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日日有頭條:07年前高院法官李栢儉騙綜援獲刑
【有線新聞】2007年,前高等法院法官李栢儉與其曾任大律師的妻子馮閏禪被揭隱瞞近200萬元資產,騙取綜援及公屋,判囚11個月。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清華大學建校112周年 中環孫中山紀念館即日起辦校史展
【有線新聞】清華大學建校112周年,康文署與大學校史館合作,於孫中山紀念館舉辦展覽介紹校史。 展覽即日起至5月31日於中環半山孫中山紀念館,會展出清華大學校史館借出的60多組校史資料,介紹創校初期的發展,包括1928年《國立清華大學條例》文本,亦會介紹八名傑出學人,包括梁啟超、朱自清等。香港歷史博物館亦會借出館藏,包括清朝光緒年間,由最高學府國子監頒發的畢業證書。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休班消防蒲台島釣魚疑失蹤 救援人員海陸空搜救
【有線新聞】一名休班消防員在蒲台島釣魚懷疑失蹤。 失蹤的30歲消防員陳錦輝駐守紅磡消防局,他身高約1.7米、體重約75公斤,穿著黑色外套、藍色長褲和黑色鞋,攜有一個白色魚竿袋及一架手拉車。據了解,他當時(星期三)在蒲台島岸邊釣魚。消防及水警早上在香港仔基地出發到蒲台島水域搜救,飛行服務隊亦派出兩架直升機及8名機組人員搜救。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港珠澳大橋跨境私家車配額增1000個 下月20日起可申請
【有線新聞】港珠澳大橋來往港澳的私家車配額增加1,000個。 新增配額今年第二季起分兩個階段發放,分為公司及個人配額,每類數量佔一半,有效期不超過三年。如果申請數目超過配額,運輸署會抽籤處理,首階段發放500個配額。持有人預計第二季起可以使用大橋,合資格人士下月20日起可提交申請。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15歲男學生認19年管有噴漆意圖摧毀財產罪 押至下月21日判刑
【有線新聞】案發時年僅15歲的男學生涉嫌管有兩罐噴漆,承認管有物品意圖摧毀財產罪。 被告在觀塘裁判法院認罪,案情指2019年12月14日,順利商場的牆及柱遭人用噴漆噴上政治口號及貼上海報,警員到場截查多人,在被告背囊搜出兩支使用過的噴漆及手套,被告警誡下承認負責攜帶噴漆供他人使用。 辯方求情指被告初犯,當時受社會氣氛影響,一時衝動下犯案,深感悔意,並主動賠償三千元作清潔。 案件押後至下月21日判刑,索取感化及社會服務令報告,被告准以原有條件保釋。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旅議會:下月6日起恢復內地團來港 料每日逾十團
【有線新聞】日本廣泛地區持續受暴風雪吹襲。旅遊業議會估計,本港約有二百名旅客行程受阻。 旅議會總幹事楊淑芬:「大約二百個旅行團在日本,涉及約六千名旅客,是不幸中的大幸,受影響旅行團只是個位數字,估計大約二百名旅客受影響。受阻是遲了到達酒店,或有些景點因為天氣而關閉,他們要改景點,不是說太大的影響。」 她又說下月6日起,香港與內地會組織來往兩地的旅行團,預計每日有十多團,加上自由行旅客,相信出入境人數會增加,而行業要復蘇相信還要一段時間。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政府擬最快明年首季逐步開放沙頭角 中英街除外 初期每日上限千人
【有線新聞】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說,政府計劃明年首季,逐步開放中英街以外的沙頭角邊境禁區。初期個人遊及旅行團,每日上限共1,000人,他們認為長遠應該開放中英街。 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李冠洪:「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涉及兩地政府,不只香港單方面想開放中英街便開放,要與國內政府磋商,有一個完美方案,譬如會否把中英街規範化,列作正式過關口岸,用回鄉卡便可進入。」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立場新聞案|被質疑曾訪問「V小隊」涉鼓吹暴力 鍾沛權:涉公眾安全決定刊登
【有線新聞】《立場新聞》案續審,前總編輯鍾沛權繼續作供,說訪問及報道計劃發動襲擊的人是因為涉及公眾安全,控方質疑為何不報警,他強調要保護受訪者。鍾沛權說因為要保護消息來源,只能透過報道向社會發出警告。 《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繼續在區域法院作供,控方要求他讀出一篇《立場》2019年的專題報道,講述「前線V小隊」計劃仿效愛爾蘭共和軍在香港建立武裝組織,趁區議會選舉前襲擊警員,甚至考慮放炸彈。 控方問鍾沛權是否相信受訪者所講的事,鍾沛權回應說同事覺得「V小隊」不是憑空捏造,明確計劃發動襲擊,網上討論區亦有類似聲音。他認為涉及公眾安全,決定刊登報道作為警告,讓執法部門知道有這樣的危機;強調有人討論的議題,媒體不可以視而不見,所以《立場》用了最大的力量帶領讀者思考,包括訪問學者,討論暴力升級帶來的代價。 控方再問鍾沛權為何知道「V小隊」會發動襲擊都不報警?鍾沛權說新聞工作者要保護消息來源及受訪者,不可以交出他們的身份,透過報道公開潛在襲擊計劃,是平衡新聞工作原則和保護公眾的公民責任,又說決定是否刊登報道是他入行多年來最艱難的一件事。 鍾沛權認為傳媒有責任確保公眾有充分知情權,例如「和理非」的人可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國際醫學雜誌創刊200周年 港大研究入選《刺針》34篇標誌性論文
【有線新聞】袁國勇領導的港大醫學院團隊關於新型肺炎的論文,入選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的標誌性論文。 《刺針》創刊200周年,由1823年至2022年揀選34篇標誌性論文,以時間線列出,其中由袁國勇及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20年1月發表的論文入選,研究港大深圳醫院一個家庭群組,是最早證實新型肺炎可以人傳人的文獻,亦發現患者可以無症狀感染,為之後制訂防控措施提供科學基礎。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病人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 新療法慳錢兼增效
【有線新聞】全港現時至少有1,800人,因患有免疫力缺乏症須定期到公立醫院,補充免疫球蛋白。港大引入新療法,讓患者可自行在家注射,減少進出醫院的次數。 71歲羅女士2016年患上淋巴癌,康復後出現免疫力缺乏症,每個月都要入院,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羅女士:「每次回去的時候,所需的時間都很長,早上去、要黃昏才可離開。我覺得十分困擾和疲倦,又要乘車、舟車勞頓。」 到2020年就方便了很多,因用了皮下注射,在家自行補充免疫球蛋白。程序很簡單,只需用針筒抽取藥物,連接帶有針頭的輸液管,再將針頭刺在有皮下脂肪的位置就完成。醫生說用皮下注射病人,毋須每月入院,每年的醫療成本亦可節省25,000元,及減少出現副作用。 港大醫學院風濕及臨床免疫科主管李曦:「(靜脈注射)就好像一架車輛入油般,油缸沒有油,可能病人到月底就用光了免疫球蛋白,就要入院一次將油缸裝滿,三至四星期後等它慢慢減少,又要再度入院,其實當中的波動很大。如果用皮下注射,病人自己在家舒舒服服,每星期並非注射在血管,而是在脂肪中。免疫球蛋白在脂肪中,分開數天慢慢吸收,變相很溫和、中中間間。」 現時用作皮下注射的免疫球蛋白須向外國藥廠購買,李曦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消委會推虛擬實景教材 助特殊需要學生免墮傳銷陷阱
【有線新聞】近年涉及健身中心或美容院不良銷售的投訴,受害人部分是欠缺精神行為能力的人。消委會製作了VR虛擬實景教材,讓特殊需要學生體驗,遇上威嚇或誘惑購買健身或美容服務的情景,希望他們提高警覺。 這班學生戴上VR眼鏡,不是在「打機」。看真畫面,他們在街頭遇上健身中心職員,邀請他們上健身中心,哄他們免費試玩又換禮物,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離開抑或答應。答應了就會轉到另一場景,去到健身中心。又一輪攻勢兼脅迫。 學生:「見到『大隻佬』很凶惡,看他的樣子很凶惡,『怎麼了沒錢嗎?』這樣罵人,實在有點被嚇怕,很真實。」 特殊教育統籌主任麥翠紅:「能夠第一身感受,無論講多少講座,學生不感同身受,可能聽完水過鴨背。今次虛擬實景,就像親歷其境試過一遍,他的記憶便會加深。」 消委會接獲涉及健身中心或美容院不良銷售的投訴,很多時會針對一些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或欠缺精神行為能力的人,因此藉VR加強宣傳教育。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其實特殊人士他們很乖、很聽話,面對這些情況,真的不懂得如何處理,所以他們很多時候為逃離現場便就範。不可能人釘人叫他們,不准做這樣那樣,最重要讓他們學懂如何保護自己。」 教材套還包括小冊子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袁國勇冀3月底撤口罩令 倡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 港府:趨復常是應變成果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3月底、4月初解除口罩令較安全,但要留意「後口罩浪」,又認為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檢討整個疫情。 防疫措施大部分已經解除,袁國勇說3月底、4月初氣溫回升至20度以上,人體在春天炎症反應沒那麼嚴重,脫口罩比較安全,但屆時流感等傳染病會較易傳播,要留意「後口罩浪」。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後口罩浪可以造成頗嚴重後果,醫管局可能真的受不了,但一定要經歷痛苦。每個國家都要經歷這個痛苦,最好在夏天、春夏之間,一直至秋天,所有病毒的混合免疫、自然免疫因而建立,減低發生重症的機會。」 他說今次疫情約一萬三千人死亡,應該好像沙士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袁國勇:「追蹤、隔離真的做得不足,如果初時做得足夠,疫症會走慢得多,這些要重新檢討一次,為甚麼老人院會造成這樣。那些是很嚴重的事,下次多是長者感染。」他又建議長者冬天戴口罩、市民每年應該接種疫苗,而港大研發的噴鼻式疫苗已在內地四個省市使用,但香港何時有,要由藥廠決定。 政府回覆查詢時沒回應會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說本屆政府已推出多項風險管理為本和精準抗疫的措施,密切監測疫情發展和調整防疫工作,現階段社會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