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監管沙盒|AI配合無人機 科企研檢測自動化 電訊商與醫院合作試運醫療物資
【有線新聞】有「監管沙盒」入選公司希望將檢測大廈工作自動化,亦有本地電訊商與醫院合作,試行在醫院範圍運送醫療物資。 Desmond這個初創團隊幾年前已經嘗試研發利用人工智能配合無人機,評估不同種類的大廈外牆狀況,他希望透過參與「監管沙盒」實踐無人機管理自動化。Alpha AI 行政總裁何進一:「包括政府要在條例上慢慢去看如何放寬,讓更多應用,包括不一定是檢測,可能是運輸、醫療,或者救援上可以拆牆鬆綁。」 無人機要安全穩定飛行除了要考慮能見度、風速等環境因素,信號要適應香港山多和高樓建築的獨特環境。這間本地電訊商集中研發現時未普及使用的5G-A通訊技術,他們第一步會與瑪嘉烈醫院合作測試運送醫療物資。中國移動DICT中心主管助理曾曉文:「高精度定位網絡,以及物聯網的溫控箱,以及三維地圖等技術,去支持瑪嘉烈醫院不同醫院樓宇之間的各種醫療物資配送。包括應急藥品配送,可以在全天候不受地面交通環境影響情況下,做到比較穩定的配送服務。」 5G-A技術應用之後,就可以更容易管理覆蓋範圍內其他無人機,而這套管理平台將來亦可以與其他公司共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破欠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上限調升 當局:加強僱員保障
【有線新聞】立法會根據《破產欠薪保障條例》作出決議,上調破欠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的上限。 日後因僱主無力清償債務而被拖欠遣散費的僱員,可從破欠基金獲得的特惠款項上限由首十萬元及餘額的一半,上調至首二十萬元及餘額的一半,決議刊憲周五刊憲及生效。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強化對勞工的支援,檢討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的保障範圍,當局指今次修訂能加強僱員在企業倒閉時可獲得的保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 李家超:開展「八仙過海」時代
【有線新聞】政府致力發展低空經濟,首批「監管沙盒」啟動,共有38個試點項目。 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啟動禮,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一共收到72宗申請,當中38個項目獲批,包括多家內地創科機構、本地營運的物流公司,亦包括中電、消防處等,用途涵蓋緊急救援、物資運送、維修和安全檢查等。有公司亦研究以無人機運送貨物至離島。 李家超說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廣闊,市民可以體驗智慧生活,又期望低空經濟能讓新興產業健康發展,「低空經濟不但可以衍生一系列產業,應用場景亦都非常廣闊,潛力巨大,除了能夠提升城市管理和商業效率,更可以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新體驗,成為經濟新增長引擎。開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一道智慧的天梯,為我們登高望遠,帶來天際機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深水埗盲人按摩店拔火罐疑搶火 女子手背二級燒傷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深水埗按摩店進行拔火罐治療時燒傷。 事主的背脊和手臂二級燒傷,救護員初步包紮傷勢後送明愛醫院治理。上午大約九時,事主光顧長沙灣道地下一間盲人按摩店,進行拔火罐治療,期間懷疑搶火燒著床單,她走避不及燒傷。店舖負責人其後到場,協助警方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醫健通|擬精簡同意機制 醫衞局:上傳資料完整性重要 病人不應太有選擇性
【有線新聞】政府針對醫健通提出修例,精簡上傳資料的同意機制,醫務衞生局說現時做法可能導致期望落差,市民不應該在上傳資料太有選擇性。有私家醫生希望改善系統銜接,上傳資料時限有更大彈性。 目前市民使用醫健通要額外簽署互通同意書,醫護才可以上傳健康資料,政府提出修例只要市民參加醫健通,就假設同意資料可以上傳,醫衞局希望市民明白醫療紀錄完整對醫療水平及安全非常重要。醫務衛生局副秘書長許澤森:「很多市民不知道開戶口之後原來要給予多一重同意,醫生才有權放資料入戶口,造成誤會、期望落差。市民不應太有選擇性,決定甚麼資料放入戶口,甚麼資料不放入戶口,他們的選擇應該在決定哪個醫護人員有權看到戶口中的資料。」 有私家醫生認同改動有助診症,但要先處理與醫健通系統銜接的問題,林永和:「例如我用的電子病歷系統不能直接上載資料到醫健通,即使我親手輸入,亦不能輸入病人服用的藥、診斷到醫健通,暫時只能夠上載,例如我找到病人有藥物敏感,就輸入這些資料。」鄭志文:「我們現在使用醫健通差不多要即時上傳,病人離開,理論上就不應再在系統留言,如果日後可以隔天(上傳),給予多一些時限再輸入就會簡單些,可以讓我們想清楚,有時有些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啟德體育園|羅淑佩:政府不該插手園區日常營運 要求日後事故須能即時聯絡高層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開幕後出現安排失誤,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指園方管理層不少是外籍人士,需要時間適應。 羅淑佩接受報章訪問時說,政府斥資興建體育園,對園區運作「心急及肉緊」,但以照顧小孩比喻,若一路拖着小孩的手,小孩永遠不懂走路,認為放手和教導應對才是更有效的方法。局方監察方式包括督導園方,日後若發生事故,政府必須能即時聯絡園方高層,但非插手日常營運。 至於租用體育園舉辦活動的單位要先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取得至少4個政府部門「不反對」才可獲批,羅淑佩說政府願意拆牆鬆綁,避免審批機制阻礙海外主辦方來港舉辦盛事,但現階段無意豁免申領牌照的要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葵芳住宅單位電子產品過熱起火 女住戶一度昏迷 逾30人自行疏散
【有線新聞】葵芳有單位發生火警,女住戶一度昏迷。 現場是葵義路新葵芳花園D座,凌晨一時許警方接獲大廈保安報案,指其中一個單位冒煙,消防趕到破門很快將火救熄。55歲女住戶懷疑吸引濃煙不適昏迷,送院後回復清醒。調查後相信有電子產品過熱引起火警,沒有可疑,期間約三十名住戶自行疏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0日
公院加價|非緊急病人佔逾半 醫管局冀優化急症室資源分配 黃立己:引導病人用適當醫療服務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收費檢討結果公布在即,醫管局期望調整收費架構,可以將急症室資源優先分配給有緊急需要的病人。 公立醫院急症室需求長年緊張,醫管局數字顯示2024年急症室使用量有接近二百萬人次。按目前分流制度,第1、2類危殆及危急病人佔總數4.1%,差不多全數能夠在預定目標服務時間得到醫治;第3類緊急個案佔總數四成,服務時間只有四分三能夠達標;而病情相對輕微的次緊急和非緊急病人,佔整體超過五成半。醫管局說他們的平均輪候時間分別是167及190分鐘,比十年前長了約五至七成。 現時急症室收費是180元,八年來未有調整,醫管局認為調整收費架構,有助將資源調撥到更有需要的病人身上。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希望第3類的病人可在半小時內為他診治,但現時只能做到七成半,因為我們仍要投放大量資源照顧第4、5類的病人,我們希望透過收費調整,引導病人使用適當醫療服務。 隨着科技進步,醫療程序比以前更多、更複雜,醫管局指急症室需要有更高的應變能力,去騰出空間和資源予較危急的病人。有病人權益組織曾表達關注,一旦提高公共醫療收費,病人有可能會延遲求診,延誤病情,醫管局認為現時制已照顧到基層病人。黃立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醫健通|林志釉:憂資料上傳存私隱問題 促病人擁最終決定權 林哲玄:更準確對症下藥
【有線新聞】有病人關注組織歡迎修訂醫健通現有法律框架的方向,但希望上傳健康資訊時,病人有最終決定權。醫學界議員就關注私營醫療機構與系統兼容性,期望當局提供協助。 醫健通至今有610萬人登記,政府提出修例,使用者毋須再額外簽同意書,醫護就可以上傳健康資料上平台。醫務衞生局說市民如果非常有疑慮,可以要求醫護不上傳指定資料,但局方不建議這樣做。 不過有病人組織希望草案列明病人有決定權,醫生須主動查詢意向。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病人在資訊上應該有最終決定權是否加入這些資訊,病人雖然信任醫護人員,但覺得這些資訊在往後診症可能想有保留一些私隱。加上我們未知系統是否給予病人權利,可能想剔除以往資訊、一些非常敏感資訊,未知道系統是否容許這個方式去做。」 林志釉又關注修例當中指明政府和其他獲授權人士使用醫健通可識辨身份資料,為市民登記參與、管理和評估政府醫護計劃的安排。「究竟哪些人可以使用資料是非常關鍵,現在使用醫健通資料,病人會即時知道、會收到訊息。但有這個界面可以讓其他人使用資料,而這些資料必然敏感,因為可辨識身份的話,這程序有別於病人與專業醫護的診症。市民會否參與或者做其他評估?其實是否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港島首間社區客廳開幕 料可服務330劏房戶 陳國基:不會令劏房戶無家可歸
【有線新聞】港島首個社區客廳開幕,將服務東區的劏房戶。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規管簡樸房的法案預料年中提交立法會,強調不會有劏房戶無家可歸。 這個位於筲箕灣的社區客廳,除了溫習、工作空間 ,這張按摩椅令人更有家的感覺,面積約2,700平方呎,公用廚房廚具齊備 ,洗衣機、燙衣板等一應俱全,還有兒童遊戲室,預計服務到區內330個劏房戶。 想享用「客廳」,街坊就要先登記成為會員,事先預約,用設施時再拍卡報到。主持開幕儀式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連同下月啟用的高山道社區客廳,太子、深水埗及九龍城亦正籌備新的客廳。陳國基:「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將有五間新的社區客廳,連同去年啟用的四間社區客廳,一共九間社區客廳,一共可服務4,000個劏房戶。」 政府今月底會向立法會交代規管簡樸房的建議方案及諮詢結果,陳國基指目標年中將法案提交立法會,今年完成立法。有報道指政府考慮要求剩餘30至36個月租約的劏房獲認證為合規簡樸房前,不可以再簽新約,陳國基被追問會否影響現有劏房戶。陳國基:「不會令他們無家可歸,這與政策相反,希望他們得到更好居住環境,有需要的劏房戶一定會提供協助,幫助他們,對他們不理會、無家可歸不會存在。」 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三讀通過、目標明年生效 違例營運者最高可罰500萬元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法例目標明年生效,保安局將成立專責辦公室,明年中分階段指明設施營運者和關鍵電腦系統。 近年電腦事故頻繁發生,為了提升本港整體電腦系統安全,政府立法規定資訊科技、銀行金融、醫護服務、交通、廣播等8個界別以及主要體育和表演場地、科技園區等機構的營運者設立專責單位監督系統安全,當有事故發生,要在指定時間內通報,多名議員支持,認為政府的解說已釋除疑慮。商界二廖長江:「條例建議指示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並不涉及個人資料和業務內容,只有當營運者不願意或未能自行應對事故,專責辦公室才會考慮向裁判官申請手令,因此市民和中小企毋需擔心。」 有議員認為草案仍有進步空間。法律界林新強:「這條條例草案只是要營運商報告向政府喊救命,但喊救命後如何呢?就算政府想拯救,營運商都有權不讓政府插手處理。隨時小事變大事,大事變災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發生事故時,專員會要求營運者作出適當應對事故的措施,有需要時更可介入協助復原,但條例草案並不涵蓋任何發生事故時,接管整個關鍵設施營運的權力,這個亦並非我們的政策目的。」 鄉議局(經民聯)劉業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政府周五刊憲修例 允物理治療等看症免轉介
【有線新聞】政府將修例容許病人免轉介接受物理及職業治療師服務,預料下周交立法會審議。 《輔助醫療業條例》規管的五個醫療專業,包括醫務化驗師、放射師、視光師、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在修例後,將改稱「專職醫療業」,並會訂明有更多情況,物理及職業治療師可毋須醫生轉介直接服務病人。 註冊中醫亦會獲賦權轉介病人接受專職醫療人員服務,修例亦為非本地培訓的專職醫療人員引入「有限度註冊」途徑,包括可受聘於衞生署、醫管局等指定機構,修例草案將於周五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