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政府指經商場回家可免打針 市民寧提早落車、兜路回家 律師料須上庭抗辯促列情境
【有線新聞】疫苗通行證月底實施後入商場要先打針,政府指「經商場回家」可以豁免。有大律師指,法例未有明確列明這個情景,應該寫清楚、減少爭拗。 在觀塘裕民坊的室內巴士站一下車就是商場,疫苗通行證實施後乘客下車就要立刻用「安心出行」,未打針的人如果被抽查,要證明自己獲豁免。巴士乘客潘先生:「有很多未打針的市民,我覺得會造成很多不便,替代方案可能早一個站下車。」巴士乘客羅小姐:「這個裕民坊巴士站,我覺得可不當商場的同一準則去做,人們下車後就走。」 全港不少私人屋苑的出入口都連著商場,在將軍澳站不少居民上班、回家會穿過商場,否則要繞大圈。雖然政府說有豁免,但居民有憂慮,將軍澳居民李小姐:「我回家卻要給一大堆證明,證明我在這裡住,有些人只是想買麵包都要做很多手續,又要展示記錄,我不知(政府)為了甚麼。」 翻查《疫苗通行證規例》列明的豁免條件,包括買外賣、交收物品、做必要的維修、去看醫生、打針或檢測、接受必要的政府服務、參與法律程序等。至於「途經回家可以獲豁免」政府只是口頭說,法例沒寫明,政府解釋這個屬於「合理辯解」的類別。 有大律師說,法例下不止執法人員可以抽查,商場管理人都要確保人們有打針,如果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律政司被指拖審訊進度 鄭若驊否認交文件速度慢:已很及時、積極 料年內交立會審議遙距聆訊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律政司交文件速度慢,拖延法庭審訊進度,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說已經盡力用最快方法處理。 選委會界別梁美芬:「2014年至2019年很多案件仍未審完,不說2019年案件,2014年有些還未審完。在這情況下,才會有這麼多人認為,做了一些事仍有機會以身試法。」 鄭若驊:「我們看一宗案件審訊快慢,亦要謹記香港有些司法程序。沒辦法,一定要這樣做,辯方完全有權進行某些申請,或辯方可以要求押後開審,所以不能單一說是提交文件拖慢,我們很及時、很積極做,因為時間一長,我也要他們向我解釋,為何需時這麼久。」 另外,司法機構說,關於用遙距聆訊處理刑事案的法律草擬進入最後階段,目標今年內完成第二輪諮詢,提交立法會審議。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牛頭角男子鎅刀傷母弟 疑為拒打針爭執
【有線新聞】牛頭角一名男子懷疑因打針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用鎅刀弄傷母親和弟弟。 探員在現場檢走一袋證物。現場是牛頭角花園大廈畫眉樓,消息指下午2時許,一名31歲男子懷疑拒絕聽從家人勸告去注射疫苗,有人突然情緒激動,持鎅刀揮舞,混亂中弄傷母親和弟弟。警方到場拘捕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男子,他母親、弟弟分別耳背和手部受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多處納疫苗通行證 市民排即日籌打針:為正常生活 有人憂副作用先求醫
【有線新聞】今月24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界限街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有50、60人排隊拿即日籌,有市民說為了生活所以打針。 鍾先生:「第一針,我敏感呀,我去私人醫務所看。問了,他說不夠膽打,要問醫生怕不怕,他說不怕就照打。」 黃生:「無辦法,現在周圍都去不到。這麼多處所都去不到,不可能吧,你不可以正常生活就不行。(為了去食飯?)是的,你要買餸、去超市,不飲茶不要緊,可以在家煮,但你不煮飯吃甚麼?餐餐食外賣都不行。」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香港01記者初確 曾出席政府記者會、林鄭除口罩同場 張竹君稱非高危場所毋須強檢
【有線新聞】《香港01》一名記者初步確診,新聞部以外的所有員工要離開。 該名記者上周六最後一天上班,《香港01》辦公室所有樓層要全面消毒,並向與初步確診者同層工作的員工,以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派發快速檢測試劑。該名記者上周五及周六曾出席政總的特首記者會以及疫情記者會,衞生防護中心說同場的人不用強制檢測。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我們比較關注有沒有到高危場所,通常都是個案除口罩的情況,或如果他去過某些地方多於一宗個案發生,我們就會比較關注那些,可能要強制檢測。疫情記者會的情況,由於大家口罩戴得比較好,不會除口罩,這種情況就不需要強制檢測。」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日出席記者會沒戴口罩,特首辦說,林鄭月娥有恆常做快速抗原測試,她在記者會與記者保持一定距離,為慎重起見會做核酸檢測。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確診個案破千宗不乏新年聚會 院舍、公院續多人中招 兩翁染疫死亡 無源頭個案涉多個爆發區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1161宗新型肺炎確診,首次單日破千宗,連同超過800宗初步確診,個案直逼二千宗,不少涉及新年聚會,而護老院亦繼續有爆發。另外,相隔五個月再有人染疫死亡,當局呼籲盡快打齊三針疫苗。 再多五間院舍有人染疫,包括沙田禮賢會王少清頤養院兩名院友和職員確診,出現爆發,50多人要檢疫。其餘這四間院舍也有數名院友和職員染疫,第五波疫情累計超過10間院舍有小型爆發。其中,深水埗溫暖護老院一名73歲確診男子離世,他有長期病患,去年9月接種了兩針科興,星期一肺部感染送入明愛醫院,其後惡化離世。明愛醫院周三有另一名確診的76歲男人死亡,他沒有打針,是本港相隔近5個月,再有人染疫死亡。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會發現這些死亡、危殆及嚴重個案,他們很多都未曾接種疫苗,亦可能未完成第三針疫苗,所以我在此再次呼籲未接種疫苗的市民必須盡快接種,打了兩針的都要打第三針,特別是長者,共通之處是他們接種(兩劑)疫苗已經一段時間,都是在去年9月、8月。」 單日確診1,161宗,再創疫情以來新高,扣除8宗輸入個案,本地感染都過千宗。過去一星期確診個案倍升,由一星期前百多宗,到現在四位數過千宗。 衞生署衞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勞工處倡職安罰則上調至最高一千萬元 勞方代表批未獲同意 憂沒量刑法官未必跟從
【有線新聞】勞工處建議提高職安健條例罰則,最高罰款額由50萬元,上調至1,000萬元,最高監禁期維持2年。有勞方代表批評當局建議的罰款額未獲勞方同意,便遞交上立法會。 過去十年,每年發生20多宗致命工業意外只有一宗被判監,勞工處說現行職安健法例罰則太低、阻嚇力不足。勞工處諮詢勞資雙方意見後,建議將極嚴重個案,例如引致工人死亡或嚴重受傷的違法行為以「可公訴罪行」提出檢控,由較高級別的法院審理。最高罰款額提升至1,000萬元,是現有職安健法例最高罰款額的20倍,以及最高可判監2年。 如果循「簡易程序罪行」檢控僱主,勞工處建議將發出傳票的時限延長至一年,最高罰款額就由20萬元或50萬元,統一加至300萬元,以收阻嚇作用。 有勞方代表批評政府曾經將最高罰款額定為5,000萬,但未得到勞工界同意下大幅下調罰款額。勞顧會僱員代表鄧家彪:「5,000萬不是我們勞工界提出的數,是政府提出,突然下降至1,000萬,那麼短時間通知。大家不相信定了最高罰款額,法官就一定跟從,香港沒有量刑委員會或類似制度規範法官這樣罰。」 鄧家彪說會就方案回去諮詢各個工會,又會在星期四的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要求政府解釋為何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 三間疫苗接種中心今起可預約
【有線新聞】今日起,5至11歲兒童可以預約接種復必泰疫苗。 提供預約的接種中心包括九龍灣香港兒童醫院及沙田圓洲角體育館,下周三開始打針。港怡醫院會在本月24日轉為兒童接種中心,打針當日要帶同家長同意書,兒童打完首針後,隔12個星期可以打第二針。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恒大擬下學年開辦國安教育科 其他學科陸續添相關元素
【有線新聞】恒生大學下學年起會開辦國安教育獨立選修科。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傳播學院新聞課程有一科目已開始引入(國安教育)元素,其他學科將會陸續引入,獨立的選修科、關於國安教育我們原本也打算在2022至23年度引入,我們現正招聘中,初期希望借用外間對憲法、國安法較認識的法律專家幫忙。」 鑑於疫情嚴峻,恒大本月中開學時會全面轉為網上授課,學生暫時仍可以繼續住宿舍,不過要跟從大學指引避免聚集。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皇家加勒比取消今年餘下季度公海遊 將全額退款
【有線新聞】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宣布,取消香港2022年季度餘下的公海遊航次。 皇家加勒比說由於目前疫情不穩定,不希望令參與未來航程的旅客處於困境,決定取消海洋光譜號今季在香港餘下的航程,會向已訂票的旅客全額退款。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僱員因餵母乳拒打針、嘆難取證明感無奈 議員促釐清醫生豁免評估 僱主冀平衡雙方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訂《僱傭條例》,僱主有權解僱不打針而缺勤的員工。勞方代表說現時取得豁免打針證明有困難,有在商場工作的女員工說,要餵哺母乳所以不打針,但現時要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做抉擇。 衞生署說餵母乳的女士可以打復必泰,不過餵了母乳近一年的任太仍不敢打針。任太:「復必泰其實是新技術,都擔心疫苗會經母乳傳給小孩,不知道將來有甚麼影響,打算能拖便拖。僱主方面跟政府方向做事,我在商場內工作,所以若要保工作我一定要打針,僱傭條例也說要改,所以比較無奈,很難找到醫生出證明,因為我們沒有特殊原因。」 要取得豁免打針的證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說,政府上月已有表格提供給醫生,讓他們評估餵母乳母親、孕婦、嚴重病患者等是否適宜打針。鄧家彪:「的確有母親為2至4歲、或2至3歲嬰兒繼續餵哺母乳,如何證明呢?醫生是否肯填寫豁免?我們很難想像有甚麼工作又不用進入商場,又不用去任何政府部門、食肆。關鍵是法例和現實能否配合豁免機制行使?若突然30萬打工仔拿表格找醫生,要公平、客觀、專業做評估又是否可行?」 勞顧會僱主代表施榮懷:「我相信大部份僱主會理解情況,不會因為要一個哺乳母親為了小朋友不能打針而解僱她,有需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稱圍堵失效倡全力「緩疫」谷針 輕症留家隔離騰空床位 梁栢賢:要接受新型肺炎如風土病
【有線新聞】醫管局前行政總裁、疫苗接種計劃小組成員梁栢賢說,政府應集中資源谷針,認為圍堵已經沒用,他認同政府將無病徵確診者家居隔離的方向,但要立即做,騰空醫院床位給重症患者和長者。 確診數字近日屢創新高,梁栢賢在不錄影之下接受本台訪問,說圍堵政策已經沒用,因為追蹤做不切,追得到,醫院床位都不足,香港抗疫已進入另一階段,應採取「緩疫」方式。與其花人力物力去圍封,倒不如集中資源「谷針」,例如「洗樓」為長者登記、上門為他們打針,他承認疫苗不能阻止Omicron傳播,但可減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他認同當局派自願檢測包,但要教育市民如何自理,又說大部分人感染Omicron後沒病徵,病情亦輕微,這些人即使確診都不用入院,這樣做才能騰空床位予長者、長期病患或沒打針的高風險人士,亦即是政府提出的「家居隔離」,不過他認為不用再等更多確診,現在就應該做。 他說政府抗疫應以重症為指標,而非每天公布確診數字有多少,否則只會令人心惶惶。社會近日討論繼續清零或與病毒共存,他說這些字眼都沒意義,發展到目前的地步,大家要接受新型肺炎好像感冒成為香港的風土病,才可以平衡民生及經濟發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