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8日
長期捱餓、全身瘀傷 3歲仔疑遭父親女友虐待致死 生母:一定要判死刑
【有線新聞】上海發生一宗殘忍虐待案,一名3歲男童疑遭生父的女友虐待,不但長期捱餓,更全身多處瘀傷,最終昏迷送院,經搶救後證實不治。男童生父的女友因涉嫌虐待罪被刑事拘留,而男童生母事後表示,「她一定要死刑!絕對不接受任何調解!」 不堪丈夫出軌決定離婚 被要脅簽轉讓撫養權文件 據內地傳媒報道,男童的生母馬女士表示,自己17歲時與當時21歲的黃男結婚,惟婚後發現黃男多次出軌,甚至將第三者帶返家中,忍無可忍下提出離婚。離婚後,她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兒子生活,至今年1月,黃男以奶奶患癌、思念孫子為由,提出接走兒子,並承諾第二天晚上會將兒子送回來。惟黃男事後竟以兒子作要脅,拒絕再讓母子見面,更強迫她簽署轉讓撫養權的文件。 「我實在太想知道孩子的情況,想著先跟他說說好話,等到過年那段時間再去要孩子。」在經過數個月的掙扎後,馬女最終答應簽署文件,怎料仍然沒法與兒子見面,而更沒想到的是,她再一次見兒子時,已經是在醫院見最後一面了。 男童受虐昏迷送院 全身瘀傷 8月28日,馬女士接獲上海兒童醫院的電話,指其兒子昏迷在ICU搶救多日後被診斷為腦死亡,而生父黃男想要放棄治療,需獲得其同意。大驚之下,馬女隨即趕赴醫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8日
男孩「踩肚跳」欺凌女童 辯稱「都怪她不認輸」 家長發惡護航:踩死了嗎
【有線新聞】網民常常戲言「生仔要考牌」,因為小朋友很容易受父母言行身教影響,山東濟南近日有商場遊樂場內發生欺凌事件,,年約八、九歲男童竟腳踩女童腹部,質問「認不認輸?」,接著就踩下跳了過去,令女童痛得大叫。女童家長事後找男童母親理論,對方竟「踩死了嗎?」,影片引來網民眾怒,驚動官媒發聲怒批家長失職。 工作人員勸解 雙方不歡而散 內地傳媒報道,影片中可見女童努力掙扎,但因為年紀小,根本無力還手,只能躺在遊樂場地下哀嚎。男孩不止用腳踩女童肚子,還踩在肚子上蹦跳,女孩疼得大喊,家長聞聲趕來制止,男孩還理直氣壯「解釋」都怪女孩不認輸。男童家長在場非但不道歉,還惡語相向反問女孩家長:「踩死了嗎?怎麼不踩死你!」隨後還破口大罵「你就是一條狗,狗都不如!」,工作人員勸解下不歡而散。 「真是太囂張了!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不配為人父母!」、「應該當場要求去醫院做檢查,不行就報警解決」、「教育失敗,難以想像這男孩長大了會有多壞」網民均指摘家長沒家教,官方「光明網」也發文,指事件暴露家長教育嚴重失職,「如果出現過錯、傷害他人,家長還一味袒護,又如何讓孩子明辨是非,意識到傷人行為是錯誤的?」 影片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8日
農村網紅直播養老鼠炒菜 稱貴過牛羊肉、不賣燒烤攤 網民:看到我頭皮發麻!
【有線新聞】內地農村系網紅主打鄉村生活「吸粉」,最近抖音便湧現一群「養鼠炒菜」的內容創作者,分享收購、飼養老鼠再炮製菜式的影片。有製作者直言食用並不違法,強調鼠肉不會流入燒烤攤,「便宜的也有五六十一公斤,羊肉牛肉的價格都沒法比!」 川渝收購山鼠田鼠 再銷往沿海地區 內地「上游新聞」報道,短片平台上有人發文表示大量收購老鼠,還有飼養者在宣傳自己的經驗,引來不少網民關注。其中一名收購者表示,他主要是從川渝地區收購山老鼠、田鼠,暫時養著然後再進行銷售,經過初步處理後再銷往沿海地區,「主要是在野外抓了送來的,有養殖的,但養的很少,都是幾十上百隻」。 其發布的影片顯示,一間破舊房子內架子上有逾百隻老鼠上躥下跳,他還會投餵一些食物,其個人主頁還有用老鼠肉炒菜等視頻,吸引了不少網民關注。收購者指收購銷售的都是山老鼠、田鼠,並不違法,「它是害蟲,也不是保護動物,一般來說是問題不大的,森林公安、林務局也會來提醒,不要抓那些保護動物例如蛇和鳥那些東西。」 非流向燒烤攤 戲言「吃到祖墳冒煙」 對於有網民質疑這些鼠肉會流入燒烤攤,他反指「燒烤你能吃到老鼠肉,那得祖墳上冒青煙了,(老鼠肉)貴的時候要賣到七八十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8日
大家樂牛油改用塗抹醬 網民質疑為慳錢:天然變人工 消委會解構「三大類」分別
【有線新聞】有網民近日發現連鎖快餐店大家樂的早餐牛油,轉用名為「維寶」(Treasure)的牌子,包裝上沒有了「butter」(牛油)字樣,更形容有如「人工味道」,惹來網民紛紛討論牛油成分。大家樂澄清新選用為「軟質牛油醬」,是源頭採購及生產於荷蘭的自家品牌產品。 網民猜測來自內地 大家樂:生產於荷蘭 據了解,大家樂過往多年使用新西蘭「安佳」(Anchor)牛油,近日改為「維寶」品牌,產品盒面上印有「SLIGHTLY SALTED SPREADABLE」(鹽味及可塗抹)字眼,又指含有270毫克「Omega-3」,但沒有任何「butter」字眼。有網民表示新版牛油「一啲牛油味都冇」,引起議論,不少網民都猜測是是為了節省成本,而改用「人造牛油」,當中有人猜測「維寶」應該由江西維爾寶食品出品。 大家樂回覆傳媒時表示,集團一向重視食物品質及安全,從採購到製作都有嚴謹的政策及指引,以確保食材及製成品符合安全及質素要求;近日新選用的軟質牛油醬乃源頭採購及生產於荷蘭的自家品牌產品,以優質植物油及牛油為主要成份,並加入了奧米加3脂肪酸。 天然牛油有門檻 奶脂不能少於80% 對於大家樂所指的「軟質牛油醬」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5日
加沙女童「背妹」赤腳步行 走兩公里累極不放棄 「她被車撞了要找醫生」
【有線新聞】加沙戰火持續,平民百姓深甚其害,有巴勒斯坦記者日前就在加沙遇上令人心酸的場面,一個年幼女童背著左腿受傷的妹妹,已赤腳徒步兩公里,只為妹妹尋找醫生。 冀往附近廣場求助 記者聞言主動接載 據外國傳媒報道,巴勒斯坦記者哈穆達(Alaa Hamouda)在加薩中部遇上這名女童,他詢問為何要背著妹妹時,女童當時回答「她被車撞了」,並表示自己很累,「我已經背她1小時了,但她不能走路。」短片中可見女童背著的妹妹,左腿打著石膏,徒步為妹妹尋找醫生。 據報道,女童當時已徒步行走逾2公里,表示要帶著妹妹去附近廣場「Muntazah Al-Bureij」,希望向那裏的醫護人員求助。哈穆達得知後,主動提出開車載兩姐妹去找醫生。兩個孩子坐上汽車後座,女童妹妹隨即摘下頭上外套,露出天真無邪的臉孔。到達目的地後,女童下車後再次抱起妹妹離開。 據加沙衛生部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當地死亡人數已經超過4.2萬人,逾10萬人受傷,約九成人口流離失所。 影片連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5日
一線搜查|油麻地繁忙路段驚現碰瓷黨 二人「滾動擺位」惹熱議 的士司機:卑鄙
【有線新聞】碰瓷黨近年在香港街頭湧現,近日網上再廣傳一段離譜碰瓷影片,兩名疑似騙徒光天化日下慢慢「滾出去擺位」,躺在一輛已完全停下的士前約數米。影片引起廣泛討論,網民均指現今香港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車CAM)極為普遍,碰瓷詐騙只會淪為網上笑話。 事發現場為油麻地窩打老道同彌敦道交界,影片中可見一輛的駛至該處時,前方一名身穿白衣的男子協助一名持拐杖、坐在地上的黑亡男子,移至馬路中心,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假裝被車輛撞倒。影片其後可見有一輛消防車途經,白衣男子見到後相當警覺,更嘗試拉起黑衣男子,但對方仍然不願意起來。 車行人士:「很新奇,因為這種情況只會在內地看到。」受訪市民:「他滾出去。根本(車輛)還未到達,還有一段距離。」受訪市民:「非常沒有良心,會連累到駕駛者。」的士司機:「卑鄙行為。」 騙徒可能認為這一場戲演得天衣無縫,但碰瓷過程遭對頭方向另一車輛的「車CAM」拍下,再上傳社交平台群組引起廣泛討論。《一線搜查》去到現場實地視察,事發位置正處於油麻地消防局對面馬頭,下午時段一向車輛比較多,非常繁忙。車輛在十字路口駛入這條馬路時,車輛速度都比較快,稍有不慎就會落入碰瓷黨設計的陷阱。 社交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風球潭美|天文台:將於凌晨1時40分發出一號風球 視乎風力評估今日至周六或改發3號波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根據現時預測,熱帶氣旋「潭美」快將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將於凌晨1時40分(10月25日)發出一號風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天文台預料潭美會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而東北季候風會同時影響華南,在潭美與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明日及週末期間華南沿岸風勢頗大,漸轉多雲及有幾陣驟雨。天文台會視乎潭美的動向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於今日稍後至星期六初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天文台強調,潭美隨後的移動路徑存在變數,有機會在下周初於海南島附近徘徊甚至轉向偏東方向再次橫過南海中北部,呼籲市民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預測。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一線搜查|旅行社夥竹館推麻雀深度遊 打破神秘面紗 麻雀館三代傳人大爆三大禁忌
政府積極推廣「無處不旅遊」,今年年初推出的「本地特別旅遊鼓勵計劃」,鼓勵業界開發更多特色的主題產品,以推動旅遊業長遠及可持續發展。有旅行社與麻雀館合作,以文化入手,舉辦另類的深度遊,讓大眾更加了解香港的麻雀文化。 1956年,港英政府以一副麻雀牌的總數為發牌上限,批出最多144個麻雀或天九牌照,從此麻雀館正式合法化。不過,香港人對麻雀館的印象或多或少受港產片影響,有人覺得神神秘秘,有人覺得烏煙瘴氣。 走入館內的第一件事並非坐下「竹戰」,而是先了解麻雀館文化,整個深度遊全程大概需要3小時。三代都經營麻雀館的張家寧表示,希望今次可以打開大門,改變大眾對麻雀館的既定印象,兼保育麻雀文化。 張家寧的家族經營麻雀館超過半個世紀,身為麻雀館董事總經理的他坦言,受到電影或電視媒體方面的影響,不少人對麻雀館的印象是「藏污納垢」、「龍蛇混雜」,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改變大眾對這個行業的形象,包括改善經營模式。而今次亦想藉著麻雀深度遊,讓更多人在不用賭博的情況下認識麻雀及麻雀館的事物,從而改變大家的既定印象。 他又大爆麻雀館三大禁忌事項,包括客人進入後不要拍他人肩膀、不要看書或雜誌,以及避免佩戴太陽眼鏡,前兩者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老翁扯起孕婦逼讓座 動粗被阻追挺身青年算帳 網民:這樣有力氣還要讓?
【有線新聞】讓座糾紛屢屢引起廣泛討論,南京地鐵近日再有一宗強逼讓座事件,一名滿頭白髮老翁強行拉起一名坐於「愛心專座」(關愛座)女子,對方當即開口自言有身孕,但老翁未理會照拉開對方。老翁「得逞」後還追罵,惹全車乘客憤怒,紛紛出手制止。地鐵職員事後回覆傳媒,強調「老弱病殘孕」只是個約定俗成的「語序」,並非優先次序。 目擊者:東西推孕婦腳旁 「明示」不果發脾氣 內地傳媒報道,事發於21日早上7點49分在南京地鐵二號線,目擊者虞先生表示「老人一開始扒拉我的朋友,並對其進行辱罵,發現我朋友錄視頻後,(改為)想要旁邊孕婦的那個座位。他先讓孫女把他的東西放在孕婦腳下,以此來獲得這個座位」。另有網民發布影片,可見孕婦沒有起身,老人開始強行要把孕婦拽起來,要求對方讓座。 身穿藍色外套女子被拉起身後,當即護肚自稱「肚子有小孩」、「你擠到我,我甚麼都沒講」。拍片者指現場一名青年率先衝過來,「把他們倆分開,在小夥的帶頭下,我們車廂齊心協力的護住了那個孕婦……」身邊不停有人質問的老人「你幹什麼」、「別打人,別打人」,老人其後一臉兇惡的追著青年,遭其他乘客喝止「走開」,還有周圍的人在喊「別推」、「別過來」。 老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寵物店¥1.8萬售貴婦狗 買家揭剪耳畫眼線「照騙」抬價數倍 網民哭求:別退貨
【有線新聞】網絡用語「照騙」意指利用經美化的相片去欺騙人,但沒想到有「萌寵網店」也藉此抬價「呃客」。浙江有女子就以18,888元人民幣買下一隻大眼汪汪的可愛貴婦狗(內地稱泰迪犬),然而收到後仔細一看,發現狗狗的眼線「往外浸染開」,甚至被人工剪出「米奇耳」。 店家稱拍攝效果 事主:欺騙消費者 大風新聞引述愛狗人士蔡小姐表示,她日前在網路上刷到一家萌寵網店,看中了一隻香檳色小體貴婦狗,然而收到狗狗之後,發現貴婦狗眼圈附近的毛有點黑,「原來店家給狗狗畫了內眼線和外眼線,而且眼線還是防水的」。蔡小姐和對方交涉,「他們承認是為了拍攝效果給狗狗畫了眼線,本身就算是拍攝素材,也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放大狗狗的眼睛,去欺騙消費者吧。」 更令蔡小姐痛心的是,貴婦狗還被裁剪了耳朵,「我本身家裡有狗,我有養狗的經驗,檢查狗狗的耳朵,發現狗狗耳朵上有裁耳留下的傷疤,還沒有完全長好,有結痂」。蔡小姐直言「畫眼線是為了放大眼睛,裁耳是為了讓它的耳朵看上去圓圓的,更漂亮,這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抬高狗狗的價格。」 辯指米奇耳屬潮流 網民:牠太可憐了 蔡小姐曾向業內人士查詢,他們去買的話也就2,000到3,000元,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4歲女右眼切囊腫、左眼同捱刀 院方辯指「出於好心」 網民:買一送一你信嗎?
【有線新聞】內地醫療糾紛時有發生,河南新鄭市早前有名4歲女童因右眼出現囊腫,需要開刀切除,結果推出手術室後,家屬竟驚見女童左眼也被開刀,事前完全沒有被告知,質疑醫生是「開錯眼睛」。院方事後堅稱醫護人員有「專業判斷」,出於好心也為左脈開刀,引起輿論爭議。 開刀未告知家屬 事後認溝通有瑕疵 據河南電視台民生頻道《小莉幫忙》報道,該名女童日前接受右眼囊腫切除手術,結果手術完成後,其父驚見女兒兩眼都包著紗布。醫生聲稱右眼手術完成後,發現左眼也有囊腫,「就一起切除了」。女童父親大為震驚,直言醫生從沒有通知他,而且從住院到開完刀,女兒左眼從沒做過任何檢查,認為手術中發現問題,也應該先告知家屬。 對於醫生擅自開刀,女童家人質疑是醫生沒分清左右,開錯眼睛。不過,院方聲稱在確認監視器畫面後,手術部位並沒有錯誤,但家屬直指畫面中手術過程被手術燈完全擋住,根本看不出來。院方則堅稱醫護人員有專業判斷,手術中發現左眼也有囊腫,醫生可能出於好心才開刀,但承認「溝通上有瑕疵」,會積極配合家屬。 免費開刀惹議 網民:有這麼好心? 「多做一隻眼睛就得多收一隻眼睛手術的錢,醫院哪有這麼好心?」、「如果說左眼囊腫,拿出來給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一線搜查|跳彈床場所規管模糊 入場前要簽「生死狀」?大律師:通常無效
香港室內遊樂場缺乏監管,《一線搜查》日前報道指一對新加坡夫婦去年帶同小朋友到北角一間彈床樂園遊玩,期間太太發生意外,導致腎臟爆裂,需要緊急切除保命。另外亦有一名17歲青年玩跳彈床期間出意外,導致頸部著地,至今仍然癱瘓。有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都認為室內遊樂場存在安全隱患,政府應該盡快著手研究立例規管。 去年6月,李太太與丈夫帶同小朋友到北角一間彈床樂園遊玩,期間李太太發生意外,腰的一側撞至池邊保護層邊緣,送院後發現右側的腎破碎,要即時切除。涉事公司回應事件時指,當時已經很快作出調查,亦與警方合作,強調當日並無任何疏忽。發言人又指,公司對環境的安全有一定高標準,亦會不斷審查設施及安全措施。該公司亦拒絕透露場所發生事故受傷的數字,但就強調受傷情況並不常見,而且大部分僅屬於小意外。 至於涉事公司規定所有人士入場前要簽生死狀,大律師李健志表示,在出現關乎人事傷亡的情況,即使有免責條款,亦並非一定免責。他強調,法庭在考慮免責聲明是否有效時,並非單單視乎口頭承諾或簽署等這些簡單因素,更會視乎環境因素、細節,以及事主是否了解免責聲明內的內容,或聲明會否過於廣泛而不能夠達乎合理標準的驗證,「一般免除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