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屯門龍門居第十座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屯門龍門居第十座圍封強檢。 大廈外架設帳篷讓居民檢測,政府說審視確診個案及污水檢測病毒量等因素後,決定圍封強檢,目標明早約11時解封 。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石籬中轉屋有居民不滿跨區安置單身戶 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
【有線新聞】石籬中轉屋年底清拆,有居民不滿跨區安置,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 申請人許榮恩是石籬中轉屋居民,答辯人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運房局局長陳帆。許榮恩在入稟狀指,他輪候公屋14年,因屬單身居民,未合資格編配公屋,須入住屯門寶田中轉屋,與中轉屋其他類別居民安排有分別,認為安置措施對單身住戶不公平,違反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條例,要求房署給予公平的公屋安置。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增1,047宗確診 相隔兩月再破千 培正中學師生聚會六人染疫 四院舍再現傳播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確診相隔兩個月再度破千,衞生防護中心不再將本地個案及輸入個案一併公布,解釋因為輸入個案與社區傳播無關,分開公布更能反映疫情發展。 疫情反彈,本港確診數字再度破千,1,047宗個案當中,971是本地感染,76是輸入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星期二起改變模式,不再將本地個案及輸入個案相加作為確診總數,衞生防護中心解釋是想優化模式。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之前公布較多複雜及細分的數字,但這些數字未必可以讓市民容易掌握到或從數字了解疫情走勢,輸入個案數字很受現時入境政策(影響),若多人抵港,輸入性個案自然多,數字對實際現時在香港的疫情或社區傳播無直接關係。」 學校方面呈報多147宗個案,一名培正中學中五女學生,感染Omicron BA.2變種病毒分支,6月12日發病。她本月10日與60多名同學及5名老師在何文田太平道食美軒聚會,聚會中另外有5名學生檢測呈陽性,其中3人與該女生同枱,另外同枱的10名學生列為密切接觸者要家居檢疫,其他參與聚會的學生則停課至本月19日。歐家榮:「吃晚飯的聚會大概60多人,涉及這間學校的田徑隊隊員及老師,當中有傳播出現,有數個個案坐同一桌,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立會通過架構重組方案 張國鈞、麥美娟等人缺席 狄志遠投反對票:人多手腳亂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新一屆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增設兩個政策局及三名副司長,每年多約9,500萬元開支。多個建制派政黨表明贊成,認為副司長有效協調部門工作;非建制派狄志遠投反對票,批評架床疊屋、人多手腳亂。 新一屆政府架構重組方案提上立法會不足一個月,是否增設副司長仍然有分歧。 選委會界別陳紹雄:「雖然我支持決議案,但我對當中重組安排有所保留。新增三名副司長權責並不清晰,主要職責描述只是說協助司長,像是司長副手加秘書,我認為這是不理想。」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那麼多次會議中,至今我未明白清楚三名副司長工作範圍是甚麼。新結構我覺得有點架床疊屋,可能是人多手腳亂,唯有對今次議案投反對票。」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一枝竹仔會易折彎,幾枝竹一紮斷節難』,團結方可有力量。候任特首李家超像船長,最重要指揮若定,知人善任。」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發言時唱歌沒問題,最重要不要走音。」 港島西(新民黨)葉劉淑儀:「律政司轄下有100個首長級職位,其實工作範圍非常廣泛,我覺得律政司找多一位副手,協助協調律政司六個部門工作有幫助。」飲食界(自由黨)張宇人:「律政司司長像以前港英時期的律政司,而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佔旺女村長」畢慧芬服刑時兩度非禮17歲女囚友 罪成加監三個月
【有線新聞】正服刑的「佔旺女村長」畢慧芬兩度非禮女囚友,法庭裁定罪成,加監三個月。 畢慧芬被控去年2月,分別在屯門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日間活動室和浴室,猥褻侵犯一名17歲女囚友,被裁定兩項非禮罪成。裁判官李志豪判刑指,被告在羈柙時犯案令事件變得嚴重,加上事主年輕,監禁無可避免,判監三個月,與被告另一案件刑罰分期執行。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大老山隧道四車相撞 四人受傷
【有線新聞】大老山隧道管道四車相撞,四人受傷。 意外涉及兩架私家車、一架旅遊巴和一架的士。下午約2時,四架車沿大老山隧道入新界,懷疑有車因應交通情況減慢車速,導致四車連環相撞,警方將涉事車輛拖往隧道沙田出口調查。傷者包括兩女一男及一名男童,全部清醒,其中外籍男子在現場初步治理後送往威爾斯醫院。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康文署明年推新預訂場地系統 取代「康體通」 另正開發及測試城市售票網新系統
【有線新聞】康文署明年會推出全新預訂場地系統,取代「康體通」。 民政事務局書面回覆指,新系統設有過濾機械人程式軟件,一旦發現不尋常預訂情況,會即時分析及攔截,避免有人炒賣。市民需要實名登記,新系統會以先到先得及抽籤,分配場地及設施,預計於明年分階段運作。 另外,城市售票網的新系統正進行系統開發及測試,例如大幅提升系統容量,預計於今年第四季投入服務,會增加八達通、轉數快等電子支付方式。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1823熱線上半年接430萬個電話 按年增逾七成 來電等候多於一分鐘
【有線新聞】1823熱線過去半年接獲430萬個來電,按年增加超過七成,來電要等候多大約一分鐘。 1823熱線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接到430萬個來電,按年多約180萬個。來電等候時間較去年同期多53秒,等超過一分鐘才有人接聽,平均有一半電話被系統斷線。政府解釋,今年2、3月,平均有三至四成前線員工染疫、檢疫或者要強制檢測未能上班,高峰時有近六成員工未能當值。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立會三讀通過僱傭修訂條例 僱員確診、隔離獲有薪病假 周五刊憲生效、不設追溯期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僱傭修訂條例,僱員隔離或檢疫可享有有薪病假,周五刊憲生效,但不設追溯期。 疫情持續兩年多,打工仔終於有法定檢疫假,證明文件不再限於醫生紙,電子版的隔離或檢疫令亦可以,僱主亦不能因此解僱未能上班的員工。 不過法例生效前受影響的打工仔全部都不能追討,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這次到我含淚支持,過去我們不斷向政府爭取設立追溯期的條文,一併保障之前一直遵守防疫規例的打工仔,然而政府始終不願意採納。」勞工界(工聯會)梁子穎:「以前染疫的個案無法透過修訂法例去處理,令草案功效大減,但遲到比缺席好。」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有追溯力可能將本來合法的情況變成不合法,出現勞資雙方皆未能遇見及難以處理的情況,既容易引起混亂亦不合理。」 商界說要處理的還有虛報問題,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邵家輝:「官員指30%(快測),造假30%,政府食衞局的說法,不是想挑戰你,只想表達並非你們的說法一定正確,民間有很多智慧,很多人發現這些情況。」羅致光:「我在此強調及提醒市民切勿虛報個案、以身試法。」 修訂條例會在刊憲當日生效,當中亦包括如果打工仔不接種疫苗,又未能提供充分醫學證明,僱主解僱他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公務員事務局:129名公務員因不理會或拒簽宣誓聲明 去年底離開政府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說,129名公務員因不理會或拒絕簽署及交回宣誓聲明,去年底前已離開政府。 公務員事務局書面回應議員就公職人員宣誓情況的提問,指出有535名非公務員政府僱員,因無理會或拒絕交回聲明,已於去年8月或之前離開政府。至於其他公職人員的宣誓安排,特區政府正制訂合適實施方案。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陳帆指有信心將藍隧道今年通車 有議員質疑當局拒提早豁免收費做法
【有線新聞】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有信心將藍隧道可於今年內通車,不會提早豁免將軍澳隧道收費,以免推高車流量,但有議員質疑當局理據。 新界東南(民建聯)李世榮︰「如果將軍澳隧道本身收費比較高昂,如50元、80元,你取消就有機會吸引外來的車輛,但各位同事,現在將軍澳隧道只是3元收費,這3元,如果要阻礙他們,一早便阻礙了,他們會因為取消3元而多駕車嗎?」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我們亦要為全港市民出行負責,如果我們的科學數據及分析顯示,在沒有另外的通道而進行隧道費豁免,引致交通擠塞情況,我們覺得在現時並不適宜豁免將軍澳隧道收費。」
- i-Cable
- 2022年06月15日
陳帆指東鐵未來增至2.5分鐘一班車 已加購三列列車 相信足夠應付短中期需求
【有線新聞】東鐵過海段現時繁忙時間2.7分鐘一班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說,未來班次會增加至2.5分鐘一班,相信足夠應付目前需求。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已增採購三列列車,將列車數目由34列增至37列,列車應今年年底或之前分批送抵香港。新的信號系統整體營運效率,可以提升至每2分鐘一班列車,有關列車數目需要達42列列車,我們相信現時37列列車的安排,足以應付短中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