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18日
稱同一班房內傳播機率高 兒科醫學會料復課後一成半學童染疫
【有線新聞】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預計小朋友復課後,感染新型肺炎的比率會上升。 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數字,我們預計10至15%以上的小朋友都有機會受到感染。因為我們現在慢慢理解到Omicron的傳播比率比之前不一樣,感染機率比之前高很多,只需要近距離,例如在同一個班房絕對有機會透過空氣傳播。」
- i-Cable
- 2022年04月18日
石籬中轉屋重建 逾60戶遷屯門 居民等13年未上樓 將與母分離感徬徨
【有線新聞】市區最後一個中轉屋年底清拆重建,60多戶未能上樓的居民要在下月底前搬到屯門的中轉屋,有居民被迫在住屋與照顧家人之間取捨。 吳女士:「在年尾最後一天收到這封信,你說開心還是不開心?晴天霹靂、要入(屯門)寶田(中轉屋),簡直是很徬徨。」等了13年,等來的這封信不是上樓通知,而是跨區由石籬搬去屯門的中轉屋。吳女士不單止要離開由小住到大的葵青區,還有住在同區的至親。 吳女士:「早兩年爸爸離世剩下媽媽一人,基本上24小時都要照顧她,媽媽不識字,不懂得去搭車;我又擔心剩下她一個,不敢告訴她(要搬),試過(通知)要拆收到信她暈倒、接受不到,以為像以前一樣在同一區,無想過女兒要搬去屯門、要分離,將我和母親分離。」 要離開安樂窩的不止她,有關注組說收到30多個住戶求助,石籬關注組發言人許榮恩:「好像被他們拋來拋去,因為我們街坊大部分已排公屋超過10年,無理由搬入新界(中轉屋),等幾年又再搬出來(市區),不公平。因為以往政府拆遷,例如葵盛(中轉屋)拆遷都是過來石籬,屬於同區安置,而我們由石籬邨搬去(屯門)寶田邨(中轉屋)屬於跨區安置、是前所未有,為何要這樣對我們這班市民?」 房屋署回覆指,這一
- i-Cable
- 2022年04月18日
駕電動滑板車疑收掣不及撞警員 男子涉危駕、無牌駕駛等7罪被捕
【有線新聞】有警員午夜在沙田被電動滑板車撞到,兩人受傷送院。 網上片段見到,涉事警員當時正在科學園路、近馬料水公眾碼頭的路邊抄牌,一名男子在行人路上駕駛電動滑板車,警員嘗試截停他,滑板車收掣不及撞向警員,兩人跌在地上,警員的手、腳擦傷;該名25歲男子涉嫌危險駕駛、無牌駕駛等7項罪名被捕。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沙田禾輋邨單位起火 女子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沙田禾輋邨一個單位起火,一名女子受傷送院。 起火單位嚴重焚毀,消防清理屋內雜物及調查起火原因。晚上近七時,禾輋邨富和樓11樓一個單位起火,消防用半小時將火救熄。單位內一名女子受傷送院,期間多名住客自行疏散。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運油輪爆炸一死六傷 兩船員仍危殆
【有線新聞】昨日在香港以東水域附近爆炸的運油輪,造成一死六傷。 其中兩名受傷船員仍然危殆,飛行服務隊星期六下午收到海事救援協調中心召喚後,派員飛往發生爆炸的運油輪附近,再帶同擔架、游繩而下到船上救人。涉事運油輪沒有亮燈,在海上飄浮。 醫管局表示,送到香港治理的傷者之中有兩人仍然危殆、一人嚴重,其餘三人情況穩定。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西環住宅起火 五人送院兩人嚴重 居民投訴警鐘沒響 「一開門煙就攻入來」
【有線新聞】西環山道一個住宅單位起火,五人不適送院,其中兩人情況嚴重,警方初步認為起火原因無可疑。 涉事單位傍晚近六時起火,內部嚴重焚毀,火舌不斷從燒毀的窗框湧出,大量濃煙升至上層單位,大廈外牆熏黑。消防升起雲梯,從高位射水灌救,有居民走上天台暫避,也有人向下逃生,懷疑吸入濃煙不適,要戴氧氣罩協助呼吸,無受傷的就坐在路邊等候。 現場是西環山道4號業昌大廈8樓一個單位,消防派出兩隊煙帽隊及出動兩條喉撲救。 大廈居民何女士:「我們一開門,見到煙就攻入來了,我立即關門,用濕毛巾保護自己,後來消防員來到叫我們才再開門,我們在11樓都感到煙很厲害。」大廈居民葉伯伯:「火警鐘無響、完全無響,是有人致電問我有火警為何還不走?」大廈居民姚先生:「嗅到有燒焦味,起初以為燒衣紙、沒有理會,去到晚上燒焦味轉濃烈、還未散,我住3樓聽到有廣播,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所以便下來看看。」 火警至晚上八時許大致救熄,部分居民之後獲准返回住所,但涉事樓層要繼續封鎖調查,傷者就先後送往瑪麗醫院治理。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郊野路邊泊車警員勤抄牌 死車長期霸位沒人理 當局回覆稱將清理
【有線新聞】放假不少人駕車郊遊,但車位往往爆滿,我們發現有郊野公園停車場,超過一成車位被「死車」長期霸佔,但未有人清理。 西貢北潭涌停車場假日例牌泊滿車,再繞十個圈也未必等到,他乾脆停下來慢慢等,不過這裏有百個車位,是否每個用得其所?這輛行車證過期整個月沒人理會,這輛水撥有枯葉堆積,不知儲了多久,原來過期兩個月;這輛看起來乾淨,原來也過期一個月;它更久,過期半年,有些行車證都沒有了。逛過全場,發現共11輛車行車證過期或無貼行車證,佔用停車場一成車位。 停車場無位泊,不少司機乾脆將車放在路邊,我們計過一個上午至少36輛違泊。警員密密抄,盛惠320元,這輛抄到一疊「牛肉乾」。市民羅先生:「政府不做事,只是抄出面泊的,死車全部在這裏,政府不去執法,都是無奈接受、沒辦法。」市民李先生:「頗無奈,可以做的只有等待。死車不應長期泊在這裏,阻礙大家的位置。」 泊了「死車」的還有馬鞍山郊野公園停車場,全場54輛車,有四輛行車證到期,由一個星期到四個月也有,八輛車蓋了車套。這個停車場一樣沒咪錶,全部車位免費,等不到車位的,有人選擇違泊。根據法例,在泊車處連續停泊超過24小時便違法。 運輸署回覆查詢說,上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李家超與立會議員網上交流 議員倡加强溝通 李家超稱會積極接觸
【有線新聞】特首選舉唯一參選人李家超與立法會議員在網上交流,有議員希望新一屆政府可與立法會加強溝通,李家超說一旦當選,會積極與議員溝通。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當立法及行政關係劍拔弩張時,只會令政策及撥款建議在議會中寸步難行,務必與議員多交流、聽取意見,在制定法案前一早諮詢意見。」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現時的行政立法關係是不理想,在這三個多月以來,我們在立法會與政府溝通、辯論或質詢,我發現的現象是議員有議員說,官員有官員做。」 行政長官參選人李家超:「行動方面我們真的要積極接觸、互動、溝通,我亦都經歷由一個未算很有經驗的副局長,到做了一段時間的局長,接著做了司長,到現時參選行政長官,我明白態度的轉變是要真誠、要認真及要尊重。」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增747宗確診、多29死 當局重點追蹤院舍個案 暫接15染疫童患多系統炎症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747宗確診,11宗是輸入個案,多29人死亡。當局說會重點留意院舍爆發情況,盡快追蹤個案密切接觸者。 新增的747宗個案,有446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經快速測試平台呈報有301宗;再多29名患者死亡,介乎55至105歲,當中21人未打齊針,至少12人來自院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暫時未開啟每宗個案的追蹤,但在一些重點人群例如老人院舍,也有做相關工作,希望老人院舍或殘疾院舍如有個案或緊密接觸者,希望盡快做到處理。」 復活節假後全港學校會陸續復課,當局說已與各方持份者商討,應對可能出現的學生染疫情況。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之前已與不同持份者有溝通、會議,希望預備好醫院,能夠接收較多兒科病人,另外在社區治療設施或北大嶼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會考慮一些方案支援不同家庭單位的入院需要。」 另外醫管局說,至今接獲15宗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認為是病毒觸發免疫系統導致,有個案要入住深切治療部,提醒家長留意子女康復狀況及安排接種疫苗。 印度航空昨日一班由新德里抵港的航班,因為有三乘客確診,該條航線由星期一起至下星期日禁止來港。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慈雲山慈正邨正德樓、上水清河邨清潤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兩幢大廈強制檢測。 慈雲山慈正邨正德樓樓下,搭起多個檢測站,現場有警車戒備。另外,上水清河邨清潤樓亦圍封,政府說評估了這些大廈污水檢測毒量、相關確診情況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等,之後決定圍封強檢,目標是明日下午一時前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涉販運值120萬元大麻花 三男子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拘捕三人,涉嫌販運大麻花。 檢獲的六公斤大麻花由透明膠袋包裝,海關上周五檢查一批由加拿大抵港,報稱載有冷凍海鮮的貨物,在六個發泡膠箱底部的暗格發現該批大麻花,市值約120萬元,拘捕三名男子,介乎21至36歲,他們報稱是司機、學生和搬運工人,其中36歲的男子被控販運危險藥物罪,周一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另外兩人獲准保釋候查。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葵康苑葵明閣、清河邨清平樓解封 分別發現3宗及11宗確診
【有線新聞】兩幢圍封大廈解封,合共發現14宗確診。 葵涌葵康苑葵明閣有755人強制檢測,發現3宗確診個案。至於上水清河邨清平樓,近1700人檢測,其中有11人確診。 另外,黃大仙及九龍城區因為檢測到污水呈陽性,政府會向超過10個屋苑的居民、清潔工人及物業管理員派發17萬個快速檢測包,呼籲他們自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