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九人涉用「彈票黨」手法騙取270萬元被捕 其中四人未滿18歲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九人涉嫌用俗稱「彈票黨」的手法,騙取至少270萬元,其中四人未滿18歲。 檢獲證物包括支票和多部電話。警方指,集團透過網上交易平台約受害人交收鑽石和名貴手錶等,以支票付款、但未能兌現。今年2月起,至少十多人被騙,涉款最多60萬元,九人涉嫌串謀詐騙被捕,其中四人14至16歲負責交收和存入支票。警方呼籲青少年不要為賺快錢以身試法,家長應留意子女有否不明來歷金錢,以免被人利用。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古諮會委員指難納海鮮舫入保育範圍 單靠餐飲亦欠吸引力 學者倡打入本地市場
【有線新聞】有古諮會委員說,現行法例難以將珍寶海鮮舫納入保育範圍,又說單靠做飲食很難維持吸引力。 多位議員提出要保育珍寶海鮮舫,但有古諮會委員說,這個議題不會納入討論範圍。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委員何鉅業:「定性而言,船未必納入古物古蹟條例去處理,撇開這個性質外,它的影響是否具廣泛性、整體歷史價值如何、它與周邊社區關係如何,在古物古蹟條例之下似乎沒有針對這些,而且它的年紀(歷史)相對較輕。」 不止歷史較短,他更指沒吸引力,何鉅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飲食文化,但要維持餐飲功能,似乎現時營運上相信有困難。即使找他人接手也很難經營,也無法持續。如果變成景點、沒內容,似乎欠缺及喪失很大的文化吸引力。」 有經濟學者認為,一個景點要有多些配套才可吸引本地遊,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純粹只靠外國人是比較難經營,因為現時疫情關係,一定要打開本地人市場,例如增設穿梭巴士在海洋公園,在金鐘或中環站接載市民吃海鮮,那便可以維持到、有本地人的生意去經營。」 他估計這艘船單是維修保養一年就要幾千萬元,相信短期內很難達到收支平衡。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前年七一示威 一男涉破壞鐘錶珠寶店、承認刑事損壞罪 判囚十周
【有線新聞】前年七一示威,一名男子破壞鐘錶珠寶店,承認刑事損壞罪,判囚10星期。 案發前年回歸紀念日,曾任區議員助理的被告麥烈誠在銅鑼灣及灣仔,破壞三間鐘錶珠寶店的玻璃窗。裁判官判刑說,當日遊行未獲警方批准,被告接二連三地破壞玻璃窗,雖然不至於暴力,但仍然用了相當程度的武力。考慮到被告認罪及承擔刑責,加上已向店舖賠償近10萬維修費,判囚10星期。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林鄭月娥指中環街市活化後 達到當年任發展局局長訂下目標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活化後中環街市成為白領好去處,達到她當年做發展局局長訂下的目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近有一句說話很流行,就是『以結果為目標』。我當日的目標就是令中環街市成為一個遊人如鰂,特別是在中環上班的白領有個好去處。今天是6月1日,即我本人(任期)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我開始執拾辦公室,但這些並非垃圾,這些是非常精彩的微型(磁石),微型特別好看,放大的東西通常是很醜陋。」 市建局及華懋集團於中環街市,舉行回歸25周年微型展覽,林鄭月娥贈送她珍藏的微型建築磁石給華懋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展覽展出至下月16日,以城市發展為主題,展出100件微縮作品以及攝師大師何藩的照片。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第六次提訊 17名被告交付高院審訊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第六次提訊,其中17名被告將交付高等法院審訊。 17人當中,林卓廷、梁國雄等6人還柙,其餘11人包括黃碧雲及陳志全等,則獲准繼續保釋。案件共有47名被告,他們涉嫌參與2020年民主派初選,被控一項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政府擬禁大麻二酚CBD 有餐廳料生意跌一成 崔俊明撐規管:易轉化為有害物質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例禁止售賣和管有大麻二酚CBD,有售賣CBD飲品的餐廳估計生意會跌一成,藥劑師組織支持政府規管。 這間咖啡店售賣CBD產品一年,不過接下來可能沒法售賣,有店員預計生意下跌大約一成。Natalie:「我們有些熟客每日也會叫CBD產品加入咖啡或飲品內,覺得冷靜點,可以幫助之後一整天工作,可能要向他們解釋政府有這個(修例)決定、我們也不想,但迫於無奈。」 她說店舖只賣純CBD精油,相信不會有副作用,「其實CBD作用主要是幫助調節自身情緒,比較鎮靜方面,不是像大麻一般、令人興奮,覺得是一般人對CBD的誤解。如果裏面真是含有THC(四氫大麻酚),其實也不會多於0.03%,才可出境來到香港。」 海關早前曾經在CBD產品中,驗出含有受管制、會損害健康的四氫大麻酚,有藥劑師支持政府修例規管,說即使是百分百純度的CBD,亦不代表百分百安全。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它(CBD)很容易(接觸到)空氣和水分,轉化成有害大麻成分,叫四氫大麻酚,只要已開封、樽蓋打開了,其實已經有機會轉化做有害物質,有機會導致急性心臟病發或中風,甚至對腦部細胞受損,導致思覺失調。」 政府計劃今年內向立法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首次有劏房業主因向租戶濫收水費被定罪 罰款5,000元
【有線新聞】首次有劏房業主因為向租戶濫收水費被定罪。 被告是長沙灣一個劏房單位的業主。水務署去年底接獲投訴,指被告涉嫌向租客濫收水費,被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承認違反新修訂的《水務設施規例》,罰款5,000元。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增505宗確診 酒吧群組續擴大 快測呈報、覆核假陽數字急升 當局不排除有虛報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05宗確診,衞生防護中心說快速檢測確診數字明顯增加,覆核後「假陽性」的比例亦急升,不排除有人虛報。 單日確診數字突然飆升至超過500宗,其中核酸檢測佔151宗,較前一日只多了7宗,不過經快速檢測平台呈報的就大幅增加了近140宗、達354宗,佔確診個案的70%。衞生防護中心不排除有人虛報在過去數天確診,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我懷疑有很大機會,很多市民由於5月31日疫苗通行證驅使他們用一個方法,呈報舊的數據(確診記錄)。」 徐樂堅說,現時每宗呈報快測陽性的個案都會再做核酸檢測,近日複檢後發現「假陽性」的比例由過往約7%,飆升到15%至38%。徐樂堅:「希望讓市民知道,去到今天不要特別糾纏於,拿回今年2月、3月其實已經過了數個月的康復記錄。如果刻意提交假資料是有法律責任,如果是為了康復碼或疫苗通行證,最理想就是打一針就可符合三針要求。」 感染群組方面,中環兩間酒吧分別再多4宗及17宗個案,兩個群組累計80人確診。當局追查還發現土瓜灣利榮大廈,除了與太古城麥當勞群組相關的一家三口之外,再多三個單位、共5名居民確診,懷疑有垂直傳播,所有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都已經送去隔離或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旅發局推「賞你食」半價餐飲現金券
【有線新聞】旅發局推出「賞你食」半價餐飲現金券。 市民可以到活動網站用半價買價值200元或400元的現金券,每人最多各買一套,一共有二萬套。明天起一連六個星期,逢星期四早上10時公開發售,現金券可以在全港800間餐廳使用,8月10日前要用完。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有專家料部分確診者或屬快測假陽性 倡恢復以往做法、核酸檢測陽性方視為確診
【有線新聞】有專家估計部分快測陽性的確診者可能是「假陽性」,建議政府收緊確診標準,核酸檢測陽性才視為確診。 2月底第五波高峰期每日都有數萬人染疫,核酸檢測趕不及做,政府決定將快速檢測陽性都視為確診。近一個月以來每日確診都徘徊在二、三百宗左右,有專家建議政府此時可以恢復以往的做法,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快速測試和核酸檢測(確診)比例,可看到快速測試的比例多很多。快測的準確性沒那麼高,可能有些個案未必真的(確診),可能是假陽性。我們建議可以考慮,如果快速測試陽性,該名人士應該再去社區檢測站做核酸(檢測),作為確定他是否真的陽性,然後才正式納入他為確診人士。」 政府因應爆發酒吧群組,預告未必如期在月底第三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孔繁毅認為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才決定,「如果走勢都是向下,或維持在200宗左右,這個情況是可以考慮再放寬。要留意外防方面如果有全新變種病毒傳播,可能就要收緊外防輸入及社交距離措施,如果都是Omicron的話,其實(社區)整體的保護力是足夠。」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警務處前副處長郭蔭庶 獲委任為公務員學院院長
【有線新聞】警務處前副處長郭蔭庶成為公務員學院首任院長。 政府上年11月開始招聘,經公開及內部遴選後,決定委任郭蔭庶為首任院長,下月5日履新。他今年57歲,任職警隊31年,三年前升為副處長、直至今年4月退休。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郭蔭庶有卓越領導、管理及組織能力,有志透過培訓令公務員隊伍,更能擔當政府骨幹角色,確保一國兩制全面準確落實。
- i-Cable
- 2022年06月01日
稅務局:上年度總稅收達3,785億元 新一年度「綠色炸彈」再臨、報稅表即日起派發
【有線新聞】稅務局上年度總稅收創歷史新高,達3,785億元,新一年度「綠色炸彈」又殺到,報稅表即日起派發,可以預先申報住宅租金扣稅、上限10萬元。 剛結束的21/22課稅年度,稅務局估算總稅收超過3,785億元,比上一個年度多477億元、升幅14%創歷史新高。拆細來看,利得稅、博彩稅、印花稅、個人入息課稅、物業稅、薪俸稅收入齊升。升幅最多是利得稅,有23%,博彩稅都有22%升幅。稅務局局長譚大鵬:「我們發現再對上一年,20/21財政年度可能因為疫情關係,或者經濟環境逆轉得比較大,他們申請暫緩繳納的暫繳稅情況比較厲害,即是有不少數目的暫繳稅。大家預期企業盈利下跌,但到我們正式做20/21年度評稅時跌幅不是太大。」 新一年度「綠色炸彈」又殺到,填表要留意多了「住宅租金扣除」項目,一旦立法會通過,計算暫繳稅時會扣減,每年扣稅額上限10萬元,條件包括納稅人本身沒物業、租住的地方是主要居所等。譚大鵬:「父母租給子女當然不可以,納稅人配偶的父母租給納稅人其實都不可以,或者關係比較密切的人,做一些安排製造到似租樓情況,事實上不是租樓,可能將本來給家用的當是付租金。」 本年度總稅收預計3,9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