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五人涉偽造疫苗接種記錄遭廉署起訴 下周二提堂
【有線新聞】廉署起訴五人涉嫌偽造疫苗接種記錄,下周二在觀塘裁判法院答辯。 廉署早前接獲投訴,指34歲卓健醫療的護士何嘉雯涉嫌在今年1月至2月,於九龍灣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假裝為四人接種疫苗,向她們發出疫苗接種記錄。疫苗接種中心主管在存放已使用疫苗針筒的針箱內找到四劑未使用的疫苗揭發事件。五人被控兩項串謀偽造罪,獲准保釋候審。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永明金融前經理五項洗黑錢罪成 判囚十個月
【有線新聞】永明金融前經理被控五項洗黑錢罪成,判囚十個月。 被告何子俊被控在2017年10月起要求下線代理交出佣金給他處理,在三個月內收取共逾64萬元,被控五項「洗黑錢」罪。 辯方求情指,被告已還押兩個月,案發後不能再在行業立足,重犯機會近乎零,已深切反省。裁判官指被告違反誠信,以一年監禁為量刑起點,考慮本案由檢控至定罪,歷時較長,加上疫情下暫停在囚探訪,酌情減刑至十個月,被告獲准以10萬元保釋等候上訴。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的士申加價兩成 政府擬引入車隊制、扣分制 鄧家彪憂助長惡意投訴
【有線新聞】政府正考慮的士業界加價兩成至兩成六的申請,又計劃引入車隊牌照及司機扣分制,監管服務質素,但有議員擔心機制會被濫用。 的士業界4年前申請加價,但因為疫情等因素,今年才開始審議,其中市區及新界的士落旗收費加6元,跳錶每下加2毫。至於停車等候時間,就由每1分鐘跳一下減到45秒,有議員不反對加價,但認為加幅太大,應該考慮市民承受能力,同時要監管車主加租。九龍中楊永杰:「很多司機投訴當加價時,車主又加價(車租),變相司機收入不多,會否在車主加租上也有監管?」運輸署署長羅淑佩:「過往每次的士加價,運輸署與車主有默契及共識,在一段時間內不應提高車租。」 政府亦計劃推出車隊牌照制度,監管的士服務質素,的士車主、司機可組成車隊,獲得特別營運權利,例如設有特定等候區等,不過要加裝行車記錄儀、無線網絡等,乘客可網上預約及給予司機評分。 另外政府有意引入司機違例記分制,不過有議員擔心會被濫用。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例如兜路問題,是有理說不清的情況,香港投訴文化是嚴重的,尤其是有些人會有政治傾向,更加惡意投訴司機。」羅淑佩:「絕對不會因為一個投訴,而很輕率地令到司機扣分,將會要求這些車隊,加入一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有線寬頻向兒童醫院捐贈收費電視服務 包括新聞台、四條兒童頻道等
【有線新聞】有線寬頻宣布向兒童醫院捐贈收費電視服務。 有線寬頻於二月底在兒童醫院完成安裝電視機接收器,醫院各樓層病房、專科門診及大堂等位置可以免費收看有線新聞台、四條兒童頻道和77台香港開電視節目,為留院病童及陪伴的家人提供資訊及娛樂。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街訪市民三分一稱不做快測 有石澳居民指收不到防疫包 林鄭籲配合切斷傳播鏈
【有線新聞】政府呼籲市民今日起一連三日做快速檢測,有多少市民響應? 全民快速檢測的第一日,到底有多少市民響應政府呼籲?我們做了一個調查。 市民林女士:「做了(快測),政府有政策我們都會遵守。盡量平時放假的話,在家較多,如果要我們做檢測就做檢測。」市民談先生:「做了、陰性,不要為國家添亂。」 有人就說沒有做,亦都不打算做,市民湯先生:「為何要做快速檢測?不是強制,即是毋須做。我覺得沒有作用,完全沒有作用。即使檢測到數百萬人感染,醫療系統也負荷不了。」 住在石澳的他,收不到政府的防疫服務包,想做也不能做,市民黃先生:「我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到哪裏領取。叫我們全民檢測,又不給(快測包)我們,如何做?沒有理由自己出錢,難道收到5000元(消費券)要拿去買?」 我們訪問了大約30人,其中20人說會做,有10人說不會做,也有三分一。 特首林鄭月娥就再次呼籲市民配合,林鄭月娥:「我希望你調查所得的結果是早上暫時的結果,如果香港有太多人不做快速抗原測試,對於達致兩大目的有一些影響。我們真的有機會可以切斷這些傳播鏈,為何不值得做?我認為非常值得做。」 她又說當局上門派了約305萬個防疫服務包,補領站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兩人1月赴法庭旁聽時拍掌致一度休庭 涉違煽動罪今提堂 控方反對保釋
【有線新聞】一對男女涉嫌違反煽動罪提堂。 被告彭滿圓及趙美英分別報稱教會牧師及無業婦人,控罪指兩人今年1月到法庭旁聽時,被多次勸喻後,仍然在審訊期間拍掌,並慫恿其他拍掌的人起身,令法庭一度暫停10分鐘,兩人被控發表煽動文字罪。控方說彭滿圓可透過個人頻道宣傳,搜屋時亦發現趙美英有約250張旁聽籌,和寫有「抗命之路並不孤單」的便條,認為他們是具影響力的公眾人士、不會停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反對兩人保釋。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林鄭:中央暫沒通知任命政務司司長 懸空有一定影響 指官員不適合評價參選人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暫時未收到中央通知何時任命政務司司長。她說司長職位懸空對各方面工作有一定影響,不過問題不會很大。 政務司司長由何人接任?中央未有公布。林鄭月娥說未收到通知何時任命,其他局長暫時分擔政務司司長的工作。 林鄭月娥:「是呈交了給中央人民政府一併考慮,並沒有說國務院要一併決定,我認為應該一併考慮的。這個位置暫時懸空,會令到我們各方面工作有一定影響。但我昨天都請大家放心,這些工作一定有人做,尤其是本人曾經擔任四年半政務司司長工作,所以大體上政務司司長工作都是不會為本屆政府餘下任期帶來很大問題,不過我今天不是說未來兩三個月都沒有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被問到,以上司身份如何評價李家超出任政務司司長的表現,林鄭月娥:「我不會評論,我已說過很多次。在進入一個選舉,作為行政長官、甚至官員,都不適合作出任何對於有志參選人的評價。」 還未公布的還有誰補上李家超、徐英偉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成員一職,林鄭月娥說研究委任多一名主要官員,適時公布。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李家超周六開記招交代未來工作 據悉競選辦主任譚耀宗出任、逾十名副主任
【有線新聞】今早獲國務院免去政務司司長職務,李家超說明天會舉行記者會,公布參選特首的下一步工作。協助李家超競選的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說,這次選舉影響深遠,助選是義不容辭。 卸下政務司司長職務的李家超,下午去到中環廣場的競選辦公室。他說星期六會舉行記者招待會,交代下一步的工作。 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我在政府工作了45年,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知識及能力,亦豐富了我的視野;所以我多謝香港、多謝香港市民在過去45年給予機會我為香港服務,我將會秉承熱誠,走我將會走的道路。(甚麼驅使你決定參選?)我知道大家很關心這件事,明日的記者招待會我會與大家一一交代。」 李家超是在星期三宣布辭職,李家超:「如果我的辭職獲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打算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選舉。」 新華社早上報道,國務院星期四決定免去他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的職務,但未有交代接任人選。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協助他,因為選舉有很多工作。」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 未有確認出任競選辦主任,只是說正協助李家超參選,譚耀宗:「我去了深圳參加常委會(會議),但我一直覺得特區換屆、特首選舉這個非常重大,對香港未來有深遠影響,所以我一聽見他聯絡我,我當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滿60歲長者今起可打第四針 陳肇始稱其他人未有安排 劉宇隆:很反對全民打四針
【有線新聞】滿60歲的長者完成三針後相隔三個月,即日起可以打第四針。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說,暫時未有安排為其他人打第四針,有專家亦說暫時毋須擴大至其他年齡層。 合資格的長者想打第四針,可以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公立醫院的接種站,取即日籌打科興或復必泰,目前有19萬人合資格,下星期四起亦會開放網上預約。除了長者之外,60歲以下的市民又是否需要打第四針? 陳肇始:「是否全民都需要打第四針呢?大部分的死者都是60歲或以上的人士、佔死亡個案95%,所以現時的建議是60歲以上的人士要接種第四針,至於其他人士、即是全民,至少接種到第三針。」 有專家亦認為,除非再有新變種病毒爆發,否則其他年齡層毋須打第四針。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我很反對全民打第四針,不能無限期地打。第四針絕對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打,是真的比較弱的人。不是香港特有的第四針給長者,有些是80歲以上、有些是70歲以上、65歲以上,形形式式都有。但當然我覺得60歲以下真的不用,如果沒有其他基礎病,死亡率低得你打第四針都沒甚麼好處。」 為了令多些長者打針,政府試行為行動不變的人及長者上門到戶打針,約一星期內打了19針,在本月底前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江樂士:國安法穩定營商環境 疑犯受普通法原則保障
【有線新聞】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說,國安法疑犯受普通法原則保障,包括無罪推定。國安法令營商環境穩定,正是香港所需。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啟德兩男子涉販毒被捕 搜約610萬元毒品及製毒工具
【有線新聞】海關在啟德拘捕兩名男子涉嫌販毒。疑犯黑布蒙頭,由關員帶走調查。 海關根據線報,昨晚在沐寧街截查目標男子,在他身上搜獲毒品,隨即將他拘捕,並押解到附近一個單位,在單位內搜出超過六公斤毒品及製毒工具,市值約610萬。另拘捕單位內另一名男子,他們分別21及24歲、報稱無業,被通宵扣查。
- i-Cable
- 2022年04月08日
新保就業冀5月底開始發放 羅致光:旨在「整大個餅」大家受惠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新一輪保就業計劃目標在四月底前接受申請、五月底開始發放,受資助的僱員必須有強積金戶口。 羅致光:「我希望大家不要經常說『幫不幫這個』這麼個人化,因為實際上,僱主我們給他一筆錢,都不是給他所有薪金,只不過是減輕他的薪酬開支,令他在疫情之後可以更有能力提升其生產或服務量、可以令整個經濟及就業改善,這簡單而言是『整大個餅』,令大家都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