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美日領袖會面料商加強安保合作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將於本港時間凌晨,在白宮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白宮稱會商討加強安保合作,兩國防長會前簽署文件,加強軍事協作,又表明深切關注中國的脅迫行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轉抵美國華盛頓,展開歐美之行最後一站訪問。他將與總統拜登會面,重點議題之一是安保合作。岸田會向拜登說明,日方上月通過的3份新版安保文件,包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為何寫入可「擁有反擊能力」及增加軍費的原因。 白宮表示,兩國防長外長在周三的2+2會談,同意加強同盟關係,包括擴大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至太空及加強軍演,是要表達明確訊息,日本會跟美國步伐一致,確保印太地區和平穩定。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所有行動不單加強雙方聯合能力保衛日本,還使美日可合作為印太地區提供和平穩定,提升區內以至全球的威懾力。」 國防部長奧斯汀,在五角大樓接見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舉行雙邊防衛會談。奧斯丁表明支持日方新修訂安保文件,擁有反擊能力,應對周邊國家挑戰,亦堅定不移支持日本防衛,包括透過美軍常規及核能力,延伸威懾力。 兩人又表明深切關注中國,在台海及日本周邊水域的脅迫行為,重申美日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石。 兩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拜登承認寓所發現另一批政府機密文件
【有線新聞】美國司法部長加蘭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總統拜登涉嫌不當處理機密文件。拜登承認在特拉華州的寓所發現另一批政府機密文件,強調會配合當局調查。 陷入「文件門」風波,美國總統拜登周四終於承認新一批機密文件,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寓所被發現:「我的律師檢查過其他地方,我擔任副總統時存放檔案的地方,他們前一晚完成檢查,發現小量標示屬機密的文件,存放於我家儲物室檔案陳列櫃和私人藏書閣內。」 拜登強調一直認真看待機密文件及資料,正全面配合司法部調查工作。 司法部長加蘭表示,這批文件最初由拜登私人律師去年12月發現,其後知會當局。他又宣布任命特別檢察官許爾,專門調查拜登有否不當處理文件。 新任眾議院議長、共和黨的麥卡錫亦揚言,國會應對拜登展開調查。 拜登本周初被揭發,其私人律師去年11月在拜登位於華盛頓的前辦公室,發現約10份他出任副總統時的機密文件。 白宮相信,調查將證明這些文件,只是被人無意中放錯地方。不過分析認為,事件或影響拜登爭取連任。 前總統特朗普去年於海湖莊園,被搜出大量政府機密文件,正接受刑事調查。拜登曾指特朗普做法不負責任。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瑞典發現歐洲最大稀土礦床 有望擺脫依賴中國
【有線新聞】瑞典發現可能是歐洲最大稀土礦,有望減少歐洲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亦有助推動綠色能源。國營礦業公司估計,最快十年後可以開採。 瑞典北極圈境內基律納的地下,蘊藏了相信是歐洲最大的稀土礦,瑞典國營礦業公司周四宣布這個好消息。 瑞典國營礦業公司行政總裁莫斯特倫表示:「我們未清楚有多大,亦未肯定應怎樣加以利用或開發,但就我們所知,這是目前歐洲最大的稀土元素礦床。」 公司指新發現的稀土礦,含有逾100萬噸稀土氧化物,歐洲有望藉此減少依賴中國的稀土,同時推動清潔能源,擺脫化石燃料。歐洲境內目前未有開採稀土活動,2021年歐盟使用的稀土中,約98%靠中國入口。 公司表示,由於要評估採礦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審批過程需時,估計最快亦要十年後才能開採。 近年稀土應用越趨廣泛,手機、家電、電動汽車等綠色科技,甚至導彈等武器,都含有稀土製成的零件。以目前的趨勢推算,歐洲至2030年,對稀土的需求將急增5倍。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英國發表香港半年報告 批北京侵蝕港人自由 港府:堅決反對
【有線新聞】英國新一份《香港半年報告》批評北京有系統地多方面侵蝕港人自由,港府表示強烈反對。 報告涵蓋去年上半年,提及香港以新制度選出行政長官,政治多元化持續下滑;又批評當局打壓言論、新聞及集會自由,令公民社會陷入自我審查、傳媒被迫關閉。報告又指責北京政府沒有遵守《中英聯合聲明》,削弱香港自治。英國外相祁湛明表示會盡可能與特首李家超合作,但會按港府實際行動再作判斷,呼籲當局尊重港人權利自由。 特區政府強烈反對報告內針對行政長官選舉的失實指控,說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會容許政權落入不愛國、甚或出賣國家的人手中;又堅決反對針對《港區國安法》的失實指控,強調執法部門一直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採取行動;倡議某種背景的人或組織不應就其違法行為和活動受到法律制裁,等同給予犯法特權,完全違反法治精神;再次敦促英國遵從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干涉香港特區事務。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岸田到訪加拿大與杜魯多會談
【有線新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加拿大期間,跟總理杜魯多會談。兩人同意加強合作,實現自由開放印太區域。 岸田出席杜魯多設的午宴。兩人會後表示,談及中國是主要挑戰,並關注中方在印太地區的活動,同意要協調應對區內安全問題。兩人亦同意加強雙邊經濟關係。岸田提到預計日本未來對液化天然氣需求甚高,期望資源豐富的加拿大,可為日本提供更多幫助,有助擺脫對俄羅斯等國的依賴。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美國眾議院通過禁向中國出售戰略石油儲備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通過禁止向中國出售戰略石油儲備。 眾議院以331票支持、97票反對,大比數通過議案。總統拜登去年宣布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億8千萬桶石油,遏抑油價上升。共和黨批評拜登是為了掩飾施政失敗,把戰略石油售予中國,對美國國家及能源安全構成重大威脅,議案目的是制止他繼續濫用。數據顯示美國油公司去年直至10月,出售近6700萬桶石油予中國,有90萬桶被指售予中石化的子公司聯合石化 。
- i-Cable
- 2023年01月13日
外長秦剛晤加蓬總統邦戈談加強兩國合作
【有線新聞】外長秦剛到訪加蓬,與總統邦戈討論加強兩國合作。 邦戈當地周四在首都利伯維爾接見秦剛,雙方討論加強貿易、工業、能源及衛生等領域合作。秦剛強調中方將繼續支持加方,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加強戰略對接,共建「一帶一路」。邦戈則感激中方支持加蓬經濟社會發展,希望共同加強協調,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增強非洲國家在國際的話語權。
- i-Cable
- 2023年01月12日
美國研發「人工光合作用」裝置 分解水分子低成本生產氫氣
【有線新聞】美國有學者研發了一種裝置,可以進行「人工光合作用」,用陽光就可以分解水分子,獲得低成本的氫氣,產生潔淨能源。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及部分細菌的專利,但一直以來也有不少研究,嘗試以人工方式產生光合作用,最新突破來自密歇根大學。是個人工光合作用裝置,完全不需要電力,只靠太陽光就能將水分解,最終獲得氫氣,相當於自然界光合作用其中一步。對人類來說,氫氣是非常潔淨的燃料,配合氫燃料電池技術,可以提供零排放的綠色能源。 為了改善以往不少同類研究生產氫氣的效益偏低的問題,今次學者設計了一種半導體,主要成分是耐光耐熱的物料「合金氮化銦鎵」,能吸收大範圍的太陽光譜,高效利用太陽能,如催化劑般加速分解水分子,同時阻止分解了的分子再次結合,令從水獲得氫的能源效益提升至9%,接近以往同類技術的10倍。 學者的下一步是提高輸出氫氣的純度,務求可以直接用於燃料電池,研究獲美國國防部及國家科學基金資助。
- i-Cable
- 2023年01月12日
阿爾巴內塞出訪巴布亞新幾內亞 致力敲定基於兩國互信的安全條約
【有線新聞】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出訪巴布亞新幾內亞,他說兩國正敲定基於互信的安全條約,分析認為澳洲加強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合作,旨在抗衡中國。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抵達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斯比港,展開一連兩天訪問,是4年多以來首位到訪當地的澳洲總理。當地官員在場迎接,並舉行了歡迎儀式。阿爾巴內塞檢閱軍方儀仗隊,他之後到國會發言,提到正敲定兩國的安全條約,稱作為太平洋兩個大國,澳洲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必須與其他太平洋夥伴國家對等合作,建設一個更強大、更安全、更有保障的地區。阿爾巴內塞表示︰「澳洲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有機會紀念我們為和平事業服務的共同歷史,深化我們的防務關係,加強國家安全合作,盡快完成雙邊安全條約的談判。」他稱兩國安全條約將基於深切信任,共同努力解決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優先需求,包括法律和秩序方面的挑戰,並承諾深化貿易合作。 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強調當地與澳洲的關係獨一無二,但亦不會影響與中國等,其他國家的交往︰「我們的討論以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澳洲關係為主軸,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被捲入其中。」他又敦促澳方簡化簽證程序,允許兩國人員自由流動。 分析相信澳洲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合作,旨在抗衡中
- i-Cable
- 2023年01月12日
華爾街日報︰謝鋒將獲任命為中國駐美大使
【有線新聞】副外長謝鋒據報可能接任中國駐美大使,以緩和「戰狼外交」。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方有機會指派謝鋒接替上月獲任命為外長的秦剛,出任中國駐美大使。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北京近年重新調整外交政策,緩和中美緊張局勢,並起用資深外交官處理對外關係。 58歲的謝鋒,曾出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2021年升任副外長。報道指他為人穩重、持平,當年在爭取加拿大釋放華為高層孟晚舟一事,扮演關鍵角色。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1月會面,謝鋒亦有協助安排。
- i-Cable
- 2023年01月12日
巴西博爾索納羅支持者聲再號召示威 當局嚴陣以待
【有線新聞】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支持者聲稱再發起示威「重奪政權」,警方高度戒備,最終只是一場虛驚。當局又繼續調查周日的騷亂,傳媒報道,示威者事前透過社交平台策劃。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警方周三在多條主要公路架起圍欄,限制前往國會、總統府和高等法院的車輛和行人,並封鎖國會廣場大部分區域,警員和國民警衛到場駐守。 當局如臨大敵,因為前總統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在社交媒體上號召再於當日發起示威,聲稱要為博爾索納羅重奪政權,最終大規模示威未有出現。博爾索納羅支持者周日上街示威,衝擊國會及總統府釀成騷亂。 司法部繼續調查,稱已鎖定數名商人涉嫌提供資助,主要是南部和中西地區農業和地方企業的經營人士,警方因應騷亂先後拘捕超過1100人,其中近700人因為人道理由已獲釋。 傳媒報道,周日示威的發起人曾於社交平台公然策劃及討論,聲稱舉行「盛大派對」,提醒參與人士的衣著裝備,同時警告兒童及長者不要出席。 博爾索納羅上月底總統任期結束前突然前往美國,巴西與美國逾70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指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和美國的極右分子合作破壞民主,兩國議員又商討合作調查巴西騷亂。
- i-Cable
- 2023年01月12日
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指揮官再度易帥
【有線新聞】俄軍再撤換針對烏克蘭軍事行動指揮官,是約三個月以來的第二次。 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周三獲國防部長紹伊古委任為特別軍事行動區域聯合部隊總指揮,取代綽號「末日將軍」的蘇羅維金。蘇羅維金去年十月初獲委任為行動總指揮,現被降職為副手,分析認為今次換帥,反映克里姆林宮不滿軍隊領導層對烏克蘭行動的缺失。 俄軍防線近月不斷後撤,不過僱傭兵組織「華格納」宣稱全面取得頓涅茨克城鎮索萊達爾控制權,並擊殺約500名烏軍。如果屬實,是俄軍近半年以來最大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