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30日
孫玉菡專訪|擬輸入一萬熟練技工 稱會篩選工種清單 企業毋須證本地招聘有困難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未來3年輸入1萬個熟練技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不會所有熟練技工都納入輸入清單,例如司機就未必包括,將考慮設最低工資要求,預料明年中公布詳情。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2028年本港熟練技工缺6萬人,短缺率達一成四,未來數月會與業界討論輸入工種的清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一類是你講的那些跟城市運作有關電的技工、水的技工、電梯的技工,那些跟城市運作有關,這是一種,另一種跟經濟發展有關,譬如我們現在要發展高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除了高端工程師、高端科研人才之外,一些熟練的高級技工都缺,初步或者一般司機未必,我看不到一定會包括,因為其實都有公共小巴,還有一些我們叫做旅遊巴,都已經有個特別的行業計劃。」 政府會在一般就業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設新渠道輸入熟練技工,孫玉菡說申請人要在35歲以下,來港工資水平都有要求,亦不會要求聘請公司證明在本地招聘有困難。孫玉菡:「現在我們都斷定了,尤其是可能你的清單,那些技術工種都是缺的(水電工),所以做法不會像現在的行業計劃這樣做,因為你已經都很清晰是缺的,你不需要再做一個本地的招聘,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30日
明起恢復一簽多行 鄧炳強:除夕將延長跨境鐵路服務
【有線新聞】明日起將恢復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並擴展至非戶籍居民,保安局長鄧炳強指已增加口岸人手做好準備,另外因應除夕本港有煙火匯演,汲取去年經驗,跨境鐵路服務羅湖關口都會延長服務。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除夕有煙火表演 ,會在晚上12時的,我們已經與內地有關當局商討如同過往的大時大節,我們的鐵路和羅湖關口會延長、鐵路會延長等,深圳灣的通車當日會24小時,確保旅客能夠欣賞煙火後都能夠從容回到內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30日
文創藍圖|將交業界檢討藝團資助 楊潤雄:大眾化與藝術非完全衝突
【有線新聞】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全面檢討資助藝團制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會交由業界人士做專業評審,審視團體的藝術水平,包括觀眾欣賞程度、入場人數等,強調大眾化與藝術並非完全衝突。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你幫助大家欣賞也好,你解釋你作品也好,令更多人懂得欣賞,慢慢愈來愈多人欣賞,我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所以兩者之間我覺得要互相平衡和互動,因為我們始終若談論資助的話,我們是花公眾的資源,大家都要向公眾問責,我們都要,你做了很多高水平的藝術,但若整個香港社會都不欣賞,沒有人覺得是好的,這樣又如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證監會時任經理洩露領展供股 兩友人獲利過千萬 三人遭廉署拘控
【有線新聞】證監會時任經理涉嫌向兩個朋友洩露領展供股機密,獲利過千萬元,三人遭廉署拘控。 三人分別是30歲證監會時任投資產品部經理梁譜軒、34歲醫管局註冊護士賴列偉及35歲律政司高級政府律師張梓健。廉署指三人是朋友,梁譜軒去年初借證監會公職便利,獲取領展供股的股價機密資料,私下洩露予賴列偉及張梓健,兩人藉此買賣期權,分別獲利近450萬元及近700萬元,之後將部分利潤分予梁譜軒。三人被控串謀觸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明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97年寶勒巷縱火案|警方:將落案起訴52歲疑犯 相信涉重大參與成分 一人仍在逃
【有線新聞】1997年寶勒巷卡拉OK縱火案,遭通緝多年的疑犯陳惠良在內地落網並移送返港,警方說尚有一名疑犯在逃,會繼續追捕。 潛逃廿多年的疑犯陳惠良黑布蒙頭,由警員押到寶勒巷重組案情,他已經52歲,比案發時25歲明顯發胖,案發現場新一代卡拉OK亦早已結業。他在警員引導下講述案發經過,有警員向他遞上道具,由他模擬收藏和投擲汽油彈,警方未有交代陳惠良在案件的具體角色。 警方稱他星期三在內地落網,翌日移送香港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警司林啟初:「警方有證據顯示,該件案件有重大參與成份。疑犯剛做了案情重組,他將被落案起訴,現階段還有一名在逃人士,警方懸紅40萬元,繼續追緝唯一未落網的陳福清,他案發時只有19歲,現年45歲。」 1997年1月25日凌晨,寶勒巷盈豐商業大廈新一代卡拉OK發生三級火,火勢迅速蔓延,釀成17人死、13人傷慘劇,經調查確認是有預謀的縱火案。案件起因涉及兩個黑社會在案發前數天在上址結怨,就這宗案件已有5名人士,包括主腦、策劃或執行人士先後被控謀殺,4人被判終身監禁,另一人誤殺罪名成立,判處11年監禁。 警方拒絕透露陳惠良在內地甚麼地方以及如何被逮捕,因為尚有一名疑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否認涉及初選 法官質疑蘋果有協辦初選論壇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否認涉及初選,法官質疑他的說法,指蘋果有協辦初選論壇。黎智英說不知道參選人之間的事,另外他承認在《國安法》出爐之前,曾希望美國制裁中國以阻止實施,但只是他個人願望。 黎智英繼續講他與陳梓華2020年初在台北的會面,否認曾提及有意贊助素人參加初選,也沒問過劉祖廸有無興趣參選立法會。黎智英說他不認識朱凱廸、何桂藍,不太熟悉岑敖暉,從來沒有與任何參與初選的人傾談,不關注他們會否參加或者會否遵守初選的承諾。 法官李運騰質疑《蘋果》有報道初選,也是其中一個提供場地舉辦初選論壇的機構,黎智英說他知道初選存在,但不清楚參選人之間的事情。陳梓華同年5月要求會見台灣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辯方問是否因重光團隊想建立「台灣線」。黎智英說他不知道原因,唐鳳是IT界專家,不知為何會與政界、社運扯上關係,兩人最終沒見面。 至2020年5月,黎智英和陳梓華討論《國安法》即將實施,陳梓華稱條文針對境內外勇武派、港獨分子以及煽惑群眾人士,憂慮黎智英和李柱銘的人身安全,請他務必謹慎。黎智英當時答他不擔心,任何出來為自由而戰的人都會戰至最後一刻,即使未必會贏,都必須堅持。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何桂藍就定罪及刑期申請上訴
【有線新聞】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何桂藍亦就定罪及刑期申請上訴。 何桂藍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經審訊後裁定罪成,她沒有任何求情,判監七年,三名法官在判詞指她是其中一名具有激進政見的參加者之一,參與謀劃的意圖嚴重干擾和阻撓政府。 案中45名罪成的被告分別判監四年兩個月至十年不等,早前鄒家成、黃碧雲、楊雪盈和余慧明已提出上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2021年大埔劏房命案 六旬漢判監15年 官:行為非常殘暴
【有線新聞】2021年大埔劏房命案,65歲男子誤殺及縱火罪成,判監15年。 65歲被告姚委祥被控2021年7月在大埔唐樓用刀斬殺同居女友及對方兩名女兒,再縱火焚燒單位,陪審團早前大比數裁定被告三項誤殺及一項縱火罪成。法官張慧玲判刑時說,三母女承受刀傷劇痛,被告仍然縱火,行為非常殘暴,考慮到被告承認誤殺,有真誠悔意,判監15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深圳恢復一簽多行 業界:提振經濟視乎行業努力 議員倡區議員、學校同努力
【有線新聞】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有業界認為恢復深圳 「一簽多行」振興經濟效果多大須視乎行業努力,有議員建議區議員和學校一同努力,重拾香港「好客之都」品牌。 今年首十個月內地訪港旅客有2,840萬人次,按年升33%。疫後復常旅客穩步回流,消費就持續受挫,立法會統計收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內地客人均消費不足3,000元,比2018年跌近三成。 有業界代表說政策放寬機會來到,但都要自己把握。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我相信不是大水漫灌,突然全行都旺。如何吸引外來旅客,包括最接近的深圳旅客來港,令他們覺得值得過來,這個是商家的責任。政策上放寬後,輪到商家要思考。」 有議員呼籲業界改善服務,吸引旅客留港過夜消費,甚至動員全社會一起努力。梁子穎:「18區區議會,不論專員、區議員,以至學校可以組織親善大使或旅遊大使在社區宣傳,幫助旅客來港『捐窿捐罅』,找到特色旅遊景點,才能夠重新做好香港旅遊業,振興經濟。」 有議員預計措施會令香港零售總額升3%。田北辰:「不要看輕這3%,目前零售總額比去年跌雙位數,有3%已好過沒有。」 為了吸客消費,旅發局說周日起至明年2月,三間跨境巴士會提供折扣車票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深圳恢復一簽多行 過千萬人合資格 議員不擔心水貨問題:今時不同往日
【有線新聞】國務院批准周日起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合資格人數增至過千萬,行政長官李家超感謝中央短時間內落實措施。 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安排周日起將會恢復,更擴展至持有居住證的非戶籍深圳居民,合資格人士將增至過千萬,一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每次逗留不超過7天,有深圳旅客歡迎措施。深圳居民謝先生:「一簽多行的話就不用經常簽證,之前一周一行限制很多。」 大學生王小姐:「會啊,因為就是很方便。因為我是在這邊讀大學,我身邊有很多深圳朋友就是想過來找我玩,他們說不是特別方便,因為一個星期只過來一次,但現在解開了這個限制,我覺得增加了這個交流吧。」 為確保新安排周日順利實施,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已主持跨部門會議,統籌各部門做好準備,確保口岸、旅遊設施、交通等運作暢順。行政長官李家超感激中央政府有關部委積極研究、加速推進,在短時間內落實措施。 「一簽多行」2009年實施,期間水貨問題引致社會矛盾,2015年後煞停,有議員說今時不同往日,相信在遊客分流各區下承載力有大改善。邵家輝:「不是以購物為主,不是主要去旅遊地區,而是去到18區甚至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持牌財仔做「大耳窿」 放債外傭收150厘息 警拘47人、最小僅13歲
【有線新聞】警方打擊違法放債及非法收債,拘捕47人,年紀最小13歲。 行動中檢獲一批現金、借貸文件及僱傭合約等。警方說放債集團向外傭放債,以超出法定貸款利率、高達接近150厘,並扣押護照作抵押。當外傭無法還債時,集團會用電話發訊息滋擾及上門淋紅油等手法追債。 警方上周日持法庭搜令突擊搜查旺角一間持牌財務公司,檢獲大約7千份貸款申請表、當中約4千份外傭借貸記錄,超過400本外傭護照及180萬港元,拘捕47人,其中三人13至16歲男女,負責上門收債。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北都|政府公布三片區試點 每個開發成本最少約100億元 招標起計十年內完成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北都三個「片區開發」試點計劃,每個開發成本約100億至200億元,下月開展市場調查,預計招標起計,十年內完成發展。 北都「片區開發」三個試點分別位於洪水橋/厦村、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佔地12.5、15.9和18.6公頃,發展商投得項目要負責平整土地和興建基礎設施。每個試點都有私人住宅用地,預計提供10萬至41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發展後繼續屬於發展商,需興建公共設施如道路及休憩用地,完成後就要交回政府管理。至於產業用地,發展商可以選擇平整土地或者興建產業大樓後交還政府,亦可以選擇獨資或跟政府合作發展及營運。 發展局發言人預計每個片區發展成本約100億至200億元,新發展模式下合共節省逾10億公帑。又說了解經濟環境變化,政府願意一同承擔風險,會考慮平整土地及興建公共設施成本,相應調低投地價格,但強調不會「賤賣土地」。 政府下月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市場意向調查,邀請有興趣人士提交意向書,以敲定日後公開招標的細節和條款,批出合約時會考慮投標者的財力,確保工程如期完成,政府亦有「補底」方案。三個片區預計由招標起計十年內完成發展,考慮到發展成本及風險相對高,政府會研究讓發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