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總商會稱公務員加薪2.5%合理 料可暫紓企業壓力
【有線新聞】總商會認為營商環境艱難,公務員加薪2.5%合理;又說經濟前景不明朗,公務員加薪會對人力市場,產生漣漪效應,導致企業工資成本上升,認為政府將加幅定於2.5%,可暫時紓緩企業的壓力。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大埔廣福邨廣智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大埔廣福邨廣智樓圍封強檢。 大廈樓下架起了帳篷,穿保護衣的工作人員為住客做檢測。政府說,考慮污水檢測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強檢,目標明早1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運輸署新裝置 紅光照路提醒行人勿衝紅燈 低頭族直行直過:真的留意不到
【有線新聞】運輸署在過路處安裝新裝置,提醒行人不可在紅燈時橫過馬路,部分市民認為成效不大。 這輯新聞很好看,為何突然有道紅光,難道電話壞了?放心,電話沒有事。事實是運輸署擔心市民過馬路「出事」,在銅鑼灣波斯富街一個過路處,安裝了新的輔助裝置,提醒市民危險經已在前面。輔助裝置會將紅燈反射到手提電話,低頭族就可以留神,知道現在是紅燈不能過馬路。 不過我們在這個燈位留了大概一小時,發現有8位市民「衝紅燈」,這盞燈的成效又有多大呢?吳小姐:「你說這個?地下這一盞嗎?」陳小姐:「讓人用電話時看到紅燈就不會過馬路,如果太專心用電話可能未必看到,剛才真的留意不到這個紅燈。」 除了銅鑼灣波斯富街,荃灣街市街、沙田正街及窩打老道禧福道交界的路口,將會在本月陸續安裝、試行6個月。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澳門增89確診 今波累計941人感染 本周再做兩輪全民檢測
【有線新聞】澳門昨日新增89宗確診,這波疫情累計有941人感染。 在培正中學檢測站,市民排隊時有保持社交距離,人龍一度圍繞整個操場。一連兩天的全民檢測傍晚6時結束,共超過60萬人檢測,當中逾47萬人結果陰性,有50個混合樣本呈陽性。 全澳市民今星期還要做多兩輪檢測,澳門政府向市民派發KN95口罩,強烈呼籲他們外出時佩戴。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第五波疫情至今七童亡 盧寵茂稱正研三歲以下可打針
【有線新聞】政府研究為3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型肺炎疫苗。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網誌提到,第五波疫情有7名11歲以下兒童死亡。研究發現,兒童感染後腦神經併發症風險達15%,較季節性流感高兩倍或以上。 政府與疫苗接種專家委員會正積極研究,希望不久將來3歲以下幼童可以接種疫苗。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增2268宗確診 英華書院疑爆發共23人染疫 四班須停課 當局查校內傳播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268宗新型肺炎確診,2,085宗是本地個案,英華書院懷疑有爆發,累計23名學生感染,4班需要停課一周。 衞生防護中心說,本地個案隔兩周便「翻一番」,形容正緩慢上升。本地個案過去兩日輕微回落400多宗後,再度突破2,000宗,衞生防護中心說,看看過去數星期的情況,本地個案一直正在上升。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現時暫時的本地個案,對上7日差不多已有近2,000宗,相對大約兩星期前,大約有1,000宗都是多了一倍。」 當中學校呈報個案多321宗,涉及268名學生、53名教職員,其中英華書院校內懷疑有爆發,一共有23名學生受感染,其中2D、2E、3A及4E這4班須停課一周,至於病毒如何在校內傳播,中心說要再調查。 張竹君:「當然我們要看看有沒有其他活動,例如有沒有一些不同班級的聚集活動,我們仍在調查中,要看看調查的情況再決定有沒有其他的需要。」 Omicron BA.4或5變種病毒個案多9宗確診,3宗源頭不明,其中一宗是位於北角友福園,他的兩名同住家人已確診。 觀塘為食火鍋各多一名食客以及密切接觸者染疫,馬頭涌官立小學4C班亦多一名學生確診。 醫院方面,佛教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巴士迷花數萬元買退役巴士 由英國買件親手復修 冀回憶舊香港生活點滴
【有線新聞】「熱狗」巴士十年前悉數退役,有兩位巴士迷用數萬元買了一輛舊巴士,當時車況殘破不堪、油漆全脫,全靠他們從海外購置零件,加上手工重新復修,才令它可以行走到今時今日。 香港沒有巴士博物館,要保留只能靠有心人。巴士迷Luca:「有些東西消失了才會珍惜,我們很想把這樣東西傳承下去給下一代,及對一些人則會想起以前在香港生活的點滴,希望帶回回憶及微笑給大家。」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倪匡遺體今日火化 遺訓冀一切從簡 不設議式、不發訃聞
【有線新聞】星期日逝世的著名作家倪匡遺體今日火化。 87歲的倪匡,星期日在香港防癌會的癌症康復中心安詳離世,子女媳婦陪伴在側。倪匡的家人說遵從遺訓,不設儀式、不發訃聞,一切從簡。遺體今日在柴灣哥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不反對提高罰則 倡重推絕育計劃 野豬關注組:捕殺令惹市民同情增餵飼個案
【有線新聞】有野豬關注組認為單靠提高罰則,不足以令市民配合,需要加強執法及停止捕殺野豬才會得到市民尊重。 香港仔郊野公園不時見到野豬出沒。杜先生近乎天天來行山,差不多每次都見到野豬,杜先生:「吃剩的麵包,想著牠那麼可憐,拋過去給牠,調轉你也會這樣做。不要加那麼多,10萬元,不是人人也有10萬元,1、2萬元勉強支付到,人們都不用坐監。」市民梁先生:「教育要做好一些,如果每次也用懲罰,他們未必會接受。」市民梁女士:「你只是警告沒有效果的,你執行才可以,讓人知道真的會這樣。」 執法數字又如何呢?過去三個年度,檢控違例餵飼野生動物個案上升,由19至20年度的26宗,升至上年度過百宗。法例列明最高罰款1萬元,但上到庭判罰介乎200元至2,000元。 香港野豬關注組成員黃豪賢:「不能單以阻嚇措施令市民配合政府。很多市民為何餵豬,某程度因為漁護署重推捕殺令,甚至煞停捕捉絕育放回的計劃,令到市民覺得牠們很慘,即是一些喜歡豬的市民。我覺得需要雙管齊下,提高罰則之前或之後也好,我覺得有必須擱置或撤回殺野豬的措施,甚至重推避孕捕捉放回計劃,才會贏得市民尊重。」 關注組說不反對提高罰則,但擴大禁餵區都要增加人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科學館周五起展出多副恐龍化石 設留宿活動與龍過夜
【有線新聞】香港科學館星期五起展出多副巨型恐龍化石。 牠叫做梁龍,來自1.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15塊頸椎保存得很好,由頭到尾的空間長度有14米,骨架高4.3米,是整個展覽最大的一副化石。雖然梁龍只是吃植物,每天可以增重14公斤。 同樣是侏羅紀時期,還有異特龍,這副化石完整度達九成九,下顎及爪可以襲擊獵物。研究人員在牠的肋骨位置發現古代肺魚的牙齒、骨碎,可能是異特龍的最後晚餐。 最易認得的可能是西龍,背脊上骨板除了可以嚇走敵人,還可以調節體溫,早上吸收太陽光,晚上散走身體額外的熱量。 科學館即日起至11月中會展出六副來自侏羅紀及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其中翼龍和棘龍嘅化石太罕有,所以只會展出一比一的模型,還會配合投影讓大家看看牠的原貌。 市民凌晨起可以到科學館網站預約免費入場,8月還有「與龍同眠」活動,讓一家大小在恐龍腳下留宿一晚。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眾公僕工會表失望 稱加幅遠遜通脹打擊士氣 質疑調薪機制無效
【有線新聞】多個公務員工會對加幅建議劃一只有2.5%感到失望,形容是遠低於通脹,必定打擊公務員士氣,質疑當局偏離機制辦事。 行會建議高中低層公務員劃一加薪同一個百分比,是回歸以來首次,星期三將會與政府開會的華員會對結果感到失望。 華員會會長利葵燕:「加薪2.5%,這個跟通脹有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會造成公務員的薪金「縮水」,對公務員士氣會某程度有些打擊。公務員都有些困惑,為何主要官員(薪酬)可追回過去3年的通脹,而公務員又不是這樣情況呢?」 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兩年的凍薪,今年終於有較高的幅度(加薪淨指標),但最終決定,原來是這個數字,會令人覺得政府對公務員刻薄。她沒有跟隨過去的淨值,以至誇大了六大因素中經濟狀況和財政狀況的不穩定性。」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過去做了這樣多工作去支持抗疫,支持政府,大量去做也沒有問題、沒怨言,但如你在薪酬調整又不跟機制,數年了,在這個情況,你現在只作出2.5%調整,這件事很傷公務員的心。」梁籌庭質疑現時調薪機制已經沒用,期望再約見局方,表達中低層公務員的訴求。
- i-Cable
- 2022年07月05日
行會建議公務員劃一加薪2.5% 楊何蓓茵:薪酬趨勢指標非唯一考慮因素
【有線新聞】行會建議18萬公務員劃一加薪2.5%,追溯至今年4月1日。沒有跟隨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建議的2.04%至7.26%加幅。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沒規定一定要跟隨,多年來都有考慮經濟等六項因素,相信公務員會理解政府決定。 加薪幅度不似預期,部分公務員可能空歡喜一場。五月中出爐的薪酬趨勢調查得出高、中、低層公務員應該加薪7.26%至2.04%。行會建議改為劃一加薪2.5%,對比淨指標,高、中級公務員加少了,低級的反而加多了0.46%。 政府說,第五波疫情重創香港經濟,就業市場未完全復原,加上政府本年度赤字預算達500億元,決定不跟從淨指標的加薪幅度。 楊何蓓茵:「我需要再三強調,(薪酬趨勢調查)是六個考慮因素之一,這從來不是唯一考慮因素,或必須跟隨的因素。2.5%如何計算出來,對不起我不能給你一條公式、不是用一條公式計出來。」 以一名起薪點15,560元的助理文書主任為例,加薪2.5%即每月多389元;中層公務員月薪2萬多至7萬元,二級行政主任起薪點是31,750元,按指標每月加薪超過1,400元,但以加薪2.5%計算每月只是多790多元;高層公務員例如高級行政主任,以起薪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