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輪候公屋最新須等5.6年 較6月底快0.4年
【有線新聞】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最新是5.6年,比6月底快0.4年。 今年第三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有約11,400宗,當中超過一成八是長者一人申請。 截至9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快了0.2年,房委會說因今年第三季有過萬間公屋單位可供編配,消化了部分需求。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大灣區兩中醫專家來港 助瑪嘉烈、伊院新冠重症患者治療
【有線新聞】「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兩名內地資深中醫專家上周來港,會在公立醫院交流,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謝東平:「我三月份在亞博館接受過培訓,這邊的同事已幫我們熟悉。沒有問題,剛才提及英文溝通,在這方面可以跟他們交流。」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吳廣平:「目前主要是臨床方面,增加他們對臨床治療新冠重症病人經驗。」 兩位專家謝東平、吳廣平是年初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今次會帶領4位本地資深中醫師,以中西醫協作模式,在伊利沙伯及瑪嘉烈醫院治療新型肺炎的重症病人,並提供臨床中醫培訓等,暫時不會治療其他重症病人。兩位專家的薪金由內地支付,醫管局會視乎計劃的成果,考慮增加日後訓練的人數。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本港增7985宗確診 多11死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確診數字稍微回落,錄得7,985宗,其中611宗屬輸入個案,再多11名患者逝世。 本地個案有7,374宗,17間安老及殘疾院舍有21名院友確診;另外695間學校呈報1,221宗個案,當中23間學校共23班需要停課一周。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網上發文涉港獨、敵視內地人 18歲男侍應控煽動等四罪下月判刑
【有線新聞】一名男侍應承認在網上發布煽動帖文留言以及侮辱國歌、國旗的圖片,還柙至下月14日判刑。 案情說18歲被告徐凱駿前年5月至今年9月,在多個網上平台發布29篇帖文,有關港獨及呼籲敵視內地人,詛咒他們死亡或重傷,又篡改國歌歌詞以及把國旗5粒黃星改為粗口字。 國安法指定法官蘇惠德裁定所有控罪沒超出檢控時限,被告承認作出具煽動意圖作為、侮辱國歌及國旗4項罪,求情時說希望考慮被告的年紀判處社會服務令。被告還柙至12月14日判刑,索取教導所及心理醫生報告。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三間政府體育館周四起暫停開放 轉為暫託或檢疫中心
【有線新聞】三間政府體育館周四起陸續暫停開放,轉為暫託或檢疫中心直至另行通告。 其中荃灣西約及龍琛路檢疫中心分別下周二及三投入運作,合共提供247個床位,接收安老院舍密切接觸者;彩榮路暫託中心則於下周五運作,有144個床位,接收輕症及無症狀確診長者。三間中心會提供基本膳食及護理支援,不設另外收費。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立法會選委界補選|資審會裁定六名候選人提名有效
【有線新聞】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補選六名候選人,獲資審會裁定提名有效。 資格審查委員會認為,六人都符合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裁定提名有效。 補選下月18日舉行,填補四名立法會議員加入政府後出現的空缺。六名候選人分別是,沒有申報政治聯繫的黃梓謙、黃錦輝及新民黨的何敬康、工聯會的李廣宇、民建聯的陳永光及獨立候選人尚海龍。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日日有頭條:01年警員查身份證態度欠佳投訴增加
【有線新聞】監警會於2009年成為法定機構,確保對警方的投訴,能公平公正和具透明度地處理。2001年,警員截查身份證時態度欠佳的投訴宗數持續上升。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去年申加價獲批 四巴再申加約一至兩成 田北辰稱加幅應低於通脹
【有線新聞】各間專營巴士公司向政府申請加價大約一至兩成,其中九巴、龍運及新大嶼山巴士申請的加幅大約一成,意味城巴新巴加幅可能最多。 九巴、城巴、新巴和新大嶼山巴士去年才獲批逆市加價5.8%至12%,今年申請再加價,加幅大約一至兩成,實際加幅運輸及物流局無透露。新大嶼山巴士申請加幅大約一成,消息說九巴申請加幅低於一成,換言之餘下的城巴、新巴加幅有機會去到大約兩成。 曾女士:「去年加了,不要那麼快再加,窮人很辛苦我覺得,低下階層的。」梁小姐:「不是說從乞丐飯碗討飯吃,但不用加那麼多,薪金也沒加那麼多。」 九巴及龍運解釋,申請加價是因為疫情持續、客量跌,龍運為主的機場巴士跌幅非常顯著,加上油價持續高企、人力資源成本上漲,公司營運環境艱難,期望盡快審批加價。城巴新巴就說申請加價因為物價上升,燃油價格年內上升一成,營運成本受壓,有需要檢討車費水平。新大嶼山巴士解釋,油價及人力資源成本持續上升、疫情持續、載客量下跌,公司持續虧損。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他們平均每年加幅絕不應高於通脹,政府透過港鐵股息補貼其他集體運輸工具,而非每次要市民透過票價令這些公司繼續生存。」 民主黨交通政策發言人韓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議員促放寬至0+0 謝偉俊憂過分保守拖垮國家 醫衞局:審慎處理
【有線新聞】再有立法會議員要求放寬入境措施至「0+0」,醫務衞生局重申要審慎處理。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議員狄志遠:「旅遊業不是在『吊鹽水』,而是在『吊頸』。『0+3』幫不了忙,有甚麼具體措施下,可以考慮實施『0+0』。」 選委會界別議員謝偉俊:「許多次衛生官員或者特首本人說不走回頭路,意思即是我們過分保守、怕事,而不可以適時適應情況改變。這個方向是否拖垮不止旅遊界,整個香港經濟、社會,甚或更大至整個國家。」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冬季流感加新型肺炎疫情,其實海外許多國家已經有呼吸病毒,三種病毒同時入侵,其實情況可以是很危險,對病人本身危險,對香港公營醫療體系來說也是危險,有必要很緊慎、小心行每一步。」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12港人|廖子文申保釋等候上訴獲批 交出旅遊證件不得離港
【有線新聞】12港人之一廖子文因潛逃及灣仔管有爆炸品案共判囚31個月,他不服汽油彈案刑期上訴,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等候上訴,獲上訴庭批准。 19歲男學生廖子文早前承認2019年藏有汽油彈材料及半製成品,管有物品意圖摧毁或損壞財產罪罪成,被判囚27個月。區域法院法官判刑後才得知廖子文已就潛逃案妨礙司法公正罪服畢刑期,法官說如果判刑前得知,就會將汽油彈案刑期減至21個月,建議他上訴。 上訴庭批准廖子文等候上訴期間以2萬元保釋、要交出旅遊證件,不得離開香港,每周三次到警署報到。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審計報告|葵青康健中心服務量不達標 採購不循規定 75班活動僅1人報名
【有線新聞】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基層醫療,以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作為試點,不過審計報告發現中心自2019年營運以來大部分服務量不達標,撥款採購未有依照指引,有4次超過20萬的項目無公開招標。 2019年啟用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政府以2.84 億元批出營運服務合約給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審計署說中心大部分服務量不達標,雖然上年度有改善,但9項目標仍有4項不達標。 中心會舉辦第一層和第三層預防的小組活動,2021年9月的701個班組中,約一成、即75班只有1名會員報名;會員每年都可做健康風險評估及早識別慢性疾病,但他們的出席率偏低,截至去年12月只有9%會員有做評估。 負責監管的醫衞局及中心解釋,服務一直受社會暴亂和疫情影響,亦額外承擔了抗疫工作,例如用作疫苗接種中心,窒礙中心提供原有服務。 除了服務量不達標,審計署抽查30次不超過5,000元的採購,近一半只索取一份書面報價,不符合營運手冊訂明盡可能索取兩份書面報價的規定,有4次金額超過20萬元的採購,甚至沒有公開招標。 審計署建議醫衞局,考慮向公眾披露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量目標和達標情況,加強推廣並密切監察營運狀況。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審計報告|安達臣道行人天橋未設計先招標 開支多近10億 升降機三年183次停用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指出,政府在安達臣道建造行人天橋時未完成設計就招標,之後要改設計和起多一條天橋,導致額外近10億元開支。 秀茂坪安泰邨和安達邨現時各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山腰,方便居民出入。不過最初工程設計,兩條邨合共只有3條天橋。 土木工程拓展署07年開始招標前已經收到不同意見,認為要興建多一條天橋才足夠,但為了配合公屋2015年入伙目標,署方趕住在08年1月向承建商A批出約20億元的合約,平整建築地台及興建3條天橋。合約開始一年後,房屋署完成交通檢討研究,決定興建第4條天橋,同時要大幅修改原本3條天橋的設計,包括加長天橋、更改方向等。 修訂3條天橋的工程細節涉及百多份更改令,要花多1億8千萬元。承建商A亦都提出申索要求延長合約,為了解決申索及加快工程進度,政府多付7,000萬元,又用了約1億6千萬元找另一個承建商建第4條橋,最終全部工程共花約30億元,比最初批出的合約多接近10億元。最後一條橋2016年12月才完工,比原定遲了近兩年半。 工程完成後亦有「甩漏」,2019年初至去年年底3年間,4條天橋共17部升降機暫停服務183次,平均每次停10小時。連接安泰邨和利安道天橋其中一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