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7月10日
推動墨西哥民主化政治人物萊多逝世終年89歲
【有線新聞】推動墨西哥民主化的政治人物萊多逝世,終年89歲。 萊多從政約50年,曾出任內閣官員和議員,又加入過多個不同光譜的政黨,被喻為「政治變色龍」。他70年代踏足政壇,加入當時執政的革命制度黨,後來與政黨決裂,轉而支持在野陣營,致力推動政治改革,令反對派在2000年的大選,推翻掌權71年的革命制度黨。其家人周日公布他死訊,但無交代死因,總統洛佩斯等多名政界人士都發文悼念。
- i-Cable
- 2023年07月10日
北韓批評美軍核潛艇派駐朝鮮半島是核恐嚇
【有線新聞】北韓指控美軍偵察機近日侵犯領空,不排除會將它們擊落,又譴責美國核潛艇派駐朝鮮半島海域,是對北韓的核恐嚇。 美軍可搭載核彈頭的密歇根號核動力潛艇,上月停泊在南韓釜山。朝中社引述國防省發言人表示,美國企圖將戰略核武器派往朝鮮半島地區,是對北韓和周邊國家最露骨的核恐嚇,也是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威脅和挑戰,又指控美軍本月初派三款偵察機,連續8天輪流在東海和西海上空偵察,不排除將它們擊落,嚴正警告美國必須立即停止一切挑釁行為。
- i-Cable
- 2023年07月10日
法國政府頒令國慶期間禁售煙花
【有線新聞】法國以公眾秩序為由,禁止國慶期間售賣煙花。 一名17歲青年上月被警員擊斃引發連場示威,有民眾以煙火為武器,與警方爆發衝突。當局頒布禁令,周六前不能售賣、持有、運輸及使用煙火製品,政府舉辦的煙花表演獲豁免。總理博爾內又表明,在敏感日子會採取大規模安全措施維持治安,指很多人擔心國慶期間發生暴力事件。這波示威浪潮至今約3700人被捕,當中逾千人未成年。
- i-Cable
- 2023年07月10日
德桑蒂斯:若當選推動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有線新聞】爭取代表共和黨參與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指,若當選,將推動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德桑蒂斯接受霍士新聞訪問,表明支持以行政或立法手段,撤銷中國享有關稅優惠的貿易關係身份,形容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地緣政治威脅,需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最新民調顯示,德桑蒂斯在共和黨內以約兩成半支持率屈居第二,落後前總統特朗普。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歐盟與新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有線新聞】歐盟和新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新西蘭首相希普金斯到訪歐盟總部,周日在布魯塞爾見證雙方官員簽署自貿協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預計,協定可以將歐盟每年的出口貨值增加45億歐元,預計10年內雙邊貿易增長30%,歐盟對新西蘭的投資也有望增長80%。雙方之前談判了4年,協定仍有待歐洲議會審議通過。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巴拉圭候任總統培尼亞周二起訪台五天
【有線新聞】巴拉圭候任總統培尼亞周二起訪問台灣五日,台方表示誠摯歡迎。 培尼亞形容蔡英文是很好的朋友,將與對方見面。他率領新班子訪問,行程還包括會見參加明年大選的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官員,並出席產業座談會和參觀經建文化設施。培尼亞就職典禮下月15日舉行,路透社引述外交人士指,賴清德可能會代表台方出席,並可能過境美國與美國官員見面。 巴拉圭是台北在南美洲唯一友邦,大陸多次表明反對任何與台灣地區的官方往來。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耶倫總結訪華行程指兩國存分歧需直接溝通
【有線新聞】美國財倫結束訪華,她總結時說此行與中方的新經濟團隊,建立和深化彼此的關係,重申美中有責任管控分歧,避免變成衝突,她又說世界夠大,容得下兩國的發展。 耶倫乘專機離開北京,結束四日行程,是繼國務卿布林肯後,近期第二位訪華的美國高層官員,被視為修補兩國關係的訪問,她說美中關係不止對兩國的人民,以至整個世界都有影響。 耶倫說過去兩日,有大約10小時的雙邊會談,包括與中方主管經濟事務的官員、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和人民銀行新任黨委書記潘功勝等會面,雙方的溝通直接和具建設性。 耶倫說:「美國和中國有明顯的意見不合,這些意見不合有需要清楚和直接溝通,我們相信世界足夠大讓兩國共同發展,兩國有負責任管控好雙邊關係,尋求共存和分享繁榮。」 耶倫說雙邊關係存在的挑戰不會一夜化解,重申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鈎,否則對兩國會帶來災難後果,和危害世界穩定,現實上亦不可能做到。 她又說與中方官員會面時,有提到國家安全和人權問題,強調美方實施的制裁具透明度和針對性,而實施制裁和將關鍵供應鏈多樣化,不等如脫鈎。 耶倫亦向中方提出尋求盡快結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強調美方對烏方的支持不會改變,並會繼續監察中國的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巴西樓宇倒塌造成14人死亡
【有線新聞】巴西東北部有樓宇倒塌,14人死亡,包括最少6名兒童。 樓宇損毀嚴重,磚頭散落在地上。位於東北部伯南布哥州的樓宇上周五清晨倒塌時,許多居民正睡覺,區內下大雨。當局早前指8人死亡,搜救超過30小時後,公布增至14人死亡。 涉事樓宇自2009年因有倒塌危險,被法院禁制入住,但有露宿者非法佔用。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盧拉訪哥倫比亞商討合作保護亞馬遜
【有線新聞】巴西總統盧拉到訪哥倫比亞,與總統佩特羅商討合作保護亞馬遜雨林。 盧拉周六抵達位於亞馬遜的城市萊蒂西亞,佩特羅到機場迎接。兩人之後會談,旨在為下月在巴西貝倫舉行的亞馬遜合作條約組織峰會奠定基礎。盧拉承諾在2030年前消除非法伐林;佩特羅則形容亞馬遜是全球氣候的重要支柱,一旦被鏟平,全球都會崩潰。 巴西政府日前發表報告,指盧拉上任半年來,亞馬遜伐林估計面積比去年同期大減近34%,由4000平方公里減至2650平方公里。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澤連斯基陪被俘烏軍回國俄稱事前不獲通知
【有線新聞】俄羅斯譴責土耳其違反協議,將五名烏軍俘虜交回烏克蘭。有美國盟友表態反對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 結束訪問土耳其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候五名曾在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駐守亞速鋼鐵廠的烏軍指揮官,一同登機回國。 他們於去年五月馬里烏波爾失守後被俘虜,俄羅斯及土耳其簽訂交換戰俘協議後,將他們送往土耳其,按照協議要待俄烏戰事結束後才可離開。如今隨澤連斯基回到西部利沃夫與親友團聚,澤連斯基感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協助釋放他們,承諾帶所有俘虜回家。 俄羅斯譴責土耳其違反協議,事前更未有通知莫斯科,質疑土耳其受北約施壓,又將美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極具爭議的集束彈,形容為絕望的舉動,證明烏克蘭反攻失敗,絕不會影響俄方軍事行動的進程。 有份簽署《集束彈藥公約》禁止生產或使用集束彈藥的英國,首相辛偉誠表明不鼓勵使用集束彈。其他締約國如加拿大和西班牙,都表態反對。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表示會嚴格保持使用集束彈的紀錄,並與盟友交換情報,強調只想奪回被佔領的土地及拯救國民,承諾集束彈只會用來突破敵人防線,不會在市區及俄羅斯使用。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拉脫維亞新總統林克維奇斯宣誓就職
【有線新聞】拉脫維亞新總統林克維奇斯宣誓就職。 林克維奇斯周六到國會宣誓並演說,承諾捍衞公正的拉脫維亞、消除社會不平等、構建包容及尊重人權的社會,並繼續與北約、歐盟及友好國家緊密合作,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 49歲的林克維奇斯自2011年起出任外長12年,今年五月被選為總統,接替任期屆滿的萊維茨,亦成為首位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歐盟國家元首。
- i-Cable
- 2023年07月09日
巴基斯坦客貨車爆炸著火多人死亡包括小童
【有線新聞】巴基斯坦一輛客貨車爆炸,至少7人死亡,包括兩名小童。 爆炸的客貨車著火焚燒,剩下支架,救援人員在車內找到多具遺體,部分已燒焦、面目全非。巴基斯坦東北部薩戈達一輛客貨車,周六因車上的液態石油氣罐洩漏,發生爆炸,死者包括一對母女及兩名孫女,另外有多人受不同程度燒傷,地方政府下令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