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港府批美中經濟委員會報告污衊抹黑 促美方停止干涉香港事務
【有線新聞】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2024年報告」,特區政府指當中針對香港的失實言論和污衊抹黑表示強烈譴責。 報告提到香港就基本法23條立法、實施《香港國安法》等,削弱香港昔日的獨特性。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委員會肆意以政治凌駕法治,一再透過所謂報告干預香港特區事務,再次強烈敦促美國認清事實,遵從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強調《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保障廣大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使香港的營商環境更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政府總部疑遭投擲漆油彈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政府總部懷疑遭人投擲漆油彈,無人受傷。 現場是政府總部近夏愨道一個消防通道側門外,花槽地面遺下紅色漆油及玻璃碎片。上午八時許,駐守政府總部的警員巡邏時發現,初步懷疑有人從附近行人天橋擲下載有漆油玻璃樽,案件列作刑事毀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黎智英案|今早續審 料開始辯方案情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早續審。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外,反恐特勤隊在門外戒備,警方繼續在法院門外行人路架設圍欄預留給排隊的公眾,並安排大批警員近距離戒備和搜查駛經法院的私家車。 黎智英案是本港首宗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年7月被裁定三項控罪,表證成立,預料今日開始辯方案情,黎智英會親自出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0日
油麻地電單車失控撼壆 鐵騎士、乘客重創昏迷送院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電單車失控,司機及乘客重創,昏迷送院。 電單車司機及女乘客昏迷,需要戴上氧氣罩,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搶救。兩個頭盔遺留在路面,路牌懷疑被撞凹。 電單車晚上九時許沿連翔道往葵涌方向,駛近西九高鐵站一個彎位時,懷疑失控翻側,司機及女乘客倒地昏迷,電單車再滑行近100米,撞到石壆停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李家超:顯示法庭確定罪行非常嚴重 必須嚴懲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判刑顯示法庭確定被告罪行非常嚴重,必須嚴懲。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會研究個別被告判刑,考慮是否上訴。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涉案被告眾多,他們假借民主和自由企圖顛覆特區政治體制,目的是癱瘓政府,判刑顯示法庭確定被告罪行非常嚴重,必須嚴懲;重申香港是法治地方,任何人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安全,都會依法懲治。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整體刑期反映案件嚴重性,「今次的判刑我們認為反映了罪行嚴重性,亦顯示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必須予以嚴懲,有關的重判向社會清楚表達一個訊息,就是對於任何危害國家安全,包括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我們絕不姑息,我們就個別刑期會詳細研究判詞,再考慮是否作出上訴。」 同案涂謹申、鄺俊宇等8人被捕後未被起訴,今次判刑是否反映案件告一段落,鄧炳強只說有證據仍會檢控,「至於其他人士跟其他案件一樣,只要我們有充分證據,就會作出拘捕和檢控,除非這些案件有時限性,否則無論過了多久,總之我們何時有證據,就會作出拘捕、檢控,無論是甚麼人、甚麼背景。」 政府說留意到近日美國和西方國家、政客及媒體,對包括這宗案件在內的不同案件惡意攻擊和抹黑,重申所有案件都是依法審理,被告都在基本法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政府25年來投入創科基金逾500億 議員倡收緊撥款準則確保回報
【有線新聞】政府過去25年為創科基金投入逾500億元,有議員認為應收緊撥款準則,確保投資有回報,創科局局長孫東反駁指回報難以衡量。 立法會議員(勞工界)梁子穎:「政府不能夠在這方面那麼豪爽,應該要好像商界一樣,投資方面有準則,以致這方面可以有回報。」孫東:「不能完全簡單地用『投入一塊錢就拿回一塊錢』,香港現在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是怎樣來的?我們有70多個學科列入全球頭50名,這個各地都知道,很多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香港過去這麼多年這麼少的投入下,能保持這麼好的水平,我認為梁議員,這就是對香港重要的回報。」 孫東又指過去香港培育了30多萬名內地學生,他們再將科研成果帶回內地變成產業,現時內地有50多家「獨角獸」企業具有「香港基因」,政府正爭取這些科研成果未來都可在本地產業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歐盟:將與成員國持續關注香港人權狀況
【有線新聞】歐盟發言人指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判刑,是對香港自由民主前所未有的打擊。 發言人形容案件是政治檢控,強調和平政治活動在任何尊重民主的政治制度中都應該是合法,案件經歷長時間審訊、被告遭還柙,削弱外界對基本法和法治的信心,歐盟將與成員國持續關注香港人權狀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中大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無創癌症治療儀器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無創癌症治療儀器。 中大候任校長盧煜明透過視像通話與李嘉誠會面致謝,李嘉誠共捐出三台儀器,繼港大及中大醫學院,還會捐贈養和醫院,希望這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治療選擇可減輕患者經濟壓力。中大威爾斯親王院明年起為30名肝癌患者進行治療,亦研究將技術推廣至治療乳癌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法庭:量刑已撇除國安法生效前行為 三級制不完全適用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45人串謀顛覆政權案判刑,四名組織者界定為「首要分子」,當中戴耀廷判監10年,是全部被告中最重,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有份擔任從犯證人作供,判監6年1個月至7年。 案件歷時超過三年八個月,法庭宣判45名罪成被告的刑期,並頒布82頁判刑理據。提出「立會過半」的戴耀廷界定為「首要分子」,以15年為量刑起點,唯一減刑因素是認罪,扣減三分一後判監10年。法官形容他不單提出初選,更是初選的組織者,雖然不會親身參選和晉身議事廳,但為有意進入立法會否決預算案的人提供必要平台。 區諾軒、趙家賢和鍾錦麟亦屬「首要分子」,分別以15年和12年為量刑起點,他們都有擔任從犯證人作供,加上對法律無知和過往的貢獻,有額外減刑,刑期跌穿「首要分子」十年監禁的下限,判監6年1個月至7年。 當中區諾軒獲減刑五成半,幅度最大,法庭說他的參與程度與戴耀廷相若,但不及戴耀廷激進,供詞有系統和有邏輯地為法庭提供了初選的全貌,在中港官員警告初選違法後,有主動退出和游說趙家賢退出。而趙家賢在初選合法性一事上有可能被戴耀廷誤導,亦屬減刑因素。 法庭說量刑時已撇除在《國安法》生效前的行為,亦接納辯方提出被告面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41人列「積極參加者」 發起《墨落無悔》聲明成加刑因素
【有線新聞】除四名被告界定為「首要分子」,法庭裁定其餘41人都是「積極參加者」,沒有他們的參與謀劃不能開展,發起《墨落無悔》聲明更是加刑因素。 抗爭派記者會《墨落無悔》聲明被形容是案件關鍵文件,三分二的初選參選人都有簽署。法庭指聲明作用不大,目的是約束所有參選人以確保謀劃成功,構成加刑因素。裁定發起人鄒家成、梁晃維和張可森比其他人更積極參加初選,以8年監禁為起點。鄒家成積極參加抗爭陣營的所有協調會議、選舉論壇和新聞發布會,最終判監7年9個月,判期是案中第二重;另外兩人及早認罪等獲減刑,判監4年11個月。 楊岳橋的量刑起點同樣是8年,判詞指他身為律師堅定推動謀劃,在公民黨具領導地位,亦積極行事,考慮他認罪等因素判監5年1個月。被控方列作組織者的吳政亨,法庭認為他既非初選組織者亦非候選人,身分甚至不為人所認知,不過他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聲稱只有勝出者才可以參選立法會,國安法生效後又持續擁護「攬炒」概念,判監7年3個月。至於阿布泰創辦人林景楠轉為控方證人,法庭指他的證供對案情幫助很少,考慮到他疫情期間在蒐集防護裝備有貢獻,判監5年2個月。 法庭認為其餘被告都是初選候選人在謀劃中不可或缺,沒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駐港國安公署:判刑彰顯國安法治權威 捍衛香港法治精神
【有線新聞】駐港國安公署回應45人串謀顛覆政權案,指判刑彰顯國安法治權威,捍衛香港法治精神。 發言人指出,案件審理過程及證據說明被告組織策劃實施所謂初選,嚴重干擾破壞特區政府依法履行職能、破壞憲制秩序。發言人指特區執法、檢控及司法機關秉持專業精神,頂住外部壓力,捍衛法治權威和尊嚴,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特區憲制秩序的職責,又對外國干擾香港執法、大肆抹黑判決結果和破壞特區法治的言行予以強烈譴責。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9日
啟德體育園|青年運動場周六辦5,000人演練 聯港鐵測試啟德、宋皇臺站承受能力
【有線新聞】啟德青年運動場周六舉行第三次演練,人數增至5,000人,當局聯同港鐵測試最近體育園兩個港鐵車站的承受能力,亦會加入突發事件情景。 相隔一星期啟德青年運動場再演練,人數再多一倍,到達場館容納上限的5,000人。參加者今次要劃位坐但無球賽看,入場後會一同離開步行至宋皇臺站,然後乘坐港鐵到啟德站,再步行重返青年運動場,最後再次離場前往啟德站,以測試兩個車站及屯馬綫的承受能力。演練亦會模擬雨天,有1,000人會使用雨傘。 在星期六演練當日,港鐵啟德站和宋皇臺站會實施人流管制,啟德站D出入口只供入站、A出入口只作出站,呼籲市民留意車站指示。港鐵會配合警方和園方安排,加派人手及列車,又說有信心能應付園區日後舉辦大型活動。港鐵車務營運及本地鐵路總管李婉玲:「啟德站及宋皇臺站兩站都接近啟德體育園區,在設計階段車站D出口有個設計安排,看到有扶手電梯、升降機、樓梯,設計都是為了啟德體育園,在設計階段已經預留會有大客流。」 今次亦會加入有人打999報案等突發事件,模擬有人身體不適,場地保安召喚救護車到場協助,參與演練的都是公務員及地區人士。體育專員蔡健斌:「公務員同事參與演練會有車馬費,每一名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