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6月30日
烏克蘭舉行演習模擬發生核事故
【有線新聞】烏克蘭舉行演習,模擬發生核事故。 在扎波羅熱,救援人員穿著防護裝備,與居民演練,模擬約100公里外的核電廠一旦發生輻射洩漏,如何清洗受污染汽車,又檢查民眾的輻射水平。當局指考慮過最壞情況,即污染範圍超過50公里,意味扎波羅熱及赫爾松等四個地區受到影響,估計多達30萬人要強制撤離。 扎波羅熱核電廠在俄烏戰事初期已被俄軍佔領,烏克蘭政府指責俄羅斯計劃對核電廠發動恐怖襲擊。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去信安理會及秘書長古特雷斯,表明無意這樣做。
- i-Cable
- 2023年06月30日
俄羅斯「末日將軍」蘇羅維金去向未明克宮拒回應
【有線新聞】俄羅斯「末日將軍」蘇羅維金,據報被當局拘留。消息指傭兵組織華格納發起叛亂前,他已經知情,克里姆林宮拒絕回應,有報道指他與至少30名俄軍高層都是華格納的秘密成員。 俄羅斯有「末日將軍」之稱的航天軍指揮官蘇羅維金,上周在華格納傭兵叛變時,發布片段呼籲對方收手。他當時面露疲態,未知是否受脅迫下發言。 蘇羅維金之後近一個星期再沒公開露面,外電引述西方情報指,蘇羅維金牽涉兵變被拘留。報道指他在華格納起事前已知情,未知會被指控為策劃者抑或僅協助調查。俄羅斯傳媒指他因支持華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被安全部門掌控,情況不太好,不過官員否認蘇羅維金被關押於審前拘留中心。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蘇羅維金在華格納有個人登記號碼,與至少30名俄軍高層都屬於秘密高級會員。蘇羅維金與普里戈津關係密切,他去年底起短暫出任俄軍烏克蘭行動指揮官三個月,期間下令俄軍撤出南部重鎮赫爾松,多次批評軍方領導層的普里戈津當時少有地讚揚蘇羅維金勇於承擔。普里戈津又曾公開建議擢升蘇羅維金為總參謀長,替代格拉西莫夫。 克里姆林宮拒絕回應蘇羅維金去向,指是國防部事務,被問到總統普京是否仍信任蘇羅維金。發言人只說普京是總司令,繼續
- i-Cable
- 2023年06月30日
哈佛收生非裔標準較低 「種族平權」原則被裁不公平 拜登表明不同意、籲大學續多元
【有線新聞】美國最高法院頒布裁決,指哈佛大學與北卡羅萊納大學收生政策不應考慮種族因素,總統拜登表明不同意裁決,呼籲大學應構建多元學生群體。 約四成美國高等學府,包括著名的哈佛大學,收生時會考慮申請人種族,以增加非裔和拉丁裔等少數族裔的學生人數,但這種基於「平權原則」的招生政策,面臨違憲的挑戰。 聯邦最高法院周四裁決,指哈佛與北卡羅萊納大學相關的招生政策不公平,意味會被推翻。首席大法官羅伯茨指,很多大學長期得出錯誤結論,認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是膚色,而不是所克服的挑戰、技能或經驗,政策涉及種族成見,美國憲法歷史不允許這種選擇。 提出訴訟的組織歡迎裁決,認為大學可以使用種族中立的方式,建構多元化學生群體。組織早前指大學的收生標準,對不同種族申請人有差異,為亞裔申請人設定較高錄取標準,相反對非裔及拉丁裔學生就較低。 不過總統拜登對裁決表示強烈不同意,呼籲大學不應該放棄創建多元學生群體的承諾,「事實是我們都知道,歧視在美國依然存在,歧視在美國依然存在,歧視在美國依然存在,裁決並沒有改變這一點。」白宮表示拜登已與司法部及教育部制定應對措施,協助大學建立更多元包容的學生群體。
- i-Cable
- 2023年06月30日
美國國防部指年初擊落的中國氣球無收集情報
【有線新聞】美國國防部指年初擊落的中國氣球沒有收集情報。 國防部發言人表示,當局評估氣球飛越美國境內期間,沒有收集情報。 《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官員報道,氣球載有可收集數據的設備,支持氣球有監視用途的說法,但指數據未有傳回中國。 在北京,外交部重申,中國民用無人飛艇飄入美國上空是一宗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所謂間諜氣球的說法完全是美方對中國的污衊抹黑。
- i-Cable
- 2023年06月30日
新西蘭明起全面禁用即棄膠袋
【有線新聞】新西蘭明天起收緊限塑令,禁用盛載蔬果的平口袋,成為首個禁用平口袋的國家,預計每年少用1.5億個膠袋。 惠靈頓超市工作人員將免費送給客人的平口袋換上紙袋,因為新西蘭7月1日起進一步收緊限塑令,不止禁用即棄膠袋,連裝載蔬果、冷藏食物的薄身平口袋也一併禁用。除了膠袋,限塑令將擴展至禁用膠飲管、碗碟及餐具。 新西蘭環境部推算,國內人均每年製造60公斤塑膠垃圾,近年積極「走塑」,2019年起逐步禁用即棄塑膠產品。 估計新一輪措施生效後,每年可以減用1.5億個膠袋。不過有零售業界擔心用紙袋取代平口袋同樣不環保,而且會增加經營成本。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天文學家首確認宇宙深處存無數巨大黑洞 大量低頻重力波由無數時空交錯而成
【有線新聞】天文學家首次確認,宇宙中廣泛散布大量低頻重力波由無數時空漣漪交錯而成,形成一種無處不在的背景「噪音」,印證宇宙深處存在無數巨大黑洞。 就算是風平浪靜的日子,只要細心觀察大海,就會發現海面不似湖面,海面總不會是波平如鏡,而是有無數細微的起伏,其實宇宙也是一樣。人類2015年首次觀察到重力波,源於兩個黑洞對撞產生的時空漣漪傳至地球,被成功偵測到;但類似的巨大質量事件,宇宙間其實無時無刻也在發生,即是重力波理應不是偶發,而是從四方八面不斷形成,充斥整個宇宙。 最近終於有研究印證這個說法,為了偵測大範圍的重力波,天文學家找了過百顆脈衝星作為「浮標」,脈衝星以極規律的間隔射出無線電波,天文學家以地面上多個望遠鏡,包括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無線電望遠鏡,連續多年記錄大量脈衝星的訊號時差,發現訊號時差不是絕對穩定,而是有輕微差異,代表脈衝星的時空全部都受到重力波扭曲。所以重力波其實一直彌漫整個宇宙,四方八面的時空漣漪交疊成一片背景「噪音」,專家形容好像在派對聽到的嘈雜人聲,不是來自單一個人,而是所有人的聲融為一體。 發現「背景重力波」,意味宇宙深處存在無數大質量黑洞,學者下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華爾街日報:年初擊落的中國氣球載有美製設備
【有線新聞】美國年初擊落中國氣球事件,據報初步調查指氣球載有美製設備,可收集數據,但未有傳回中國;外交部重申間諜氣球的說法是污衊抹黑。 美國國防部2月擊落飛越美國上空的中國氣球,《華爾街日報》報道,情報部門分析氣球殘骸,發現裝有美國商用設備,部分在網上有售。氣球亦有更專業的中國設備,用於收集照片、影片等資料,這些發現都支持氣球有監視用途的說法。 但報道也引述官員透露,氣球飛越美加八天內收集的數據沒傳回中國,但沒透露是否出現故障,華府亦決定不公開關於氣球的調查結果。 總統拜登月中曾表示,氣球風波並非大事,希望數月內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外交部重申,中國民用無人飛艇飄入美國上空是一宗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所謂間諜氣球一說,完全是美方對中國的污衊抹黑。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法國多處騷亂不滿17歲少年遭警員擊斃
【有線新聞】法國巴黎17歲少年被警員擊斃,全國多個城市爆發騷亂,政府建築物受衝擊和縱火,最少150人被捕。總統馬克龍召開內閣危機會議,指騷亂無理,又批評警員開槍不可原諒。 發生青年被警員擊斃的巴黎楠泰爾地區,連續第二晚爆發騷亂。街上多架汽車被縱火,示威者不斷向警署和警車投擲煙花彈。 不滿情緒蔓延巴黎周邊地區,全國多個城市亦爆發衝突。政府建築物被襲擊,有人搶掠店舖,又向救火的消防員擲石頭。北部城市里爾,有人闖入市政廳縱火,警方動員多2000人到各地應對。 總統馬克龍召集內閣官員及警方高層舉行危機處理會議,譴責示威者攻擊政府設施,認為是無理。他前一天亦批評涉事警員開槍,沒正當理由,不可原諒。 該名17歲、據報阿爾及利亞裔的青年周二駕駛黃色私家車遇到截查,警方的說法指青年曾威脅開車撞向警員,但網上流傳的片段聽到曾有人說「會向你的頭開槍」。私家車突然開走,一名警員隨即開槍,他涉嫌誤殺繼續被扣查,警方及人權專員分別展開調查。 此案是法國今年第二宗警方截查車輛期間有人被擊斃的案件,警察工會強烈不滿馬克龍開腔批評,指他妄下定論,鼓吹仇警情緒,認為涉事警員目前應被假定無罪。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尹錫悅提名金暎浩為新任統一部部長
【有線新聞】南韓總統尹錫悅提名金暎浩為新任統一部部長。 金暎浩目前是統一部轄下統一未來企劃委員會委員長,總統府形容他是國際政治和統一政策的專家,相信是合適人選,推行有原則的北韓政策。 63歲的金暎浩亦在大學擔任政治外交系教授,他曾多次公開批評北韓違反人權,有分析指北韓一直不滿外界對當地人權狀況的批評,預料金暎浩的提名可能令南北韓緊張局勢升級。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曼谷機場恐怖意外 女子被行李絆倒 自動人行動夾腳致傷重截肢
【有線新聞】泰國一名女子在曼谷廊曼機場自動人行道跌倒,腿部嚴重受傷。 這名原定乘搭國內航班的旅客,早上在廊曼機場2號客運大樓的自動人行道被行李絆倒,腿部被自動人行道卡住。當地傳媒報道,她左腳膝蓋以下部位被切除,送院治療。涉事自動人行道停用,機場負責人致歉,表明會負責所有醫療和賠償費用,又稱會檢查閉路電視,並下令工程團隊調查事故。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美國達美航空客機前起落架沒伸出下迫降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美國達美航空一架載有過百人的波音717客機,機頭起落架無法伸出,要緊急迫降,無人受傷。 有乘客拍攝到客機迫降一刻,聽到巨響和摩擦聲,最終安全停下,乘客鼓掌。 客機停泊在跑道,機頭碰著地面,導致機身向前傾,大批人員在場戒備。 這架達美航空波音717客機,當地周三早上由亞特蘭大出發飛往夏洛特,但準備降落時,機師發現前起落架故障,無法伸出。 客機之後爬升,並廣播提醒乘客緊急降落時或會發生撞擊,客機最終順利著陸。機上10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由兩旁逃生滑梯疏散,均無受傷。 曾任機師的航空大學助理教授指起落架無法完全伸出,應該利用仍可用的起落架著陸,機師做法恰當。安柏瑞德航空大學助理教授扎霍納奇說:「飛機前端可能有一些磨損,但機師做得好好,看起來飛機損壞並不嚴重。」 達美航空發聲明向乘客致歉,形容事件罕見,指沒有東西比安全更重要,將全力配合當局調查。機場跑道一度關閉,逾百班機取消或延誤。
- i-Cable
- 2023年06月29日
據報普里戈津原計劃俘虜防長紹伊古
【有線新聞】俄羅斯傭兵組織華格納叛亂,據報西方情報評估,創辦人普里戈津原本計劃俘虜防長紹伊古,但東窗事發被迫提早行動。俄羅斯傳媒報道,有俄軍將領涉嫌支持普里戈津被捕。 俄羅斯傭兵華格納部隊叛變,不到兩日就閃電落幕,可能與創辦人普里戈津未有充分準備下行動有關。《華爾街日報》引述西方情報報道,指普里戈津原本打算在防長紹伊古和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到南部地區視察時俘虜兩人,但行動前兩日已被聯邦安全局識破,迫使普里戈津臨時制定替代計劃並提早實行。 俄羅斯當局證實,普里戈津發動兵變前已知情。不過華格納部隊叛變初期,輕鬆拿下南部軍事重鎮頓河畔羅斯托夫,更幾乎在沒有俄軍阻攔下一路進迫莫斯科,令人質疑在俄軍中有人為普里戈津做內應。 據報西方官員推測,普里戈津曾向俄軍部分高層透露其計劃,甚至有俄方將領表態支持改組軍隊領導層,令普里戈津期望會有俄軍倒戈加入,但最終未有實現。 有「末日將軍」之稱、航天軍指揮官蘇羅維金,被指是其中一個事前與普里戈津有聯繫的將領,未知有否提供實際支援。華格納叛亂期間,他曾公開呼籲普里戈津撤軍,所屬部隊的戰機甚至出動空襲華格納目標。蘇羅維金去年年底擔任過俄軍烏克蘭行動指揮官,但短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