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陳肇始稱人流往往致命 為防疫情反彈 首階段放寬未涵蓋所有處所
【有線新聞】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說,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未能顧及所有處所,是希望減低疫情反彈的風險。 陳肇始:「如果(社交距離)一放寬放很多,我們不希望去到失控的情況,一發不可收拾,相信這不是市民或業界想看到,希望大家忍耐 。即使在現時現階段這個長假期,其實我們並未放寛,但也看到很多市民外出、有很多人,人流往往是致命的,從傳播風險來說,太多人流會令傳播(病毒)更厲害。」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搗荃灣非法賭檔 34人被捕、部分另遭票控
【有線新聞】警方在荃灣搗破非法賭檔,拘捕34人。 被捕男女由警員帶上警車,警方根據線報,昨晚8時許,搜查河背街76號一個單位,搗破非法賭檔,拘捕13男及21女,年齡介乎27至85歲,檢獲一張百家樂賭枱和一批籌碼。另外被捕人士,涉嫌違反防疫條例,會被票控罰款。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康文署巡查添馬公園等地 四人違口罩令被罰五千元
【有線新聞】復活節長假期首天,有四人違反公眾地方口罩令,被康文署罰款5,000元。 康文署聯同其他部門,到添馬公園以及沙田大會堂等地,提醒市民不要違反限聚令和口罩令。截至下午四時,康文署一共巡查了1,390次、口頭勸諭超過560次,有四人違反公眾地方口罩令,康文署向他們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署方說未來兩日會繼續加強巡邏。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復活假不少人去郊外度假 東龍島山頭滿布帳幕 市民:留家太久怕會發瘋
【有線新聞】長假期繼續無法去旅行,不少人都選擇去郊外度假。 一大清早三家村碼頭就堆滿一大班「營友」,人龍排到隔離街地盤,這班同路人來到這裏,很多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市民:「很偏僻,沒有人去到。」怎料上到船連找個位置坐都沒有,排隊和乘船需要兩個多小時。 終於來到目的地,很多人第一件事是吃東西,吃飽後就繼續行程,上到山漫山遍野都是五顏六色的帳幕,遲來的人都立即「開工」,忙完就跟別人放風箏、煮食。嫌棄山上面有太多人?有人到石灘玩水,亦都有人帶寵物出來放鬆。 市民Sandy:「自己跟自己說話,我為何要這樣?我怕我會發瘋,留在家中太久。」大人怕太鬱悶,正在暑假的他也一樣,小朋友Anson:「很開心,因為平日在家中很悶,回到家中要麼就做功課,要麼就休息玩電腦,很悶。」市民陳先生:「不怕的,疫情都不是第一次了,始終有幾天的假期,始終都要出來鬆一口氣。」 一家大小到郊外遊玩固然開心,但無論是行山還是露營,記得戴好口罩,跟其他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七人車鬧市瘋狂駕駛 至少七車被撞、三人送院 司機涉販毒、藏械等罪被捕
【有線新聞】一架七人車在鬧市瘋狂駕駛超過半小時,其間至少撞到七輛車,三人受傷包括一名警員,七人車司機涉嫌無牌及危險駕駛、販毒、藏械等罪被捕。 行車紀錄儀片段見到,下午五時多,在長沙灣廣場對出的一個燈位,涉案的七人車突然撞向正在等候的白色私家車,前面的「泵把」掉了都沒有理會、繼續直衝,強行穿過兩輛私家車。臨近燈口,更強行撞開前方的私家車。 七人車「衝紅燈」離開,兩輛警車追隨,七人車見無路可逃,直接剷上花槽,警車照樣跟著,到燈位附近,七人車又再強行擠過貨車,再衝紅燈離開,警車都沒有放棄,繼續沿路壆一直追。 八分鐘後,七人車駛到龍翔道近鑽石山,其中一輛警車尾部「泵把」幾乎鬆脫,駛到彩虹邨附近,一位交通警亦都加入,但七人車依然無停下來。 半小時後,七人車駛至曉光街、協和街交界時,撞向安全島的燈柱,車頭損毁,涉事七人車司機黑布蒙頭,被鎖上手銬。 警方派員到現場搜證,又派出緝毒犬,現場消息指,在涉案的七人車搜到利刀及懷疑毒品。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復活假商場排長龍 市民豪花消費券購物、吃飯 有商戶指生意明顯增長
【有線新聞】復活節長假開始,加上消費券帶動,商場人頭湧湧,商戶都說生意有明顯增長。 復活節長假期四處都是人,到商場花錢麻煩先在門口排隊。市民王小姐:「今天很多人,真的很多人、很迫,怕(染疫),所以想趕快買完回去。」市民林小姐:「很多人,比起之前我想多了不只一倍,我認為多了三、四倍。剛剛搬家,所以買一些家用物品,用完消費券,很想快點有第二筆。」 買電話都要大排長龍,無所謂,女兒孝心足夠,陳先生:「我女兒買的,贊助一半,一次過用不到這麼多,只能最多領取5,000元,現時用5,000元,另外再補錢。」 店舖說第五波疫情以來,都未見過這麼多人外出購物,還要不止看看,真的是真金白銀付錢購物。餐廳經理王先生:「這天都可以做到兩輪生意,比起之前一輪多些,沒有消費券的時候,人們比較精打細算一些,例如主要是吃飯或意粉,這段時間他們真的豪爽了,例如喝杯飲料,或者會吃較貴價的食物。」 模型店員工李小姐:「大單多了,例如我們有細車、大車,他們之前可能買細車,現時會買大車,基本上80%、90%的人都是(用消費券),可能比之前早兩個月疫情時,(生意)多了50%、60%左右。」 今期消費券十月底前要用完,何時可以領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女子柏架山道遭野豬咬傷手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柏架山道被野豬咬傷,送院治理。 42歲女事主手部受傷,由救護車送到東區醫院治理。事發下午四時許,事主與家人途經大潭柏架山道近大風坳時,被一隻野豬襲擊,咬傷手部。警員接報到場,傷人的野豬已經逃去。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石澳行山男疑拍攝時失足墮海 昏迷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石澳行山期間失足墮海,送院後不治。 32歲男事主昏迷,由救護車送到東區醫院,要用心外壓儀器搶救。下午三時許,男事主與朋友在石澳鶴咀海岸保護區一帶行山,懷疑拍攝時失足墮海,被大浪捲到海中,同行朋友報警,警方派出多艘水警輪到場,將他救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居民要接受強制檢測。 當局在翠桃樓外面設立臨時帳篷供居民做檢測,政府說考慮到大廈污水檢測病毒量、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大廈,居民晚上九時前要完成檢測,目標明早10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增946宗確診、跌穿四位數 衞生防護中心籲勿鬆懈:有機會反彈 多67名患者離世
【有線新聞】本港新型肺炎單日確診跌穿四位數,再多67人離世,衞生防護中心說疫情反彈風險仍然存在,呼籲市民不要鬆懈。 單日確診多946宗,是兩個多月來首次錄三位數,上一次已是2月10日。核酸檢測及快速測試的確診各佔約一半,雖然個案少了,但衞生防護中心繼續呼籲大家不要鬆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如果比較第一至四波,現時約1,000宗都是高水平,可能有估計200萬至300萬人沒感染,這群人可能已經接種疫苗,但打了針始終都未必能防止感染,所以大家要小心繼續戴好口罩,始終有機會反彈。」 輸入個案則有11宗,其中四人星期四乘卡塔爾航空QR818由多哈抵港,觸發熔斷機制,航線星期六起要停飛一星期。 至於特首林鄭月娥上月9日開始一星期六天舉行抗疫記者會,亦因為確診數字跌至三位數而暫時不再舉行。林鄭月娥:「但我也會繼續會見傳媒,就恢復行政會議每星期二前,我很願意會見傳媒,就着廣泛大家有興趣的問題回答大家,不過下星期二沒有行政會議,因為仍然是復活節假期。多謝大家,好的,今天記者會到此為止,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見。」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大埔鐵皮屋火警傳爆炸聲 疑煲湯期間燒雜物 女子逃生時跌傷
【有線新聞】大埔有鐵皮屋起火,一度傳出爆炸聲,一名女子受傷。 鐵皮屋幾乎全屋焚毀,傢具電器燒成焦炭,一片頹亘敗瓦。下午大約1時,大埔滘新圍一間鐵皮屋有村民煲湯期間燒著雜物和枯葉,火勢迅速蔓延,並傳出爆炸聲。 消防出動一隊煙帽隊用一條喉灌救,附近另一間村屋一名39歲女子逃生時跌倒,腳部受傷送院,火勢在半小時後撲熄。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李慧琼指本港仍存官僚問題 冀新任政府與立會加強溝通 避免政策出台方知會
【有線新聞】特首參選人李家超正編寫政綱,民建聯表示本港官僚問題仍然存在,期望新一屆政府有變革決心,與立法會建立新型關係。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這個新型行政立法關係,是加強政府和立法會,特別是各黨派的溝通;特別在政策醞釀的時候,能夠讓不同政黨有一個合理參與,讓到在行政主導底下,行政立法各司其職、互補不足,讓我們立法會能夠將市民聲音帶到政策制訂的不同階段,避免或者改變過去當政策已經完成時才知會各政黨,或者只是尋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