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9日
G20峰會揭幕多國領袖陸續抵達
【有線新聞】一連兩天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揭幕,多國領袖陸續抵達。 東道主總理莫迪在新德里會場迎接總理李強、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辛偉誠、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 莫迪致詞時說,各成員已達成共識,同意非洲聯盟加入,反映集團愈加重視非洲。另外今次峰會預料討論經濟放緩、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但據報各國就是否在聯合公報加入俄烏戰事內容存有分歧。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9日
烏克蘭克里沃羅格遭空襲釀數十死傷
【有線新聞】烏克蘭中部城市遭俄軍空襲,至少1死、70多傷,總統澤連斯基呼籲盟友加強制裁俄羅斯。 烏克蘭中部城市克里沃羅格,即總統澤連斯基的家鄉,有警局周五遭俄軍導彈空襲,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合力搬開瓦礫,救出多名被困傷者。當局稱空襲造成多人死傷,包括多名警員,多座建築物和多架汽車被波及受損。 澤連斯基呼籲西方盟友加強制裁俄羅斯,針對能源、金融和微電子行業,實施嚴厲制裁。 另一方面,俄羅斯舉行地區選舉,國營電視台發放莫斯科票站的片段,另外亦包括烏克蘭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個被俄軍佔領地區的投票情況。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稱,這四個地區的人民為自己的未來投票。 烏克蘭外交部斥責這場在烏克蘭領土舉行的選舉是一場鬧劇,不具法律效力,侵犯烏方主權和領土完整,敦促其他國家不要承認投票結果;歐洲委員會亦批評俄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法。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9日
拜登抵埗出席G20 白宮料中方立場未有改變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會談,承諾在民主價值觀、人權、半導體供應鏈等問題上合作。 拜登早前指對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G20感失望,隨行的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則指習近平缺席,不代表中方對相關議題立場有變。針對華為新手機被指突破美國限制晶片出口的措施,沙利文指會研究詳情,強調美國會確保安全保障措施整體有效,亦不會如中方所願,把氣候變化問題與其他議題掛鈎。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9日
佩洛西宣布2024年爭取連任眾議員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前議長、民主黨的佩洛西宣布明年11月爭取連任眾議員。 佩洛西在社交媒體稱,三藩市需要推動當地的價值觀,並進一步實現復蘇,而美國亦要向世界展現自由與正義,因此她決定出選,希望選民支持。 83歲的佩洛西,1987年首次當選三藩市眾議員,2007、2019年兩度當選眾議院議長,是美國史上首位出任眾議院議長的女性,去年共和黨贏得國會選舉後,宣布辭任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但繼續留任眾議員,外界當時猜測佩洛西即將退休。今次她宣布尋求連任,年齡問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8日
北美斑衣蠟蟬蟲災恐蔓延 美國大學研「剋星」機械人 AI辨識卵群無害撲殺
【有線新聞】近年北美洲有一種外來的害蟲,令農民苦不堪言。美國有大學研發出針對性的防蟲機械人,減少牠們的繁殖。 眼前這隻有黑白班點、後翅有部分呈紅色的是斑衣蠟蟬。不要給牠外表騙到,牠是惡名昭彰的害蟲,以廣泛的農作物為食物,包括葡萄及蘋果,單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每年就可能造成三億美元損失。斑衣蠟蟬原產自中國和越南,2014年傳入北美,本來於當地缺乏天敵,但現在牠終於有「剋星」。 卡內基美隆大學一群學生用微型電動拖拉機作基礎,研究出這部機械人,懂得自動穿梭田野和森林之外,身上安裝了機械臂,還有人工智能鏡頭。事先學習過700幅斑衣蠟蟬卵群照片,當鏡頭辨識到有卵群,就會伸出機械臂末端的旋轉刷將卵群刮走。機械人最高時速約為9公里,每次充電可運行3至8小時。 斑衣蠟蟬通常在樹木、戶外家具和生鏽的金屬表面產卵,每個卵群大約有30至50個卵,每年在秋季產卵,春季孵化。 斑衣蠟蟬目前集中在美國東部,但據預測牠們將蔓延到整個美國,由於機械人是從源頭消滅蟲卵、不需要用殺蟲劑,可以減少化學污染。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G20峰會即將召開各國代表陸續抵達
【有線新聞】二十國集團峰會周末在印度召開,各國代表陸續抵達。 英國首相辛偉誠抵達新德里,印度官員到場並以傳統舞蹈表演迎。印度裔的辛偉誠表示,回到印度感到非常親切,據報他將在峰會上敦促印度總理莫迪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辛偉誠早前向彭博指,中國耽誤二十國集團就俄烏問題達成聯合聲明,中方回應指是本著建設性態度參與磋商。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澳菲領導人會晤 簽署新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有線新聞】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與到訪的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會談,雙方宣布簽署新的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加強兩國安全和經濟等合作。 出席完東盟峰會的阿爾巴內塞轉抵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總統小馬可斯到場迎接,是相隔20年再有澳洲領導人到訪。 現場奏起兩國國歌,兩人一同檢閱儀仗隊,之後舉行會談。兩人承諾共同推進區內和平、安全和發展,並且簽署新的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阿爾巴內塞表示:「今天簽署的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加強我們77年以來的雙邊連繫。而我在雅加達推出了《至2040年的新東南亞經濟戰略》,我們認為區內的未來與澳洲的未來是一致。」在新協議下,雙方將尋求擴大在國防、安全、氣候變化和教育等不同領域的合作。 兩人在聯合記者會上又宣布為了深化兩國安全關係,同意每年舉行防長會議。除美國以外,澳洲是唯一一個與菲律賓簽署了《訪問部隊協議》的國家,而有關協議允許兩國進行聯合演習和高層互訪等。 另外,阿爾巴內塞重申支持2016年南海仲裁案結果,認為是最終裁決、具約束力,今後繼續推動落實裁決,小馬可斯則感謝澳方對菲律賓海事主張提供有力支持。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美國研究員因傷被困土耳其地底逾千米
【有線新聞】美國一名研究人員因為內出血被困土耳其一個逾千米深的洞穴,多國派出救援人員協助營救。他目前情況穩定,預計需時數天才能將他救回地面。 在土耳其南部的托羅斯山脈,救援人員在莫卡山洞視察情況。受困的美國研究員迪基原本與團隊,在山洞深處逾1100米的地底勘察,期間因為痛楚,經診斷發現腸胃出血。同行的人將他轉移至離洞口約一千米的大本營接受監察,經治療後傷口已停止出血,但未完全康復,目前情況穩定。 迪基說:「如你所見我可以站立,我很清醒,並可以交談,但我的內出血還沒痊愈,我需要很多幫助才能離開這裏。」 莫卡山洞是土耳其最深的山洞中排行第三,大約150人正參與迪基的救援,他們來自意大利、匈牙利和克羅地亞等國家。救援人員已經鋪設電話線連接地面和大本營,而由於洞穴又深又窄,救援需分為7個階段進行,預料需時約10天,將視乎迪基的情況而定,隨行醫護會決定他是否需要由擔架抬出洞穴。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金正恩為首艘戰術核攻擊潛艇主持下水儀式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為第一艘戰術核攻擊潛艇主持下水儀式,表示要繼續推動海軍核武裝化的戰略構想,南韓軍方就質疑核潛艇仍未能正常運作。 北韓國慶75周年前夕,朝中社報道領袖金正恩周三出席第一艘戰術核攻擊潛艇的下水儀式。 這艘戰術攻擊潛艇隸屬北韓人民軍海軍東海艦隊,並以韓戰時期的北韓海軍將領金君玉命名。 金正恩向艦隊隊長授予潛艇移交證書,他致辭時表示核攻擊潛艇過去幾十年來,一直被視作對朝侵略的象徵,現時已成為令敵人恐懼的自主力量,「金君玉英雄號」將作為海軍核心攻擊武器之一,是北韓建設先進海洋強國的第一個產物。 金正恩又說黨中央決定大力發展軍艦工業,繼續推動海軍核武裝化的戰略構想。 金正恩亦登上核潛艇參觀,了解武器系統及作戰能力。他指出海軍核武裝化不能再拖延,要盡快推進核潛艇試航準備工作,完成戰略任務。 南韓統一部譴責北韓建造核潛艇危害人民性命。聯合參謀本部則認為,核潛艇的外觀和大細似乎是為了裝載導彈而增大,不是可以正常運行的型態,有欺騙或誇大的嫌疑。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美國演員丹尼馬斯特森強姦罪成判囚至少30年
【有線新聞】美國電視演員馬斯特森強姦罪成,判囚至少30年。 47歲的丹尼馬斯特森被控2001年至2003年,於荷里活山的住所迷姦兩名於教會認識的女性。他今年5月被判兩項強姦罪成,一直還押,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判馬斯特森至少監禁30年。 檢察官形容裁決為受害人伸張正義,辯方律師表示失望並計劃提出上訴,馬斯特森曾參演處境喜劇《That ’70s Show》走紅。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美國否認貧鈾彈致癌 批俄羅斯指控毫無根據
【有線新聞】烏克蘭稱反攻行動再有進展,正逐步向亞速海推進。美國為提供貧鈾彈護航,否認這種彈藥致癌。 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這個城鎮日前遭俄軍導彈襲擊,救援人員繼續清理瓦礫,有人擺放鮮花和玩具,悼念空襲中喪生的人。 總統澤連斯基表揚在東、南部作戰的多支部隊,指反攻行動都取得進展,這些部隊部分成員是曾在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作戰的亞速旅士兵。烏軍總參謀部亦稱,部隊在東部重鎮巴赫穆特成功擊退俄軍,並逐步向南推進至亞速海。 訪問基輔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總理什梅加爾參觀當地的能源設施。他早前宣布提供新一輪總值約10億美元的軍援,當中包括備受爭議的貧鈾彈。 國防部副發言人辛格認為貧鈾彈有效對抗俄軍坦克,相信烏軍會負責任使用︰「這些是反坦克炮彈,目的是為了摧毀坦克,將在戰場上非常有效地使用,這些是標準彈藥,由艾布拉姆斯坦克發射,世界上很多軍隊的坦克都使用貧鈾彈。」辛格引述世衛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指沒有證據顯示貧鈾彈會致癌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俄羅斯副外長形容美國提供貧鈾彈是犯罪行為,反映華府無視這款彈藥帶來的環境後果。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08日
特朗普前顧問納瓦羅藐視國會罪成
【有線新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因拒絕配合前年國會山莊騷亂的調查,被判兩項藐視國會罪成。 納瓦羅離開華盛頓法院時說是美國悲傷的一天,又批評法官拒絕接納他以行政特權作為辯解,表明會上訴。檢察官指納瓦羅無視國會傳票,拒絕向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調查委員會作供或移交文件。陪審團裁定他兩項藐視國會罪名成立,每項控罪最高可判監一年。 特朗普另一名前顧問班農,去年亦因藐視國會而被判監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