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5日
全球首例|日本10歲男童同時接受移植肺及肝臟 父母、祖父同為捐贈者
【有線新聞】日本京都大學醫院為一位不足10歲的男童一次過完成肺與肝臟的活體移植手術,成為全球首例,器官捐贈者是男童的父母及祖父。 小朋友牽著父母的手離開醫院,溫馨一幕得來不易,現時這位小朋友的體內同時擁有父母兩人的肺部。這家人來自日本關東,男童兩歲的時候確診患上「先天性角化不良症」,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病變,令染色體的端粒受損,骨髓及器官容易衰竭。男童於4歲時已經接受過妹妹的骨髓移植,但到將近10歲時肺及肝的功能也嚴重下降,必須接受器官移植,但在日本,腦死亡的器官捐贈相對少,考慮到男童已經危在旦夕,醫生和家人商量後決定進行肺及肝同時活體移植。 由京都大學醫院的團隊操刀,男童40多歲的父母各自捐出一部分的肺,而60多歲的祖父負責捐出部分肝臟。手術於去年11月進行,有30名醫護人員參與,花了18個小時完成,於同一場手術活體移植兩個器官,是全球先例。現時男童能夠自己步行,已經於3月1日出院,執刀醫生表示今次成功,為多個器官惡化的病人展示同時移植的可能性。
- 兩岸國際
- 2024年03月05日
菲方指巡邏船遭中方海警船危險攔截致碰撞
【有線新聞】菲律賓指巡邏船和補給船在南海仁愛礁附近,遭中國海警危險攔截及水炮攻擊,導致碰撞,4名菲方人員受輕傷,菲律賓外交部向中方抗議。中方則指責任全在菲方,提出嚴正交涉。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放片段,拍攝到其中一艘巡邏船,向仁愛礁擱淺軍艦例行補給期間,中方海警船越駛越接近,船頭位置擦撞。菲方稱巡邏船船身輕微損毀,船員即時拉開兩艘船的距離,兩名中方人員一直攝錄過程。 之後兩艘中方海警船,從左右兩旁向菲方的民用補給船,發射水炮阻攔前進。補給船玻璃破碎,多名船員受輕傷,要由巡邏船護送回航。 菲律賓批評中國海警的危險攔截,危害船員性命安全,質疑中方持續採取不負責的非法行為,是否有誠意和平對話緩解緊張。 中國海警局反駁指,菲律賓海警艇無視多次警告,以不專業和危險方式故意衝撞,蓄意碰瓷滋事,強調會嚴陣以待,隨時堅決回擊任何侵權挑釁行徑。 外交部批評菲方再次違反承諾,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敦促菲方停止侵權挑釁,已就事件提出嚴正交涉、強烈抗議。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前一天,在澳洲演說時強調,菲律賓在南海擁有明確權益,受國際法保障,若主權被中方無視,會抗衡對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5日
Taylor Swift新加坡開演唱會 李顯龍認動用旅遊基金促成 否認對鄰國不友善
【有線電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承認動用振興旅遊基金出錢請美國歌手Taylor Swift到新加坡舉行演唱會,否認是對鄰國不友善的做法。 李顯龍:「我不認為這樣不友善,有時某個國家達成協議,有時是其他國家,我沒有明確地說『妳來新加坡的唯一條件是不能去其他地方』。」 李顯龍否認請Taylor Swift到新加坡演出對鄰國不友善,李顯龍稱Taylor Swift以新加坡為東南亞國家的唯一一站是經製作公司接洽。選擇在哪裏舉行演唱會是Taylor Swift的決定,相信是互利安排,他形容非常成功。泰國和菲律賓早前都批評新加坡剝削其他東南亞國家享有演唱會帶來經濟效益的機會。
- 兩岸國際
- 2024年03月05日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科州不可阻止特朗普參選
【有線新聞】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科羅拉多州法院裁決,一致通過涉嫌煽動叛亂的前總統特朗普,可以繼續參加總統初選。特朗普歡迎裁決,州政府表示失望。 特朗普歡迎最高法院的裁決,認為能夠團結美國,暗指科羅拉多州法院出於政治原因,阻止他參選:「不能為了對手而禁止某人參選,不管那人領先與否。民眾可以透過選票淘汰候選人,但法院不可以這樣做,最高法院明白這個道理。」 科羅拉多州法院去年底裁定,特朗普因三年前煽動示威者到國會山莊騷亂,違反憲法修正案,無權再出任公職、包括總統,禁止他參與該州的共和黨初選。 但最高法院推翻裁決,指出總統是聯邦公職,執法權屬於國會,州級法院不能跨越。 科羅拉多州州務卿表示失望,認為裁決剝奪了他們的執法權。以同樣理由禁止特朗普參與初選的緬因及伊利諾伊州,預料都要改變決定。 最高法院九名法官當中,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略有分歧。獲特朗普委任的法官巴雷特,與3名自由派法官提出反對觀點,指執法權只限屬於國會這一點,超出案件範圍,封殺了日後其他執法可能。 不過雙方認同,目前並非加劇政治爭議的時機,所以放下分歧。 這次裁決正值超級星期二前夕,特朗普在共和黨的對手——前駐聯合國大使黑利,繼續爭取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5日
法國通過修憲保障婦女墮胎權 成全球首例 馬克龍:感到驕傲
【有線新聞】法國國會通過修憲,保障婦女墮胎權,成為全球首例。總統馬克龍稱感到驕傲,梵蒂岡重申反對剝奪他人生命。 議案在兩院聯席會議獲得壓倒性的780票贊成、72票反對,完成修憲最後一步。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憲法訂明保障墮胎權的國家。修憲後,憲法第34條保障婦女享有墮胎自由。 總統馬克龍稱感到驕傲,本周五國際婦女節,舉行法國史上首次公開的刊憲儀式,全民慶祝。 大批民眾在巴黎鐵塔一帶聚集,觀看表決的直播。通過一刻眾人歡呼慶祝,巴黎鐵塔也亮燈及「身體自主」的字句。 法國在接近50年前已經通過墮胎合法化。美國最高法院前年推翻憲法墮胎權,促使關注團體推動法國通過修憲保障墮胎權。 民調顯示八成半法國人支持修憲,但反對聲音認為無必要這樣做。有人質疑馬克龍藉這次修憲爭取民望。 梵蒂岡發聲明反對,重申沒有人有權奪取他人的性命,促請各國政府和宗教保護生命。
- 兩岸國際
- 2024年03月05日
北韓譴責美韓展開年度軍演
【有線新聞】美國和南韓展開「自由護盾」例行聯合軍演,北韓發聲明譴責。 美韓今年軍演的項目包括巡航導彈探測及打擊、聯合戰術實彈射擊,及空對地轟炸等。其中海陸空野外機動訓練次數,是去年的一倍。消息指美軍可能會出動核動力航母及戰略轟炸機等。北韓國防省譴責,批評演習並非美韓聲稱的「防禦性演練」,而是公開對主權國家的軍事威脅,嚴正警告對方停止挑釁,警告美韓將要付出代價。
- 兩岸國際
- 2024年03月05日
歐盟、英美、烏克蘭等促獨立調查納瓦爾尼死亡
【有線新聞】超過40個國家要求獨立調查,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死亡一事。 俄羅斯莫斯科連日有大批民眾,到納瓦爾尼的墓地獻花悼念。歐盟特使代表全體成員國,及英、美、加、烏克蘭等16個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表示,對納瓦爾尼去世感到憤怒,要求俄羅斯政府批准,進行獨立、公開的國際調查,非常關注俄羅斯打壓公民社會的行為,納瓦爾尼突然去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又要求當局立即無條件釋放政治犯、記者、人權分子等,停止打壓反對聲音。
- 兩岸國際
- 2024年03月05日
以哈戰爭|聯合國稱哈馬斯性侵以色列人質
【有線新聞】聯合國調查指,哈馬斯在加沙性侵以色列人質。 聯合國特別代表率領小組到以色列調查兩星期後,發表報告,指有明確證據顯示,哈馬斯去年10月突襲以色列,擄走人質之後性侵他們,有遇害女子的遺體衣衫不整,懷疑被姦殺。調查小組認為情況仍然持續,批評哈馬斯殘酷、不人道。哈馬斯否認指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5日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注疆藏、香港人權狀況 促改革尋釁滋事罪 中方:反對干涉內政
【有線新聞】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在人權理事會會議上報告包括中國等各國人權狀況,提到關注新疆、西藏和香港,中方官員則重申反對藉人權干涉內政,反對無端指責。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稱,見到中國在減貧和發展方面的成就,促請中國同時推行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改革。又指中國早前承諾改革刑法,他特別鼓勵改革第293條,即尋釁滋事罪,指當中涉及含糊定義,促請釋放以相關罪名拘禁的維權人士和律師,同時關注新疆和香港等情況。 蒂爾克:「我促請中國政府落實相關建議,包括我的辦公室和其他人權機構的,涉及違反基本權利的法規、政策和措施,包括在新疆和西藏地區,我繼續接觸香港當局,對國安法提出持續關注。」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陳旭則在會上重申中方立場,「我們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尊重各國的主權、歷史文化傳統和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而不是把某種特定的價值觀和發展模式強加於人。我們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開展廣泛和深入的對話,求同存異、增進互信,共同抵制藉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的做法。」 他又指中國堅持走適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又指大家要平衡推進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項人權保障工作。中方堅持各民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4日
歐盟首對蘋果徵收反競爭罰款18億歐元
【有線新聞】歐盟首次對美國蘋果公司徵收反競爭罰款18億歐元,蘋果質疑歐盟的說法不符事實,表明會上訴。 歐盟指本身提供音樂串流的蘋果,禁止其他串流應用程式全面地知會iOS用戶,可轉用其他更便宜的音樂串流服務,判定是造成不公平貿易條件、非必要和不合比例的反引導措施,違反《歐盟運作條約》其中一項條文。又指蘋果這種行為持續約10年可能令iOS用戶付出更高昂的音樂串流服務費,歐盟委員會按照蘋果的全球收入及阻嚇性因素等評估,決定徵收18億歐元罰款,並下令蘋果停止繼續違規及撤除相關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4日
菲總統:倘南海主權被無視將抗衡中方 稱符合國民期望 外交部:依法捍衛主權非騷擾
【有線新聞】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表示,如果在南海的主權被中方無視,會抗衡對方,稱這是他身為總統的使命,亦符合所有國民的期望。 在澳洲出席東盟特別峰會的小馬可斯向當地智庫演說,強調菲律賓在南海擁有明確權益,且受國際法保障,卻持續遭到單方面侵權挑釁。 小馬可斯:「我們的獨立外交政策逼使我們在利益相符範疇與中方合作,在分歧之處尊重地表達歧見,但我們會抗衡,當我們奉行的原則,包括主權及西菲律賓海管轄權受到質疑或無視的時候。」 小馬可斯亦提及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牽動菲律賓等東盟成員的合法權益,令他們如同變成棋子,強調亞太地區未來是由各方塑造,要聆聽所有人聲音,中美要進行有意義對話,維持戰略穩定。菲律賓外長馬納羅同日呼籲中方停止在南海騷擾菲律賓船隻,又促請鄰國共同維護南海秩序。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指,菲律賓頻繁採取侵權挑釁行動,中方依法捍衛自身主權,不存在騷擾情況。 同樣出席峰會的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會談後,回應早前提到「恐華症」擴散,批評美國及盟友施壓要區內選邊站隊。安華:「如果他們與中國之間存在問題,不應強加於我們,我們與中國之間沒有問題,所以我提到這是西方的恐華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4日
進化倫功臣「達爾文雀」陷瀕危 受蒼蠅幼蟲寄生威脅 國家公園出手相助有望重生
【有線新聞】在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有數百隻雀鳥被放回野外。這批雀鳥和達爾文素有淵源,但近年數量大減,成為重點保育的對象。 提出演化論的達爾文當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做研究時,發現了十多種雀鳥,牠們在演化角度上是近親,體型尺寸幾乎一樣,但因為食物來源不同,發展出不同大小的喙。這批體現天擇理論的雀鳥,後來被統稱為「達爾文雀」,但到了近代,因為外來物種入侵,令群島上的物種飽受威脅,達爾文雀亦不例外。 1960年代隨貨船抵達群島的蒼蠅是達爾文雀的剋星,蒼蠅幼蟲會寄生於雛鳥身上,令雛鳥營養不良甚至夭折,結果達爾文雀數量大減,有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 為了拯救達爾文雀,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與多個保育團體合作,先將一批達爾文雀撤離,再清除島上的外來物種,經過數月努力終於大功告成。510隻達爾文雀近日被放回原居地,牠們全部身上也附有追蹤器,用無人機監測,一次可以同時追蹤40隻。如果成效理想,這種保育模式有望應用在群島上其他受外來物種威脅的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