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4日
全國人大前委員長吳邦國上周二逝世 特區政府下半旗誌哀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前委員長吳邦國上星期二逝世,特區政府下半旗誌哀。 中聯辦外的國旗早上升旗儀式後下半旗;政府總部外的國旗、區旗亦下降至旗杆一半;禮賓府、關口及機場今日亦下半旗悼念。吳邦國上星期二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逝世,終年84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4日
中大、威院引低場磁力共振一站式方案 助中風病人20分鐘内獲治療
【有線新聞】急性中風病人病發時,活動及說話能力往往會受影響,傳統檢查及掃描程序需時,或會令病人錯過救治的黃金時期。中大醫學院、威爾斯親王醫院聯同北京天壇醫院引入低場磁力共振及一站式方案,病人有望更快得到治療。 87歲的趙婆婆9月時第二次中風,右邊手腳乏力兼失去語言能力。按照傳統治療程序,似趙婆婆這類缺血性中風患者由救護車送到急症室後,需要先後到不同病房進行初步診斷同掃描檢查、驗血和心電圖檢查等等,確定病情後才送往治療室進行緊急治療。以威爾斯親王醫院為例,平均需時32分鐘,如果要做更詳細的磁力共振掃描,所需時間就要更長。 威爾斯親王醫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梁慧康:「如果那一刻決定睡醒不知何時(中風),根據傳統的治療基本上是不能給她溶栓治療,而她的缺陷就是一生。」 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引入內地的低磁場磁力共振技術,降低病人進行掃描時的風險,並且設立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模式,加快整個救治程序。 中風患者趙女士:「(掃描要幾多分鐘?)有8分鐘,時間是要這麽長,人要清醒的(那8分鐘有沒有很難受?)不會,一點也沒有。」 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副顧問醫生馬師浩:「因為任何金屬在病人的身體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4日
施政報告前瞻|歐洲商會主席倡進一步放寬內地通行證 加快大灣區融合 吸納多元化人才
【有線新聞】多個歐美商會就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歐洲商會主席接受專訪說,外國商人期望加快大灣區融合,吸納多元人才;又說香港已翻開新一頁,希望未來聚焦經濟。 政府兩年來搶人才、搶企業,焦點都在中東、東盟。施政報告臨近多個外國商會提交建議書,都提到政府吸納人才要多元化,歐洲商會主席接受本台專訪也有同樣觀點。香港歐洲商務協會主席亞瑪特:「當你看到申請人的數字,在政府的吸納人才計劃至少今年八、九成申請都來自內地,這對我而言不是多元化。如果我們只聘請內地人,我們繼續成為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的任務便告吹,香港需要多元化,我認為你不會做到,如果沒有歐洲人為你連接歐洲。」 他說非中國籍居民內地通行證深受歐洲商人歡迎,希望可進一步放寛,讓更多人受惠,「這會更加好,如果計劃伸展至來公幹的人,畢竟他們不一定是香港居民,很多移居香港的人不一定居住了七年。」 他認為香港應加快與大灣區融合,期望在電訊、駕車北上及在內地銀行開戶等施政報告都有措施,方便外商開拓內地業務。 他又指,經歷2019年社會事件和疫情,香港海外形象變壞,現時要重新起步,「歐洲商人不認為這(國安法)會影響他們的生意,事實上我們很高興到了一個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4日
施政報告前瞻|消息指政府研發展「低空經濟」 美團有意引入無人機外賣 冠忠巴士:已訂載客無人機
【有線新聞】今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度提出「低空經濟」,形容是「新增長引擎」,消息指後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政府會啟動研究發展「低空經濟」。有外賣平台及運輸集團都說有意把無人機業務引入香港,期望政府盡快准許試飛。 人手入箱、掛上無人機,系統自動發出指令空運外賣。這個無人機場由內地一個外賣平台設立,位於深圳大型商場天台,連同其他試點,每日運送約千張外賣訂單。用戶要來到指定位置的空投櫃方能取外賣,或另外安排外賣員送到家中。 內地近年發展這類低空經濟,平台認為香港都有巿場,已針對高密度的城巿環境設計系統,但前提要特區政府修例、開放試點。深圳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馬鞍山海濱公園等跨海的區域很難提供地面配送,通過無人機配送可以解決地形困難。首先我們的無人機它整個導航定位系統,它除了傳統的衛星導航之外,我們還有自研的數據導航系統,因為城巿之間的高度連密它最大的影響,可能會對衛星信號產生一些遮擋等原因,但是因為我們有自研的數據導航定位系統,這兩個導航系統異構冗餘就可以保證我在任何的場景下、在樓宇間穿梭的時候,我的定位導航能力是非常強的。」 在香港,有運輸集團已訂購數十部載客無人機,希望在維港、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4日
與司機起爭執 男乘客吐露港公路搶的士 警粉嶺車站尋回失車
【有線新聞】大埔一名的士乘客涉嫌搶走的士被捕。 的士司機在警車上協助調查,被捕男子黑布蒙頭帶上警車。凌晨四時許,一輛市區的士駛到大埔吐露港公路近大埔南出口時,乘客與司機發生爭執,混亂中乘客搶走的士,駕車駛至粉嶺車站路停下落車逃去。警方在附近兜截後,在祥華邨拘捕該名男子,涉嫌藏毒、偷車等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澳門特首選舉|有選委冀改革高官問責制 學者:行政改革放首位反映發展遠見
【有線新聞】有選委期望岑浩輝為澳門帶來新氣象,學者則相信岑浩輝提出行政改革將有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澳門多元發展。 岑浩輝高票當選,投下信心一票的選委都有不同寄望,包括改革高官問責制及對外推廣澳門。澳門立法會議員李良汪:「如果做得好、做得不好,施政高效、施政沒甚麼績效的官員結果都一樣,得到的都一樣,怎會有官員願意認真工作?」澳門選委(文化界)戴顯揚:「其實很多方法可以宣傳到澳門,除了很多比賽、大型活動之外,希望大家想多些方法,更多想法給予新的班子。」 有澳門學者認為岑浩輝將行政改革放在政綱首位,反映他對澳門未來發展的遠見。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建新:「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何善用橫琴對應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最核心亦涉及到行政改革,如何有效將澳門特區施政對接內地制度,如何協調對接,這是頗大的挑戰。」 他又說要推動澳門多元發展,最重要的是如何令政策訊息「入屋」。陳建新:「民生、福利,社會比較容易感覺到。現在我覺得政策宣導,經濟適度多元之後,與一般澳門居民沒有關係,這個表述很難有積極性去參與。」他稱澳門社團文化濃厚,建議新政府善用社團向公眾解說政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澳門特首選舉|學者:非商界出身有助推動政務改革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有線新聞】有選委期望岑浩輝實事求是的表現會為澳門帶來新氣象。有學者就認同岑浩輝提出行政改革,相信有助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經濟。 岑浩輝高票當選,有選委說岑浩輝競選的表現令他投下信心一票。澳門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好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因為他在競選期間不同社團也有拜訪過他,交換了很多想法,他也一一回應,亦分享了他的施政理念。覺得對澳門未來,岑生是一個很實事求事的人,覺得他會因應澳門現在情況,盡快做一些包括惠民,或對於未來經濟適度多元的措施。」 澳門立法會議員李良汪:「希望新一屆政府多聽社會意見,多跟社會溝通,令我們的政策俗稱不要離地,這是最重要。」 有澳門學者認為非商界出身的岑浩輝,有助推動他政綱中的政務改革。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建新:「過去5年有很多施政方面,特別是涉獵到澳門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何善用橫琴對應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最核心亦涉及到行政改革,如何有效將澳門特區施政對接內地制度。如何協調對接,這是頗大的挑戰,他將它放在第一位,我認為非常適當。」他又說岑浩輝與澳門商界沒有太緊密聯繫可能是另一優勢,令他更客觀思考未來產業多元如何發展,或者更易找到突破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澳門特首選舉|選委何敬麟:對岑浩輝未來施政有信心
【有線新聞】有選委說對岑浩輝未來施政有信心。 澳門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好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因為他在競選期間,不同社團也有拜訪過他,交換了很多想法,他也一一回應,亦分享了他的施政理念。覺得對澳門未來,岑生是一個很實事求事的人,覺得他會因應澳門現在情況,盡快做一些包括惠民,或對於未來經濟適度多元的措施。」 澳門立法會議員李良汪:「希望新一屆政府多聽社會意見,多跟社會溝通,令我們的政策俗稱不要離地,這是最重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眼科醫學院及學會籲關注甲狀腺上眼 吸煙、精神壓力大高危
【有線新聞】甲狀腺眼病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眼球變形、出現重影,嚴重的會失明,但有眼科醫生指甲狀腺眼病未必與甲亢有關。 眼科醫學院及香港眼科學會指出,5%至7%甲狀腺眼病患者並無甲狀腺失調問題,另外兩至三成甲亢患者切除甲狀腺後,眼睛才出現毛病;又指本地甲狀腺眼病患者眼睛紅腫和痛感不明顯,臨床活躍度低,建議及早戒煙、緩解精神壓力,有助減低患上甲狀腺眼病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陳國基:政府向體院撥款高達9.4億元 5年內增4成 展現推動體育發展決心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一直投放資源,支持香港體育發展。 陳國基在巴黎奧運中國香港隊賽馬日儀式時指,特區政府透過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2024至2025年度對體院撥款9億4000萬,五年內增加四成,充分展現特區政府支持體育發展的決心;又指社會各界對體育界支持亦十分重要,他感謝馬會支持香港體育界發展,慷慨獎勵在巴黎奧運取得好成績的港隊運動員。政府會繼續跟港協暨奧委會及體院,全力支持香港體育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房署揭14公屋戶持內地物業 「租上租」暴利5倍 羅淑佩:好過分
【有線新聞】房署打擊濫用公屋,揭發有14個公屋戶擁有內地物業,署長羅淑佩指亦有「租上租」問題。 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我們的公屋是留給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居住。你不交回單位,還用來牟利,我們看到有些個案幾千元租金很過分。我們平租給你,你以五倍租給別人,還要牟利,一宗也很嚴重。」 羅淑佩指,針對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會進一步檢視物業價值,如果超出限額就會收回單位。房署上個財政年度共收回15,500個公屋單位,其中涉及濫用的有2,800個。隨着新一期居屋推售,相信回收單位數目會持續。至於上一輪公屋申報,有45戶無回覆,房署已發出收樓通知書。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3日
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疫後首復辦 宣揚捐贈器官精神
【有線新聞】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一連三日在將軍澳運動場舉行。 各組運動員列隊進場,有434名運動員參加,包括242個器官移植康復者,參與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共9個項目。運動會是疫情後首次復辦,宣揚捐贈器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