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30日
被指防疫過嚴 林鄭認人才流失 強調重視國際地位 稱外資在港仍可賺錢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香港近月流失人才是不爭事實,但她強調非常重視香港國際地位,相信外資看得到香港仍是可以賺錢的地方。 特首林鄭月娥說,星期二與各國商會代表、駐港總領事、名譽領事等超過130人進行視像會議,他們部分認為現時檢疫措施太嚴格,林鄭月娥:「他們的國家已放寬了,已不用入境檢疫,甚至有些不用戴口罩,但香港遠遠不是這種放寬,更不會躺平不做事。嚴格外防輸入當然會影響外資信心,這不用做調查都知道。」 林鄭月娥認為,要留住外資、鞏固香港國際地位,最重要是與內地及海外同時通關:「非常重視香港國際地位,我甚至可說在香港沒有人比我更重視。我看不到有另一個經濟體或城市,有我們那種來自中央的支持,如果外資都看不到就沒辦法,但我知道外資看得到香港仍是一個他們能賺錢的地方。」 不過她亦看到本港已有人才流失,林鄭月娥:「所謂不爭事實,是因為我聽到,而且也有些人說『我的公司少了人』,有些國際學校告訴我,下學年入學的學生會少了,這些都是作為政府要聽到的聲音、要知道的情況。」 她又說傳媒經常將淨移出人口視為移民數字是不準確,因為過去兩年疫情下少了內地新移民和外傭,令來港人數減少。
- i-Cable
- 2022年03月30日
加強院舍抗疫能力小組會議 討論改善院舍通風 狄志遠期望討論更廣泛
【有線新聞】加強院舍抗疫能力跨部門工作小組,日前開會討論如何改善院舍通風,有議員認為工作小組討論應更廣泛。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可能在人手上,如果有第六波人手有甚麼變動,經過第五波的經驗有甚麼想法、訴求,如何應變、物資供應或院舍本身可否做到隔離設施。我相信1,000間(院舍的)院友,有1,000個不同的狀況,但我不期望只單一討論空氣流通,其他事情都應兼顧。」
- i-Cable
- 2022年03月30日
四廈解封 共發現104宗確診
【有線新聞】昨晚被圍封的4座大廈解封,共發現104宗確診。 其中青衣長青邨青楊樓1,360人檢測,有57人確診,青楊樓是因有多宗確診個案涉及變異病毒株而被圍封。至於因污水檢測呈陽性而被圍封的九龍灣麗晶花園第7、8座及粉嶺牽晴間第6座,3座大廈共發現47宗陽性個案。
- i-Cable
- 2022年03月30日
稱在接駁站交收影響跨境司機生計 業界批三輸:路程縮短、更要付費予內地司機
【有線新聞】有跨境貨車業界說,現時在指定接駁站與內地司機交收的做法,嚴重影響他們的生計,令本地的運輸能力只用了兩成。 香港貨櫃車主聯會主席林海達:「路程各方面已短了,另外額外要付費給國內司機,變相即使客人肯付錢、加價都不是長久之計,生計一定會受打擊,即是貨主輸、運輸公司輸、司機又輸。」 林海達建議,可要求本地司機增加檢測次數才入境內地,並在疫情放緩後取消用指定接駁站交收的安排。
- i-Cable
- 2022年03月30日
客量銳減、多條小巴線停駛 營運商:政府補貼不到手 有車主嘆生意再差或破產斷供
【有線新聞】抗疫路未行完,數十條小巴線已經捱不住,究竟是政府資助不夠,還是市道太差? 陳維聰經營兩條元朗大棠的小巴線客量跌四成,停駛一個月,七個司機停工,不過紅巴三萬元政府補貼不能領取。小巴營運商車務主任陳維聰:「是向車主發放,不是給我們,司機、汽油費每樣都是我們支付,不是車主出的。政府跟不上時代改變,依然覺得沒有管理公司負責,先看三個月後甚麼環境,不好的便乾脆不營運了,做來沒意思、客量都不足。」 停運不是單一事件,元州街整列小巴「晾」在街上,這輛車牌過期四個月,這輛擺滿違泊罰單,車牌一樣過期,倒後鏡被拆除。同區的福榮街都有小巴「死車」,營業證、行車證都撕掉,連下面的車牌都消失了。業界估計全港一半紅色小巴,大約500架暫停營運。運輸署無紅巴的停運數字,但說綠色專線小巴去年12月至今,有21條線暫停服務,六條線終止服務。 車主陳國輝持有六輛小巴,客量大跌加上司機染疫,減四成租都要「晾」一、兩輛車,每月每輛車倒貼萬元供車會。小巴車主陳國輝:我以前買380萬元(小巴牌)你現在130萬元,一定是負資產了問銀行借錢都被拒。先生,不好意思,你想抵押住宅都不可以,你欠債那麼多、你都資不抵債,你想起就
- i-Cable
- 2022年03月30日
無家者家當案 林鄭稱將要求社署關注 社協促政府道歉兼設無家者專責部門
【有線新聞】八名無家者被丟掉家當,康文署需賠償每人100元。社區組織協會促請政府設立專責部門保障無家者權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有社署負責無家者的福祉。 打了兩年官司,八個無家者每人獲賠100元,特首林鄭月娥被問到會否道歉或私下賠償他們,她說案件應由康文署回應,林鄭月娥:「負責的部門一定是社會福利署,因為本人曾經擔任過3年多社會福利署署長,支援無家者是我當年作為署長重要的工作之一。我會要求相關部門繼續履行我當時對無家者的關注。」 回帶到2000年,林鄭月娥出任社署署長,同一年冬天長沙灣有露宿者懷疑凍死,社署相隔四個月,為全港露宿者做人口普查,時任社署署長林鄭月娥:「傾向年輕化,傾向身體上沒有問題、屬健全人士。」同一年又撥870萬元給民間機構推行3年計劃,協助露宿者找工作及找地方住,演變成現在的資助宿舍,露宿者可以免費入住。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衞東:「她此前擔任福利署署長,在露宿者服務是有德政,包括外展隊、宿舍或日間中心均由福利署資助,但避寒或避暑中心由民政處負責。基於本港未有無家者政策,哪一個部門去負責無家者權益受損,我認為至今仍未有。雖然昨日官司是勝訴,我看不到有部門道歉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政府延長多條防疫規例至9.30 周四起加重違強檢令、隔離令及檢疫令罰則
【有線新聞】政府延長《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多條規例半年,並加重違反強檢令、隔離令及檢疫令的罰則,星期四生效。 特首會同行會通過修訂,延長口罩令及限聚令等八項緊急規例至9月30日,違反強檢公告的人最高可被判罰25,000元及監禁半年,不遵從檢疫令或隔離令最高可判罰10,000元及監禁半年。政府指,延長規例不代表它們不可以提早失效,政府可以因應疫情彈性處理。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19年國慶示威 13人涉暴動等罪再次被捕 明日提堂
【有線新聞】2019年國慶示威,13名示威者涉暴動等罪再次被捕,明日提堂。 2019年國慶日,灣仔有大批示威者堵路及縱火,57人涉嫌非法集結被捕,之後獲釋。警方周二再次拘捕其中13名男子,年齡20至54歲。其中一人被控管有物品意圖摧毀財產罪,其餘全部被控暴動罪,部分人被加控無牌管有彈藥、管有攻擊性武器及拒捕等罪,明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港怡醫院周四起設輕症患者門診 診症須出示確診短訊 收費500元、可網上預約
【有線新聞】港怡醫院周四起增設新冠病人門診服務。 15歲或以上確診者如有輕微呼吸道病徵,過去14天內快速測試或核酸檢測呈陽性,可以透過醫院網上系統預約門診。患者可預約抗疫的士往返醫院及住所,診症前須出示確診短訊。門診收費500元,包括醫生診症、基本藥物及護理程序。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研究指近日長者自殺增 團體籲家人多關心 促開放長者中心、圖書館助放鬆
【有線新聞】有機構研究顯示,本港自殺個案近日處高水平。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指,分析最近七天的傳媒報道,顯示自殺個案達到極高水平,當中長者佔比較多。中心指第五波疫情下,外展探訪等服務受影響,加上與家人較難見面,令長者容易累積負面情緒,建議家人要主動關心及了解長者需要,同時盡快開放長者中心、游泳池及圖書館等活動空間,讓他們放鬆心情。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住所、行李箱檢約3000萬元疑似海洛英及冰毒 男子涉販毒青龍頭被捕明提堂
【有線新聞】警方在青龍頭拘捕一名男子,檢獲市值約3,000萬元毒品。 警方根據線報,昨日在一幢大廈外截停一名男子,在他的行李箱檢獲32磚懷疑海洛英,其後在他租住的單位再檢獲34磚懷疑海洛英,以及六包共重六公斤、用茶葉包裝的懷疑冰毒。被捕34歲男子涉嫌販毒,明天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警方荃灣帶走15人 懷疑非法集結及違反限聚令
【有線新聞】警方在荃灣拘捕15人涉嫌非法集結及違反限聚令。 下午5時許,14男1女在香車街街市附近被警員截查,靠牆一字排開,違反限聚令被票控。警方亦調查他們三輛私家車,無發現武器或違禁品。警方較早時接獲線報,懷疑有人因金錢糾紛醞釀衝突,到場埋伏,拘捕15人,被捕人士介乎17至63歲,涉嫌非法集結被押上警車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