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荃灣女子被貨車撞到昏迷送院 51歲男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過路女子在荃灣被貨車撞到,昏迷送院。 貨車車頭撞到凹陷,警員在場調查。事發於下午5時許,一輛貨車沿眾安街駛至近河背街時撞到一名59歲女子,她倒地受傷昏迷,被送院搶救。51歲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被捕。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首間免費動物診所月底運作 為流浪動物義診 創辦人Ivy:是我的心願
【有線新聞】有非牟利團體在深水埗開設全港首間免費動物診所,本月底投入服務,為流浪動物看診。 免費動物診所創辦人Ivy:「流浪動物因為牠們沒有錢醫治,變了要被人道毁滅,覺得很可憐。之後有能力,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動物成為了我的心願。」 要完成這個心願不容易,Ivy一年前打算開診所免費為動物看病,過程很艱難,她說:「沒有醫生什麼都做不到,買藥都要醫生簽字,有很多不同的儀器,不同牌子、型號,醫生要哪一部呢?很多時候都碰壁、碰釘,我們那段時候都問了很多人是否認識醫生,但都問不到,沒有一個醫生願意幫忙做這件事。」 Ivy大膽地先租了地方再作打算,突然有動物醫療公司員工幫忙,才找到醫生,Ivy:「我自己心口有個『勇』字,覺得先做,如果做得對的,天一定會給我出路。你的理念得到認同、支持,一定會有有緣人出現。」有了醫生便買到醫療儀器,診所暫時有兩名護士、一名助理,未正式營運就已經幫忙醫治動物收容中心的「浪浪」。 這間診所最多可以收留5至6隻動物,就像這隻狗現時正接受治療,等一下康復後,牠便會送走。想使用服務的人要預先登記,會有義工去實地檢查動物,確保沒有濫用服務。 Ivy開設診所用了約200萬元,每月的基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劉業強指祖堂事務小組會繼續運作、冀十月提交報告
【有線新聞】檢討祖堂事務工作小組成員、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相信小組未來會繼續運作,會盡快與現屆政府開會商討,希望趕及在10月提交報告。 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第六屆政府才剛成立,其實有些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亦未委任。我希望等待政府主導,原先我們預計10月才有整體報告可提交,這是上屆政府的目標,現時7月,但盡量爭取。因為由於疫情,都難做大型諮詢,大型諮詢我覺得是最重要(對進度樂不樂觀?)都樂觀。」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菲傭偷千萬元首飾囚4年11個月 律政司覆核刑期得直改判6年4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菲傭多次盜竊僱主財物,去年被判監4年11個月,律政司提出刑期覆核,上訴庭改判被告監禁6年4個月。 47歲被告2018至2019年間,在新世界發展前執行董事梁仲豪夫婦位於深水灣寓所盜去及變賣近200件首飾,總值約1,500萬元。她在去年因盜竊罪被判監,律政司認為刑期過輕,提出覆核。 上訴庭考慮後,認為原審法官原則上犯錯,未有充分考慮罪行嚴重性及加刑因素,考慮整體罪責後,決定改判被告監禁6年4個月。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增3256宗確診、多四死 張竹君稱個案數字或續升 暫沒條件放寬疫令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256宗新型肺炎確診,本地個案佔3019宗,多4人死亡。 3,019宗本地個案之中,學校呈報408個學生及90個教職員快速測試陽性。8間學校部分學生要停課一周,其中銅鑼灣靈糧堂幼稚園有一名校巴司機及一名保姆確診,校巴17名來自不同班別的學生要停課。 衞生署預計個案繼續升,擔心影響醫療服務。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現時政府盡量不會加強社交距離措施,因為社會代價太高,但暫時沒條件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希望大家保持警覺。」 北區醫院內科男病房多一名72歲病人確診,累計5名病人及6名員工感染;另外多4人離世、介乎90至99歲。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書展明開幕 書商憂被取消資格 貿發局:不會審查書籍、如收投訴涉違法會配合調查
【有線新聞】一連七日的香港書展明天開鑼,有書商說抽起了部分政治書籍,對銷情期望不大。貿發局說不會審查書籍,一旦收到涉嫌違法投訴,會配合執法部門調查。 書展開鑼前一天,不少書商已經布置好攤檔,有書商不只抽起政治書,還較去年購入少1至2成書,主力賣漫畫、小說。出版社出版總監陳秀慧:「比較擔心被取消資格,因為取消資格消息會頗突然,一直擔心自己會否有份,因為不知道標準。(銷情)不抱很大寄望,出書比較保守,不論題材或數量。」 保守的還有賣旅遊書的,估計一日未正常通關,銷情都跟去年差不多,書局負責人黃泳希:「我去年與今年都是100元7本,都是替出版商清貨。可能香港人想去的地方某些區域的書,可能較好賣。」 多間書商被拒絕參展,貿發局認為仍可以吸引人來,又說收到書籍違法投訴會調查。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張淑芬:「我們沒預先審查,亦不會做如何審查書的動作,反而如果放出來的書收到有人投訴,如果投訴者有向執法部門跟進,如果屆時要我們提供資料關於這宗個案,我們會充分合作配合調查。」 書展星期三在會展開鑼,下星期二結束,成人入場繼續收25元、小童10元,門票在便利店、快達票有售。為免人群聚集,貿發局建議先買票才來,會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房署推2000伙特快公屋、近200伙綠置居貨尾 即日起接受申請
【有線新聞】房屋署推出2,000伙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單位及近200伙綠置居貨尾單位,即日起接受申請。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下月8日截止,最快9月揀樓,今個月底向合資格申請者 發出邀請信。單位普遍都是受歡迎程度較低,部分可能曾經發生不愉快事件。房署同時推出青衣青富苑及柴灣蝶翠苑的綠置居貨尾單位,約有188伙,小部分單位面積超過400平方呎。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DSE放榜|誕8狀元 近42%人考獲33222 約1.3人爭一學位
【有線新聞】文憑試明天放榜,近42%日校考生考獲入讀資助學士學位的基本要求,約1.3人爭一個學位。狀元有8個,當中4人數學延伸部分亦取得5**,成為「超級狀元」。 疫情下第三年的文憑試,41,610個日校考生中近42%人,即17,269人考獲入讀資助學士學位基本要求,即四個核心科加一科選修科「33222」的成績,以13,000個聯招資助學士學額計算,約1.3人爭一個學位,競爭與去年差不多。 5男3女考到七科5**成為狀元,比去年多一人,其中4人在數學延伸部分都取得5**,成為「超級狀元」。今屆有18位特殊需要考生,有兩至五科考獲5**,考評局說與去年差不多。細看核心科表現,中英文考到3級或以上分別有近60%及53%的考生,兩科都跌了。考評局總監麥勁生:「兩科語文的表現,每年考生的表現有出入、上落,應當作是常態,上落1%或以下,當然我們都會留意,會有一連串試卷檢討。」 疫情下18名正檢疫及26名確診考生應考,170人因病或其他原因而缺席,包括5名在竹篙灣的考生,要申請成績評估。另外有一名考生作弊,被發現在試場看手機,所有科目成績被取消。 另外,明年是最後一年考通識,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研究指逾四成小學生患濕疹 團體開辦課程教濕疹兒童及家長紓壓
【有線新聞】港大去年的研究顯示,小學生患濕疹的比率,較17年前增加逾十個百分點。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兒科醫生,去年研究全港兒童敏感病,訪問逾4,000名學童及家長,又比對了小學生患濕疹比率,發現由2004年的30%上升至超過40%。 團隊五年前開辦非藥物的濕疹管理課程,有逾200名兒童及家長參加,發現家長面對的壓力比患濕疹的兒童更高,課程可幫助他們減低壓力、焦慮及抑鬱,團隊下月20日再提供網上課程,會針對家長需要。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陳凱欣:「(家長)照顧小朋友,自己會被污名化,會覺得自己會否因為懷孕過程食錯東西,或者做了甚麼令小朋友有濕疹。要面對小朋友的情緒,他們覺得承擔了心理壓力。另外,他們在照顧時有很多迷思,例如應否用類固醇,坊間流傳的自然療法會不停試,不期然令他們有不同壓力及經濟負擔。」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參選時未備妥Facebook廣告資料 鄧飛入稟申免懲罰免訟費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鄧飛參選立法會時,沒有備妥在Facebook發布的選舉廣告,入稟高院申請豁免懲罰及訟費。 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在去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時,在Facebook發布一段影片,但未有把影片資料、准許或同意書的電子文本,上載至公開平台讓人查閱,違反選舉條例。 鄧飛說他因粗心大意或意外地計算錯誤,才沒有遵守規例,並非因不真誠,希望法庭豁免懲罰及訟費。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大埔汀角路空置校舍將改建過渡屋 區議員批政府太遲諮詢、憂交通難負荷
【有線新聞】大埔汀角路一幢空置校舍擬改建為過渡性房屋。 前船灣余東旋學校的用地,將交由善導會營運過渡性房屋,初步設計一座四層高「組裝合成」樓宇,命名為「善‧樓」,提供276個單位、容納約600人。有大埔區議員批評政府太遲諮詢區議會,變相根本不能反對項目,亦有議員關注交通問題,區議員何偉霖:「汀角路是一條非常繁忙的道路,不少居民說在道路配套未足以應付新增的需求下,非常多居民是表示反對。」 房屋局代表黃永雄:「交通問題大家都關心,我們和大家一樣關心,我們已作交通的評估,如果有需要時,運輸處因應地區交通需要,增加巴士班次或小巴。」
- i-Cable
- 2022年07月19日
前年違限聚令囚14日 泛民8人上訴:共同目的非合理因素 應以人數、時間做指標
【有線新聞】工黨及社民連8名成員前年五一勞動節請願,因違反限聚令判監14天,他們不服上訴,為首宗違反限聚令上訴至高等法院的案件。法官指,被告有沒有共同目的是本案重要的考慮因素。 上訴人黃浩銘、吳文遠,正服刑的李卓人、梁國雄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案發於前年勞動節,他們8人到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被票控違反限聚令。裁判官指各人有共同目的,屬同一個受禁群組聚集,裁定罪成、判監禁14天,他們不服上訴。 上訴方指限聚令的立法目的是預防新型肺炎傳播,8名被告當日已經分成2組,每組不多於4人,對公共衛生無造成大風險,未有挑戰限聚令本質,每組亦有保持1.5米,衡量聚集距離才是先決條件,認為裁判官當時錯誤詮釋限聚令。上訴方又說,被告當時正行使和平示威權利,4人一組亦無法遊行,是違反《基本法》保障,法庭應平衡公共衛生及集會自由。 法官黃崇厚指,被告有無共同目的是本案重要的考慮因素,上訴方質疑,若限聚令是以防疫為目的,應以人數、聚集時間做指標,共同目的便不是合理考慮因素。 黃浩銘及李卓人在庭上陳詞說,限聚令令市民無所適從,希望法庭以寬鬆形式處理,保障市民集會遊行的權利,聆訊星期三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