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7日
劉建超率團赴俄參與論壇 批他國大搞顛覆滲透 新殖民主義後遺仍在
【有線新聞】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率團到俄羅斯,參加「共同抵制新殖民主義」國際政黨論壇創立大會並發言,指殖民主義後遺症仍存在。 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一些國家在政治上,為了他們的地緣政治私利,粗暴干涉他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策動顏色革命,在其他國家製造混亂,在制度上把自己的制度強植於其他國家,抹黑打壓與自己不同的制度,加劇世界分裂對抗。中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現代化進程中既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也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7日
法德與烏克蘭簽訂十年安全協議 包括軍事援助、制裁俄羅斯及出口管制
【有線新聞】烏軍從東部重鎮阿夫傑耶夫卡撤走部分部隊,認為俄軍有顯著優勢,撤退後會重整防線。總統澤連斯基就到訪歐洲,與德、法簽署安全協議,他稍後會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致詞。 烏克蘭第三獨立突擊旅發放片段,指俄軍猛烈炮擊東部阿夫傑耶夫卡一間工廠,烏軍部隊要在工廠地庫躲避。烏克蘭稱由於戰鬥不斷升級,已從阿夫傑耶夫卡東南部撤出部分部隊。指揮官說俄軍在人數及裝備等都有顯著優勢,形容烏軍只是俄軍的十分一,認為在目前形勢下,要以士兵生命安全優先,撤退後會重整防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歐洲,先與德國總理朔爾茨簽訂為期十年的安全協議。德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軍援,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及出口管制,又提供一項價值11億歐元的援助計劃,涵蓋坦克、炮彈和防空系統等。 他之後轉到法國,與總統馬克龍簽訂類似的長期安全協議。法國承諾協助烏克蘭訓練士兵及提供價值3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澤連斯基強調,與歐洲多國簽訂的協議,並非美國軍援的替代品,說烏克蘭獲得的軍援有所減少,盟友的支持很關鍵。馬克龍則重申歐洲對烏克蘭的承諾不會減弱,並宣布下月中訪問當地。
- 兩岸國際
- 2024年02月17日
王毅晤布林肯 形容磋商坦誠、具建設性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晤,雙方形容磋商坦誠、具建設性。王毅敦促美方多做有利兩國人民的事,如果想台海穩定,美方就要落實不支持台獨的立場。 王毅與布林肯會晤時重申,目前雙方最重要的任務是按照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推動中美關係沿著健康穩定永續軌道發展,又向對方贈言中國古語「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敦促美方停止無端滋擾盤查中國公民,多做有利兩國人民互相了解的事;又指「去風險」搞成「去中國」、建「小院高牆」、搞「對華脫鈎」,終將反噬美國自身;要求美方解除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非法單邊制裁,不得損害中國的正當發展權益,雙方要堅持遵循尊重、和平、合作原則,積極探索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 布林肯則重申,美方會為自身和盟友的利益和價值觀挺身,雙方都同意維持各領域對話溝通,並探討下階段各層級交往;又正面評價中美禁毒聯合工作小組工作,期待近日兩國執法部門高層會晤取得正面成果,繼續推動外交政策、亞太事務、海洋事務、人工智能對話磋商,保持兩軍溝通。 雙方亦談及台灣問題,王毅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美方如真想台海穩定,就應恪守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科學家首次完成「天地手術」 驗證遠端手術實際可行 有望為偏遠地區患者開刀
【有線新聞】科學家將一台手術機械人送上國際太空站,由地面的醫生遙距操控,首次完成一場模擬的「天地手術」,初步驗證遠端手術是實際可行。 這類手術機械人大家不會陌生,它們由外科醫生操控,將雙手動作複製到機械臂,靈活技巧結合精密工具,令醫生可以執行各種高難度手術,包括微創手術,醫生操作機械人時是透過立體高清鏡頭,獲得比肉眼更強的視野。 既然醫生不一定要在病人旁邊,就算醫生在很遠的地方,是否一樣可以遙控手術機械人,為千里以外的病人開刀?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以目前可行的最遠距離驗證,將手術機械人送上國際太空站,控制台留在地球,6位外科醫生在大約兩小時之內先後嘗試在地面操控太空站的機械臂,首次模擬一場「天地手術」。 以10條橡筋代表人體組織,要求醫生以機械臂逐條拉起橡筋,在10個指定位置落刀,但不可以弄斷橡筋,結果所有醫生也通過測試。太空站與地面之間有0.75秒的訊號延遲,為了克服反應滯後,研究團隊放慢機械臂速度,令醫生較易適應。 這次測試初步證明遙距手術可行,將來醫生透過手術機械人既有可能為太空人開刀,亦可以為偏遠地區的病人開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據報納瓦爾尼獄中死亡 克里姆林宮:已通報普京、正調查死因
【有線新聞】俄羅斯懲教部門指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在獄中死亡,克里姆林宮指當局已通報總統普京,並正調查死因。 亞馬爾涅涅茨地區監獄管理局稱納瓦爾尼周五散步後感不適,幾乎立即失去知覺,醫護人員奉召到場搶救,最終未能救醒他,暫未確定死因。 納瓦爾尼的助理指律師正趕往監獄了解情況,未能確認他是否已身亡,又形容這是當局殺害納瓦爾尼的自白。
- 兩岸國際
- 2024年02月16日
北韓國歌歌詞刪「三千里美麗的祖國」 棄半島統一意象 南韓表遺憾
【有線新聞】北韓國歌歌詞刪除有統一意味的字眼,南韓表示遺憾。 在北韓外務省網頁,國歌《愛國歌》的歌詞,原本第二句「三千里美麗的祖國」改成「這世上美麗的祖國」。「三千里」象徵朝鮮半島北至南的距離,有半島統一的意思。北韓領袖金正恩上月提出修憲,將南韓列為頭號敵國,建議禁止再使用有統一或同一民族意味的字眼。 南韓統一部對北韓修改國歌歌詞表示遺憾,指是反民族行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布林肯將於慕尼黑晤王毅
【有線新聞】美方稱國務卿布林肯與外長王毅本港時間今晚在德國慕尼黑會面。 美國國務院公布,布林肯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將與同樣出席會議的王毅會晤,中方暫時未有公布,這次會是去年10月王毅訪美後兩人再度會面。據報王毅上月在泰國會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期間,曾提到安排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於今年春天會通電話,但沒有詳細說明。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美國指俄羅斯正研發反衛星裝備 令人擔憂惟沒直接威脅 俄方:不作評論
【有線新聞】美國指俄羅斯正研發反衛星裝備,未正式部署、亦不構成直接威脅,會與盟友密切留意。俄羅斯稱美方公開細節前不作評論。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證實得到情報,俄羅斯正研發部署在太空的反衛星裝備,形容令人擔憂,「這種裝備目前仍未部署和運作,俄羅斯研發這技術令人擔憂,但沒有即時威脅。這種武器不會攻擊人類,或對地球造成實際破壞。」柯比不評論俄羅斯的新款反衛星裝備有否具備武裝能力,但指可能違反《外太空條約》中訂明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核武或大殺傷力武器,俄羅斯有份簽署條約。 分析指裝備可能是核動力,用作干擾衛星訊號,或令衛星內部的電子設備燒毀,而非直接擊落衛星的核彈頭。柯比強調政府非常認真處理,國安團隊正分析情報,會定時向總統拜登匯報。華府會尋求與俄羅斯直接對話,會確保盟友、國會及公眾充分知情。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國會領袖及情報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簡報前一天在社交網頁率先公開國家出現「重大國安威脅」,要求解密的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特納,稱信任華府已有應對方案。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批評美方捏造事實,目的是促使國會通過軍援烏克蘭法案。
- 兩岸國際
- 2024年02月16日
以哈戰爭|以軍攻入納賽爾醫院稱拘留懷疑恐怖分子
【有線新聞】以軍攻入加沙南部的納賽爾醫院,指哈馬斯曾關押人質在院內,行動拘捕了數十名懷疑恐怖分子。哈馬斯否認指控。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稍後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與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會面。 網上流傳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受攻襲片段,走廊塵土飛揚,醫護和民眾合力推走病床上的病人。以軍稱可靠情報顯示,有人質曾被關押在這間醫院,相信裏面可能有人質的遺體,因此展開「精確而有限度」的行動,確保不影響醫院運作。又稱找到炸藥和迫擊炮等武器及哈馬斯的指揮室、情報和審問的地方。以軍稱在醫院內拘捕數十名懷疑恐怖分子,兩人有份參與去年10月突襲以色列。以軍發放審問片段,有被捕哈馬斯成員供稱,有至少10名人質被關押在納賽爾醫院。哈馬斯否認在醫院藏匿人質和武裝分子,直斥以色列說謊。 以方召回在埃及開羅的停火談判代表,有人質家屬不滿,到國防部外抗議。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到特拉維夫,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面商討。 內塔尼亞胡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約40分鐘後表示,停火談判不能有任何先決條件,表明不會向外界壓力屈服接受巴勒斯坦立國。拜登在通話中重申,在沒有可行計劃保障平民安全下,不應該在拉法進行軍事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被問如何阻遏北京封鎖台海 卡梅倫與紅海相提並論 中方:言論完全錯誤
【有線新聞】英國外相卡梅倫日前在國會被問到會如何阻遏北京封鎖台海時,把台海和紅海相提並論,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中國駐英大使館指卡梅倫的言論完全錯誤,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台海由兩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分別是中國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等,中國對台海享有主權和管轄權,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航行自由」為名,在台海製造事端,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中方又認為紅海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主張維護國際航道安全,不願看到紅海局勢緊張升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北約防長會議聚焦歐美關係 強調不能分化 免損共同核威攝力 促美續支援烏克蘭
【有線新聞】北約防長會議除了繼續聚焦烏克蘭,亦關注歐美同盟關係,官員強調歐美不能分化,否則將損害共同核威懾力。 俄烏戰事接近兩年,北約防長會繼續聚焦對策之餘,還要面對美國國內政治對未來歐美關係的不明朗影響,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撥款在國會受部分共和黨人阻延,還有前總統特朗普近日的言論,亦惹起歐洲盟友憂慮他會否再入主白宮。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強調一些意見並非針對北約本身,只是批評部分成員未有分擔足夠的軍費,重申歐洲成員國正投入更多軍費,但不代表北約的地位將可被取代,例如以歐洲核保護傘取代北約的核保護傘或分化歐美。又指北約的核威懾力行之有效數十年,不能受任何東西損害,否則會產生更多不確定性,還有誤判及誤會。 他促請美國國會繼續通過支援烏克蘭的撥款,強調如俄羅斯取勝,除了是烏克蘭的悲劇,全世界都會更危險。又指烏克蘭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在台灣重演,所以美國應領導協調對烏援助,又透露將在波蘭建立中心,為烏克蘭軍方提供訓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東正教國家首例 希臘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 准收養孩子、禁止代孕
【有線新聞】希臘成為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東正教國家,承認同性伴侶擁有領養子女的監護權,但不准透過代孕生孩子。總理米佐塔基斯形容是國家人權的里程碑。 在首都雅典,民眾在國會外慶祝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獲通過,支持者互相擁抱,形容是歷史性時刻。 國會以176票贊成、76票反對、46票棄權通過法案,是首個東正教國家承認同性婚姻,亦是第16個歐盟國家通過相關法案。總理米佐塔基斯形容是希臘人權的里程碑,反映希臘是一個進步、民主及擁護歐洲價值觀的國家,為消除歧視邁進一步。 希臘在2015年已通過承認同性民事結合,今次進一步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容許同性伴侶收養孩子,與普通父母擁有同等的監護權,但不准許透過代孕生小孩,已收養的子女或在海外代孕出生的子女,地位獲政府承認,可得到保障。民調反映希臘社會有過半數人接受同性婚姻合法化,支持改革。今次法案亦罕有獲得跨黨派支持,反對聲音主要來自東正教會,指會造成下一代對性別混淆,而且違反教義,破壞傳統家庭觀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