,我認為我們不應受到增加關稅(影響),香港與美國貿易她們有超出(順差),我們與她們的貿易較吃虧,總數字不是太多、佔比不是太多,香港有影響但不是太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7日
黎智英案|黎承認國安法生效前沒告誡陳梓華要小心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作供稱國安法生效前曾叫陳梓華堅持和不要擔心,只是想安慰對方,承認沒有告誡過要小心。 控方繼續圍繞黎智英與陳梓華的聯繫盤問,周天行問到2020年5月黎智英與陳梓華討論國安法。黎智英稱不用擔心他及李柱銘的個人安全,即使未必會贏,都必須堅持。陳梓華答他沒有回頭路,如果他們都倒下,自己將是留到最後的人。但黎智英曾經供稱,一直都告誡自己、員工和朋友要謹慎,質疑他為何告誡陳梓華。黎智英在庭上指他是作為長輩安慰和鼓勵年輕人,回應對於人身安全的憂慮,當時語境沒有需要提出警告,他亦不只叫陳梓華堅持,而是他對所有參與運動的人,抱持的客觀想法。 法官杜麗冰關注黎智英之後在訊息稱陳梓華和他的夥伴是勝利的最後希望。黎智英解釋是因為陳梓華表明不會放棄所以才讚揚他。又否認陳梓華為他而戰,他認為陳梓華是香港的希望,而陳梓華已是成年人,知道應怎樣做,所以從來沒有告誡過他。 黎智英原先堅稱1月與陳梓華在台北見面後,沒有再談及「攬炒巴」劉祖廸,之後在盤問下改稱,6月曾經提到劉祖廸在英國遇襲。控方再展示陳梓華同月傳送的一條連登連結,內容講述攬炒團隊發起「重光香港計劃」眾籌。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