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調查:逾五成中六生無意赴內地升學 學友社籲先了解內地勿過早局限自己
【有線新聞】學友社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中六學生考慮到內地升學,當中近七成人首選大灣區。 學友社訪問了逾2000名中六學生,逾半人不了解內地升學資訊。想去內地升學的學生中,本身與內地較多聯繫,例如在內地出生,父親或母親來自內地等。 56%受訪者指因為社會及政治環境差異,對內地了解不足,無意到內地升學。學友社建議學生先了解不同資訊,不應過早局限自己。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禁追租保護期縮至最多三個月 租戶聯盟促加快立法減中小企現金流壓力
【有線新聞】政府擬立法禁止業主向指定行業追租,保護期由最長半年縮短至三個月,有業界認為是因為政府受到壓力。跨業界租戶大聯盟代表何紹忠:「地產商也好、發展商也好,很多壓力、拉拉扯扯,立法可能過不到行會,整件事沒有了。相信財政司司長也有壓力,在壓力下提出,只是三個月,無非希望令業主放心,我們不是要『賴租』。」業界說受防疫措施影響,兩年多的疫情以來,累計已停業300多天,租金是最大負擔,擔心中小企「捱不住」結業,希望政府加快立法程序,減輕他們的現金流壓力。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增32,430宗確診、多264人病逝 當局提醒疫情仍處高水平、籲勿鬆懈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2,430宗確診,近六成是快速檢測的呈報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確診數字仍然停留在高水平,不要有錯覺以為疫情受控。 32,430宗新個案,超過一萬三千宗經核酸檢測找到,其中三宗屬於輸入,另外有約一萬九千宗是市民經快速檢測平台呈報。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我們預計可能未來幾日都會大約在差不多這個水平,過去一星期仍然停滯在高水平,所以市民千萬不要有錯覺,以為疫情好像已經受到控制,因為如果有鬆懈,有機會出現反彈或上升的情況,這些情況在外國的爆發見得到。」 再多264名患者死亡,這日最年輕的死者是一名39歲男子,他有腦癇症及發展遲緩,平日住在院舍,屬於高風險的病人。第五波疫情至今已經有2,061名院舍院友死亡,佔了死亡個案總數超過一半。 另外,醫管局在普通病房安裝抽氣扇、轉為負壓病房的工程完成了七至八成。伊利沙伯醫院亦完成轉為定點醫院,主座大樓大部分非確診病人已經獲安排出院,或者轉去其他醫院接受治療。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網傳隔離設施洗手間塌天花板 李家超譴責造謠者為公敵 稱若有證據必執法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譴責有人散播謠言,指隔離設施有洗手間天花板倒塌,他批評這些人是公敵,不排除會執法。政務司司長李家超:「非常譴責破壞性動作,因為對整個社會沒好處,這些人是我們的公敵,他們幫助病毒,幫助病毒對於我們是敵人,香港只有一個敵人,就是這個病毒。如果我們有任何證據採取行動,必定依法處理。」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打兩針後染疫 科委會倡康復後無須打第三針
【有線新聞】衞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打齊兩針疫苗的新型肺炎康復者,康復後無須再接種疫苗。 委員會建議,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感染者,如果在感染前已接種兩劑疫苗,不用打第三針;染疫前無打針或打了一針的,會按年齡在康復後最多接種兩劑;從未打針的未成年感染者想打復必泰疫苗,康復後最多只接種一劑,而打科興就最多兩劑。 委員會說成人及兒童接種兩劑復必泰或三劑科興後,會視為完成疫苗接種,建議3至11歲兒童接種第二劑科興最少三個月後,才接種第三劑科興。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六廈圍封 包括屯門翠寧花園3座 特首下午到場視察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四幢大廈做強制檢測。屯門翠寧花園3座是其中一幢被圍封大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午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陪同下到場視察。其他圍封的大廈包括屯門友愛邨愛信樓、愛禮樓及觀塘順利邨利溢樓,全部大廈都因為污水樣本呈陽性要封區檢測,預計明日下午一時完成行動。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新世界借出地皮 粉嶺隔離設施完工 李家超到場視察接收
【有線新聞】由新世界發展借出的粉嶺馬適路隔離設施完工,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視察及接收。 李家超在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陪同下,到粉嶺的隔離設施視察,檢視設施的房間及聽取工作人員匯報。粉嶺這個隔離設施用了17日去建成,提供358個房間,共有約1,100個隔離床位,門外亦會貼著印有二維碼的自助登記系統,患者可以先入房間,再在電子表格上填寫個人資料及病徵,亦可以選擇膳食等。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男子大帽山行山不適暈倒 直升機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大帽山行山,懷疑不適暈倒,昏迷送院。 男事主由直升機送到柴灣東區醫院救治,警方下午近1時接報,3男2女在大帽山雷達站附近行山期間,其中一名男子懷疑不適倒地。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到場,將事主救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聶德權稱將安排上門為行動不便、殘疾人士打針 八成滿12歲人士已打第二針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將會推出居家接種計劃,為長者或殘疾人士的市民上門打針,又說12歲或以上人士第二針接種率已達到八成的階段目標。 聶德權在社交平台說,已有超過539萬12歲或以上人士打了第二針,形容第五波疫情兇猛,打針可拯救生命,希望兒童接種率可在四月中達到九成。他又透露,初步了解約有五萬名行動不便人士需要上門打針。 滙豐銀行旗下的慈善基金、社聯和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合作成立外展隊,預計今個月底起為超過一萬名長者及殘疾人士接種三針疫苗。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內地物資車無牌抵港 特首:據緊急法豁免 醫局貴買抽氣扇當局稱特事特辦
【有線新聞】有抵港的內地抗疫物資車只有內地車牌、沒有香港車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已根據緊急規例豁免,又說「打仗」不可以做足正常規矩。至於醫管局採購抽氣扇風波,政府形容是「特事特辦」。 這些由內地來港的抗疫物資車,毋須持有香港車牌都可在本港的馬路行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是因為根據《緊急情況規例》授權政務司司長作出豁免,但暫時不知道豁免了多少輛貨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打仗』的期間,每一個行動都要快,不能夠再用正常日子時的思維做足正常的規矩。大家最值得問的是,就是這些跨境內地貨車來港是為了誰?是為了香港市民,為我們送上日常生活需要的鮮活食品以及其他防疫物資。」 另一樣引起質疑的是醫管局上月底購入1,500部抽氣扇,改裝普通病房做臨時負壓病房,被質疑買貴了10倍,政府說沒有直接參與採購。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他們的困難在於運送期間有阻滯,過程我也參與其中,協助醫管局同事找到航運界同業,令整個過程可以盡快。」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現在是打仗,所有採購是緊急。雖然我們沒有參與採購,但希望大家理解,這個情況下經常特事特辦,更快取得物資保障市民健康、生命。」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新世界借出會展供政府擺放抗疫物資
【有線新聞】新世界集團無償借出會展,供政府擺放抗疫物資。 借出的面積超過50萬平方呎,位於會展第二期,新世界會支付租金開支,供政府用作抗疫倉儲物流中心,旗下的會展管理團隊,亦會支援物流。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林鄭料逾30萬人居家檢疫 物資包明加入止痛退燒藥 下周再多6間指定診所 透露梁萬年已回京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估計,超過30萬名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正留家檢疫,明天起抗疫物資包會加入止痛退消藥及血氧儀。另外下星期起會有再多6間指定診所治療輕症患者。 第五波疫情已有超過66萬人染疫,連確診的人及密切接觸者都要在家檢疫。政府第一次表明有多少人要在家隔離,林鄭月娥:「估計仍在家檢疫或隔離的人數超過30萬,但30多萬可能是較高估的數字。二月底修訂剛才提到的完成檢疫或隔離安排,第6、第7天完成(快測陰性)就可離家,現在掌握的數字可能高估了。」 政府自上月21日起,已向超過20萬個家庭共46萬人派抗疫物資包,星期一起會再加入退燒止痛藥及血氧儀。但沒收到物資包的人有多少,政府就說沒數字,但承認很多人要在家隔離,政府的支援能力仍在追趕中。 林鄭月娥又形容,抗疫的金錢、物資都不缺,而最缺的是人手。她說社署營運暫託中心期望聘請到的1,000名內地人員,暫時只請到100多人。林鄭月娥:「困難未必一定在於薪酬待遇,加上特設抗疫津貼,已經超過3萬港幣。不只是補充勞工、內地照顧員,香港照顧員都是同一條件聘用。反之都是人之常情,看到香港疫情嚴峻,當然有些心理障礙。如果平時願意來港工作,可能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