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獲伊朗釋放的5美國人回國與親人團聚
【有線新聞】獲伊朗釋放的5名美國人與家人團聚。 他們抵達弗吉尼亞州,多名親屬接機,等待多時終於重聚,眾人互相擁抱。 這次協議在卡塔爾斡旋下達成,美方亦釋放5名伊朗人,其中兩人已回到德黑蘭,並解凍約60億美元伊朗資金。而美方在5名美國人獲釋後,宣布制裁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及情報部門,指他們錯誤扣押美國公民。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杜魯多︰印度政府涉殺害加拿大錫克教領袖
【有線新聞】加拿大驅逐一名印度高級外交人員,涉嫌與境內一名錫克教領袖被殺的案件有關,總理杜魯多指控印度政府在幕後策劃,新德里否認與事件有關,批評加方的指控荒謬和有動機,是包庇恐怖分子和極端主義。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周一稱安全部門掌握可靠情報,顯示有印度政府特工參與殺害著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杜魯多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執法和安全部門能保障所有加拿大人安全,其次是追究幕後黑手的責任。」 杜魯多稱上周在印度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時,直接向印度總理莫迪提及事件,強調不能接受外國政府在加拿大領土參與殺害加拿大公民,形容是侵犯主權的行為,敦促印度與加拿大合作徹查事件。外長趙美蘭表示,已驅逐印度駐加拿大的高級情報官員。 45歲的尼賈爾,今年六月在卑詩省薩里市一座錫克教寺廟外的停車場,在車內被兩名蒙面槍手殺死。尼賈爾生前致力推動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區建立名為卡利斯坦的獨立國家,成為錫克教徒的家園,2020年被印度政府通緝,指控他是恐怖分子和參與分離主義運動。 印度否認與事件有關,批評加方干涉內政,並驅逐當地的加拿大高級外交官,要求五日內離境。 美國、英國等多國表示與加拿大保持聯繫,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澳洲則稱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美軍尋獲失事F-35戰機殘骸
【有線新聞】一架美軍F-35戰機在南卡羅來納州飛行期間發生事故,機師彈射逃生,戰機繼續飛行並失蹤,軍方一日後尋回部分殘骸。 美軍及執法人員封鎖發現戰機殘骸的威廉斯堡縣郊區樹林調查,並提醒民眾避免走近。現場有多個大坑,多棵樹木被焚毀,相信是戰機耗盡燃料墜落地面時造成。 海軍陸戰隊兩架F-35隱形戰機,周日下午從東岸南卡羅來納州的博福特海軍陸戰隊空軍基地起飛,其中一架飛到北查爾斯頓上空時突然發生事故,機師彈射逃生,在查爾斯頓聯合基地附近被尋,送院檢查情況穩定,戰機則以自動駕駛模式繼續飛行。軍方根據失蹤位置及飛行軌跡,重點搜索查爾斯頓以北兩個湖泊一帶,直至周一在威廉斯堡縣發現戰機殘骸,即是戰機在無人控制下飛行大約百多公里。由於戰機沒有追蹤器,加上配備反雷達偵測能力,軍方一度罕有地呼籲公眾協助尋找。 海軍陸戰隊調查事故原因及經過,又宣布全面停飛兩日,以審查飛行程序和維修保養等,強調維持備戰狀態。 有眾議員批評事件荒謬,要求軍方解釋,今次是美軍過去六周以來,第三宗甲級不幸事故。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韓正晤布林肯冀中美關係穩定發展
【有線新聞】國家副主席韓正在紐約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面。韓正說世界需要穩定和健康的中美關係,但目前有很多困難和挑戰。美國國務院說,雙方同意未來幾星期再安排高級別的官方接觸。 國家副主席韓正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談前,讓傳媒拍照時兩度握手。今次是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馬爾他會晤後,再有中美高層官員接觸。 韓正說世界需要穩定和健康的中美關係,但目前正面對很多困難和挑戰,重申中國發展對美國、是機遇而不是挑戰、是增益而不是風險,雙方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中方始終按照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落實兩國元首去年峇里島會晤的重要共識,採取實際行動,創造有利條件,多做增進了解互信與互利合作的事,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軌道,惠及兩國、造福世界。 布林肯認為兩國高層官員近期頻繁接觸,向外界展現雙方積極溝通與負責任地,維持兩國關係的意願:「就美國而言,面對面外交是最佳方式、管控分歧和尋求合作的最佳方法。世界期望我們負責任地處理雙邊關係,美國正致力做到這一點。」 美國國務院會後發聲明指,中美雙方展開了坦誠具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王毅晤拉夫羅夫稱中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影響
【有線新聞】中央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到訪俄羅斯,與外長拉夫羅夫會談。王毅稱中俄都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雙方合作不受第三方影響。 王毅一連兩天在馬耳他與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會面後,轉到俄羅斯莫斯科與外長拉夫羅夫會談,他表示中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影響。 王毅:「中國和俄羅斯都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們雙方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擾,更不會被第三方所左右。」 王毅稱中俄身為世界大國,對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推動世界發展進步有重要責任。面對單邊行徑、霸權主義和陣營對抗的逆流抬頭,中俄應順應時代進步潮流,展現大國擔當,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透過繼續加強戰略協作,堅守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世界多極化,引領全球治理朝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拉夫羅夫則提及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到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為兩國關係確立未來方向,希望與中方一起籌備兩國下一步的高層交往。 兩人亦討論俄烏問題,王毅稱中方一貫堅持和談,將以自己的方式為政治解決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兩人同意在不考慮利益,特別是在沒有俄羅斯參與的情況下,嘗試解決危機是徒勞無功。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朝中社:金正恩已由俄羅斯返抵北韓
【有線新聞】北韓傳媒報道,領袖金正恩已由俄羅斯返抵北韓。 金正恩上周到訪俄羅斯遠東地區,期間與總統普京會談,並參觀航天發射場及戰機製造廠等。朝中社報道,金正恩周一凌晨越過邊境豆滿江火車站回國,圓滿結束對俄羅斯的訪問,報道稱金正恩通過此行,進一步增進與普京以及俄羅斯政府和人民的友誼,揭開了朝俄關係發展新篇章。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秘魯巴士墮崖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秘魯一輛巴士衝落山崖,造成至少24人死亡、十多人受傷。 失事的巴士橫臥在山谷底,車身嚴重損毀,救援人員到場善後。這輛巴士周一凌晨在南部萬卡韋利卡地區一段山路行駛時,失控跌落約200米深懸崖。當局正調查事故起因,指巴士做足安全檢查。有官員透露事發地段數個月前曾發生山泥傾瀉,不排除是山泥堵塞道路,導致意外。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9日
內塔尼亞胡訪美晤馬斯克促打擊仇恨言論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到訪美國,與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見面。 內塔尼亞胡在加州弗里蒙特Tesla車廠與馬斯克對談,討論如何善用人工智能。內塔尼亞胡亦敦促馬斯克,在保護言論自由和打擊仇恨言論之間取得平衡。馬斯克回應說反對反猶太主義及任何煽動仇恨和衝突的行為,重申前身為Twitter的社交平台X不會宣揚仇恨言論。 馬斯克月初在社交平台,指責一間打擊反猶太主義的組織是導致平台廣告收入下降的主因,言論引起爭議。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18日
瑞典軍工企業改良隱身迷彩網 既保持對外通訊 亦照常擋雷達避偵測
瑞典軍工企業研隱身迷彩網 、紅外線及保持對外通訊 【有線新聞】瑞典有軍工企業研發了一種隱身迷彩網,除了令雷達或肉眼都難以發現,更可保持特定頻譜的對外通訊。 瑞典的紳寶集團除了生產汽車,亦有涉足軍事科技,其中一種產品是它,看不見?不打緊,我們走近點。它是戰場用的迷彩網,用來掩護士兵或裝備,不只肉眼難以發現,就連雷達也偵測不到,甚至可以阻擋紅外線,連熱能探測也騙得過。但這種網當初有個弱點,就是阻擋電磁波的功能「太好」,不只反射雷達訊號,就連GPS及無線電也一併反射,代表迷彩網下面的士兵既無法使用全球定位,亦無法與外界通訊。 不過最近紳寶宣布已經克服了這個弱點,方法是改良網格的幾何結構,令迷彩網的反射功能有選擇性,只會反射較高頻的雷達波段,較低頻的GPS及無線電則可以穿過,所以士兵可以一邊受掩護,同時知道外面情況,不需要再冒險離開迷彩網才可以為自己定位及對外通訊。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8日
澳洲昆士蘭森林大火持續居民隨時撤離
【有線新聞】澳洲昆士蘭山火持續,當局警告至少七個地區本周有機會起火。 玻璃屋山國家公園,大火已經焚燒多日,大量濃煙升上半空,火場面積非常大。 消防直升機投擲水彈,山火逼近附近的公路。當局要封路,防止汽車通過。部分電力設施和房屋受損,居民一度要撤離。 澳洲部分地區近期受熱浪侵襲,高溫天氣可能加劇山火蔓延,提醒居民要注意。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8日
李在明絕食多日健康惡化送院
【有線新聞】南韓最大在野黨黨魁李在明絕食19日後,因為健康惡化緊急送院,他表明會繼續絕食。 據了解李在明今早健康轉差,血糖突降,近乎喪失意識,緊急召喚救護車將他送院。 李在明上月31日起絕食,抗議政府經濟管理不善及未能阻止日本排放核污水等。他送院後不久,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向法院申請逮捕李在明,他涉嫌在任城南市長期間因失職造成巨額損失,和任職京畿道知事時貪污受賄等。
- 兩岸國際
- 2023年09月18日
環保組織向德國勃蘭登堡門噴漆要求停用化石燃料
【有線新聞】聯合國周三召開氣候峰會,歐美多國都有示威,要求停用化石燃料。德國有環保分子向勃蘭登堡門噴漆,十多人被捕。 環保組織「最後世代」的成員周日向德國柏林地標勃蘭登堡門東側的六條柱,噴上黃色和橙色的油漆。示威者要求德國在2030年前全面禁用化石燃料,警方拘捕10多人,涉嫌刑事毀壞,並發現一部液壓升降台,懷疑示威者準備爬上勃蘭登堡門,柏林市長譴責事件。 聯合國的氣候峰會周三會在美國紐約舉行,全球多國都有示威,敦促各國領袖在今次峰會承諾停用化石燃料。 示威者逼滿紐約曼哈頓街頭,包括國會議員和演員 。主辦單位估計有7萬多人參加,示威者要求總統拜登立即行動,停止批出新的化石燃料項目,逐步淘汰現有項目,並運用權力,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不過白宮早前表示,拜登暫時未有計劃出席峰會,令示威者非常不滿。環保人士布雷塔說:「他甚至不出席氣候雄心峰會,是完全不可接受。他想贏取年輕人選票,勝出大選的話,就要淘汰化石燃料。」 聯合國形容氣候峰會是重要的政治里程碑,會要求所有主要排放國家,特別是20國集團成員國,承諾在2025年前提出更進取的減排貢獻。亦會更新淨零排放目標、化石燃料淘汰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