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2日
日本石川地震|最少30死 輪島市起火民居仍未救熄 核電廠池水外溢
【有線新聞】日本石川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造成多人受傷及房屋損毀,最少30人死亡。當局一度向西岸大部分地方發出海嘯警報,錄得1米高以上的海嘯,警報到早上解除。輪島市起火民居仍未救熄。柏崎刈羽核電廠浸住舊燃料棒的池水外溢,但東電稱未有流出廠外造成進一步災害。 店舖劇烈搖晃,貨品散落一地,貨架亦左搖右擺。鄰近石川的新潟縣震度亦很強烈,店舖內不時有貨品掉落及碰撞,保齡球場內的店員和顧客躲在檯下暫避。三条市八幡宮的石燈籠搖搖欲墜,結果都塌下。JR金澤車站告示牌不停震盪,照明和指示牌訊息都中斷。 多處內河河道水流變得很急,沿著河堤兩邊擺動,一排波浪瞬間橫掃整個河道。石川縣內多處地點,有道路路面裂開或地陷,部分房屋損毀嚴重,幾乎完全倒塌。 日本放送協會的戶外鏡頭拍下了瓦礫捲起的煙塵,多處地點停電。輪島市有民房則在震後起火,火勢猛烈。入夜後,不少民眾響應當局呼籲,到戶外暫避。 地震震央位於石川縣能登半島近海位置,當地周一下午4時許先有一次5.7級地震,約4分鐘後再有更強的7.6級地震。
- 兩岸國際
- 2024年01月02日
孟加拉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違反勞工法判囚半年
【有線新聞】孟加拉經濟學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違反勞工法罪名成立,判監半年。 尤努斯周一到法院應訊,他表示已經接受因沒有犯下的罪行而受到懲罰。法官指尤努斯的電訊公司沒有為僱員設立福利基金,違反勞工法,裁定他和三名董事罪名成立,判監半年,各人獲准保釋,有一個月時間提出上訴,尤努斯的支持者質疑案件出於政治動機。 83歲的尤努斯2006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在孟加拉創辦農村銀行向鄉村貧民提供小額貸款,協助數百萬人脫貧。
- 兩岸國際
- 2024年01月02日
以色列最高法院宣布司法改革法案無效
【有線新聞】以色列最高法院宣布,去年通過的司法改革法案無效。 最高法院指,法案完全廢除了對政府、總理和部長決策進行司法覆核的可能,對以色列的民主造成前所未有的嚴重損害。總理內塔尼亞胡所屬的利庫德集團,形容裁決是不幸,違背了戰時人民團結的意願。 內塔尼亞胡推行的法案,賦予國會權力推翻最高法院裁決等,民眾擔心會削弱司法獨立,觸發逾半年的大規模示威,直至10月哈馬斯突襲才暫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雙足機械人解放雙手 學者設計「好奇心」引導 探索環境解決問題
【有線新聞】瑞士有款機械人可以切換成「四足」或「雙足」模式,為了令它懂得用雙手工作,學者更設計了一種以好奇心驅動的學習方式,自行摸索環境解決問題。 四足機械人容易克服各種地形,但是行動較慢,如果每隻腳也加上車輪就可以兼顧速度。我們曾經介紹過這款「輪式四足」機械人,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除了兼具四足式及四輪式的優勢,甚至可以「站起來」變成雙足模式。單靠兩個輪就可以平衡,有如腳踏風火輪的哪吒,但空出的雙手可以怎用? 最近開發團隊終於有答案,就是用「好奇心」引導它善用雙手。團隊只會告訴機械人最終目標,例如目標是開門,但不會指明具體流程,任由機械人自己模索,但團隊會引入「好奇」觀念,提示「門把」值得優先探索,然後機械人會自動以各種方式跟門把互動,在好奇心下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最終在2,000次摸索後成功開門,學會開門這項技能。 另一個示範是「將紙箱放到籃中」,因為沒指明要用搬運,機械人自己摸索後反而發現直接「投籃」是最快,證明不為機械人加入人類的前設,由零開始學習可能是最有利。研究下一步是為機械人雙手加入觸感,提升它探索環境的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日本石川地震|錄多次餘震、逾3萬戶停電 岸田文雄要求民眾按指示撤離
【有線新聞】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之後發生多次餘震。當局發海嘯警報,指可能會出現5米高巨浪。 貨架左搖右擺,多處內河河道水流變得很急,沿著河堤兩邊擺動,石川縣內多處地點有道路和房屋損毀,首相岸田文雄要求民眾聽從當局指示撤離。地震造成約36,000戶停電,當局說石川縣的志賀核電廠未發現異常。 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四時許,震源深度10公里,日本氣象局發海嘯警報,石川縣輪島市沿岸有1.2米大浪,山形、新潟及兵庫縣等,也可能會出現3米高的浪,呼籲民眾疏散和遠離岸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習拜元旦互致賀信 慶祝建交45周年 習近平:中美相處之道是合作共贏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元旦互致賀信慶祝建交45周年。 習近平指中美關係45年來經歷風雨但仍然前進,不但增進兩國人民福祉,也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證明中美相處之道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並應該成為兩國新時代的努力方向。 拜登就形容中美關係很重要,會致力負責任地管控,期待在之前會面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雙邊關係。
- 兩岸國際
- 2024年01月01日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宣布月中退位
【有線新聞】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宣布因年齡和健康理由退位,由王儲腓特烈繼承,瑪格麗特二世登基超過50年,是當今唯一在位的女王,亦是歐洲目前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在位逾半世紀,83歲的瑪格麗特二世按照傳統在除夕演說,宣布將在本月14日、即登基52周年當天辭去女王職務,交棒予長子、即王儲腓特烈。她透露去年2月接受背部手術後,開始考慮應否將責任交予下一代,認為現在是適合時機。她感謝丹麥人民多年支持,讓其得以成功履行職務,盼望新任國王和王后同樣可以得到人民信任,並效忠國家。 1940年出生於丹麥王室,當時憲法不容許女性繼承王位,直至1953年修憲,瑪格麗特二世才得到繼位資格。1972年父親腓特烈九世逝世,31歲的瑪格麗特二世正式登基,但當時只有約四成人民支持保留君主制。 不過瑪格麗特二世多年來鮮有醜聞,作風親民,包括容許兩個兒子與平民結婚,深受人民歡迎,時至今日逾八成丹麥人支持王室。 她曾說過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對自己影響深遠,希望與對方一樣奉獻國家。自英女王去世後,瑪格麗特二世是當今唯一在位的女王,亦成為歐洲和丹麥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形容現今大部分國民只經歷過一代君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習近平、金正恩互致新年賀電 同意加強合作關係
【有線新聞】中國和北韓領導人互致新年賀電,同意加強友好合作關係。 南韓的韓聯社引述北韓官媒報道,北韓領袖金正恩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兩國社會主義進入新階段,雙方的傳統合作關係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得以加強。金正恩認為進一步發展友好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利益和願望,並要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習近平就說,中朝關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雙方都支持關係不斷發展,中方會從戰略高度,長遠看待雙邊關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元旦2024|日韓敲鐘迎新年 台北101煙花慶祝
【有線新聞】亞洲各地,包括兩岸及日韓,亦先後迎來新一年。 敲鐘迎新年是不少亞洲地區的傳統,南韓亦是以同一方式,作為迎接2024年的主要慶祝活動。首爾普信閣聚集大量民眾,見證市長吳世勳及市民代表敲響大鐘。 日本京都寺廟知恩院由僧侶誦經和敲鐘,全國各地寺廟神社都有民眾「初詣」,即在新一年初次參拜祈福。日本放送協會熊本放送局的攝影師河村信「搞搞新意思」,在水底和大家說「新年快樂」。福井縣新景點恐龍王國預計將於新一年3月開幕,真是「侏羅紀也要慶新年」。 海峽兩岸則和香港一樣,較日、韓晚一小時迎新年,北京的主要倒數活動,安排在石景山的首都鋼鐵園區舉行。台北101大樓一如往常放煙花慶祝,市長蔣萬安形容,台北的演藝慶祝活動精彩程度冠絕全台。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澳洲、新西蘭率先踏2024年 悉尼逾百萬人觀賞煙花 奧克蘭匯演加插激光、動畫
【有線新聞】大洋洲的澳洲和新西蘭等地率先踏入新一年,分別有煙花匯演。 五光十色、繽紛奪目,七彩斑斕、滔滔不絕。澳洲東岸較香港早3小時踏入2024年凌晨零時,地標港灣大橋的燈飾與煙花互相輝映。以白色為主色的悉尼歌劇院一帶,煙花劃破漆黑夜空,色彩格外分明。匯演歷時約12分鐘,過百萬人沿岸觀賞。 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較悉尼再早2小時踏入新年,地標天空塔在午夜化身成煙花噴筒,如感到連珠炮發的煙花仍略嫌單調,5分多鐘的匯演還加插了激光及動畫,視覺衝擊大增。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31日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空襲邊境地區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俄羅斯指控烏克蘭空襲邊境地區,至少21人死亡,包括3名兒童,另有百多人受傷。俄軍揚言對方施襲會有後果。聯合國應俄羅斯要求緊急開會。 網上流傳片段,炮彈落在市區馬路上爆炸,接連傳出多下爆炸聲,途人慌忙走避。民眾及消防合力抬走傷者,路旁汽車燒剩支架。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周六空襲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擊中住宅、商場及一個兒童溜冰場等,多名平民死傷。莫斯科指控基輔政府,使用可搭載集束彈頭的多管火箭炮,發動無差別攻擊,揚言對方要為此承擔後果,已向總統普京上報事件。 烏克蘭則說行動只針對軍事設施,稱只是發射70多架無人機,以報復俄羅斯空襲烏克蘭多地。 俄羅斯連日向烏克蘭基輔等,發射過百枚飛彈,造成數十人死亡、過百人受傷,當局形容是兩年多以來最大規模的轟炸。 聯合國安理會應俄羅斯要求,召開緊急會議。助理秘書長希亞里譴責俄烏雙方,強調針對平民的襲擊違反國際法,必須立即停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夏威夷山火|6千居民仍流離失所 團體批當局只顧重振旅遊 居民淪二等公民
【有線新聞】美國夏威夷山火造成嚴重傷亡,近日政府趁假期重振旅遊業,但有團體批評當局只顧吸引遊客,令居民變成「二等公民」。 夏威夷旅遊勝地毛伊島山火過了多個月後,西部拉海納鎮仍有居民未獲安排合適居所,於是上街示威表達不滿。善後未妥,政府已急於推動旅遊,但鎮上仍未復常,昔日玩沙、日光浴的地方借來臨時棲身。當局指約6,000名居民仍流離失所,佔全鎮人口近半。家園被毀之餘,學校停課,頹垣敗瓦並未清理,不少旅客取消原本去毛伊島的計劃以示尊重,客流減少兩、三成。 難題在於旅遊是當地經濟支柱,當局十月起已重開毛伊島,有機構指居民仍未走出傷痛,難以重拾款待遊客的工作,批評政策有損居民心理健康,亦漠視居民生活所需。有學者建議政府改以義工旅遊替代,旅客遊覽之餘亦協助重建社區,參觀島上其他未燒毀的地方。