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有確診者等七日未送院 醫管局認病床不足 議員促建方艙醫院 陳肇始:將與內地商討
【有線新聞】多名確診者留家多日未能送院,多個政黨要求政府尋求中央支持在香港興建方艙醫院,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周六會與內地開會商討。 近日多間急症室有人排長龍,有議員反映有患者確診七日仍未能入院,醫管局承認不足夠隔離設施。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管局整體隔離病床加上北大嶼山感染控制中心,加上亞洲博覽館,約3,000張病床,每天約千宗個案,有困難安排全部患者入院。」 多個政黨希望內地派員在香港增建方艙醫院,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增建方艙醫院提升接收患者的能力,目前香港隔離措施亳無疑問短期內不夠、完全飽和,大量確診者湧到公立醫院,最終導致大家無所適從,令本港醫療系統面臨崩潰。」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你會否要求內地派人兩星期內興建方艙醫院?有多少床位就提供多少床位。」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政務司司長、特首等正在商議我們要求甚麼支援,當然設施方面也會考慮。」 飲食界、自由黨張宇人:「但方艙醫院是否在你們這幾天的議程中?」 陳肇始:「這方面正在聯絡中。」 對於有議員建議,方艙醫院興建在醫院或現有隔離設施附近,陳肇始說特首已要求發展局尋找合適地點,增建社區隔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元朗洪福邨洪樂樓解封 發現九宗初確、15人未檢測
【有線新聞】元朗洪福邨洪樂樓完成圍封強檢,發現九宗初步陽性個案。 洪樂樓上午約11時解封,居民陸續落樓,必須出示陰性檢測結果才可離開。當局發現有15人未檢測,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大廈因為污水樣本呈陽性,昨晚被圍封。政府到訪約550戶,約1,450人接受了檢測,46戶沒人應門,當局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劉宇隆倡圍封同設接種站 居高危大廈可縮短二、三針區間 推高接種率至九成
【有線新聞】疫情嚴峻,醫院及老人院舍爆疫。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說,須在未來三、四星期把疫苗接種率推高至九成,又建議政府圍封大廈時,增設流動接種站。 多了人打針,新開位於銅鑼灣禮頓接種中心一早有人排隊,預約亦已爆滿。去其他接種中心接種,大部分都是要等下月。劉宇隆建議延長接種中心服務時間、縮短打針後休息時間,加速流程;又說政府應該在復課前為小學生安排外展服務,以及圍封大廈時,增設流動接種站。 劉宇隆:「在大廈內未曾接種疫苗的人,或接種過一針、兩針的人,都要落樓打。至於第三針,因為他是在一座高危的大廈內居住,兩針及三針的區間可以縮短,不用等六個月,三個月就可以落樓打。老人院亦一樣,無打的亦要打。調動所有私人醫療系統的力量,醫學生、護士學生,現時全部要徵召,好像打仗般。」 有疫苗接種中心承辦商同意縮短打針後的休息時間,但不贊成由學生協助打針。官涌疫苗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復必泰及科興一樣,(休息)15分鐘後就可以離開,可能一個科興中心可以多一千個或以上的(接種)額。打針一定要持牌護士才可以打,你打針可能打錯針、打多一針、打少針、打空針,這些問題是會發生的,所以不能是一名未受訓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隔離設施不足 林哲玄倡會展作隔離中心、私院支援公院慢性病患者
【有線新聞】疫情嚴峻,確診者新增近千人,隔離設施不足。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建議政府用會展作隔離中心,又認為私家醫院可加強支援診治公立醫院的慢性病患者。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不可以在診所隔離,在診所如何隔離?哪有地方隔離?不可以在不合適的地方做不合適的東西。診所可以做到的地方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那麼多慢性疾病、穩定的病人,沒時間接收(病人)的話,可否將他們大量轉出來,讓私家醫生接收(病人),讓人手可以做更多緊急做的事?大量配給檢測包給市民,應考慮若很多人呈陽性該如何處理。應該有獨特、特定的地方,大家集中在那裏,做多一次核酸檢測。如無隔離中心,何需其他人做第二次檢測?有何意思呢?」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不用)華大基因稱檢測達極限 冀內地派千名實驗室人員 提高檢測量至每日300萬
【有線新聞】檢測承辦商華大基因旗下的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說,希望內地派1,000名實驗室人員來香港,將檢測量提高至每日300萬個。 胡定旭:「我們的檢測上限已到極限,從業員只有這麼多、檢測員只有這麼多人,怎可能短時間内提升多倍?這實在要國家幫忙,幾個較大的承辦商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你估計特區政府會否提出要求?)會的、他們周六(與內地)開會,將提出要求。」 胡定旭又說,目前毋須採用封城的策略,繼續針對爆發的地方安排居民做檢測已經足夠,希望政府安排多些地方,讓承辦商開設流動檢測站分散人流、減少排隊聚集。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團體倡內地派員來港建方艙醫院 接收新型肺炎病人
【有線新聞】民建聯建議內地派員在香港增建方艙醫院,接收更多新型肺炎病人。 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增建方艙醫院,提升接收患者的能力。目前香港隔離措施加起來只得7,000多張病床,亳無疑問短期內不夠、完全飽和,大量確診者湧到公立醫院,最終導致大家無所適從,令本港醫療系統面臨崩潰。」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軍人輔導會撤出分域碼頭 69年歷史畫上句號 會方感不捨:冀盡量保留物件
【有線新聞】有69年歷史的軍人輔導會撤出灣仔分域碼頭。 建築署人員鎖上海軍商場大門,為軍人輔導會在分域碼頭的歷史任務畫上句號。輔導會代表港府接待世界各地的海軍隊伍,近年申請長期土地契約,但遭到否決。日後碼頭將用作重置港灣消防局,輔導會正尋找新會址,有人專程去見證最後一刻。 軍人輔導會董事局成員黃就卿:「你問我我可能會哭,很不開心、很不捨得。幾十年歷史,忽然『落閘放狗』,心情很複雜,希望盡量可以保留的東西,都可以保留。」 李先生:「當然可惜,以後不會再有這個地方。不過不要緊,時間繼續過,我們會找尋新出路。」 梁女士:「失望,一場來到想最後衝刺,知道會關門來參觀一次,以前不知道可以入去。」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梁振英鼓勵年輕人負笈海外 稱可拉闊視野、回港有更好發展機遇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香港國際財經台訪問時說,鼓勵年輕人到海外讀書擴闊視野,將來回港也有好的發展機遇。 梁振英:「我可以交換我的身份,與任何一個香港年輕人,包括在院校、中學讀書的,我願意的,因為他們有絕對的優勢,年輕、有活力,住在香港這充滿活力的城市。我仍會鼓勵他們到海外讀書,你會真的拉闊視野,即使是艱苦的,我每天行路上學,花費55分鐘,在英國的天氣,但這是很有意義的。」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銅鑼灣衛星接種中心開放 需預約、不設即日籌
【有線新聞】位於銅鑼灣禮頓中心的衛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日起開放。 中心為已預約的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有職員在場協助及解答市民查詢。中心朝八晚八運作,不設「即日籌」,合資格市民經預約後,可在中心接種疫苗。另外本港周四有超過86,000人接種疫苗。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日日有頭條:08年春運華南雪災 數十萬民工滯廣東省
【有線新聞】2008年華南地區持續寒冷降雪,由於正逢春運,廣東省數十萬民工滯留,無法回鄉過節。有旅行社則舉辦旅行團,讓民工以「溫情價」來港觀光。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十檢測站派籌 市民嘆與排隊無異、籌號無更新 檢測商稱已達極限促內地派員
【有線新聞】政府即日起,在10個檢測站設派籌機,但有市民認為派籌對縮短輪候時間幫助不大,有檢測商就說能力已到極限,希望內地幫忙。 要強制檢測的市民愈來愈多,石塘咀的檢測中心增設派籌機,有人凌晨已來到。葉先生:「不來檢測要罰款,來檢測便要捱,不管是五小時或六小時也要等候、沒有辦法,這個政府都不知在搞甚麼!」 職員每次會先一次過取數十張籌號,之後再在籌上寫上市民的電話,每隔半小時便會派一次。吳女士:「每次都是派20、30張,基本上與排隊無異,這樣派籌不是很有效。」 拿到籌的市民可以掃一掃二維碼看看要等多久,不過他就說根本看不到排到甚麼籌號。陸先生:「更糟糕!你說這是甚麼?0,即是甚麼?我現在是282,即是何時呢?」 能趕及採樣也未必能趕及化驗,有承辦商說檢測到了極限,要找內地幫手。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如果我們要每天做300至400萬個檢測量的話,全港所有營辦商加起來,再加上我們『火眼實驗室』(檢測量)乘三,都起碼希望有近1,000人來港協助,當然我們已經調動200人來運作馬鞍山火眼實驗室,(加)其他兩個(實驗室),真的需要中央派人來。」 胡定旭又說政府要考慮找內地幫忙建港版「火神山
- i-cable
- 2022年02月11日
開業約十天遇停業令 理髮店變陣上門做生意 有市民指無奈下願試:其實都驚
【有線新聞】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髮型屋即日起停業至本月24日。有髮型師就「變陣」,走出髮型屋,帶同工具上門替客人剪髮。 「14天沒有收入,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嚴重的影響。」Alex上班的髮型屋剛開業約10天就遇上政府宣布要關髮型屋,不能做生意,老闆Byron就想到轉型上門剪頭髮。Byron:「我們是點對點接送,有專車全日接送師傅,不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甚至的士、貨車也不會,減少接觸街外人的機會,司機和師傅每天會做快速檢測。」 要將髮型屋「搬上」客人家中亦不簡單,每次都要帶整箱工具上去。髮型師Alex:「主要帶電鏟、剪刀、理髮梳及造型用具。我們會做足一定防疫措施,例如上門剪髮會帶消毒用具,在客人面前消毒。慶幸僱主想到這個方案,起碼讓我有一點收入,我們這行(無工作)就手停口停。」 他們想到這個辦法,市民又會不會嘗試?謝先生:「250元當然不願意付,昂貴、要250元剪頭髮,對我沒有影響,頭髮可剪可不剪。」羅先生:「如果太長我都會嘗試,但是硬着頭皮、無可奈何,其實也害怕,應該要有很適當、很好的保護才上門,如罩着全身、或有頭套。」 老闆預計上門服務只能幫補兩至三成生意,他們對兩星期後可否重開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