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盧寵茂稱上任後會爭取旅客檢疫縮至五日或更短 商界旅遊界歡迎
【有線新聞】候任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說,上任後會爭取縮短旅客檢疫期至五日、甚至更短,商界和旅遊業界都表示歡迎。 現時海外旅客抵港後,要到隔離酒店檢疫,第六及第七天快速測試呈陰性後,最快第七日可離開酒店。 候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電台訪問的時候說,現時來港旅客只有約1%帶有新冠病毒,若可提早找出患者,再配合居家隔離和採取「點對點」行程,有條件縮短檢疫日數至五日、甚至更短。 商界及旅遊業界都歡迎,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我認為再短一些都可以,時間都是成本,你約客人在香港見面,都希望來到香港能盡快跟商業夥伴見面,入境可以放寬至7天,然後再到5天、4天、3天,更為理想。」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由14天到7天,大家已經好有反應,想出門去旅行,現檢疫房間數量都緊張,如果將檢疫日數由七天減到五天,變相(使用)房間數量進一步增加。」他又形容檢疫期的縮短是摸著石頭過河,要逐步放寬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國安處拘三人涉煽動 與較早前格鬥訓練班案有關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再拘捕多三人,涉嫌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與較早前的格鬥訓練班有關。 國安處在周三及周四拘捕3名介乎39至50歲的男子,在他們住所檢獲已開鋒的開山刀、劍及投斧等武器,涉嫌與今年3月一個煽動仇恨的訓練班有關,以習武為名煽動以武力反抗政權。 另外,國安處亦在黃大仙及元朗拘捕兩名男子,涉嫌在社交平台發布帖文引起或加深香港不同階層的惡感及敵意,及煽惑他人使用暴力,他們被控作出煽動意圖的作為,星期五在西九龍法院提堂。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僅重0.65克 迷你機械螢火蟲獨特「螢光」助傳信 或成搜救、偵測好幫手
【有線新聞】美國有學者研發了一種又輕又細小的機械螢火蟲,更採用特殊的發光技術,可以在搜救等任務中,以「螢光」發出簡單訊號。 飛行器最輕的極限在哪?這隻機械螢火蟲可能就是答案。它的重量只有0.65克,和一隻大黃蜂差不多重,擁有四對薄膜狀的翼,安置在四個角落,就算其中一對翼撞到障礙物,靠另外三對翼維持平衡,馬上可以恢復飛行。 至於負責拍翼的驅動器,是由納米碳管塗層覆蓋一片彈性聚合物、再捲成圓筒狀,當電壓變化,納米碳管會伸展及收縮,令圓筒變成彈簧,帶動拍翼動作。 不過單純飛行沒甚麼應用價值,至少要有發光功能,但一般LED肯定太重,學者想到最輕的發光機制是硫酸鋅粒子,有電流過時會發出冷光,將這種粒子散布在通電範圍,拍翼時就會順道激發「螢光」,螢光本身可以是文字符號,附帶某種訊息,甚至可以用發光的飛行軌跡畫出簡單暗號,傳話給其他飛行器甚至人類。這類機械螢火蟲發展下去,在搜救或情報工作也有可能大顯身手。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元朗晚上一度停電 約萬三戶受影響 中電致歉 料與電纜橋復修有關
【有線新聞】元朗部分樓宇晚上一度停電,13,000戶受影響,消防處接獲六宗困升降機報告。 元朗蝶翠峰晚上漆黑一片,停車場及泳池仍有燈光照明,目前已經恢復供電。在西菁街,有消防車出動,消防處表示晚上八時至八時半間,接到六宗被困升降機的報告。 中電發言人指,晚上約八時,元朗大棠路一帶約13,000戶供電不穩,於8時30分回復正常,相信與元朗電纜橋復修工程有關,向客戶致歉。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曾任頭條新聞主持 資深舞台劇導演古天農逝世 終年69歲
【有線新聞】資深舞台劇導演古天農去世,終年69歲。 古天農80年代已活躍於舞台劇界,1993年起出任中英劇團藝術總監,是劇團的首位華人藝術總監,他先後執導、編寫及演出多部作品,包括《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相約星期二》等,曾奪得多個舞台劇獎項,亦曾擔任港台節目《頭條新聞》主持,以及藝發局藝術推廣委員會主席等。古天農的家人通知劇團,他昨晚身體不適,今早在睡夢中離世。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稱人手流失嚴重 醫管局擬引入曾援港內地醫生來港 料首批涉五至十人
【有線新聞】醫管局人手流失嚴重,計劃引入大灣區三甲醫院,有經驗的醫生來港工作,預計首批涉及五至十人,未來不排除擴展至其他職系。 醫管局人才流失嚴重,去年4月起,一年間有接近500個醫生辭職,佔整體7.9%。同時流失了2600個護士,流失率達9.5%。 主席范鴻齡說情況令人憂慮,正與廣東省衛健委商討,希望對方可以推薦五至十名曾到香港抗疫的內地醫生過來幫忙,未來會有輪替制度,每名醫生來港不會超過一年,又說已有「心儀」名單。范鴻齡:「他已熟悉香港運作,和我們某些同事合作良好,至於他們可否抽調那些人到港,由他們決定,一切安排必須符合兩地法規。即使獲醫管局聘用,仍然要經過有限度註冊的規定。換句話說,我們要把申請交至醫委會審批,現時先開始是醫生,不排除其他職系也有機會。」他強調計劃不會影響本地畢業生求職及醫護升遷,亦推出多項挽留人才的措施,包括容許醫護延遲5年至65歲才退休,已有960名員工參加計劃。 醫管局大會亦通過另一招挽留人才措施,提供低息置業計劃。服務滿3年的員工可貸款最多600萬元置業,醫管局會津貼3厘利息。范鴻齡:「香港,你也知道最困難是居住,如果可以解決住屋問題,希望他們可以安心在醫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曾國衞陳國基確診 周日政總曾與下屆官員見記者 未知能否趕及七一宣誓
【有線新聞】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特首辦主任、候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確診新型肺炎,正接受隔離,未知能否趕及七一宣誓就職。 確診的陳國基和曾國衞星期日與政府新班子一同見記者,二人當時分別站在候任特首李家超的旁邊及後面,他們最後上班日分別是星期一及星期三。陳國基妻子日前確診,曾國衞的妻子、海關關長何珮珊檢測陰性,正檢疫。 曾國衞接受本台查詢時,表示自己沒有病徵,正服食連花清瘟膠囊,至於宣誓就職安排仍有待通知。 如果接種了至少兩針,在確診的第六及第七天做快速測試,連續兩日陰性的話,第七天可以完成隔離,有機會趕及七一之前,政府回覆說會密切留意情況、適當安排。 另外,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劉俊傑亦核酸檢測陽性,由於他的太太較早前確診,星期日起已檢疫、在家工作,最後上班日是上星期五。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元朗電纜橋大火|專家視察同款電纜橋 料電線短路過熱致外膠融化起火
【有線新聞】元朗一條電纜橋較早前起火焚毁,有專家視察其他電纜橋後,估計是包著電線的膠過熱融化。 大圍美柏苑這條電纜橋,是中電餘下的三條電纜橋之一,跟元朗著火那條相同,同樣是密封,看不到內裏有甚麼。 有專家就估計內裏有三至四組電纜,但認為電纜過熱時,監察系統能夠感應到,管綫專業學會前會長黃敬:「電線接駁位因某些原因產生短路,因而有熱力將包着電線的膠融化,最後引致起火。因為溫度高,蔓延到其他電纜上,如有一源頭出現問題,其他源頭會補充。香港供電穩定性非常高,高到甚麼數字呢?如果我沒有錯的話,應該是99.99997%,即千萬分一機會才出錯。」 與元朗那條電纜橋一樣,大圍這條也是橫跨渠道而非地底,專家說是如果要在河道下鋪設電纜,可能要低至地底十米深,成本比較高。 至於導致停電逾13小時的起火意外,可能觸及中電同政府簽訂《管制計劃協議》入面「供電可靠性」和「恢復供電」的罰則,不過環境局回覆本台查詢時,沒說明是否向中電罰款,只是說停電原因仍調查中,協議內的賞罰機制以年度結算計算,會在年度的核數檢討跟進。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前《立場》總編鍾沛權、林紹桐被控發布煽動刊物 兩人擬不認罪十月尾開審
【有線新聞】前《立場新聞》董事兼總編輯鍾沛權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涉嫌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兩人擬不認罪,案件十月底開審。 案件在區域法院提堂,鍾沛權、林紹桐及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被控2020年7月初至2021年12月底,在香港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案件排期在9月6日預審、10月31日開審,預計審訊20日,涉案文章有17篇,其中3篇是影片、片長共一小時,控方會傳召22名證人。
- i-Cable
- 2022年06月23日
天文台今午錄33.8度 今年最高溫 料周五至日天晴酷熱
【有線新聞】天文台下午錄得33.8度,是今年最高紀錄。 南區的深水灣下午錄得約33度,炎炎夏日吸引不少人玩水消暑。天文台說受高空反氣旋影響,天氣普遍晴朗及酷熱,上水更錄得35.9度。 天文台科學主任陳維洵:「高空反氣旋未來幾天會繼續影響華南,預計本港星期五至星期日大致天晴及酷熱,酷熱天氣會維持幾天,這三天(預計)最高溫度3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