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澳門增49宗初步確診 今波累計533宗 衛生局6名員工染疫、包括1採樣員
【有線新聞】澳門新增49宗初步陽性個案,累計533確診。昨天結束的全民核酸檢測,累計44個混合樣本呈陽性。 澳門衛生局有6名工作人員染疫,包括1名檢測站採樣員,2名外判清潔員,2名護士及1名助理員,32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衛生局要求所有高風險崗位員工,接受閉環管理,點對點坐專車上下班,禁止進入社區,員工每日上班前要做快速測試,每兩天要做一次核酸檢測,進入醫院要出示健康碼及快測陰性結果。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警拘6男涉上周日非法賽車致車禍起火 其中一人訛稱車輛被盜被加控誤導警員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6名男子,涉嫌星期日在元朗及粉嶺參與非法賽車,其中一人同時涉嫌誤導警員,被落案起訴。 上星期日深夜,有行車記錄儀拍攝到數輛私家車在粉嶺公路高速行駛,其中一輛車超車期間懷疑失控,另一輛車收掣不及撞上去,有車起火。行車記錄儀拍攝到有人下車,不過警方到場後,兩輛車的司機不見蹤影。警方調查發現,這兩個司機當晚與另外四人,分6輛私家車在新田及粉嶺公路懷疑非法賽車,估計車速最高達每小時200公里,兩名司機撞車後上其他人的車離開。 新界北總區交通調查及支援組警司林志源:「有理由相信他們今次非法賽車屬於即興,這群人對自己車輛的速度有追求,去到公路,其中一些車開快些,另一些追上去,可能他們覺得是在玩耍,切線、超車、『我要做第一』。」 涉案私家車正被扣查,6名被捕男子部分人有危險駕駛記錄,其中一人涉嫌訛稱自己的車被偷,被落案起訴誤導警員。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元朗區議會討論上周大停電 通訊辦回應沒發緊急警示:手機要有網絡才收到
【有線新聞】元朗區區議會開會討論上星期大規模停電,中電指未有事件詳細報告,亦無回應會否給受影響市民補償,被問到為何不啟動緊急警示系統,通訊辦指手機要有網絡才會收到。 工人架起升降台,將燒毀了的電纜拆出,又用沙包包圍臨時電纜。中電朗屏電纜橋上星期起火,元朗區大停電,當區分區委員會委員要求中電交代,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天水圍南分區委員會委員周永勤:「會否有黑暴藉着七一臨近乘機搞事?其實中電是知道他們有甚麼敏感的輸電幹道,也應盡快與警方或安保部門合作,加強那裏的監察及防衛。」天水圍北分區委員會委員劉錫文:「這次起初我真的以為是恐襲,為何電纜橋會無端起火?」 中電企業事務總監范繼陶:「其實供電網絡極度複雜,也是很多技術性問題,容許大家等一等,等待我們詳細報告完成後,我們會再向大家交代」中電再次為事故致歉,但無回應會否有補償給受影響市民。 分區委員會委員亦批評政府在危急關頭沒有做好資訊發放。天水圍南分區委員會委員陳思靜:「這麼大的事件,你都可以說是個別事件,不是全港性事件,而不用這系統,那你製作這系統來做甚麼?」通訊辦首席規管事務經理梁萃才:「用戶要收到緊急警示系統的訊息,他的兼容流動電話必須要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一號戒備信號生效 天文台:本港風力不會顯著增強 料明日中午前維持
【有線新聞】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一號戒備信號,預計一號戒備信號會在明日中午前維持。該熱帶低氣壓集結在香港東南偏南約74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10公里,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 維港一帶晚上天氣未見明顯轉差,不少市民在海邊散步。天文台說,熱帶低氣壓會在今晚至早上與香港保持超過500公里距離,預料本港風力不會顯著增強,一號戒備信號會在中午前維持。但隨著它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沿岸,本港明日會受其外圍雨帶影響,驟雨漸轉頻密及有狂風雷暴,稍後離岸及高地吹強風,海面會有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屯門海港酒家鮮風、換氣不達標 源栢樑︰疑機件故障
【有線新聞】出現感染群組的屯門卓爾廣場海港酒家鮮風量及換氣量被指低於標準,餐飲處所換氣量工作小組主席源栢樑懷疑與機件故障有關。 源栢樑︰「我們懷疑機組是否有些故障,又或者機組設計上與其出風量有不吻合,因為我得到的消息是根據那些排風機的標示應可做到要求,但未能送出相應的鮮風,我想要研究一下到底是什麼問題。是否有機件壞了?風扇的皮帶轆是否鬆了?這都是方向之一,因為風扇的轉速不足,會未能送出足風量,亦可能是否有隔塵網封閉了。個別的案例中,我們知道處方會告訴我們曾經改動會與改動也有關?」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何栢良︰莫德納二代疫苗可作第四針 預防冬季疫情
【有線新聞】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莫德納藥廠第二代疫苗可以作為第四劑接種,應付冬季可能出現的疫情。 何栢良︰「目前比較關注的BA.4和BA.5這兩個Omicron(病毒)的分支,它的中和抗體水平明顯比未接種前高四至六倍,如果政府預期第三季買到新的核酸疫苗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到時接種預備冬季再有新一波疫情,安排會較穩妥。」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日日有頭條︰北京1992年成立臨時立法會
【有線新聞】1992年,港督彭定康於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政改,立法局議員不再由港督委任,改為完全由選舉產生,北京斥責他是「千古罪人」,宣布中英協議的「直通車」方案不再有效,並成立臨時立法會,議員又如何展望他們未來工作呢?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國家教育部准科大於廣州南沙設分校 首批本科課程涵蓋人工智能等
【有線新聞】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科技大學於廣州南沙區設立分校。 分校由科大及廣州大學合辦,是繼浸大和中大後,第三間本港大學與內地合辦的院校,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首批本科課程會涵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按國家統一招生政策招收本科生,另外會開辦智能交通、微電子等15個碩士及博士課程。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本地創科發展滯後 有港人選擇北上創業:在港每人賺十元也是有限錢
【有線新聞】97年後,香港依靠金融服務、貿易物流、專業服務及旅遊四大產業支撐經濟,以2020年計本地生產總值超過一半,都由它們所貢獻。相反「創科」兩字這數年來經常聽到,即使2015年正式成立創科局,本地研發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這些年來都不高於百分之一。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Dennis七年前創業,選擇了深圳作為起步點。創科公司老闆Dennis:「香港最多都是700萬用戶,一人賺10元都是有限錢,國內不是、人多,因此儲到用戶的潛力,長遠來說是天文數字。我們經常都說笑,你不一定要到國外,做到中國內地(生意)自身做得好已經足夠,完全足夠你退休了。」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多間傳媒代表被拒採訪回歸活動、須臨時換人 記者團體批安排混亂、損害公眾知情權
【有線新聞】受邀採訪慶回歸活動的傳媒,今日起入住酒店隔離。不過多間傳媒都有代表突然被拒絕採訪,要臨時換人。記協表示極度遺憾,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批評,安排極之混亂、不便,影響及妨礙新聞採訪,令公眾知情權嚴重受損。 有參與採訪慶回歸活動的傳媒獲安排入住九龍灣一間酒店,在大堂登記後便可以上房。由於是「閉環管理」,除了去大會安排的活動,其餘時間都不准離開房間,打開房門都要戴上官方提供的N95口罩。酒店供應三餐,午餐為例:有香蕉、魚柳茄醬意粉及一包紙包飲品。房內擺放了慶回歸活動須知,入場的衣物或配飾不可以帶有政治、種族、或冒犯意味的訊息、或可用作示威的旗幟、圖案。 今次慶回歸活動只限受邀傳媒採訪,月中截止報名,每間最多20個名額,不過9日後通知傳媒名額縮減至2人。活動開始前兩天,新聞處以保安理由拒絕部分記者採訪,記協表示至少10間受邀傳媒都有代表被拒絕採訪,即使換人亦難以符合星期日起每天的檢測要求,對今次安排極度遺憾。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亦發聲明,認為今次安排極之混亂、不便,深感遺憾,到最後一刻才通知要調換記者令傳媒在安排上出現諸多困難,甚至可能未能採訪,影響及妨礙新聞採訪及報道,嚴重損害公眾應有的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賀一誠今日到港逗留三日出席回歸活動 期間「閉環管理」及檢測
【有線新聞】澳門特首賀一誠今日來港逗留三日出席慶回歸活動。 賀一誠的座駕下午抵達灣仔君悅酒店,他會出席慶回歸大會暨第六屆政府就職禮。賀一誠在港期間會「閉環管理」及檢測,行程前後一星期都要做核酸檢測,返澳門後不會參加不戴口罩的活動。
- i-Cable
- 2022年06月29日
張炳良專訪|稱14年失政改契機 反修例促使中央出手 指民主派應制度內寸土必爭
【有線新聞】運房局前局長張炳良認為,中央和民主派在2014年政改都失了契機,又說反修例事件令特區管治全面失效,中央不可以任由香港倒下去、要出手,造成了中央主導下的港人治港。 張炳良︰「現時的狀況不是我在回歸時認為會落得今次這樣的田地,原先的路不是這樣的,想不到2019年的狂熱是這樣。」 由民主黨立法局議員,做到入政府班子,張炳良的從政路回歸前已經開始,他說當年將普選寫落基本法是歷史妥協,最終實行起來,中央和民主派的步伐不一致。張炳良︰「(中央)用時間換取空間,1997年啟步時要保守、要穩定,穩定起碼十年,到2007年才可以有變化。民主派急進,認為爭取民主運動,從80年代已經開始,手上的牌不差,有籌碼,為何一直失去了。究竟中央處理民主問題,或特區政府處理民主化問題,有沒有不足,如果細心分析,各方面都失了契機。」 張炳良說2014年政改,由全國人大修訂基本法附件,直接落實一人一票選特首,不走五部曲,可能是更好的做法。 張炳良︰「如果當時中央肯用2019年的果斷,其實2014、2015年時有些事都可以做到,佔中最大問題在哪裡,中央去看這樣的廣場式攤牌,中央有很多自己角度的看法,包括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