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明年DSE筆試暫定4月21日開考
【有線新聞】明年中學文憑試筆試暫定4月21日開考。 考評局公布明年文憑試考試時間表,以英文科最早開考,一周內考完四個核心科筆試,最後一科會在5月16日完成。至於英文科口試,就會在3月底至4月初舉行,放榜日暫定於7月19日。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迷你倉大火 大廈租戶入稟向時昌等公司索償
【有線新聞】2016年牛頭角迷你倉四級火,有大廈租戶入稟,向時昌迷你倉等四間公司索償。 入稟的星域投資有限公司是工業村第一座地下的租客,他們向經營迷你倉的時昌物流有限公司及恆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四間公司索償,指他們因疏忽、違約、違反法定職責等,造成多日大火,令原告遭受損失及損害,但入稟狀未有列明索償金額。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聶德權未正面回應有否獲邀留任下屆政府 稱目前全力做好兩屆政府交接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未有正面回應有否獲邀留任下屆政府,只說自己初心不變,目前會全力做好兩屆政府的交接。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我自己本身加入政府做公務員,之後出任問責官員,都有一個服務市民、建設香港、貢獻國家的心,這個初心一直沒變。現時行政長官當選人正全力進行組班工作,相信我們需要給予時間及空間,所以現階段一切有關組班的事宜,包括我個人的情況等我不會評論的,不過我們會全力支持,做好(兩屆)政府的交接。」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記者上班繁忙時段搭東鐵過海 沙田往灣仔快隧巴約40分鐘
【有線新聞】東鐵綫可以一程過海,少了人選搭隧巴過海上班,究竟搭東鐵快隧巴多少呢? 沙田去華富的170號隧巴總站,正正在港鐵沙田站對開,記者在東鐵過海段通車前一星期的工作日,試搭去灣仔辦公室。 上星期二早上八時繁忙時間,170隧巴站頭有十多人排隊,20分鐘一班車,上到車大量空座位可選。東鐵過海段通車後同一時段搭火車,中間第五卡月台不多人等車,兩分多鐘一班,很快到。 上到九卡車迫到很密集,等大約一兩分鐘才開車,大約七分鐘抵達九龍;坐巴士,這個時候仍在沙田博康邨、秦石邨上客,巴士乘客布先生:「我不會坐東鐵,(為甚麼?)因為太多人沒位坐。」坐了八個站,20分鐘才到獅隧準備過九龍,不過慢車,過了窩打老道都暢順,到公主道近愛民邨開始塞車,行下又停下,由愛民邨到紅隧巴士站用了大約20分鐘。 當巴士要50分鐘才到紅磡、仍要慢車入紅隧之際,搭火車大約13分鐘到紅磡。她以往搭沙田隧巴過海:「快10至15分鐘左右,一般都較趕,難起床就搭港鐵。」 巴士的確慢好多,搭了超過一個小時才在銅鑼灣景隆街下車,記者回灣仔辦公室要行多三個街口、約七分鐘;搭東鐵沙田去會展站,18分鐘便下車,全程15.5元,還比巴士便宜3.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多個首長級公務員擬開放招聘 議員憂影響士氣 聶德權稱公僕應歡迎競爭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開放招聘多個首長級公務員職位,有議員關注會否影響公務員團隊士氣。當局表示目前只是試行階段,會小心處理,但認為公務員亦應該歡迎競爭。 創科署署長、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等首長級公務員職位,將會做公開招聘及內部聘任,代表這些職位不一定再由內部晉升。有議員希望當局改革同時都要顧及公務員團隊的士氣。勞工界議員周小松(勞聯):「這次有一定程度超出公務員團體的預期,究竟1500名高級公務員中,會有兩成、三成,還是最後會全部擴大至公開招聘?」 聶德權:「我們都是用一個小規模、試行的方式去研究如何劃定適用範圍,如何挑選職位、如何做,所以放心,我們會小心處理這個問題。目前來說我沒有具體數字,我覺得他們應該要歡迎這些競爭才對,心態上應該這樣,因為如果有本事的話,亦都不會怕這些競爭。」 新的選拔制度會否需時太久?有議員就關注開放公務員內部應徵的新聞處處長一職懸空近半年,一直未有人接任。選委會界別議員黎棟國(新民黨):「連副處長經過20多年都沒辦法晉升為處長,招聘準則(可否)擴闊些,變成既可以從內部,又可以從外。」聶德權:「香港電台台長的經驗,過去都試過從外部招聘,也試過內部從政務職系派同事出任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違國安法者擬禁任社工 議員憂示威被視為危害國安 羅致光稱未見兩者有關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修訂社工註冊條例,被裁定違反危害國安罪行人士,不能擔任註冊社工。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指,業界憂慮過往參與的遊行示威,可能被界定為危害國家安全,政府表示看不到兩者有直接關係。 修訂社工註冊條例後,被裁定違反危害國安罪行的社工會被「釘牌」,唯一非建制派議員狄志遠擔心修例後會造成寒蟬效應,狄志遠:「社工在合法情況下會抗議、遊行、示威,或表達和政府不同的聲音,亦是我們過往的做法。大家會擔心過往這種行為,表達不同意見的聲音,會否被界定為危害國家安全。」 羅致光說建議的修例,暫時未列出所有危害國安涉及的範疇,是因為基本法23條尚未立法,認為今次修例清晰,怎樣才是危害國安可以參考案例,羅致光:「希望大家不要製造恐慌,在座不少朋友間中也會遊行示威,我有時自己接信,或派代表接信。我看不到遊行示威和危害國家有任何直接關係。」新界西南議員陳恆鑌:「委員發言時要實話實說,不能引起公眾恐慌,請大家留意。」 除了社工註冊條例,羅致光說政府亦正研究,修改其他專業範疇的法例。羅致光:「涉及《港區國安法》的執行,還有很多其他專業,特別是法定組織,有一些公權運用的時候,可能有些工作要作出調整。」至於何時會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法官指引更新 若言論過激該考慮提請換人審案 社交媒體追蹤、讚好應審慎
【有線新聞】司法機構更新《法官行為指引》,提出法官如果曾經作出過激言論而被質疑公正性,要考慮是否需要換人審案,同時提醒法官不應就政治事件發表意見,匿名受訪也不可以。 《法官行為指引》2004年首次發表,18年後終於更新,指引列出有甚麼情況下法官應該自行取消自己的聆訊資格,包括在案件較早階段,如果法官曾作出過激言論或發表若干意見,而可能令人質疑能否繼續公正處理案件,法官便要考慮自己是否「表面偏頗」,如果是便要請求上級將案件重新指派。所以指引提醒法官,口頭或書面判決中的批評均可能傷害到人,要確保批評有必要、合理及克制。 過去曾經有法官聯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新指引要求法官避免以個人身份或聯同他人,就涉及政治或具爭議的事公開表達意見或參與請願,新指引指法官面對傳媒及公眾批評,以及在網上被辱罵或「起底」,均應避免直接回應。法官要避免向傳媒發表意見,即使匿名亦然,如果獲邀寫書或供稿,要注意出版物是否質素低劣,以免給他人負面觀感。 新指引同時列出法官使用社交媒體時,要確保自己或親友不會不必要地公開私生活,將任何人或團體加為好友,給予「讚好」或「追蹤」都應特別審慎,訴訟雙方與法官之間透過社交媒體單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港大學者倡未滿60歲成年人免疫苗通 當局未計劃取消 何栢良認同未宜放寬
【有線新聞】港大兩名學者在報章撰文,說第五波疫情已築起免疫屏障,建議讓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政府說措施有助防控疫情,現時沒計劃取消。 本月底將實施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市民要打齊三針才可堂食以及進入處所。港大醫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及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陳德光,在報章撰文說,市民日常生活使用疫苗通行證,等同變相強制打針,按醫療原則下市民有權拒絕打針。兩位專家認為大部分成年人已打至少兩針,感染後重症同死亡風險很低,建議讓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不過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措施有助穩控疫情,現時未有「日落條款」,聶德權:「疫苗通行證措施是食衞局方面推行,現時未能說會維持多久,但現時來說,月尾疫苗通行證實施三針是有需要。」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認同要維持措施,何栢良:「香港仍是按步就班、緩慢推進的復常階段,預期個案會有上落,現階段疫苗通行證不宜放寬。」 有專家亦擔心一旦放寬疫苗通行證,會影響通關,中大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內地堅持清零狀態這個基礎下,以大局考慮。如香港希望與內地通關,假設放寬疫苗通行證會製造漏洞。」 他認為,60歲以下成年人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下月起65歲或以上長者可分階段申請樂悠咭 可經「八達通App」或郵寄遞交表格
【有線新聞】下月起、合資格的65歲或以上長者,可分階段申請「樂悠咭」。 首批是1956年出生,申請時間為期一個月,之後到1955年至1938年或以前人士,換卡日期直至2023年10月底。 「樂悠咭」持有人可享有兩元乘車優惠,申請人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或郵寄表格,200多個房委會及房協轄下屋邨都可以取得表格。遞交申請後大約四星期內會收到「樂悠咭」,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相信申請程序不會太麻煩。羅致光:「不是經常要更換的物品,正如有時我們要更換身分證,有少許不便,只不過是申請一張卡,我相信不會製造太大困難。」 樂悠咭申請時間: 1956年|2022年6月1日至30日 1955年|2022年7月1日至31日 1954年|2022年8月1日至31日 1953年|2022年9月1日至30日 1952年|2022年10月1日至31日 1951年|2022年11月1日至30日 1950年|2022年12月1日至31日 1948至1949年|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 1946至1947年|2023年3月1日至4月30日 1943至1945年|2023年5月1日至6月30日 1939至19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政府新聞處今早系統異常 公布網一度受影響 已報警處理
【有線新聞】政府新聞處電郵系統及對外系統出現異常,已經報警,新聞公報網頁亦一度受影響。 新聞處向傳媒的發布系統早上曾發出多份新聞稿,惟官網顯示暫時未有稿件,系統在中午恢復正常。新聞處強調受影響的系統沒有儲存個人或保密資料,會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聯繫,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壹傳媒欺詐案 前營運總裁周達權轉任特赦證人 稱力高98年已進駐蘋果大樓
【有線新聞】壹傳媒用地欺詐案,前營運總裁周達權以「特赦證人」身份出庭作供,他指力高顧問公司1998年已經搬入蘋果大樓,壹傳媒財務總裁和行政部會幫忙處理力高事務。 周達權是其中一名被告,他經特別通道進入區域法院,在庭上確認收到免於起訴書,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 案情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和前行政總監黃偉強1998至2020年期間,容許力高顧問公司使用蘋果大樓,違反租契,意圖詐騙地主香港科技園公司。 周達權提到自己1993年加入壹傳媒,擔任財務總監,他指力高顧問公司是黎智英的私人公司,資金和營運方向由黎智英主導,他提到力高的員工自1998年公司註冊地址改為蘋果大樓後,便在大樓內工作,而蘋果大樓的「水牌」從未有力高的名字。 周達強又指一直以來,壹傳媒財務總裁會幫手處理力高事務,壹傳媒行政部員工則曾經協助力高處理行政事宜,至於力高開支票亦會經他本人、壹傳媒前行政總監黃偉強、財務副總裁Dennis Hung或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其中兩人簽發。不過他說不清楚力高有多少員工,只是知道有聘請司機、船長、船員和家庭傭工等。 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開庭前警告,切勿以不同形式接觸或影響證人周達權,否則很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多款嬰幼兒小食含添加糖或鹽 最高一款100克含80克糖 消委會籲家長留意營養標籤
【有線新聞】消委會發現多款嬰幼兒小食都含有添加糖或鹽,不適合幼兒食用,提醒家長選購時要留意營養標籤。 一些嬰幼兒小食很多都標榜含蔬菜、水果等健康食材,不過家長買給子女時要留意,可能對小朋友來說會過甜或過鹹。消委會檢視市面上37款預先包裝嬰幼兒小食,包括米餅、泡芙、小蛋酥、乳酪粒和穀類小食,29款含添加糖、濃縮果汁,當中近八成成分表列明有添加糖和濃縮果汁等游離糖來源,不符合英國和美國衞生機構,兩歲以下兒童不應食用添加糖食品的建議,當中13款更達到「高糖」水平。糖含量最高的一款每100克含有80克糖,一歲小朋友吃一包,就差不多達到世衞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上限。除了不建議嬰幼兒攝入添加糖,本港、中國內地和英美衞生部門亦認為,一歲以下嬰幼兒的食物不應該添加鹽。 不過消委會發現約三分一小食樣本都加了鹽,其中一款米餅鈉含量超標1.4倍,達到高鈉水平。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千萬勿讓他們吃重口味的東西,很多時父母、公公婆婆餵小食予嬰幼兒時,見他們吃得開心便不斷餵,其實對他們營養健康會有負面。你們是很需要懂得看營養標籤,因為當你選擇小食給小朋友時,你不是隨便覺得包裝好看、好味些、又吸引些,看上去較有趣便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