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增5757確診、多四死 六成入院患者滿60歲 南區有院舍九人染疫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757宗確診,本地個案佔5,563宗,多4名患者死亡。新增入院個案長者佔六成,住院的更高達八成,政府呼籲長者盡快打齊三針。 7月中至今,確診數字由三千多宗升至五千多宗,新增入院數字有上升趨勢,近日錄得超過200宗。長者確診和入院數字亦攀升,醫管局指,長者確診比例由6月初佔整體個案18%升至近期25%。 新增273宗入院個案,60歲以上長者佔六成,留醫病人中長者佔八成,衞生署呼籲長者及高危人士盡快打齊三針。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社區的長者可能受的保護較低,第一可能早前第五波時,他們很多未受感染或未完成接種疫苗,一旦在這次疫情上升時受感染,很容易需要入院,或死亡機會增加。」 新增4間院舍呈報個案,其中南區翡翠長者之家合共七名院友及兩名員工確診。首宗個案是一位登記護士,8月15日檢測陽性,本身無病徵,已打四針,8月14日最後上班。周二另一位已打三針的護理員亦確診,全間院舍約130人需要檢疫。歐家榮:「第一位與院友有接觸的員工是位登記護士,我們了解她的工作主要是派藥以及個人護理,工作樓層包括一樓及二樓。我們仍在調查中,有可能她是一個源頭,或院舍內有其他隱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DSE|男拔生覆核成功 今屆再添一名「超級狀元」
【有線新聞】今屆文憑試再多一名八科5**「超級狀元」。 來自拔萃男書院的梁嘉朗,修讀化學、生物、經濟科,及數學延伸單元(一),原本只有經濟科取得5*,其餘都考獲5*;覆核後經濟科成績再升一級,八科都取得5*。 連同梁嘉朗,今屆文憑試有9名狀元,當中5人是超級狀元。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為追債向六歲女童淋紅油 三男普通襲擊罪成各判監三個月
【有線新聞】三名男子前年向一名小學生淋紅油,普通襲擊罪成,判監三個月。 三名被告李培耀、張富傑及陳效智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案發在前年10月,事主當時年僅六歲,在大圍上學途中,在校門被三名被告淋紅油。 庭上較早前透露,女童家人涉及約300萬元債務糾紛,法官判刑時指事主手無寸鐵,不應受如此威脅,被告的行為有預謀及精心策劃,定當受到社會譴責,法庭亦有責任保護幼童,判三人監禁三個月。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黎智英、蘋果日報違國安法案 三指定法官審理 下周一開審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和三間《蘋果日報》相關公司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案件,會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案件下星期一下午在高等法院進行案件管理聆訊,負責案件的三名指定法官,包括杜麗冰、李素蘭和李運騰。 根據《香港國安法》,律政司司長可以基於保護國家秘密,或案件有涉外因素等原因,指示有關訴訟毋須陪審團審理,並由三名法官組成審判庭。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內地隔離名額難求 港生料難趕及開學 冀政府包車過關:成功率一定高於包機
【有線新聞】有香港學生因為抽不到隔離名額,到內地升學受阻。有議員引述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前廳交流會說,不排除會包機接送港生北上。 現時經深圳灣口岸到內地每日只有2,000個名額,有在廣州讀大學的香港人說,7月底開始抽檢疫名額,但一直抽不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學生Brian:「深圳灣關口驛站搖號每天9時開始,我9時登入已看到4萬多人和我搶2,000名額。一半無助、一半生氣,無助是不知道可向誰求助,我搶不到(名額),又有「黃牛黨」與我搶,我完全不知道可以做甚麼,我唯有多付幾倍價錢乘飛機走。」Brian最終給付了5,000多元買「黃牛」機票飛去福建,隔離完才回廣州,還有半個月就開學,他說還有二、三十名同學未能回去。 協助他們的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說,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立法會前廳交流會透露正與內地當局商討,可能有方法幫到這批學生。九龍中楊永杰:「不排除有一些做法會推出,包括以包機方式將港生送上內地,然後註冊上學。除此以外,政府還有其他方式正在考慮中。」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生Brian:「即使政府真的很好、安排包機,學生也趕不及(開學前)回校,要不深圳灣口岸開特別通道,讓需要回內地讀書的學生先過關。有沒有可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柬埔寨詐騙|當局收逾廿宗東南亞失聯求助 葛珮帆促港府助營救港人
【有線新聞】入境處指今年接獲17宗求助,指家人懷疑在泰國、緬甸、柬埔寨或老撾失去聯絡。 入境處指一月至今接獲17名港人家屬求助,已即時按求助人意願,協助向當地警方報案,當中12名港人已安全離開當地,其餘5宗個案仍在跟進。警方亦指年初至今接獲12宗求助,報稱因誤墮求職或網上情緣等騙局,於外地被禁錮。 選委會界別(民建聯)葛珮帆:「他們利用港人在網上騙港人過去工作,這是令人害怕的陷阱,因為你找自己人騙自己人,所以亦必須呼籲大眾市民要非常小心,因為有港人可能在那裏被困,所以我亦希望香港警方與外交部協調,盡快、盡力營救香港市民。」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鄒幸彤煽動顛覆政權案 官撤交付程序報道限制 控方申閉門審訊遭拒
【有線新聞】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涉嫌煽動他人顛覆國家政權案,裁判官解除交付程序的報道限制,控方擔心影響司法公正,要求初級偵訊閉門進行,惟裁判官拒絕,認為容許報道但閉門審訊很奇怪。 被告鄒幸彤、何俊仁、李卓人由囚車押送到法院。鄒幸彤較早前司法覆核勝訴,法庭不可禁止傳媒報道案件的交付程序,主任裁判官羅德泉根據判詞宣布解除報道禁令,之前的審訊內容亦可以報道。 鄒幸彤較早前提出初級偵訊審議控方是否有足夠證據指證她,控方要求裁判官行使酌情權閉門進行初級偵訊。代表鄒幸彤的大律師梁麗幗反對,說除非「絕對必要」,否則《香港人權法》規定任何人都有公開審訊權利,加上只有鄒幸彤一人作供,不會傳召控辯雙方證人,支聯會大部分資料都公開找到,認為公開審訊影響不大。律政司一方就說,李卓人及何俊仁不會出席初級偵訊,如果鄒幸彤的證供與他們有衝突,其餘兩名被告無法挑戰;內容亦會在社會廣泛討論,影響其他證人、陪審團及司法公正。 裁判官說香港法治穩健及令人充滿信心,控方是過份擔心及謹慎,又說准許報道既成事實,容許報道但不准許人入庭聽審,邏輯上「好奇怪」,「一刀切」閉門亦有點武斷;又說正式審訊時也會有輿論壓力,舉例說沒人駕車就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前廳交流會|陳國基:若條件成熟許可 定再放寬入境檢疫
【有線新聞】立法會第二次舉行前廳交流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領副司長及多名局長出席,會上討論抵港檢疫安排,陳國基會後表示若條件許可,一定會放寬檢疫限制。 第二次的前廳交流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領副司長卓永興及轄下九個政策局局長出席。他們分成不同小組,與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議員就不同議題交流約一個半小時,包括衛生黑點計劃、通關及檢疫安排。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根據醫學數據,如果隔離期間確診,最好不要移動他,最好原房安置直至隔離期完成。我們會繼續游說商界及酒店業盡量配合。」 港島西(新民黨)葉劉淑儀:「很多商界人士說如果他們確診要去竹篙灣,可否改為酒店隔離?政府表示、盧寵茂局長表示他們原址隔離是最理想、風險最低,問題是酒店目前不接受,認為增加酒店風險及影響客人訂房安排。」 陳國基在交流會後提到若條件許可,一定會放寬外地抵港人士檢疫限制。陳國基:「我們現時要視乎疫情情況,有沒有新的變種(病毒),變種病毒是如何傳播,我們會密切監察。如果條件成熟許可,我們一定會繼續放寬。」他又說一直有與內地商討通關安排,會適時公布詳情。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不設陪審團 陳國基:最好、最恰當安排 律政司:不評論個別案件
【有線新聞】曾任國安委秘書長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被問到民主派初選案不設陪審團是否恰當時,他說不便評論。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這件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我不方便再評論,但我認為一定是最好的安排、最恰當的安排。」 律政司亦不評論個別案件,但指律政司司長會根據《香港國安法》第四十六條發出證書,指示相關訴訟毋須在有陪審團的情況下審理。有關條文訂明由三名法官組成審判庭的安排,目的正是要確保公平審訊,秉行司法公義,絕無減損被告人的任何合法權益。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即食麵藏冰毒可卡因 警搗錦田葵涌兩貨櫃檢逾四千萬元毒品 拘六男女
【有線新聞】警方在錦田及葵涌兩個貨櫃搜獲一批毒品,約值4,300萬元,三男三女被捕。 其中40公斤可卡因和1公斤冰毒收藏在即食麵包裝內。警方毒品調查科根據線報,星期一在錦田一個空地截查三名斯里蘭卡籍男子和三名印尼籍女子,全部持有臨時身份證明書。他們將千多箱即食麵由貨櫃搬出來,其中四箱藏有毒品。警方將控告兩名女子販運危險藥物罪,下午提堂。 同日,警方亦突擊搜查一個位於葵涌的冷凍貨櫃,檢獲11公斤可卡因。初步調查,兩批毒品分別由馬來西亞和巴西經水路運來香港。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將軍澳東港城34人未按規定強檢 九人罰款一萬
【有線新聞】多個政府部門在將軍澳執法,檢查居民有否按規定接受強制檢測,發現有34人違規。 執法人員在將軍澳東港城8座出入口,檢查了423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發現有34人未有按時接受檢測,已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要求於指明期間內接受檢測,亦向其中九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 i-Cable
- 2022年08月17日
李家超稱喜見商界歡迎3+4檢疫 重申與國際及內地通關不矛盾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一個高峰論壇時,提到很高興商界普遍支持「3+4」的檢疫方案,重申與內地或國際通關並無矛盾。 行政長官李家超:「你們當然大多數人希望與內地通關,我清晰了解,但我要強調與世界和與內地通關,是不可能互相存有矛盾。對於後者,我們與內地部門維持緊密聯繫,我的主要目標是減少旅客的入境限制,同時確保不會為內地疫情帶來額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