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香港觀鳥會:全球黑臉琵鷺數量突破六千隻 本港棲息按年升近一成
【有線新聞】香港觀鳥會發現全球黑臉琵鷺數量突破6,000隻,在本港棲息的黑臉琵鷺亦按年上升近一成。 調查在今年1月完成,收集全球超過40個地點,包括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后海灣、南韓等,發現全球黑臉琵鷺數量達到6,162隻,按年上升18%,是有紀錄以來最高;而在后海灣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錄得369隻。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立會選舉開支申報出爐 李慧琼花241萬居首 非建制劉卓裕、馮檢基均逾220萬
【有線新聞】去年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選舉開支申報出爐,誰人「水喉」開得最大、收捐款「吸金」力最強、背後「金主」又是甚麼人呢? 花費最多在直選的是九龍中的民建聯李慧琼,用了241萬多元,主要由黨支付,當中影相用了2萬元,11萬多元租宣傳車連司機。其次是同區報稱無黨派的楊永杰,不過過半開支可以用捐款支付,其中徐莉捐了60萬元,與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同名。 同樣獲社團「泵水」的無黨派候選人,還有新界北的「港漂」張欣宇,深圳社團總會捐90萬元現金。張欣宇、楊永杰及非建制的譚香文都在選舉眾籌「吸金」,楊永杰的小額捐款最多,有25萬多元。 非建制派之中用最多錢在選舉的是新界西南的劉卓裕,用了226萬元,本身創立公關公司的他,第二大筆開支是在公關管理用了30萬元。劉卓裕在選舉收到170萬元捐款,全部來自一間報稱在英屬維京群島的公司。 九龍西馮檢基是非建制派之中第二多錢做選舉,用了222萬多元,不過無申報有否收捐款。當中最大筆錢是用在一份價值150萬元的服務協議,拍片、請人等都分別用了六位數。馮檢基亦是被食環署罰了萬元移除物品費的人,不過申報被罰款的都至少十多人。 另一名非建制新思維黃俊瑯選舉開支都過百萬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2019年國慶黃大仙參與暴動罪成 三人判入教導所
【有線新聞】11名男女被控2019年國慶日在黃大仙參與暴動罪成,其中三人判入教導所。 被告19至20歲,法官判刑說案發時是公眾假期,對公眾及交通影響較低。當日有人投擲汽油彈、有欄杆等設施被拆毀,暴動過程歷時40分鐘,但沒有對警方造成損傷,亦不能證明三名被告有份號召、鼓吹或煽動他人暴動;考慮被告年輕,相信是沒有深思熟慮、衝動行事,報告顯示他們有悔意,認為給予更生機會更符合公眾利益,判他們入教導所。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截至2月近萬五名免遣返聲請人在港 有議員批司法程序被濫用
【有線新聞】保安局說截至2月,約有14,800名免遣返聲請人在港。有立法會議員批評聲請人濫用司法程序,有人更留港十年。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最大問題是政府政策,一旦有司法程序,遣返行動便會停止,他們(聲請人)充分運用司法程序內所有可以用的東西,包括重複司法申請、逾期司法申請,每一宗也上訴至終審法院。」 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司法機構亦曾經作出很多改善工作,頒令不可以濫用程序,除非得到法官批准,否則他們不可提出司法覆核,我們入境處配合的程序,當如果(法庭)頒布命令,我們會盡快安排遣返。」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前區議員葉子祈去年巴士除口罩 獲判緩刑罰款八萬 官:有權不滿措施但沒權違法
【有線新聞】前西貢區議員葉子祈去年在巴士除下口罩與乘客爭執,違反口罩令等四罪罪成,判監八個月,緩刑三十個月,另外罰款八萬元。 案發去年5月,葉子祈乘搭巴士到將軍澳隧道時除下口罩,之後在巴士轉乘站向警員虛報患有焦慮症及呼吸困難不能戴口罩,早前被裁定誤導警務人員、公眾滋擾、故意阻撓巴士司機及違反口罩令,全部罪成。 由於他確診,四度押後判刑,裁判官說市民有權不認同政府的防疫措施,但無權違法。四罪共判監八個月,考慮已還柙一段時間,緩刑三十個月。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有議員關注醫護流失 新醫院有否足夠人手 食衞局:積極裁培本地人才、引入海外醫生
【有線新聞】政府正重建多間公立醫院,有議員關注醫護人手嚴重流失、新醫院落成後是否有足夠人手應付需求。食衞局說會定期檢視人手,亦有引入海外醫生。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所謂開源和節流都是非常重要,開源方面,當然我們十分積極栽培本地的醫療人才。不論醫生、護士及各種專職醫療,教資會資助學額,已由1,300個增至1,900個,增幅達五成,每三年會就醫療人手的報告調節資助學額的增加。不論是海外醫生,新的條例容許他們回港執業外,亦增加有限度註冊或者考試配額制度等等。」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警方啟用首個微信舉報平台 市民可拍片舉報危駕、衝燈等非緊急交通罪行
【有線新聞】警方啟用首個微信電子舉報平台。 這個應用程式名為「影住駕」,市民掃描二維碼後,可以上載行車紀錄儀或手機拍到的交通違例片段,向警方舉報非緊急交通罪行,例如危險駕駛、未有依照交通燈號,但不包括違例泊車。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關日華指Omicron BA.2會攻擊神經 兒童病徵、併發症較嚴重 籲抽筋即召救護車
【有線新聞】有兒科醫生說,Omicron BA.2病毒株會攻擊中樞神經及上呼吸道系統,兒童引發的病徵及併發症會較嚴重。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過去四波疫情觀察到感染新冠後,引致失去味覺、嗅覺的情況,當時很多專家已懷疑病毒會否攻擊神經線,引致這些後遺症。在第五波觀察到,這些病毒會引致腦急性發炎,引致小朋友會很長時間的抽筋,失去知覺、抽筋可以超過三十分鐘。第二類是神經中樞系統的併發症是發燒驚厥、俗稱發燒抽筋,會『跳制』,突然會抽筋,如果看到小朋友抽筋的情況,第一時間要召救護車。」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多幢大廈解封 發現130宗確診
【有線新聞】多幢大廈完成圍封強檢,發現130宗確診個案。 深水埗白田邨澤田樓發現11宗確診,政府派員到訪約181戶,當中26戶沒有應門,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1-3號就發現10宗確診。另外,沙田博康邨博逸樓及薄扶林華富(二)邨華景樓合共發現109宗確診,當局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九國禁飛令持續三個月今撤銷 打齊兩針港人及外傭可回港 有市民批勞民傷財
【有線新聞】實施了約三個月涉及英、美、澳洲、菲律賓等九個國家的禁飛令,即日起撤銷。有人說很開心回來香港,但要搶貴機票、批評勞民傷財。 由英國倫敦回來的人下午陸續抵港,他們先於禁區做核酸檢測,有結果才可以正式入境。陳先生:「很開心能回來,等了幾小時機票貴了幾千元,搶機票、8,000多元,其實是很勞民傷財。」 由菲律賓馬尼拉抵港就有三班機,不少都是來港工作的外傭。Homay:「接近一年了。(你感覺如何?)傷心,太長時間了、我想工作。」 一對夫婦上年去了美國參加兒子的婚禮,原本打算1月初回來,誰知遇上禁飛令,滯留美國多兩個多月。等無可等,決定先飛泰國「過冷河」,蔡太:「其實我們很可憐,每次的熔斷機制,我們都要用很長時間重新訂機票、改酒店,令我們心情很緊張。」蔡生:「沒有藥吃,我吃的藥一顆半,要改吃一顆,希望用半顆藥來捱過這些天。我們這些外地人被妖魔化,被指帶病毒來,其實我們很安全。」旅客到接機大堂,根據指示牌選擇已預約的酒店排隊上專車去酒店檢疫七日。 政府本月起取消英、美、澳、加、菲律賓等九個國家的禁飛令,當地已打兩針的香港居民及持有簽證的外傭可以入境。根據機管局資料,預計星期六會繼續有飛機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政府明早起派防疫服務包 優先贈予三無大廈、劏房戶 稍後設派發站讓市民補領
【有線新聞】政府周六起向全港住戶派防疫服務包,會優先向「三無」大廈和劏房戶派發,稍後會設立約90個補漏拾遺派發站,讓未領取的市民補領。 全港市民周六早上10時開始,會陸續收到防疫服務包。房屋署、房協會派予公屋住戶,私人屋苑由業主立案法團及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當局亦會安排義工和公務員,逐家逐戶去「三無」大廈派,非政府機構就會幫手派予無家者,目標是七日內派完。如果住戶當時不在家,工作人員會留下通知書,可在第二階段,即本月7日至13日補領,屆時亦會設立約90個補漏拾遺派發站。 防疫服務包內有快速測試劑,政府說會用來了解香港目前的感染狀況。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我們一有資料一定會盡快公布,亦呼籲市民毋須省用。如果有需要時,我們可以再供應。」 有專家認為若推行全民快速檢測,找到的確診比例會與圍封相若。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這數天封區強檢的陽性比率都低於5%,如果明天(星期六)開始派發檢測包讓市民自行做檢測,陽性比率頗肯定會低過5%。」 有專家擔心市民未必會如實上報,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特別已打齊針的人士,不幸地感染的人也未必會上報,因為看不到誘因;如果有採樣員協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盛智文指國安法令港營商環境趨穩定、吸引國際企業回流
【有線新聞】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接受香港國際財經台訪問時表示,港區國安法令香港營商環境回復穩定,吸引國際企業回流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