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29日
冀最低工資委員會有商有量 羅致光:各方企硬加深分歧 郭偉強批政府卸責 商界冀續凍薪
【有線新聞】最低工資委員會在10月底之前要向行會遞交檢討建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如果社會出現「大聲便是正確」的風氣,只會加深社會分歧。 最低工資委員會前年未達共識,最低工資第一次凍結,維持時薪37.5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說,希望委員今次有商有量、達成共識,又說如果社會滋生一種政治風氣,「企硬」可站在道德高地、「讓步」等於放棄原則,凡事只看誰拳頭大、大聲便是正確,只會加深社會分歧甚至出現撕裂。 有工會說政府有最終決定權,要求這一次調整追回過去四年通脹,勞工界(工聯會)郭偉強:「政府才是最大聲,問題是政府取態是怎樣,如果政府幫助工友,工友才有機會大聲一點,如果政府不幫助工友,永遠也是商界最大聲。」 商界認為事實剛好相反,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勞工界一定會在調整(最低工資)時,沒理由不為業界爭取,現時環境下你大聲也沒有用,因為真是沒生意,每個(商人)也很慘,你大聲叫也是慘。」 他說疫情未完,希望接下來繼續凍結最低工資,否則會為僱主帶來沉重負擔。
- i-Cable
- 2022年05月29日
元朗母子疑單位內燒炭 一歲兒送院不治 警列謀殺及企圖自殺案
【有線新聞】一對母子在元朗的單位內昏迷,一歲大的兒子送院後死亡,警方列作謀殺及企圖自殺案。 現場是水邊圍邨康水樓,昨晚9時許,警方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發現他的妻子及兒子在單位內昏迷。警方接報到場,發現一名42歲女子及其兒子昏迷在房內,旁邊有燒過的炭,兩人送往博愛醫院救治,一歲兒子搶救後、證實不治,案件列作謀殺及企圖自殺案。
- i-Cable
- 2022年05月29日
杏花邨34座解封 沒發現確診
【有線新聞】柴灣杏花邨34座解封,沒有發現確診。 杏花邨34座,有435人檢測,政府派員到訪152戶,28戶無人應門要跟進。大廈因為有確診個案及污水驗到有病毒,昨天要圍封強檢。
- i-Cable
- 2022年05月29日
日日有頭條:97年北控掛牌股民爭相認購
【有線新聞】香港回歸前,掀起過一股「紅籌熱」。1997年,北京控股在香港掛牌,股民超額認購,上市首日升幅達2.2倍,每認購一手即賺逾5萬元。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西九龍屋苑會所兩女童遇溺昏迷 其中一人送院後證實死亡
【有線新聞】西九龍一個私人屋苑有兩名女童在會所遇溺昏迷,其中一人死亡。 遇溺的女童昏迷,由救護車送到伊利沙伯醫院搶救。 晚上8時許,柯士甸道西一個私人屋苑的會所泳池內,兩名女童懷疑遇溺昏迷,職員報警,救護員將兩名女童送院。警方正調查事發原因。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旺角謀殺案多一人被捕 至今六人落網、皆有黑社會背景 包括懷疑主腦
【有線新聞】一對情侶星期五追債時被人斬傷,男子送院後不治。警方再拘捕多一名疑兇,至今有6人被捕。 其中一名疑犯黑布蒙頭,晚上被帶返兇案現場砵蘭街299號一個單位調查。事發星期五凌晨,一對情侶到懷疑釣魚機賭檔追債約10萬元,其間被約10人持刀及硬物襲擊約1分鐘,兇徒之後坐兩輛車逃去。男子被斬傷,送院後不治。 警方拘捕6人涉嫌謀殺及協助罪犯,全部有黑社會背景,包括一名37歲男子,相信他是兇案的主腦,其餘的人在旺角、深水埗及機場被捕。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警司鍾雅倫:「其中一名在機場被我們拘捕的男子當時持有一張單程機票準備飛往泰國。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正準備潛逃香港。至於涉案的兩輛車在(周六)較早時份在馬游塘村及大角咀找到,亦在其中一輛車找到凶案用過的刀。」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杏花邨34座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杏花邨34座強制檢測。 工作人員在大廈外圍設置臨時檢測站,安排居民落樓採樣。政府說大廈污水驗到有病毒,亦有確診個案,所以圍封,目標明早11時完成行動。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荃灣城門水塘女子疑失足遇溺亡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荃灣城門水塘懷疑遇溺死亡。 警員用綠色帳篷蓋住死者屍體,封鎖現場調查。下午近3時,途人發現一名女子在城門水塘主壩,懷疑失足墮下水中遇溺,於是報警。救援人員到場將女事主救起,當場證實死亡。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增270宗確診 中環酒吧11顧客確診 牽連6名鄧佩瓊中學生 BA.4、BA.5恐入社區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70宗新型肺炎確診,多1人死亡。中環酒吧ZENTRAL出現群組爆發,11人染疫,連帶令元朗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6名學生中招。至於德思齊國際學校爆疫,相信與BA.2.12.1分支有關。 中環酒吧ZENTRAL位於蘭桂坊加州大廈4樓,6男5女的確診者、17至29歲,本月21日晚上11時後到過這間酒吧,有人當時已經有病徵,安心出行記錄顯示,有人最遲凌晨5時才離開酒吧。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進入的時間很準確,因為他們進入時要掃描安心出行,但離開的時間要問每一個個案,究竟他實際是何時離開,因為安心出行有時有些人忘記了離開時沒有按『離開』。有些客人可能未必固定坐同一張枱,可能那天晚上在餐廳、酒吧內都會與其他人交談,可能會走來走去。」 其中一名去過酒吧的人是23歲兼職籃球教練,星期二發病前去過元朗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教球,當時有30名學生,其中6人驗到陽性。暫時未知這17名有關連的確診者屬於Omicron哪一種病毒分支。 至於太古城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就懷疑與BA.2.12.1分支群組有關,學校多一名學生染病,而最先發病的學生就住在太古城鄱陽閣,住他樓下的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鄭若驊:已有法援不必眾籌打官司 稱收款被用作危害國安、將研立法規管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說,香港有法援制度,眾籌支援訴訟根本毫無必要,款項可能是支援危害國安行為,政府會研究立法規管。 《港區國安法》實施近兩年,186人涉嫌違法被捕,兩間傳媒公司結業,外國不時發聲明關注。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說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斷詆毀《國安法》,但事實勝於雄辯,受影響的只是少數人。王靈桂:「傳媒數量不降反升,新聞的生態更加健康,經濟金融繼續堅挺。這都充分說明香港國安法是香港法治的強心針,是居民權利、自由的守護神。」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說,香港未來要應對非傳統國安風險,包括經濟、網絡、文化安全,例如眾籌活動表面上是做慈善、資助訴訟,「其實是用作籌劃或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行為。其實像香港這一類,已經有法律援助制度的司法管轄區,這些聲稱要眾籌打官司的活動,其實根本毫無必要。」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過去有人利用媒體、藝術宣揚反中央、反政府的訊息,證明23條立法有必要。鄧炳強:「早前曾經有一間已停運的網媒故意就我在記者會有關《基本法》23條立法的發言作出誤導性報道,這絕對不是第一次,亦相信不是最後一次,但我一定會揭穿他們的真面目,將真相還原給大家。」他說,當保安局發現有抹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三男涉藏大批攻擊性武器被捕 警檢開山刀、軍刀等 一人更涉禁錮、非禮被通緝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三名男子,涉嫌藏有大批攻擊性武器,檢獲的包括八把開山刀、兩把軍刀、兩支伸縮棍及鐵錘。 警方前日在牛頭角展開反三合會行動,拘捕兩名男子、檢獲軍刀,其中一人涉嫌非法禁錮及非禮一名13歲少女案被通緝。警方經調查後,昨日搜查九龍灣麗晶花園一個單位,檢獲這批武器,拘捕男戶主。被捕三人介乎18至23歲,警方相信批武器會用作幫派打鬥用途,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i-Cable
- 2022年05月28日
上水女子意外墮馬 受傷昏迷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上水騎馬期間意外墮馬受傷昏迷。 46歲事主頭部受傷,送院時要戴上頸箍保護,由朋友陪同到威爾斯醫院治理。現場是金錢路一間私人會所,上午近11時事主在會所馬場策騎時,從馬背墮下暈倒,被朋友發現報警。警方初步調查,相信事主意外墮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