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林鄭月娥稱疫情明顯受控 與內地通關需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疫情明顯受控,但要與內地通關,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策略。 林鄭月娥說復活節假期結束、復課、解除禁飛令及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疫情都無明顯反彈。不過即使疫情回穩,為了創造與內地通關的條件,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又說全球疫情依然肆虐,絕對不能鬆懈,貫徹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推動社會有序復常,重振中外橋樑角色和樞紐地位。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去年元旦違規放氣球 李卓人涉阻差辦公等兩罪罪成 判囚三星期及罰款3,500元
【有線新聞】正在服刑的支聯會前主席李卓人,去年元旦在金鐘違規放氣球,被裁定阻差辦公等兩罪罪成,監禁三星期及罰款3,500元。 李卓人被控去年1月1日,在金鐘立法會外的受管制空域,放飛一個超過兩米高有直幡的氫氣球,以及阻礙警員執法。裁判官裁定李卓人兩項傳票控罪罪成,要罰款及監禁三星期,其中兩星期會跟其他案件的判刑分期執行。同案另一被告、社民連曾健成去年承認控罪、罰款2,500元。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荃灣海盛路地底水管爆裂噴五米高水柱 行車線水浸現路陷
【有線新聞】荃灣有地底水管爆裂,噴出約五米高水柱。 下午2時許,海盛路近海角街路中央地底一條水管突然爆裂,大量水夾雜沙泥湧出路面,又噴出水柱,行車線水浸和出現路陷,影響範圍約50米乘30米,經過車輛需要慢駛。警方將介乎大涌路與海興路一段海盛路全線封閉,並通知相關部門關掉總掣及維修。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涉19年尖沙咀警署外暴動、藏雷射筆 24歲男技工認罪 還柙至11月再訊
【有線新聞】一名冷氣男技工承認19年參與暴動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還柙至11月審理。 24歲被告鄭智健承認2019年8月11日在尖沙咀警署外參與暴動及藏有雷射筆。案情指,當日約2,000人由深水埗行至警署外,並堵塞行車線,示威者用大橡筋投擲大石塊、以氣槍發射子彈、投擲汽油彈,又推倒四米高台鐵架。 被告當場被捕,帶到新屋嶺扣留中心後,在褲袋搜出一支雷射筆。案件11月26日再訊,待同案被告審結,被告須還柙。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消息:行政署長鄭鍾偉調任候任特首辦秘書長 李家超完成撰寫政綱待明早公布
【有線新聞】消息指,行政署長鄭鍾偉會出任候任特首辦秘書長。 據了解,候任特首辦公室約有20多人負責統籌政府換屆的交接安排,現任行政署長鄭鍾偉,會調任至候任特首辦擔任秘書長。 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已完成撰寫政綱,明日早上在會展公布。消息指,政綱會提出改組政府架構,由現時的三司十三局改為三司十五局,增設副司長、更多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亦會繼續推展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研究如何在政策上拆牆鬆綁,增加土地房屋供應。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警拘兩男涉網上煽惑襲擊官員及違反防疫規例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兩名男子,涉嫌煽惑他人襲擊官員及違反防疫規例。 警方於馬鞍山及南丫島拘捕兩名男子,分別32歲及61歲,報稱禮儀師及退休人士。其中一人涉嫌於今年4月在網上煽惑他人襲擊政府官員,另一人則在今年2月發布鼓吹他人播毒的言論,警方調查後發現他於前年亦曾鼓吹他人襲擊官員。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葵涌安蔭邨康蔭樓解封 錄14宗確診
【有線新聞】葵涌安蔭邨康蔭樓解封,發現14宗確診個案。 康蔭樓因污水病毒量等昨日圍封,政府為大廈約1,472名居民檢測,當中14人確診,呼籲沒有應門的46戶居民盡快檢測,排除傳播風險。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訛稱外傭驗身結果正常、拒交報告 中介公司職員涉違商品說明條例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外傭中介公司職員涉嫌訛稱外傭驗身結果正常,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捕。 海關早上到旺角一幢商業中心拘捕42歲女職員,海關早前接獲一名僱主舉報,說職員多次聲稱外傭的驗身結果一切正常,但多番推搪,拒絕提供報告。 直至外傭到家中工作一段時間,驗身報告才到手,發現外傭有某些具傳染性的病毒。女職員涉嫌作出虛假聲稱,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曾江檢疫期間心口痛 家屬託酒店送藥即晚送抵 有醫生倡酌情讓長者家居隔離
【有線新聞】資深演員曾江在檢疫酒店倒斃,他的女兒透露曾江有輕微高血壓。衞生防護中心確認,他曾經叫家人送物資,酒店即晚已送上房間。有老人科專科醫生建議,長者檢疫時最好有家人陪伴。 曾江的女兒及家人早上到葵涌殮房認屍,她透露父親有長期病患。曾江女兒曾慕雪:「(事前妳是否知道他有不適?)已經一把年紀,我覺得是正常長者的身體狀態,有些血壓高、老人病也十分正常。」 曾江家人透露他離世前曾表示心口痛,要求送藥到酒店。衞生防護中心說,他的家人周二晚上8時左右將物資送抵酒店,他當晚未到9時已收到。有指他的家人因未能聯絡曾江,要求酒店開門查看,但酒店方面說要先致電衞生署,當局說酒店可自行決定。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酒店應用常理考慮隔離人士的要求是否合理,毋須每事都向官方查問。如有特別情況,可致電前檯或者致電熱線21251133,甚至報警。」 有老人科專科醫生說,一般長者記性可能會較差,建議他們隔離期間最好有家人陪伴。佘達明:「如他是87歲,應當他是7歲的小童般。問他是否不適,一般都說沒事。現在香港的疫情已減退,如果長者的家庭環境許可、有自己的獨立房間的話,可行使酌情權,進行較嚴謹的家居檢疫。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援港中醫張忠德稱內地醫護踴躍報名來港 第五波或因香港優勢 倡納中醫藥助抗疫
【有線新聞】疫情緩和,來港抗疫的內地醫護將分批離開,率團的中醫專家組副組長張忠德說經此一役,相信透過中西醫合作,香港能夠應付未來的疫情。 本身是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的張忠德,一個多月前在疫情高峰,以副組長身份率領內地醫護來港,一直在亞博館協助診治患者,他形容即使早前身在內地依然關心香港的疫情發展。 張忠德:「當時心入面很想念,很想,如果我們到香港幫助他們,多好。我們這些醫生去打過很多仗的都知道,來到這裏一定很艱苦,工作(量)一定很大,但所有醫護人員很踴躍地報名。」 人稱「德叔」的他,兩年來遊走多個內地省市抗疫,回望這一波疫情,他說爆發可能與香港獨特的優勢有關。「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國際大都市,整個交往非常非常多,地形很狡猾,(病毒)有很多可能會傳入。」「經過長時間抗疫以後,兩年多,香港有一、二、三、四波,會否有少許抗疫疲勞呢?我不敢下定論,但我相信人人都會有。」 張忠德認為,香港要將中醫藥納入醫療體系,在中西醫合作下,即使再有新一波疫情都可以應付。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城際直通車或一年後永久停運 田北辰透露高鐵將達廣州東市區 東鐵加班提升載客量
【有線新聞】由紅磡到廣州的港鐵城際直通車可能最快一年後永久停運,有議員透露,將來香港坐高鐵可以直達廣州東市區,取代直通車,令東鐵綫可以加班提升載客量。 城際直通車疫情下停駛兩年多,紅磡站的客務中心上月底才開始關閉,離境大堂長期丟空,港鐵說近期安排想轉職的直通車員工去其他崗位。 直通車早在高鐵通車後,乘客量已經下跌,雖然高鐵只去到廣州南,距離市區遠,但有部分人都轉搭高鐵。直通車2019年起亦減班,來往紅磡至廣州東每日少六班車,其餘兩條北京和上海綫每日來回有兩班車。 有議員透露,港鐵計劃直通車永久停運,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我所得到的資訊是,將來在(高鐵)西九龍站開往(廣州)石壁會是一班去廣州南,一班去廣州東站。興建好基建,基本上可以取消直通車。直通車停運對本地交通網絡而言,意思即是一小時少一班車,即是早上上班時(東鐵)每小時可以開多一班,開一班車(載)2,000多人,直接對東鐵沿線居民是最大喜訊。」 葉先生:「廣州東,我估計通關之後應該方便很多,不過我在香港島出來,要搭好像麻煩一些,地鐵轉來轉去。」去年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文件提到,廣深港高鐵最遲2024年可以連接廣州站市區,田北辰預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通識卷涉東奧、在家工作 卷二問西九故宮、網上祭祀 老師稱若留意時事不難應付
【有線新聞】文憑試最後一科核心科通識科今日開考。有老師說試題範疇貼近生活,只要考生有留意時事,相信足以應付。 卷一的三條必答題要求考生參考資料,解釋遙距工作興起的原因,從社會影響角度思考這種工作模式應否在港推廣;另一條問奧運會如何增進世界各地人民友誼;亦有問題問考生,有同意以獎勵作誘因推動青少年做義工。文憑試考生Michael:「奧運會的題目雖然有資料,但不太懂如何解釋。今年題目沒那麼敏感,沒有出政治題目,可能都是比較日常的問題。」 卷二選答題三選一,分別問香港故宮博物館如何提升港人生活質素、考生多大程度同意推廣植物肉能達致可持續發展,及網上祭祀對社會帶來的好處。文憑試考生Kitty:「不太熟悉有關中國文物的事,該範疇不太理解,不敢去賭(故宮題目),如果做錯了就沒有分。」 有通識科老師指,試卷深淺程度與往年差不多,考生不難應付。余振強紀念中學通識科主任李鈞偉:「如果同學對時事有一定認知、了解、有留意的話,在資訊上相信也不難解答。東京奧運題目的答題要求,同學要用自己的所見所聞作答,如果能運用到全球化特徵,例如透過全球化、跨時空、跨地域令世界各地的人,可以一起欣賞奧運會,有共同參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